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湖旧忆:当铺的前世今生

 虾子 2009-07-28

文图/记者 林清清

高高的柜台,木栅栏隔开的柜台之外,通常是饥寒交迫的典当人。他必须高高地仰起头,才能看见高傲的掌柜挑剔的表情,却还是看不见他如何翻弄典当物品……这是我们印象中当铺的样子。这幅景象如果现在还存在,那也只能是在电视电影里了。

门口仍然醒目地标着“典当”字样,或者只是

简单传统的“当”、“押”,但大堂已经变得像银行般明亮宽敞。柜台是平视的,里外一般高,店堂里高挂《典当须知》,说明国家统一规定的典当费用、期限、手续,“掌柜的”都成了“业务经理”……这是广州现在的典当行。

曾经弥漫着神秘气息的当铺,一度消失,然后低调恢复,如今大开前门,成为一种金融理财手段。

穷人救济处VS富人融资处

旧式的当铺其实早已不存在。1949年以后,“当铺”消失了近40年。到1987年,全国才重新出现了第一家典当行。1988年8月8日,广州的长寿典当行开张,成为广东省解放后第一家典当行。

但当你寻访到广州第一批典当行,你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很低调。长寿典当行开在广州西关的深巷中,宽阔明亮的门面,营业厅却在2楼,1楼反而作为仓库———这是因为考虑到以前人们的观念,觉得进当铺的都是穷人,面子上不好看,所以门面都专门设置得比较隐秘。“现在新开的典当行,装潢明亮,如同银行。因为现在的典当行,来典当的可都是有钱人!现在的典当物,除了一般的民品,如珠宝首饰、手表之外,更多的是房地产、机动车,甚至还有国债、股票等有价证券。”广东省典当行业协会会长吴菊生对记者说。

死当VS回头客

很多人对于当铺的印象还停留在旧社会的苛刻,其实现在典当行的所有制性质决定了,经营手法与旧时不同。

以前的当铺经营,往往希望“死当”(过期不赎回典当物),好把典当物据为己有或高价卖出,所以典当条件苛刻。如今的典当行,是希望客人按时赎回,成为“回头客”,帮助客人周转资金。“比如今年初的一个客人,拿一辆新车来典当,结果到期了还没有来赎回。本来按游戏规则,已经可以拍卖,但我们还是到处找他,原来他是生了急病住院。于是我们专门跑到医院去找他签字办手续,特地宽松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让他能够筹钱赎回汽车。”广州第一批典当行之一的通泰典当行的总经理吴泰祥说,“我们这里的回头客占了7至8成。有一个熟客,他的宝马车一年要来我们这里走几次。”

跟朋友借钱往往会连朋友都没得做,但来典当行就心安理得。而且程序比银行贷款要方便快捷,最能解决燃眉之急。

(倩茹/编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