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集的小药方01

 昵称283021 2009-09-07

大黄冰片膏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

取大黄20克,冰片1克共研细末,用米醋调成糊状,每次取4克,摊在纱布上,敷于小儿脚心,两日一次,三次可愈。
       中医认为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是外感风热,毒热内蕴所致,敷于脚心既可缓药势之急,又可清热泻火,且简便易行,效果

大豆治疗腮腺炎、无名肿毒
     生大豆(黄豆)一小把,入口嚼碎成粘稠状,然后贴敷到患病部位,一两次即愈。效果神奇
大豆用量根据患病部位大小确定

我收集的小药方

我收集的小药方


我收集的小药方,都是中药的共大家参考
红糖煮荷包蛋治痛经
将红糖1勺、猪油适量放在水里熬5分钟左右,将1个蛋直接打在锅里,约3分钟后起锅,即可食用。月经期间每天吃1次,头3天吃效果最明显。
点评: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每随月经周期而发,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晕厥,给工作生活带来影响。痛经的原因多种,如气滞痛经、寒湿痛经、气血虚弱痛经、肝肾亏虚痛经等等,治疗痛经宜辨证论治,才能收到效果。读者介绍验方中的红糖性偏温、味甘,具有养血缓急止痛的作用;鸡蛋性味甘平,入心脾经,功能益气养血。两者合用,调补气血,补而不滞,不伤经气,应用方便。该验方对寒性痛经,腹痛喜按(腹痛时按压腹部疼痛减轻),伴四肢冷者效果显著。如果痛经患者兼有带下增多、手足心热则要慎用。

鸡眼方
方药:蜈蚣30条,乌梅9克。
  用法:焙干研末,加菜油适量,浸泡7~10天。先以1%温盐水浸泡患部15~25分钟,待粗皮软化后剪去,外敷本药适量,用纱布包扎,每12小时换药1次,3天为1个疗程。
  功效:通络止痛,解毒散结。
  主治:鸡眼。
  疗效:共治疗87例,痊愈(3年不复发)71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9%。
(详见《江苏中医杂志》1984年第2期10页)

急性胆囊炎方
 方药:茵陈、金银花各60克,蒲公英、连翘各40克,赤芍30克,柴胡、鸡内金、黄芩、大黄、姜半夏、生甘草各10克,猪胆汁2毫升。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消肿。
  主治:急性胆囊炎。
  疗效:治疗172例,临床治愈103例,显效(症状体征消失,一年无复发)29例,好转(症状体征控制,半年无复发)2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93.3%。
  
手足皲裂方
方药:白芨30克,大黄50克,冰片3克。
  用法:凉血止血,清热燥湿。
  功效:上药共研为极细末,混合过筛,瓶装备用,洗净患处后,取药粉适量,加少许蜂蜜,调成糊状外涂,每日3次,治愈为止。
  主治:手足皲裂。
  疗效:治疗13例,全部治愈,轻者一般2~3天,严重者5~7天治愈。

阻塞性肺气肿方
方药:杏仁、苏子、瓜蒌仁、清半夏、茯苓、桑白皮各9克,橘红4.5克,当归、麻黄各6克,鹅管石12克,梨汁1杯冲入(或以梨膏15克代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1个月为1个疗程。
  功效:理气宽胸,泻肺平喘。
  主治:肺气肿。
  疗效:治疗肺气肿60例,症状缓解52例,症状明显改善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1年内未复发者15例,半年以上未复发者35例,其余9例半年内曾有不同程度的复发,但发作程度较治疗前明显减轻。

流行性腮腺炎方
方药:青黛粉30克,食醋适量。
  用法:用食醋将青黛粉调成糊状,涂在塑料布上,贴敷患处,每天2次。敷药面要大于肿胀部位。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流行性腮腺炎。
  疗效:治疗138例,敷药2次痊愈67例,4次痊愈65例,5次以上痊愈6例。一般敷药后10~30分钟局部疼痛明显减轻,8~36小时体温降至正常,16~72小时腮腺肿胀消退。未发现并发症和副作用。

慢性肝炎
方药:青黛、猪苓、川芎各100克,血竭30克,人工牛黄1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白醋、蜂蜜各等份拌匀,涂于直径1厘米的圆形塑料薄膜上,药糊1毫米厚,敷贴双侧肝俞、右侧期门、右侧章门穴位上,用胶布固定,24小时更换1次,30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化湿。
  主治:慢性肝炎,属肝胆湿热型,胸闷胁痛,口苦纳呆,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疗效:治疗46例,基本治愈18例,显效13例,好转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3%。

