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濂溪书院:久慕莲之高洁

 虾子 2009-08-09

 

考亭书院的奎阁在闹市中孑然独立。
斑驳的见大书院门楼
考亭书院内院
时髦女郎走进冠英家塾。
周治中手指处是见大书院和濂溪书院分界处。
  六月,是属于考试的季节,高考、中考接踵而来。古往今来,寒窗苦读,蟾宫折桂,是无数莘莘学子笃信的求学道路。无论是古时的书院,还是今时的学校,都印记着他们埋头苦读的身影,记录着他们胸怀远大抱负的才情。

  大马站、小马站,与广州商业繁华的北京路毗邻。清代,这里曾云集了上百家书院,街巷连片,如此大面积的古书院群,在全国罕见,现今仍存古书院十二间。而广州许多名校,也跟显赫一时的著名书院——广雅书院、应元书院和豫章书院——有很深的渊源。

  经过历史的濯洗,这些古老书院愈发深邃。由喧闹的商业步行街走进幽静的古书院群,恍如在两个世界徘徊,青色方砖铺就的地面上,也许你的脚步恰好就与哪位前朝学子的脚印巧妙地重合;置身古朴与现代并重的学校里,聆听着时光轮转里永不停息的声声诵读,感受着书院的前世今生。

  闹市中,让我们寻觅一处清雅书院……

  书院荟萃 群贤毕集

  书院,是指古代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官学(国学、乡学、社学)和私人授徒(私塾)性质的教育机构和教育制度。“书院”一词最早出现在唐朝,本义是指藏书修书及士子读书的地方。

  广州现存的清代古书院群,隐在大小马站古朴残破的砖墙、低矮密集的建筑、幽深曲折的巷子中。青砖古墙上蔓延着攀爬的绿藤,历史沧桑中透露出一种精致秀美。多少烟云散去,独有一座座呈现老态的古书院,在喧闹的机器声中,在繁华的商业氛围中愈加清晰宁静而美丽。

  走进大小马站,走进广州书院历史深处。

  广东的书院发展与北方相比要晚了许多,因为当时广东地处偏僻,与中原交通不便,经济文化比北方地区落后,所以初期的书院教育很难与北方相比。广州第一间颇具规模的书院是禺山书院,建于南宋嘉定年间,位于当时广州府学背后,即今日越秀区中山四路附近。

  清朝平定三藩后,备受战乱和藩政摧残的广州教育事业迅速恢复和发展,形成了全国著名的学堂书院体系。学堂书院是中国古代开展教育活动最主要的场所。广州的学堂大致分官学堂、私学堂和书院三种。清代广州学堂在数量上居全国之首,而且分布集中,今越秀区是古代广州城中心范围,以其区域内今广大路的广州府衙为中心,方圆3.2平方公里形成了一个由官学堂、私学堂和书院构成的多层次学堂体系,形成一个全国罕见的、空前绝后的书院群。清代初期,在广东科考龙虎榜上,越华书院、粤秀书院和羊城书院并称“羊城三大书院”。

  宗族的折桂梦想

  从清乾隆朝起,广州成为全国唯一对外通商口岸,集中了大量的各地商人及商业资本。省城与珠江三角洲各县之间的商业及人口移动频繁,加速了大宗族分化,衍生出大量富裕的小宗族。为了通过应试中举,进入仕途,脱离“民籍”,免除赋税、徭役,从而提高本宗族的社会地位,作为本族子弟或合族子弟进修、应试之所的宗族书院相继出现。

  当时,在今越秀区自大南路、大德路东至解放南路段以北,解放路以东,中山四路、中山五路两旁,以及文德北路以西,这一范围内,云集了数百家以姓氏命名的书院,如庐江书院(何家祠)、平所书院(赵家祠)、三益书院(江、何、黎三姓合族祠)、濂溪书院(周家祠)、豫章书院(罗家祠)等。这些书院均是当时以宗族形式筹资兴建的民办小型书院,主要为本乡(族)学子赶考提供补习、食宿的场所,兼作宗族祠堂。

  大小马站古书院群则分布于广州市北京路西边的大小马站、流水井街巷两侧,现存书院12间。其中大马站西侧5间(平所书院、谢氏书院、赖氏书室、江都书室、三益书室);小马站两侧4间(东侧关家祠,西侧曾家祠、周家祠、见大书院);流水井两侧3间(西侧何家祠、考亭书院,东侧冠英家塾)。

