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口通商(图)

 虾子 2009-08-09


今日十三行

  撰文:许俏文 摄影:王维宣 潘金媚
   
  清代中国“华尔街”
   
  广州文化公园以北,有一条不起眼的马路名叫“十三行路”。

  纵横的巷陌间,那些似曾相识的吆喝声和繁忙街景似乎把百年前的记忆轻轻勾起,在春日的轻风细雨中渐渐溶入十三行的历史,静静地洒落于每一个行人的思绪……

  十三行的兴衰史是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的一个微缩景观。在十八九世纪,十三行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商贸传统,独享外贸垄断特权,对外贸易达到了历史的辉煌顶峰。走在今天的十三行路,历史痕迹被几番大火烧得干干净净,只有重新回到历史中,才能复原当年十三行外的波澜壮阔、千帆竞渡,行商呼风唤雨的景象。

  一口通商:跻身世界城市经济十强

  广州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对外贸易与文化交往的重要港口。自汉以来,各国每次到中国朝贡,除带来给皇帝的贡品外,还带来大量的货物,朝贡的船只到了广州后,贡使捧表进京朝贡,而其他货物则就地贩卖。“怀远驿”、“粤海关”、“十三行”等都在日益频繁的对外交往中应运而生。古代十三行覆盖范围大约是今东至仁济路,西至杉木栏街,南至珠江岸边,北至十三行路的一片地区。因靠近可泊船的白鹅潭,历来就是海上登陆广州城区的主要地点。

  “在整个粤海关历史中,‘一口通商’是不可不提的一个重要阶段。”

  清初广东航海贸易完全被禁止,这时外国的商船很少,大多是些外国贡使请求互市的交往,到了1685年,清政府正式宣布开海贸易。1757年,清廷见西方在中国沿海地区非法贸易活动猖獗,便封闭了福建、浙江、江苏三处海关,只留广州一个口岸通商,广州成为全国唯一海上对外贸易口岸,史称“一口通商”。经十三行进出口的贸易额节节增长,广州成为清代对外贸易中心。

  “一口通商”后,十三行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十三行街北是广州城的郊区,正北的街口是故衣街,正对同文街北口是行商公所,横过西濠涌的桥北为通事馆,商馆和政府的沟通就靠通事馆译人,木匠广场即为行商专造木制品的多排店铺,有70家以上,东侧经官行、茂官行、浩官行等,即今天宝顺大街和怡和街。这些商行建在江边,方便上落货物,一包包裹好待运的绫罗锦缎等货物堆积如山。有关资料记载了当时的盛况:“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两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

  “一口通商”的盛况历时80多年。尽管独口通商实际是一种贸易束缚,但在客观上它却孕育了一个被誉为“金山珠海,天子南库”的中西贸易交流中心。据清宫档案记载,1754年,洋船到港27艘,税银仅52万两。到鸦片战争前,洋船多达年200艘,税银突破180万两。十三行被称作是清政府财源滚滚的“天子南库”。1850年,广州在世界城市经济十强中名列第四;1875年仍列第七。

  洋货商:垄断对外贸易特权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粤海关设立。“当年海关是不直接与外国商人接触的,海关直接委托十三行来存货、收税。”次年,广东巡抚李士帧在广州颁布了建立洋货行制度公告,鼓励“身家殷实”之人,“承充洋货商”。“洋货商”,也叫“官商”,是由官方指定商人为对外贸易当经纪,每人每年交纳四万二千两银,就可取得包揽对外贸易的全权。凡是外商购买茶叶、丝缎等国货或销售外货入内陆,都必须经过“官商”。所谓“十三行”,只是一个对洋货行商业集团的统称,并非说只有十三家。实际上是时多时少,据统计,多时达四五十家,少时只有四家,只有道光十七年(1837年)刚好是十三家。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洋行行业的公行组织正式批准成立,“官商”改为“公行”,洋行制度就这样发展起来。与此同时,还在城外西南处,建起了丹麦、西班牙、法国、章官、美国、宝顺、帝国、瑞典等十三间“夷馆”,廉价租给外国人办理事务、住宿或者作为仓库,在清道光年间,一共有13所,所以有“十三夷馆”的称谓。这些商馆在今天文化公园内西南一带地方,从商馆到江边,还有广场和花园。