慢性鼻炎方
 方药:苍耳子、辛夷花、荆芥、黄芩、桔梗各10克,薄荷、白芷各6克,甘草4.5克。
  用法:每日1剂,文火煎10分钟,分2次服,儿童用量酌减。
  功效:散风除湿,通窍排脓。
  主治:慢性鼻炎。
  加减:有黄脓涕者加金银花20克,生黄芪12克。煎药时放入茶叶适量,葱白3根。
  疗效:7天为1个疗程,经治2~3个疗程,治疗慢性鼻炎183例,痊愈142例,显效3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94%。

痛风性关节炎方
方1:加味二妙散

  方药:黄柏,苍术,大黄,白芷,青黛。
  用法:上药按2:2:2:2:1的比例磨末,过筛备用,根据病变部位及范围,取上药加入蜂蜜搅拌呈糊状,敷于患处,上面覆盖油光纸,用纱布绷带包裹,每日换药1次,3天为一个疗程。
  功效:清热化湿,通络止痛。
  主治:痛风性关节炎,属火热燔灼型,多在夜间骤然发作,足部趾跖关节灼热、肿胀,刀割样疼痛,不能立地行走,局部发红灼手等。
  疗效:治疗148例,总有效率达93.9%。

(详见《中医外治》1999年第1期9页)

方2:芙蓉膏

  方药:芙蓉叶、生大黄、赤小豆各等份。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按4:6的比例加入凡士林,调和为膏,每次20~30克,敷于患处。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功效:清热利湿,消肿止痛。
  主治:痛风性关节炎,属湿热淤滞型,多见于缓解期急性发作者,足趾关节酸胀,刺痛,缠绵不解,肢重乏力,足背肤色暗红,皮温高,拒触拒按等。

  (详见吴绪平等《内科疾病外治法》,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年412页)

方3:乌头当归液

  方药:川乌头、全当归、草乌头、白芷、桂皮各15克,红花10克,白酒500毫升。
  用法:将上药浸于白酒500毫升中,24小时后去渣取酒,再加入10瓶风油精,摇匀后装入瓶中备用。用时取3~5毫升外涂患处。每日3次,10天为一个疗程。
  功效:温经活血,散结止痛。
  主治:痛风性关节炎,属痰淤凝滞型,关节肿胀、僵硬或畸形,疼痛固定,扪之尤甚,患病关节附近肌肉萎缩。



烫伤方
方药:小米500克,冰片6克。
  用法:取小米500克置于铁锅内,炒成炭状,加冰片6克,研为极细末,以麻油调成糊状。清理创面后,涂敷小米散厚约2毫米左右,盖上油光纸,然后用5~6层纱布覆盖,绷带包扎固定(亦可采用暴露疗法)。开始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以后2~3日换药1次。
  功效:清热止痛。
  主治:烫伤。
  疗效:治疗30例。治疗后,局部症状得以迅速改善。对Ⅰ度烫伤皮肤发红或有极少小水泡者,能促进及早痊愈;Ⅱ度烫伤一般换药5~7次痊愈。

雄黄冰片吴茱萸治疥疮
用中药雄黄、冰片、吴茱萸各10克研成粉,取一瓶清凉油与药粉搅成膏状,让他分次涂于患处,并在涂药期间忌食腥酸辣等食物。
:疥疮又称为虫疥、癞疥疮,是一种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的皮肤病。中医认为疥疮是外受虫毒、内蕴湿热而生于肌肤。中药雄黄味辛,性温,有毒,具有杀虫解毒的功效;冰片味辛、苦,性微寒,具有清热止痛的功能,可用于治疗各种疮疡;吴茱萸味辛、苦,性热,外用可治口舌生疮。所以本方外用可以治疗疥疮。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雄黄有毒,一般外用量在3~6克为宜,不能太多,更不能大面积涂搽及长期外用,以防止从皮肤吸收而引起中毒


小儿久咳饮

  咳嗽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病证,相当于西医学所称的气管炎、支气管炎。咳嗽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冬春季节发病率比较高。任何年龄的小儿都可能发病,最多见于3岁以下。如果小儿咳嗽的时间超过半个月,可以服用久咳饮。