  考亭书院:

  现存最高大完整奎楼

  

  考亭书院渊源于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朱熹门生弟子及后世文人为了纪念一代大儒与宗师,在各地创建了多所名为“考亭”的书院。南宋末年,元兵入侵,朱熹第六代孙朱文焕随军南迁,战死于广东清远。后来,他的两个儿子在清远定居,另一个儿子南到新宁(今台山)。到清代乾嘉年间发展为新宁一大族,为了弘扬祖先在考亭的儒泽,勉励子孙学习,于是在广州府学不远的流水井建起这所书院,袭名“考亭”,又名“朱家祠”。

  当时,建书院的目的除纪念朱文公业绩外,又便于朱家后人赴省城或赴京参加会试或殿试,集中学习、住宿而设立。考亭书院面积约1500平方米,大门建在奎楼下,东向。门檐高达5米,门上石匾刻着“考亭书院”四个字。门檐后是奎楼二楼的窗,窗上小石碑刻有“奎阁”二字。楼高约13米,青砖墙,绿琉璃瓦剪边,楼顶两侧为镬耳状,虽然历经二百年风雨,至今仍巍峨挺秀,是广州现存最高大、完整的一座奎楼。

  书院的祠堂在20世纪50年代被拆,盖起三层民居,庭院一半也盖了民房,两旁的书屋大体保持外形,却住了很多户人家。然而书院民风淳朴,庭院柳绿,麻石地面,高耸的奎楼,书屋前座整齐的风火墙、琉璃瓦下的工笔彩绘,还依稀保留着昔日风貌。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是《爱莲说》,因入选中学语文课本,成为最广为吟诵的文言篇章之一,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他的作者、宋代理学开山始祖周敦颐曾为官广东,深藏在广州闹市的濂溪书院就是为纪念这位宏儒所建。

  今年75岁的周治中是周敦颐的第30代后裔,退休后一直致力于搜集有关濂溪书院的历史资料,并协助文化部门寻找和确定了濂溪书院遗址。“父亲一直都没说过我们是名人周敦颐的后代。有一次,我看族谱,发现濂溪书院与家族关系密切,经过一番了解后,才知道自己原来就是周敦颐的后人。”

  周敦颐号濂溪,后代学者称为濂溪先生。据史志记载,宋神宗熙宁元年,周敦颐在广东为官,清廉爱民、功绩卓著,备受百姓称道。当时他足迹遍及省内各地,留下大量诗赋和题字。后来,其后裔广泛分布在广东各地并繁衍至海外。周治中是周敦颐次子周直卿这一房的后人。

  宋孝宗淳熙二年,官府在广州府城武安街春风桥北转运司署旧址始建濂溪书院,纪念周敦颐。该书院在元末毁于大火以后,经历了几次重建:明英宗年间在广州药洲之西奉真观旧址(今教育路药洲旧址)重建,后经多次修缮,并加建爱莲亭;明嘉靖年间,广东提学副使魏校、欧阳铎等在越秀山重建濂溪书院;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广州小马站重建濂溪书院,该书院一直保存使用至民国年间。“文革”期间,书院的塑像、神位及一些建筑装饰被破坏,建筑部分被改建。

  书院化育后辈英才

  

  濂溪书院既是周敦颐的纪念馆和思想传播场所,更是周氏家族的教育场所。书院是为了周氏子孙应试而设,书院平时可租给读书、教书的人,但到了乡试期间一律要搬清,如有窝娼、聚财不法之事,就要没收该人一年的押金,驱逐出去,不准再入书院。据各种史志及《广东周氏族谱》记载,自南宋至清代,周敦颐在广东的后裔登进士的有35人、举人63人,他们绝大多数都在濂溪书院学习过。

  在濂溪书院与毗邻的见大书院交界处,有一块镶嵌在墙上的麻石,上面刻着“周濂溪祠地墙界”。周治中指着这块麻石说:“就是因为找到了这块石头,我们才确定了这里就是濂溪书院的旧址。”

  经过历史变迁,曾经声名赫赫的濂溪书院逐渐被遗忘,人们甚至以为书院已经被毁。但是,长期致力于家族史研究的周治中没有放弃寻找。2002年,周治中在小马站19号发现了结构与外貌都与记载中的濂溪书院十分吻合的老建筑,并在建筑的外墙及后墙上发现了“周濂溪祠地墙界”、“周濂溪祠后界”两块麻石界碑,石界碑保存完整、字迹清楚,并由此断定,小马站19号建筑正是濂溪书院旧址。这也得到了文物专家的肯定。