  粤海关名义上专管对外贸易和征收关税事宜,实际上税收营生都是由十三行出面主持,承接包揽的项目,其中包括代办报关纳税,商品同购销买卖等业务。日子一长,十三行就逐渐演变为一个特殊组织,享有了垄断对外贸易的特权。在这些特权买办中,又尤其以商家潘、卢、伍、叶四族豪门获利最多,所以由此发展成为广州四家最大的买办。

  十三行在中国外贸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通过十三行的外贸,引进了西方近代的医药、石油、机械、轻工、化工原料等产品及先进技术,亦大量出口了茶叶、陶瓷、丝绸、蚕丝等农副产品及手工艺制品,让世界认识了中国,也让中国了解了世界。


当年十三行的繁华盛景

  鸦片战争:取消垄断商贸由盛转衰

  到了近代,国势渐衰,十三行商馆也历经沧桑。

  十三行商馆房屋太密集,又大多是木质结构,很容易着火。广州人常说“火烧旺地”,十三行多次遭遇火灾。道光年间的1840年9月18日,根据记载,太平门外火灾,焚烧15000余户,洋行11家,约计4000多万银两。大火7天不灭,洋银熔入水沟,长至一公里,火熄后结成一条银链,牢不可破,可见当时商馆规模的奢昂庞大了。昔日繁华景象,火后残垣断壁,满目疮痍。

  清道光年间开始,英国认为中国输出茶丝价值多于英国输入品,为谋取贸易平衡,英商便逐年向中国倾销了大量鸦片。为此,清廷下令查禁鸦片。但西方殖民主义者仍大肆贩运鸦片,并最终导致鸦片战争的爆发和十三行的衰亡。

  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败的清廷被迫与英国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其中“英商可赴中国沿海五口自由贸易”的规定,取消了广州商行垄断外贸的特权。同年,朝廷“裁撤十三行互市总散各商”,十三行洋行制度遂宣告废除。咸丰九年(1859年)清廷批准英法租借沙面,十三行在外贸方面的地位作用就逐步被沙面所取代。1856年,十三行一带被战火和敌寇严重摧毁破坏,乃至成为一片废墟,遍布碎砖瓦砾,昔日荣华富丽尽付东流……

  十三行废墟一直保存到清末,才在灾区内建起房子,开通街道,但因为沙面的崛起,香港也被英国占领,英国不再经营十三行,集中精力发展香港,兼顾沙面,十三行最终遭到冷落。曾经造就排行世界富翁榜的十三行街随着广州独居大清王朝一口通商地位的消失而衰败。

  古街打造新潮服装中心

  十三行旧址,在今天文化公园、十三行路、人民南路、仁济路一带。今天,走在十三行路的街道上,500米长的窄巷,经过最新的整饰,街道两旁的西式建筑跟当年的十三行一样,有着白色、浅黄和棕色的墙壁,灰白色、砖红色的瓦面。十三行商馆早期第一大馆同文馆的旧址上,也已经矗立着一栋新建的高楼。

  短短十分钟,仿佛穿行在时空隧道里,不由自主地要将现在与过去牵扯到一起。尽管心中早已知道,在1856年的大火之中,十三行这一带便全部化作灰烬,遗迹全无,现在的建筑再老,也不过是后来的手笔,但仍希望能在这条负有盛名的古街里感受着当年“白银满堆”城池的盛况。

  上世纪80年代,机遇再次眷顾珠江口上的这一方热土。如今十三行路已经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服装批发集散地。从十三行路的最东边,也就是从与人民南路的交界处开始往西走,迎面而来的是匆忙行走的一群群来此批发服装的人。沿路,手推车的噪声和商人讨价还价之声混杂在一起,此起彼伏。

  在一家商铺前,记者碰到了一名从湖南来广州打工的小伙子张雷,他一边卸着手推车上的货品,一边气喘吁吁说:“我在十三行路这里打工已经有两年了,希望将来也能开一家属于自己的服装店。”