  方药:南北沙参、麦冬、炙黄芪、百部、款冬、紫菀、枇杷叶各10克。

  功效:益气润肺,止咳化痰。

  主治:长时间咳嗽,咳而无力,面色苍白,语声低微,汗出较多,干咳痰少而粘,口渴咽干。

  用法:1岁以下,隔日1剂;1岁以上,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连服7~10天。

  注意:服药时注意小儿舌苔,一般要求舌苔比较干净,食欲尚正常,服药期间忌生冷食物。由于南北沙参、麦冬、炙黄芪有补益作用,发热的小儿不宜服用。


清胆利石汤

  方药:柴胡、黄芩、龙胆草、香附、白芍、甘草各10克,栀子、郁金、枳壳各 15克、生大黄(后下)6克。
  功效:疏肝利胆,清热通下。
  主治:肝胆气郁及湿热未清,胆道感染,胆石症。
  用法:每日1剂。上药除生大黄外,一起放入罐中,冷水浸泡半小时后煎煮,煮沸后,放入生大黄,再以文火煮沸20分钟,即可倒出药液100毫升,再加冷水煎半小时,两次药液合并在一起,约300毫升,分早、中、晚三次各100毫升,空腹服用。
  注意:生大黄有泻下作用,宜因人而异,酌情加减。初用时泻下作用明显,久用后泻下作用减轻。如服用本方2~3天后,大便次数仍很多,可减少生大黄用量或不用。一般服用本方3~7天,右上腹疼痛可减轻。本方服1个月为一个疗程。停用两周后,方可继续服第二个疗程。另外,在服药之前,要控制油腻食物的摄入。



直肠脱垂方



直肠脱垂方

《家庭医药》2004年11月号  
--------------------------------------------------------------------------------

   

(方名益气举脱汤)
  方药:人参(另炖)、升麻各10克,炙黄芪80克,乌梅3个。
  用法:后3味加水600毫升,煎至250毫升,取汁,再加水300毫升,煎至100毫升,2次药液混匀,早晚2次分服;并结合外洗方:乌梅、五倍子各20克,金银花、黄柏各30克,加水3000毫升,煎至2500毫升,置于盆中,待温,坐浴洗肛部,早晚各1次。
  功效:补气升阳,涩肠举阳。
  主治:直肠脱垂(脱肛)。
  疗效:治疗脱肛14例,痊愈(脱肛完全回纳,自觉症状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11例,有效(脱出程度及自觉症状减轻)3例。服药一般5~10剂,最多16剂。



小儿多汗方
(方名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方药:桂枝4克,白芍9克,甘草3克,大枣5个,龙骨、牡蛎各15克(先煎)。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7天为一个疗程。
  功效:调和营卫。
  主治:睡眠多汗症。
  加减:阳气虚加黄芪、白术、麻黄根,重用桂枝;气阴虚加黄芪、太子参、五味子,桂枝减量。
  疗效:用本方加减治疗小儿多汗54例,痊愈38例,好转11例,无效5例。

慢性咽炎方
方名咽炎一号)
  方药:金银花、连翘、元参(即玄参)、麦冬、桔梗各10克,乌梅、甘草各6克,胖大海3枚。
  用法:先用冷水浸泡10分钟后,再用文火煎煮10分钟,煎成300毫升汤液,早晚2次分服。或用沸水冲泡后频服,或代茶饮。
  功效:清热解毒,滋阴清热。
  主治: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慢性咽喉炎、咽神经官能症等病症,咽部出现干、痒、痰、梗、微痛者。

痤疮方
 方药:百合60克,蜜糖30克。
  用法:将百合洗净,加入蜂蜜,隔水炖熟服食。
  功效:养阴清肺,清泻肺火。
  主治:痤疮。
  疗效:临床疗效满意。

乳腺增生方
方药:当归、白芥子各12克,青皮、柴胡、赤芍、三棱、大贝(即浙贝)各9克,王不留行、丹参各30克,全瓜篓、广郁金、白术、牡蛎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周5剂,间隔两日再服。服药15~40剂。
  功效:活血化淤,疏肝理气。
  主治:乳腺增生病。
  疗效:治疗乳腺增生病116例,临床治愈82例,显效14例,好转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3%

美尼尔氏病方
方药:五味子、酸枣仁、山药、当归各10克,桂圆(去壳去核)7个。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功效:养血益心,镇静止晕。
  主治:美尼尔氏病。
  疗效:临床疗效满意。

荨麻疹方
方药:生石膏30克,炒枳壳、大黄、泽兰叶、黄芩各15克,生地30克,三七粉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功效:清热泻火,凉血消斑。
  主治:急性荨麻疹。
  疗效:临床疗效满意。