  

  昔日书香湮灭红尘

  

  濂溪书院原为砖木结构,经过200年的风雨侵蚀,书院的结构与外貌已完全改变。解放后,书院由房管部门代管,分租给住户居住。几十年来,由于随意加建、改造,书院已成为大杂院,目前被分割为三座两层的楼房。

  走进书院,即刻感受到一股老宅特有的阴凉,三四个白发苍苍的阿公阿婆坐在竹椅上乘凉拉家常,他们的脚边是3个蹲在地上的小男孩,正全神贯注地比赛“弹玻珠”。每个窗口都密密麻麻地挂着晾晒的衣服,而两座楼房之间的空地上更是挂满了“万国旗”。

  周治中告诉记者,在建筑占地总面积还不到1000平方米的书院旧址里,现在住了70多户人家,200多人。正在家门口削南瓜皮的何婆婆说:“我们这里大部分的人都是从几十年前开始就住在这里,住了一辈子了,以前有很多周姓的人住在这里,但后来就越来越少了,现在估计只有三四户是姓周的。”

  何婆婆说,她刚搬来这里住的时候还能看到周氏的大祠堂,当时的大门设在南侧,有两扇黑漆漆的大木门,门额上悬挂着“濂溪书院”石牌匾。但“文革”的时候,石牌匾、两扇大木门、数根黑漆圆木柱被拆卸搬走,周濂溪塑像及神位被丢弃。后来,有关部门在书院原格局的大青砖墙体基础以上三米加砌红砖,改为了三栋两层楼房。

  

  后人舍命保护族谱

  

  周治中语带欣慰地说,濂溪书院被重新发现后,引起了海内外周氏族人的广泛关注,很多海外族人漂洋过海,回广州瞻仰濂溪书院旧址。尽管已退休多年,但周治中的生活依旧忙碌,每天都忙于收集整理关于濂溪书院和周敦颐的资料。他说,目前在广东的周敦颐后人有近百万人,粤西、粤东和粤北都有,其中仅潮阳就是有十多万人。现在,他正和其他的后人一起编写《广东周濂溪宗支源流分布谱》。

  找到了濂溪书院,周治中还有一个愿望,就是恢复濂溪书院的原貌。他曾经翻阅了许多周氏资料和族谱,只看到文字记载,却一直找不到书院的外貌图,为此他拜托各地同宗亲友帮助寻找。

  顺德的周柏河老人也是周氏后人。1962年洪水泛滥,大水冲进周柏河所在的村庄,眼见装有族谱的木箱被急流卷走,他不顾一切追出去,从水里捞起木箱。幸好族谱有塑料纸包裹,没被水淹。老人听到周治中找图的消息,便托人把族谱送了给他。祖谱卷二第10页上果然有清道光八年重修原貌图,于是周治中连忙将图复制,送给有关专家修正审核,希望能作为修建濂溪书院的参考。

  拆开重重包裹后,记者见到的整套族谱,泛黄的页面果然还残留着斑斑水渍。周治中用手轻拭封面,说道:“虽然这本族谱只记录了至清朝道光年间周敦颐在南海、番禺、顺德三地的后人情况,但已弥足珍贵。族谱的原主人再三叮嘱我要在濂溪书院重修后捐赠出来,供后人瞻仰。”

  庐江书院

  庐江书院,又名何家祠,在今越秀区西湖路流水井29号,是广东何氏人出资合建的宗族祠书院。创建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书院曾于道光、光绪年间两度重修,是目前广州唯一保存基本完整的纯粹书院建筑。

  书院楼门坐西向东,两层,高约十米,青砖墙,琉璃瓦剪边,楼顶两侧为镬耳状,风火山墙,过门口庭院面积约140平方米。两侧有东西书舍,东南有“何家祠道”门楼,东北有魁星楼,占地1300平方米。祠内古色古香,沿书院中轴线由南至北依次有倒座、照壁、正祠。正祠坐北朝南,为三进式,前座头门,有祠堂方形石柱,两侧为麻石平台。进两米后至大门,门上有花岗岩石,上刻“庐江书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虾子 > 《教育》

    举报/认领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更多
    热门阅读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