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灰塑:是振兴还是消亡?

 虾子 2009-08-03

www.2008年8月31日 10:13:23来源: 广州日报



  位于花都的资政大夫祠在建筑上运用了大量的灰塑。
 
  

清朝工匠们为资政大夫祠制作灰塑的情景。


  资政大夫祠的灰塑。 
 
  

灰塑师傅们正在屋顶上制作灰塑。
 
 

 资政大夫祠一间屋顶上新制作的灰塑。
 

  广州花都,有一座古老祠堂――资政大夫祠。

  因为位置稍微有些偏僻,它的名气并不算大,而这反而在冥冥之中保佑了它。和广州大多数面目沧桑的古建筑相比,它罕见地保存了最初的容貌。厅堂轩昂,庭院宽敞,更有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的砖雕、石雕、木雕、灰雕、陶雕……堪称岭南工艺美术集大成者。

  而在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灰塑。它几乎是点亮这灰重肃穆的古老祠堂唯一的一抹亮色。大红大绿的色泽,惟妙惟肖的刻画,以及这些活灵活现的形象背后寄托的深情向往,无不深深地打动着走近它的人。

  灰塑,它有着一个平淡无奇的、“灰色”的名字,却承载了岭南人千年来斑驳多姿的梦想。它在历史的风雨中灿烂了千年,终于来到属于自己的命运拐点。是走向衰落,还是再一次焕发生机,它在等待历史的选择。

  策  划:赵  洁

  撰  文:金  叶

  摄  影:黎旭阳


  广州灰塑 明清最盛

  灰塑的层层工艺

  灰塑并不是灰色的。最初听到这个词的人,因为被一个“灰”字所迷惑,总以为它是暗淡的。而事实上,在以黑白色调为主的古老大屋里,色彩最鲜亮的就是灰塑。

  它是点亮这肃穆古祠的一抹亮色。在资政大夫祠的门额窗框、山墙顶端,你随处可以看到它彩色的身形。有多层式“立体”灰塑,有浮雕式“半沉浮”灰塑,也有圆雕式单个造型“单体”灰塑。这些灰塑作品,有福禄寿喜、有渔樵耕读、有祥禽走兽、有仙鹤拜寿、有年年有鱼、有龙凤、狮子、麒麟、喜鹊……所有的图纹都蕴含着吉祥如意。

  灰塑大都采用大红大绿的色彩,就算是看不懂,只是瞅着它们花红柳绿的样子,也会让人觉得莫名开心;而懂行的人一路走来,读出来的却是一部厚重的中国文化。那吐玉书的麒麟,说的是大圣人孔子诞生的典故,线条清冷的松竹梅,是象征中国知识分子高洁的终极追求的“岁寒三友”、还有象征多福的佛手、比喻长寿的寿桃、代表幸福的蝙蝠……不要小看灰塑里每一笔细致的雕刻,它们的背后可是大有门道。

  作为广州民间的传统技艺,关于灰塑的文献记载很少。根据不多文献,大概可以断定,灰塑工艺在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就已经存在了。根据《广州市志》第三章文物志的介绍,始建于南宋庆元三年(1197年)的增城证果寺就有灰塑作品――灰塑龙船脊。

  广州灰塑在明清两代最盛。这些在现代都市里难得一见的灰塑,曾经是广东旧式民居最爱采用的装饰样式,村子里建祠堂,雕个冠冕堂皇、色彩绚丽的灰塑必不可少;庙宇建起来,也需要灰塑来营造神圣氛围;而哪户有钱人家盖了新宅子,本着光宗耀祖的目的,吉祥如意的灰塑也是多多益善的。

  关于这股风潮突然兴起的缘由,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广东沿海地区有大批民众出洋谋生,这些华侨在外务工积攒下钱后,就回乡修建碉楼以防匪患。而在修建碉楼的过程中,华侨们就将西方,尤其是欧洲大陆的建筑风格、建筑形式借鉴了过来,其中就包括灰塑。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灰塑,实际上和庞贝古城的雕塑师出同门,是古典雕塑漂洋过海来到了岭南土地上的一个变种。

  

  灰塑的层层工艺

  

  这孕育美丽的技艺非同一般。灰塑师傅通常需要要经过十年的学习,才能出师。

  在资政大夫祠里,专门有一个空间被开辟了出来,几块展板依次列开,向人们表明灰塑的制作过程。

  首选是构图。对于熟练的师傅来说,脑子里的图画会比画出来的构图,更精细、更好把握。按照脑子里的画面,灰塑师傅用钢筋、铜线塑造最初的模型。第二个步骤是批底。选用的材料叫“草筋灰”――是将草根加入灰膏中制成。它的质地比较硬,用来做灰塑的底子。沿着先前已经定制好的线条,将草筋灰附着上去,灰塑作品最原始的筋骨开始初具风貌。