消胀和胃汤

  方药:干姜、吴茱萸、甘草各6克,枳壳、苏梗、缩砂仁各10克,炒白术、法半夏各12克,川黄连8克,黄芪20克,蒲公英30克。
  功效:辛开苦降,消痞和胃。
  主治:中上腹及胃脘部胀满不适,口苦口臭,饮食不香,消瘦乏力,或嗳气打嗝,泛酸干呕欲吐,胃中灼热。亦可用于急、慢性胃炎等有上述症状者。
  加减:兼腹部胀满明显者加台乌药10克,鱼秋串30克;大便难解不通畅,但不干燥者,炒白术改为生白术30克;胀满兼有疼痛者加延胡索12克。
  用法:上药一起放入非金属的药罐中,冷水浸泡1小时左右,让水浸透药物饮片,将罐中水调整在淹过药渣面1厘米处,小火煎煮到沸后20~25分钟时,倒出药液,加冷水再煎如前法,连煎3次。合并3次药液,每次服150毫升,每天3次。
  注意:每次服药量不宜过多,每餐进食不能吃得太饱、过快,一般宜七八分饱,注意细细咀嚼;不吃生冷、辛辣和难以消化的食物,切忌饮酒。

益通汤

  病例:王某,52岁,女性,已婚。便秘6年余,大便干结难解,4~5天一次,肛门直肠坠胀不适,食纳差,近半年加重,大便6~7天一次。
  方药:当归30克,川芎、牛膝、枳壳、乌药、桃仁、杏仁、桔梗、炙甘草各10克,生地、熟地、瓜篓、冬葵子、决明子、肉苁蓉、白术各20克,锁阳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功效:养血润燥。
  主治:肾虚寒凝,久治不愈之便秘者。
  疗效:服上方3剂后大便通,再服半月,便通食欲增加逐渐恢复正常。
  注意:孕妇忌服,便秘者不宜长期连续服用,大便通畅达到每日一次,食欲正常即可,以免形成药物依赖。
小儿厌食方
方药:神曲50克,苍术、枳壳各20克,菖蒲10克。
  用法:上药粉碎,与麸皮100克混合置铁锅内加温,炒至手心感觉温热,但不烫皮肤为度,随加米醋1匙拌匀后趁热起锅,装入棉布口袋(约12×12厘米)内,将袋口折叠后平放于中脘穴上,约20分钟左右,若温度保持时间过短,可重新加温后再敷。每日早晚各一次,2天即可收效,亦可连用3~5天。

  (编者注:中脘穴位于肚脐正上方4寸处。以小儿自己中指中节的长度作为1寸。)

  功效:健脾助运。
  主治:小儿厌食症,属脾运失健型,厌恶进食,食不知味,常伴有嗳气泛恶,胸闷脘痞,大便不畅,若进食或偶然多食则脘腹胀满,舌质淡红,苔白腻或微黄,指纹淡,脉濡缓或滑数。

慢性支气管炎方
(方名复方牡荆丸)
  方药:炒荆芥15克,淮山药、干紫河车各12克。
  用法:上方为一日量,按此比例,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次服15克,每日3次,饭后服。小儿酌减。
  功效:祛风解表,补精养血。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
  疗效:疗效满意。尤其从夏季开始服药,效果更好
头痛方
方药:旋覆花(包)、生赭石(捣)、当归、川芎、生地、木瓜、香附、甘草各10克,生石膏30克,杭白芍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功效:养血平肝,祛风止痛。
  主治:血管神经性头痛,各种顽固性头痛。
  疗效:临床疗效满意。除证属虚寒型以外,均可适用。
葡萄治口腔溃疡有奇效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方
方药:(1)外用股骨头坏死专用贴或通用贴(自购)。
  (2)内服活骨丸:乳香、没药各24克,当归、山萸肉、山药、独活各48克,生地、熟地、赤芍、川芎、补骨脂、骨碎补、仙灵脾各36克,附子、肉桂各24克,仙茅16克。
  用法:(1)外用股骨头坏死专用贴和通用贴,分别贴敷于患侧股骨头体表解剖部位和腹股沟处,每3~5天换药1次。
  (2)将内服中药研极细粉末,过100目筛,和蜜为丸,丸重9克,早晚饭后服1丸。
  功效:中药内外合治,可收标本兼治的显著疗效,具有祛风通脉、止痛化淤、养血补骨、豁痰消肿作用,增进机体造血机能,加快病灶局部血流速度,改善微循环,促进死骨吸收和新骨生成,对各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均有修复作用。治疗期间患者应柱双拐,免负重。

乳腺炎2方
方一:桔核鹿角散
  方药:桔核15克,鹿角片15克(先煎)。
  功效:理气止痛,益精血。
  用法:水煎,每日1剂,兑入适量米甜酒内服,每日服2次。
  主治:乳腺炎。
  疗效:满意。

