分享

于丹放下身段极力讨好读者群

 xwzj 2009-07-27

于丹放下身段极力讨好读者群

发表于 2009-07-25 07:01:31

 

于丹解读《论语》一书,已经卖到几百多万册,数目巨大的发行量,令听者看客心惊胆战,在嫉妒羡慕中佩服。于丹真有几把刷子,刷得读者手痒眼痒,掏钱购书别商量。
  我用扒门缝的功夫,着实瞧了几眼于丹的书。因为她的书总摆在书店显眼处,丝毫没有冷场撤架的迹象。复杂多虑的心情主动排斥她拒绝她,随意翻看多次,始终没有勇气热情买回家
  也许逆反心理作祟,耳闻目睹于丹的言行举止,常常表现漫不经心,特别不以为然。她高高地站在讲台上,昂首走进阳光路,默默地为她祝福为她拍好,独自固守独木桥。学识才华的天壤之别,犹如两个世界的过客,任凭于丹风光无限,还是禁不住小瞧她几眼。
  于丹的刷子其实很简单,说高雅些就是顺应时尚,贴近文化说粗糙些就是媚俗,最大限度地讨好读者。无论从哪个角度探讨透视,于丹的做法不是她的错,只能说明她高瞻远瞩世俗老到,力求物质精神效益双丰收。或通过追求经济收入愉悦精神,或通过撒播文化研究成果获取实惠。
  赢得市场讨好读者,应该是许多大腕文人的心理需求。这个高难课题,除了具备扎实丰厚的文学文化基本功外,还必须具备与时为伍的思想,具备了解大众的心态和技术。于丹在这方面出类拔萃独领风骚,将同一起点同一平台的同行学者们,远远地甩在后边。她站在丁字台头,迈着小猫步,故作深沉地偷着乐。
  《论语》久居雅堂高悬半空,似乎远离普通大众。我读过成百上千本书,想《论语》依然费劲难解,半明半白,似懂非懂。俗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心弛神往四十年,连半部也没读过。从这个角度延伸,于丹把古色古香的《论语》通俗化进寻常百姓家,让更多的听众读者看清读懂,于丹了件功在当今的好事
  通俗易懂的释解,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还要找到为广大读者自愿甘心接受的切入点,讨大众所好,摸准市场脉搏,在互动中追求完美。如果留心观察,图书市场类似于丹的书比比皆是,没有一本达到于丹的畅销程度从发行量上衡量,印数占到于丹的百分之一,就要大念特念喜歌。于丹的视角入俗,出手适时,跟进的炒作动作很到位。大众需要什么她就制造什么;市场接纳什么她就出品什么。为了与读者套近乎,她竟然一天签售一万多本书,累得自己爬不起来。于丹脱离单纯知识分子的酸腐气,变得非常世俗,绝对入世
  《论语》于丹的独门操作,几乎出落为大众读本辅导材料别人注释解读几千遍几百遍的《论语》,于丹只不过综合归纳众说之精华,吸到肚里,换换口气重新复述一遍,略显与众不同,并没有多少新鲜玩意。。时事造就了于丹,于丹把握住了机会,登上《论语》新语的讲演台。
  于丹是《论语》的最大受益者她吸取《论语》要义精华,借以武装自己,提升看家本领。她沿着中庸之路,研判形势,分析文化消费市场,揣摩读者心理,成功唱响一曲新解《论语》之歌。她用《论语》精神,点红《论语》。于丹与《论语》融一体,成为靠《论语》吃饭说事的专业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