  第三个步骤是塑型。选用的材料叫“纸筋灰”――是将玉扣纸(粗纸)混入灰膏中制成。相比草筋灰,纸筋灰更加细腻和油滑,比较适合细节部分的塑造,而它的使命就是让灰塑更有灵气。灰塑作品的细节刻画,主要是由纸筋灰完成的。纸筋灰能够把形形色色的表情做得栩栩如生。它的厚度在5毫米左右,最多不能超过1厘米。工匠的手法在此就显得尤为重要,纸筋灰的厚薄深浅务必要一次到位,增增补补的返工会徒增灰塑的硬伤。

  第四个步骤是上色。一部分颜料掺在纸筋灰里,成为灰塑的主体颜色;一部分颜料单独使用,去绘制那些颜色迥异的所在。时机的把握很重要,必须待到灰塑干到七成左右、按下去微微陷下方可运动画笔。上色的工具是一般的油画笔,下笔之前一定要心中有数,颜料不要蘸得过多,要细而匀称地落笔,但是又不能过多地反复,否则会对灰塑本身造成伤害。

  而到这个步骤完成之后,一开始那简单粗略的线条,已经变成了五只呼之欲出的禽鸟:凤凰、仙鹤、鸳鸯、鹁鸽和黄莺。是为“五伦全图”。


  由灰而彩

  广州灰塑:路在何方?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今年,花都灰塑被纳入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仅因为花都的灰塑作品多,更重要的是因为这项已经位于濒危状态的工艺,目前在花都还有深谙个中之道的匠师。

  作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花都的传承人,43岁的邵成村似乎年纪略微轻了一些。而事实上,他做灰塑已经有将近三十多年的历史。

  1979年,邵成村14岁。那一年的冬天,广州六榕寺大修。放寒假的邵成村,到广州去探望在六榕寺进行灰塑修复工作的父亲。

  这是邵成村第一次看到灰塑的制作过程。他亲眼见着那些简单的钢丝、铁钉,石灰,经过父亲的巧手,变成了巧夺天工、惟妙惟肖的花卉图案、人物形象,觉得这个工作真好玩。

  见他眼睛发亮,早就有意将一身技艺传授给他的父亲便鼓励他来学习灰塑。“用我父亲的话来说,做这行,肯定是发达不了,但是有一门技艺,走到哪里都可以糊口饭吃。”

  一辈子就会这么一门手艺的父亲,又骗又哄,终于让邵成村决定入行。第二年,邵成村中学毕业,和自己的哥哥正式开始跟父亲学习灰塑。

  那一年正赶上广州陈家祠大修,全广州的能工巧匠会聚于此。经过选拔,花都的灰塑队和佛山的灰塑队进驻陈家祠,修复总长度达2500米、总面积约2448平方米的陈家祠灰塑。

  这个时候邵成村才发现,做灰塑并不仅仅是“好玩”,更是十分辛苦的差事。灰塑制作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必须到雕塑建筑的现场,于常温下制作。制作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艺人要在景物之中或每组图案之间,巧妙地留出装饰性通风孔,从而减轻台风对脊饰的猛烈冲击。

  于是,15岁的邵成村,就要爬到十五六米高的屋脊之上工作,无论太阳有多大,一待就是三四个小时。虽然辛苦,他的心中却都有种神圣的使命感。要让陈家祠的灰塑恢复到原来的样子,需要努力揣摩当年那些工艺大师的手法和技艺。修复的过程,就是与这些前辈们产生心灵共振的过程,对于这个刚刚接触到灰塑艺术的15岁少年来说,这个过程充满汗水,更蕴藏着巨大的快乐。

  

  广州灰塑今与昔

  

  邵成村始终相信,灰塑具有令人惊叹的美。做了将近三十年的灰塑,直到今天,只要一看到好的灰塑作品,他还是忍不住激动。在他看来,灰塑承载了老百姓对幸福生活太多的美好追求,承载了太厚重的民间文化。

  然而,这么美丽的事业,现在却面临无以为继的窘状。

  最大的原因,是市场的萎缩。走在资政大夫祠里,抬头仰望那些精美的灰塑,邵成村忍不住感慨:“那个年代,岭南的家家户户都喜欢用灰塑做装饰,那是灰塑的黄金年代啊!”