方二:消结散
  方药:大黄、王不留行各5克,乳香、没药各15克,青黛、木香、石菖蒲各20克。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通络。
  炮制及用法:上药研成细末,用黄酒调成糊状,外敷,每日1次。
  主治:乳腺炎。
  疗效:用本方外敷治疗乳腺炎初起、注射后形成结块及无名结肿,均有效。

功能性子宫出血方(方名蚕砂散)
方药:炒蚕砂6克。
  用法:炒蚕砂研成粉,每次服6克,每日服2次,黄酒为引送服。3天为1疗程,一般不超过2个疗程。
  功效:除湿化浊。
  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
  疗效:临床疗效满意
牙痛方
方药:仙人掌。
  用法:依据病变部位大小,取新鲜仙人掌的茎块,用刀子挖净棘刺,洗净后剥皮,用刀划痕后贴患处,使药汁与病变部位充分接触。
  功效:行气活血,清热解毒,止痛排脓。
  主治:牙痛,属风火牙痛型,阵发性,遇风遇热疼痛加剧,遇冷痛减,齿龈红肿,全身恶寒发热,口渴,舌红、苔白或薄黄,脉数快。或龋齿感染,牙痛肿胀。
  疗效:治牙痛4例,痊愈。
  附注:现代研究仙人掌含三萜苹果酸、琥珀酸,体外实验对金黄色葡萄菌有抑制作用。

湿疹方(方名雄黄花椒散)
   
方药:雄黄、硫黄各20克,白芷12克,细辛5克,花椒3克。
  用法:后三味文火烤脆,共研细末,菜油调成糊状,敷患处,每日2~4次。
  功效:杀虫止痒,清热解毒。
  主治:婴幼儿湿疹。
  疗效:治疗婴幼儿头面部湿疹27例,全部治愈。

肠癌术后并发肠梗阻方(方名大黄芒硝散)
方药:大黄(后下)、川厚朴、赤芍各15克,芒硝(冲服)、枳壳各9克,炒莱菔子、桃仁各30克。
  用法:上方药品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分2~3次口服,每日1剂,共2~3剂。
  功效:清热凉血,泻下软坚。
  主治:肠癌术后并发肠梗阻。
  疗效:治疗18例,其中有效14例,无效4例。
  说明:禁食,纠正电解质紊乱,预防感染等。

失眠方(方名芪术失眠饮)
方药:黄芪30克,白术、陈皮、党参、当归、甘草各9克,升麻15克,柴胡12克。
  加减:如兼有阴虚者可加麦冬、石斛各9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
  功效:补中益气,疏肝解郁。
  主治:失眠。
  疗效:治疗42例,睡眠均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延长1?~8小时,平均3小时以上。
  说明:(1)本方用升麻15克,似乎用量过大,其实升麻并无毒性,本组病例应用后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2)因血压偏高引起的失眠症,使用本方无效,甚至反见加重。(3)气虚症状明显者,疗效较显著。

高血压方(方名黄连解毒汤)
方药:黄连3~9克,黄芩、黄柏各6克,栀子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2次服用。
  功效:泻火解毒降压。
  主治:高血压病。
  疗效:治疗1期高血压病数例,临床疗效满意。

遗尿方(方名麻黄止遗汤)
方药:生麻黄适量。
  用法:5~7岁3克,8~15岁5克,15岁以上10克。每日1剂,水煎,除去浮沫,睡前1次顿服。连服1个月。
  主治:遗尿。
  疗效:治疗30例,均有效。停药观察半年,未见复发。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方(方名疏肝活血止痛汤)
方药:柴胡、丹皮、桃仁、赤芍、白芷各10克,当归、茯苓、白术各15克,栀子(炒)、红花、薄荷各6克,白芍、川芎各20克,葛根30克。
  功效:活血通络,补气健脾。
  用法:每次月经前1~2天开始服用,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连服2~3剂。
  主治: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疗效:治疗经行头痛102例,痊愈61例,有效32例,无效9例,有效率92.1%。

慢性前列腺炎方
方药:柴胡、青皮、陈皮各6克,当归、赤芍、桃仁、红花、三棱、莪术、丹参各10克,败酱草、公英、泽泻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西药:特拉唑嗪。
  用法:2毫克/日,顿服。
  疗效:中西医结合用药组50例,对照用中药、西药组各50例,均治疗3个月为一个疗程,禁烟酒,禁刺激之品。结果:三组分别临床痊愈26、8、6例,显效16、12、15例,进步6、23、21例,无效2、7、8例,总在效率96%、86%、84%。疗效中西医结合组均优于两对照组。随访半年,分别复发2、7、9例。