  尽管每天都在这条路上走过,但张雷对十三行却知之甚少,也没有真正好好地逛一逛这附近。张雷说,曾经听附近的一些老街坊说过关于十三行的一些历史故事,只知道百多年前十三行是一个商业发达区,在这里经商的都是城内的富商。“现在我每天工作都很累,下班后根本没有心情去转一转这附近。但有时候我会发白日梦,幻想着我正坐着的地方,当年会不会就有一个大商人正跟洋人交易着一宗大买卖。”张雷边说边开心地笑了起来。来广州的几年里,张雷基本都是在跟服装打交道,有时负责装卸货品,有时还帮老板记记账。

  张雷用力地抹了抹额头和脸上的汗水,说:“这里的人都很会做生意,我打算在这里多学点东西,过几年就回老家自己做服装批发生意。”张雷告诉记者,等他真的要离开广州回老家创业时,他一定会在走之前好好地逛一逛十三行路周边,希望能带走一点十三行当年的“旺气”,让自己在老家发展得更顺利一些。

  夜幕降临,十三行路的店铺陆续放闸关门,喧闹了一天的十三行路渐渐恢复平静。成片商铺在灰暗的暮色中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老街古树刻满了历史的斑驳,但从老街里鱼贯而出的小商贩脸上折射出的生活的美好却在瞬间感染所有人……


十三行商人伍敦元

  富甲一方的商人
   
  十三行商人与两淮盐商、山陕商人一同,被称为清代中国三大商人集团,曾是近代以前中国最富有的商人群体。十三行街成为当时世界的“华尔街”,大的商号拥有资产上千万银两,出现了一批世界级的富豪。尤以四大巨富潘有度、卢观恒、伍秉鉴、叶上林创办的同文行、广利行、怡和行、义成行最为著名。卢家来自广东新会,潘、伍、叶三家来自福建,都是在十三行发家致富。

  如今,富豪们的踪迹只存留在史籍中和支离破碎的文物里。在同文路、怡和大街、宝顺大街、普源街、仁安街、善安街等这些由洋行名改成的街名中,人们还可以寻觅到十三行曾经一度辉煌的历史痕迹。

  潘氏:在瑞典设立海外贸易公司

  广州四大富豪中尤以潘有度为首富。1753年潘氏还是不知名的行商,至1760年一跃成为行商首领。在十三行100多年的历史中,潘家做十三行行商“总商”的时间大约有39年,在商界可谓呼风唤雨。潘氏家族的豪华别墅临珠江而筑,堂皇气派,钦差大臣、总督巡抚及外国使节常常在这里会晤。

  潘家能在洋行中百年长盛,与他们的贸易方式有关。据考究,潘家为了保障茶叶生意,在武夷山买了茶场,潘家还在进口中国产品的瑞典投资,设立了海外贸易公司,利用自己洋行的商船运输货物。这样,潘家从商品生产的源头到商品出口销售的市场国,建立了整条生产贸易链,降低贸易风险,保证商业运行的安全。

  然而十三行脱胎于垄断的官商背景,自诞生就常常要承担朝廷各种朝贡摊派,还时常遭受贪官污吏勒索。在那个时代,商人的社会地位并不高,为了抬高社会地位,行商必须花钱捐官,明着掏银子买一个毫无实际权利的官名,获取更大垄断权利。早期十三行重要行商潘振承(潘家第一代行商)花钱捐官,有了相当于六品官的虚名,并且被授三品顶戴。

  伍氏:全球最富有的50人之一

  长期垄断着对外贸易的行商,一面搜刮了大量金银珍宝奉送给皇帝和各级官吏,去填塞无穷的欲壑;一面又父子相承,作为世业,积聚巨大财富,他们都是锦衣玉食,园宅华丽、生活奢侈。据外国人估计,著名行商伍敦元在1834年(道光十四年)所拥有的田产、房屋、店铺与货物,共值2600万两白银,被当时的西方称为“天下第一富翁”。伍家豪宅与潘园交相辉映,是一处大型的园林建筑,据说可与《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媲美。

  19世纪中期,在美国凡带有伍家图记的茶叶,就能卖出高价。2001年,美国《亚洲华尔街日报》将伍氏商人评为千年来全球最富有的50人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