  邵成村听父亲跟他说,半个多世纪前,只是自己这个村子里,就有三四帮灰塑艺人。大家各有各的绝活。你塑造的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我就专门钻研怎么把狮子做得好看。你配的颜色更醒目,我就要在细节的描摹上争取更胜一筹。

  而现在,人们对灰塑的热情却在不断退却。在现代建筑的冲击下,大家都喜欢建所谓的“小洋楼”,灰塑早已没有立足之地。灰塑技艺本身的特点也束缚了它的发展,它施工周期长、须定期翻新维护,都影响了一般老百姓对灰塑的接受和认可。

  邵成村从业近三十年,做的大都是古建筑的修复工作,广州人现在已经不会在新房子里放灰塑了。“刚刚跟着父亲一起做的时候,还有一些人请我们去给他们的新房子设计灰塑,现在这样的情况已经基本绝迹了。”

  邵成村一直是个乐观的人,可是现在灰塑的情况让他找不到乐观的理由。“灰塑几乎是不可能继续发展下去了。我现在带了两个徒弟,他们都已经学艺超过十年,算是出师了。可是再往下会怎样传承,我很担心。”

  

  灰塑的潜力非常大

  

  宋其加却是乐观的。既然是美好的事物,总可以打动人心,无论是什么年代。

  “灰塑的成本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而是现代人对这项传统艺术太隔膜了,完全不了解。比如现在家庭装修都喜欢石灰吊顶,为什么不能灰塑吊顶呢?但是得有人去研究它才行。研究怎么让现在的人们了解它的美,继而去喜欢、接受它。”

  宋其加说,首先,灰塑市场不能垄断,但绝对要规范。尽可能百分之百地恢复传统工艺。“传统的灰塑,上色用的是矿物质染料,几百年都不变色,色泽鲜亮;传统灰塑工艺的每个环节都有学问,石灰的选择、提炼、调配……每个细节都是学问。既然是将灰塑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就要给它的传承人一定的经济扶持,让他们有能力将这些繁琐、费时、费力的技术传承下去……无论如何我都相信,灰塑的潜力是非常大的。”


  资政大夫祠

  岭南圣旨第一祠

  岭南工艺集大成者

  出广州城向西,走不了两三站地,就到了花都区新华镇三华村,号称花都第一祠堂之村。

  在很远的地方,你就能看到一大片盛开着荷花的池塘,它的后面,有着剪影般锅耳山墙的灰色古祠,傲然屹立。

  它保存之完好让人觉得惊讶。四幢古祠和两栋后楼,加在一起占地面积达1.8万多O,古祠们一字排列,幢幢相接,云巷相通,既独立又统一。大到整体的框架设计,小到门墩,柱顶石的制作都十分讲究。

  广州民俗博物馆即将在此落户,现在的资政大夫祠却还是相当寂静,一片古色古香的建筑中有一扇半掩着的房门,资政大夫祠管理处的主任宋其加,正在里面优哉游哉地泡着功夫茶。见我们到来,关于古祠传奇的历史,他不紧不慢地娓娓道来。

  关于资政大夫祠,广州人对它的了解不是很多,而它却是“岭南有圣旨的第一祠。”这段不平凡的身世,大概可以追溯到清朝同治年间,当时,三华村聚居的徐氏族人中,有两位堂兄弟――徐方正和徐表正在朝中任事。徐方正任兵部郎中,徐表正则任主事。因为工作做得不错,同治皇帝对二人极为赏识。作为表彰,遂将徐方正的祖父和父亲封为“资政大夫”,将徐表正的父亲奉为“奉直大夫”。

  “古代人的惩罚机制和现在不同:你做得不好,会被‘诛九族’,做得好了,也会‘封三代’。对于整个家族来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突然之间获此殊荣的徐方正和徐表正的先辈,此时早已不在人世。可是来自皇帝的表彰是莫大的荣耀,总不能悄没声息地就过去了。为炫耀皇恩,徐方正建造了资政大夫祠,徐表正则建造了南山书院,徐氏后代又续建了亨之徐公祠。直到今天,它们共同构成的古祠建筑,是广州规模最大的祠堂,并且比陈家祠还要早27年。

  

  岭南工艺集大成者

  

  三华村的详尽村史已不可考,但只是从这些遗留下来的古建筑看,村庄当年的繁盛也可见一斑。

  在此定居的宋氏家族,追根溯源,来自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徐姓大举南迁起于魏晋年间,隋唐时期在我国南方又有了进一步的繁衍。南宋祥兴年间,徐姓人由江西、福建迁往广东的丰顺、海丰、梅县、博隆及潮州南坑,又一分支来到了花县,也就是今天的花都。三百年后的1796年,徐氏二十六世徐德魁中了举人,从此之后,绵延半个世纪,三华徐氏,英彦俊才代不乏人。

  宋其加说,根据他们的考证,当年徐方正和徐表正的亲戚,属于三华村乡绅级别的人物,而资政大夫祠又是村子里规格甚高的祠堂,所以得以斥巨资修建。

  三华村因为靠近河流,与广州交通便利,当年的经济繁荣完全不亚于今天。因为财力雄厚,资政大夫祠不仅厅堂阔大,而且工艺精湛,精美绝伦。广东的灰塑、木雕、砖雕、绘画装饰随处可见。无论是建筑构件、主墙、屋脊、斗、拱、梁、枋、牛腿、雀替、门窗,还是室内的家具,都是巧构细镂。可谓是岭南民间工艺的集大成者。

 

(编辑: 陈绮云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