银屑病方(方名茯苓乌蛇散)
方药:土茯苓、补骨脂、莪术、牛蒡子、山楂、丹参各25克,乌蛇15克。
  功效:活血化淤,清热解毒。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银屑病。
  加减:血热加白藓皮25克,藁本25克,若下肢患病者加独活25克。
  疗效:治疗200例,基本治愈105例,经5年随访,据不完全统计,复发者6例。

软组织损伤方(方名血竭酊)
方药:广西血竭,地龙(蚯蚓)。
  功效:止痛消肿,活血散淤。
  炮制及用法:上述药等量,按20%比例浸泡于95%酒精内,一周后可用。用时湿敷于患处,保持湿润,或局部加热,加速散淤。
  主治:骨折,创伤后伤处疼痛,淤血,肿胀。
  疗效:配合口服血竭胶囊,对局部消肿止痛效果好。治软组织损伤45例,2~3天消肿止痛。

类风湿关节炎方(方名乳香地黄汤)
方药:乳香、制没药各12克,制川乌15克,地龙、土鳖虫各20克,桃仁、蜈蚣各10克,青风藤、薏苡仁、生地各30克。
  功效:化淤通络,利湿除痹。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3个月为一个疗程。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加减:湿热阻络型加防己、苍术各10克,萆艹、连翘各20克,金银花藤30克;寒热错杂型加桂枝10克,白芍15克,知母12克,生黄芪30克,附片20克;肝肾亏损型加川续断、桑寄生、狗脊、附片各15克,骨碎补10克,白芍12克。
  疗效:治愈24例,显效27例,好转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5%。


偏头痛方(方名桂枝汤加减)
方药:桂枝10克,白芍、川芎各30克,南星10克,全蝎、甘草各5克。
  功效:温阳通脉,化痰通络。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主治:偏头痛。
  加减:脉细数(细而快)者减桂枝为5克,加生地15克。舌淡苔白润脉细迟者倍用桂枝。
  疗效:用桂枝汤加减治疗偏头痛30例,痊愈13例,有效17例。

大便结硬排出验方
大便结硬难排出,是老年人的普遍现象,早年我也受此症困惑,后来得一方子并照其使用,两年来,这困惑多年的结症终于弃除。方法很简单:

  每天早晨空腹(即尚未吃东西前)饮一汤匙醋(最好是陈米醋),然后跟着饮一大茶杯冷开水。习惯之后,醋的份量可以减少,但不能少于半匙。

蜂蜜大黄治烫伤
去年春节,我7岁的小表弟来我家玩时不小心被炭火烫了一下,剧痛难忍。我急忙按照一位老中医给我的方药,从药库里取出20克左右大黄末,用蜂蜜与大黄末掺和搅拌后给表弟敷上。表弟说,被烫处顿感凉爽舒服,疼痛减轻了大半。3天后,表弟烫伤基本痊愈。

  湖南省桃江县修山镇修山药店  陈曦

  点评1:中医认为蜂蜜味甘平,内服有补中缓急、润肺止咳、滑肠通便之效;外敷治疗烧烫伤、疮疡具有良好作用。现代研究认为蜂蜜含多种营养物质,在杀菌的同时,能营养创面,加速创面的修复。使用时直接将高浓度的蜂蜜外涂患处,每日2次,不用包扎,暴露创面即可。

  大黄是一味苦寒通下的中药,内服治疗热结便秘,外用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活血散淤之功,对于烫伤的创面具有良好的抗感染、促进愈合的作用。故两药合用,疗效更佳。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教授 魏睦新)

  点评2:中医认为蜂蜜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外敷治疗烫伤正是取它的止痛功效;大黄味辛而性寒,有泻火解毒的效果,所以能够治疗烫伤。

  烫伤是常见的损伤性疾病,由于强热的作用,可以导致皮肉腐烂。轻度烫伤仅表现为皮肤局部损伤,重度烫伤不仅皮肉受损,而且可以引起许多变化,甚至有生命危险。所以如果是重度烫伤还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

