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德年 掐丝景泰蓝倒装壶
藏品尺寸:高:15.5cm 口径:3cm 足经:4.6cm壶身最大直径:9cm 壶把至壶流长:13cm 说 明:这把倒装壶上下口可分别装入两种不同的酒水,酒水在壶内互不窜流,壶把的机关控制不同的酒水分别从一个流口流出。在制作时利用了连通器和真空(空气压力)控制原理。工艺构思巧妙,制作难度极大,是明代皇室的把玩器皿。 倒装壶为紫铜胎,包浆一流,造型庄重古朴,结构科学合理,纹饰华丽,气势恢弘,绘画、掐丝技法高超,细部刻划精细。虽然距今已500多年,但釉色仍然光彩照人,放射出蓝宝石般的光芒。具有绚丽多彩、富有豪华、古朴典雅的民族气息的艺术风格。根据施用宝石蓝、姜黄、鸡血红、水绿(泛蓝)等珐琅釉和如意云头纹、龙纹、海水文等纹饰以及制作工艺、掐丝方式、壶体造型、表面砂眼等判断,该壶属十五世纪早中期,明宣德时期的文物。 景泰蓝精品传世并不多,像这样的掐丝景泰蓝倒装壶精品更是难得一见,属存世极为罕见的孤品。极具科学技术、历史文化和收藏价值。(参阅《价值连城的故宫文物: 明清珐琅工艺欣赏》。《文物》1960年第一期)朱家缙细说明代景泰蓝。《艺术市场》2006年03期贾文熙 贾 汀《珐琅器的真伪辨识》。)
藏品描述:这把掐丝景泰蓝倒装壶为紫铜胎,包浆一流;上下口可分别倒入两种不同的酒水,酒水在壶内互不窜流,壶底不漏酒水,酒水则只从一个流口流出,由壶把的机关控制不同的酒水分别从流口流出。景泰蓝倒装壶上部有紫铜镀金壶盖;上壶口沿施宝石蓝色法郎釉;上口沿边镶一圈镀金紫铜;紫铜下边沿掐丝半圆一圈并点白色法郎釉装饰;壶身分上下两段,分别饰龙纹和海水纹;中间用一圈镀金紫铜和掐丝半圆一圈并点白色法郎釉隔断;镀金紫铜足圈;底部有直径一厘米的进水孔,进水孔与足圈之间施宝石蓝色法郎釉;流口与壶把均为镀金紫铜管,分别与壶身上下连接;壶把上有两个小孔,为控制不同的酒水分别从流口流出的机关。壶身上下两段均为宝石蓝地;饰掐丝如意云朵,鸡血红龙纹,双龙角(似鹿角)和两条龙须为白色,龙的须发为姜黄色,龙鳍、龙翼、龙鳞、龙爪(三爪)、草型尾均为鸡血红,龙腹饰浅姜黄色,空中掐绘有姜黄色的火球,海水纹掐丝绘制成波涛汹涌状,并填浅绿泛蓝色的法郎釉。龙在空中飞舞,戏弄火球,张牙舞爪,腾云驾雾,翻江倒海,造型形象生动,气势恢弘,绘画掐丝技法高超,细部刻划精细。上下两段装饰图案基本一致。倒装壶壶身彩釉有砂眼。 尽管这把景泰蓝倒装壶壶身彩釉有砂眼,虽然距今已500多年,但釉色至今仍然光彩照人,圆润结实,金光灿烂,放射出宝石般的光芒。该壶造型优美流畅、掐丝整齐均匀、磨光细润、镀金匀实、做工极为精致。配以红、绿、蓝、白、黄等色,装饰得体。釉色清晰明快、层次分明,其中的蓝色珐琅釉给人一种蓝宝石般的美感。具有绚丽多彩、富有豪华、古朴典雅的民族气息的艺术风格。根据施用宝石蓝、姜黄、鸡血红、水绿(泛蓝)等珐琅釉和如意云头纹、龙纹、海水文等纹饰以及制作工艺、掐丝方式、壶体造型、表面砂眼等判断,该壶应属十五世纪早中期,宣德时期的文物。 造型优美别致,庄重古朴,结构科学合理,纹饰华丽,栩栩如生的景泰蓝倒装壶,制作难度极大,是明代皇室的生活用具和把玩器皿。至今未发现同类器皿,属存世极为罕见的孤品,极具科学技术、历史与文化艺术价值。(参阅《价值连城的故宫文物: 明清珐琅工艺欣赏》) 估价:2000-3000万元人民币,出手价:(待定) 附注:1.国家一级文物定级标准:十八、珐琅 时代确切,具有鲜明特点,造型、纹饰、釉色、工艺水平很高的珐琅制品。
3.宣德时期龙纹特征 宣德时期龙的头呈扁长状,有张口、闭口之分,张口者上颚长,吐舌。双目圆睁,有眉一根或多根,多呈立式,有长短须,须飘动,有的须一边卷起,发上冲者多,亦有后飘者,有双角,似鹿角。肢体特征 背有鳍,身都绘鳞片,空间较大的器形龙体粗壮,鳞片采用留白的方法处理。所有鳞片为一片一片所绘。以线条表现的鳞片再涂以淡淡的蓝色。有的还以深浅色表现龙的阴阳向背。龙有三爪、五爪,扁瓶、天球瓶、葫芦形扁瓶、罐多绘三爪龙,多数器形,特别是有款识的器物则绘五爪龙,五爪龙纹瓷器约占宣德时期龙纹瓷器的三分之二强。龙爪一般有尖利的趾甲。龙肘有毛,作飘动状,有多根同向飘动,有中间数根飘动,两边向外上卷的,也有向一边上卷的。 形态特征 辅助纹饰 总的来看,明初时期,特别是永乐、宣德时期龙纹形象威武凶猛,造型形象生动,气势恢弘,绘画技法较高,细部刻划较精细,奠定了明清两代龙纹的基本式样,与清代龙纹相比,明初的龙纹更显浑厚、生动,是明清两代龙纹瓷器的典范。 以藏会友,欢迎交流。
藏品交流交换联系地址:湖北宜昌三峡文物总店 联系人:陈先生。 电话13986768448 qq:25087981 910415642 电邮:chhozh169@yahoo.com.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