乳腺癌术后治疗、调理方
方药:由生黄芪、北沙参、白术、白芍、蚤休各18克,蛇舌草、半枝莲各24克,防风、川牛膝、知母、黄柏、肉苁蓉、留行子、山慈菇各12克,仙灵脾9克,山豆根、陈皮各6克。
  功效:补益气阴,协调阴阳。
  主治:用于乳腺癌术后或化疗、放疗后,气阴两虚,阵发性潮红,汗多,乏力和防止乳腺癌转移与复发。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3个月为一个疗程,必要时可作加减,可连服3~4个疗程。
  阐释:乳腺癌术后,大多气阴两虚;化疗放疗后又会见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低下、便秘、乏力等症。玉屏风散为扶正之要方,有提高免疫之功效;配北沙参,既加强补气之效,又兼顾阴分有所不足;川牛膝亦可提高免疫力,与生黄芪相配,一升一降,协同扶正而避免益气药升动太过;蛇舌草、山豆根、半枝莲、山慈菇为抑癌之要药,疗效较确切,基本无毒;仙灵脾、肉苁蓉、知柏有协调阴阳,消除更年期综合征引起的面部潮红、汗出之功;留行子为乳腺要药,且有流通之效。全方常有增强体质、调节免疫、消除症状,防止转移复发之功效。

祛风止咳汤
方药:泡参(南沙参)30克,麦冬、黄芩、杏仁、桑皮、荆芥、厚朴、知母、瓜蒌、枇杷叶各10克,苇根20克,甘草、薄荷各6克。
  功效:益气生津,祛风宣肺。
  主治:咽痒即咳,痰少或无痰,或夜咳尤甚,半月至两月不愈的、以干咳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用法:上药放药罐中,清水浸及药为加水量,浸泡20分钟后,加火煎开20分钟取药汁,再加水煎取汁2次,3次药汁混合后分3次,饭后10~30分钟内温服。可连续服用5~7天。
  无糖尿病而久咳者,咽痒即咳者,可加冰糖适量于药中,每当咽痒时即含5毫升,缓缓咽下后,不饮水漱口,效果更佳。
  注意:咽痒咳嗽未愈期间忌食鸡、鳖、龟、肉汤。

带下症方(方名莲子饮)
带下症是指白带量多,或色、质、气味发生异常,并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的一种病症。
  方药:石莲子20克,车前子(包煎)、柴胡、炙甘草各10克,木槿花、党参各15克,升麻6克,黄芪30克,茯苓5克。
  功效:清热利湿,补益阳气。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主治:带下症。
  加减:兼脾虚者,加山药30克,白术12克,陈皮10克;肾气不足,下元亏损者,加菟丝子、肉苁蓉各15克,肉桂6克,潼蒺藜12克;带下色黄如米泔者,加猪苓15克,泽泻、地骨皮各12克,栀子、牛膝各10克,去党参、黄芪。
  疗效:治疗36例,治愈34例,好转2例。

小儿厌食方(方名健脾汤)
方药:白术、生谷芽、生麦芽、焦山楂各10克,神曲9克,枳实、陈皮各6克。
  功效:健脾和胃、行气导滞。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服10剂为1个疗程。
  主治:厌食症。
  加减:偏于湿重者加苍术10克;偏于胃阴不足者加生地、石斛各9克;病程长、偏于气虚者加党参、黄芪各10克。
  疗效:治疗小儿160例,显效98例,有效52例,无效10例。服药时间最短者为1周,最长者为5周,平均为2.5周。

沙眼方(方名桑叶洗液)
方药:桑叶、菊花、白矾各6克。

用法:上药水煎取澄清液约300毫升,每日分3次洗眼。

功效:清热散邪。

主治:沙眼各型,畏光、流泪、异物感、上穹窿部和上睑结膜血管模糊充血,乳头增生或滤泡形成。

头癣2方
方1:大蒜合剂
  方药:大蒜(以紫皮独头蒜最佳)。
  功效:消肿、解毒、杀虫。
  炮制及用法:剥去外皮,用冷水洗2~3次,置于干净钵或器皿内捣碎成浆,用消毒纱布滤去残渣,取滤液备用。患者先剃头,用温肥皂水洗头,揩干后,用消毒毛刷或棉球蘸大蒜液搽患处,在癣区由外围向内涂搽。早晚各1次。搽后最好戴上布帽,以防搔抓患处。
  主治:头皮白癣。
  疗效:治疗35例白癣患者,痊愈29例,显效4例,无效2例。治愈时间需45~55天。治疗期间除部分患者有瘙痒感外,无不良反应。
  (详见《中医杂志》1984年第25卷11期)

方2:雄黄膏
  方药:雄黄5克,氧化锌10克,凡士林85克。
  功效:解毒杀虫。
  炮制及用法:调成药膏,外搽患处,每天2次。
  主治:头癣。
  疗效:治疗105例,全部基本治愈。
  附注:雄黄为含砷的结晶矿石,辛温有毒,有杀虫、解毒、燥湿的功效。雄黄能从皮肤吸收,故局部应用时不能大面积涂搽及长期持续使用。另外,雄黄切忌火锻,因煅烧后分解出三氧化二砷,有剧毒。

更年期综合征方(方名清心平肝汤)
方药:黄连3克,麦冬、白芍、白薇、丹参、枣仁各9克,龙骨15克。
  功效:清心、平肝。
  用法:煎服汤药每日5剂,1剂煎2次,早晚温服。连续服药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主治: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症见轰热汗出、心烦易怒、口干、失眠、心悸心慌等。
  疗效:满意。

烧伤方(方名军石散)
方药:生川军(即生大黄,编者注)30克,寒水石、赤石脂各15克,冰片3克。
  用法:研极细末备用。如起水疱而未脱皮溃破者,用醋或用鸡蛋清调敷;脱皮溃破者,用麻油或蜂蜜调敷。
  功效:凉血止痛,燥湿生肌。
  主治:烫火伤各型,水疱已破、未破均可使用。
  备注:本验方仅适用于小面积(面积小于1%)的浅度烫伤患者。

清凉油治感冒鼻塞
我常感冒。感冒后我常采用清凉油治鼻塞,一般10分钟鼻子就可通畅。用法是:遇到鼻塞时,立即打开清凉油盖,让油面对着鼻孔,离鼻孔半厘米左右(过远起不了作用)。如左鼻塞,就用右手食指尖堵塞右鼻孔,此时深深地慢慢吸气,用口吐气,反复吸气吐气10次左右即可。如右鼻孔塞,就用左手食指尖堵住左鼻孔,方法同上。照上法操作,一般1次见效。如15分钟后不见效,可重复做1次。该方简单可靠,初感冒鼻塞者不妨一试。

  江苏无锡市陆区镇尹城村漕上61号  陈来法

  点评:这位读者所说的方法是很有创意和道理的。清凉油是一种治疗风热和暑湿感冒的外用中药制剂,含有樟脑、薄荷、丁香、桂皮和桉叶等挥发油,气味芳香,作用清凉,外用涂搽于太阳穴或蚊虫叮咬处,有很好的散热止痒、醒脑提神的作用。而感冒鼻塞一般是伤于风热之后的一种表现,通过吸入清凉油,部分能达到治疗效果。只是要注意两点:一是只供外用,而且不能用于粘膜或破损皮肤;二是只能成人使用,以免小孩不慎接触到眼部。

  另外,对于感冒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流脓鼻涕者,需在医生处方下服用一些抗生素,以控制感染,再辅以上述治疗,可能会有奇效。

小儿夏季热方
方名煨地淮附汤)

  方药:熟地6~10克,附子(先煎)6克、山药各6~9克,玉竹、麦冬、葛根各6克,乌梅9克,藿香、黄连各3克,益智仁、桑螵蛸各8克。
  功效:滋阴清热燥湿。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主治:夏季热。
  加减:体虚加枸杞9克,食欲不振加麦芽、山楂各6克。
  疗效:共治疗50例,治愈42例,好转7例,无效1例。次年随访20例,复发5例,症状均比上年轻。
  附注:本病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又名暑热症,因气温升高而汗腺分泌减少或缺乏所致。患儿夏季发热不退,肛温在38.5℃~ 41℃,气候愈闷热,体温愈高,多饮多尿,少汗或无尿。热程长达l~3个月,秋凉后体温可下降。下年可复发,但症状比第一年要轻

尿路结石方
方药:炒独活3克,桑寄生12克,怀牛膝、泽兰、桃仁各15克,泽泻、石苇各12克,制苍术6克,生苡仁、冬葵子、鱼脑石、金钱草各30克,车前子20克(包煎),海金砂10克(包煎),飞滑石10克(包煎),鸡内金10克。

  用法:水煎服,一日1剂,分2次服。一般服一个月为一个疗程。服药2个疗程后,可做B超复查,看结石有没有变小。

  注释:方中以炒独活、桑寄生来扶助肾气;以金钱草、海金砂、石苇、车前子清利湿热,而兼排石;以飞滑石、鱼脑石、鸡内金利窍、溶石、化石;以冬葵子、泽泻导石下行;配合生苡仁、制苍术健运脾胃、渗湿泄浊;桃仁、泽兰以活血行气。全方具有补益肾气,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的功效。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适当加减,用于治疗各种尿路结石,均有良好疗效。

血 康 汤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贫血,是儿科常见疾病,多见于婴幼儿,尤其是6个月至3岁的小儿。对这种贫血,服血康汤有效。
  方药:苍术10克,陈皮5克,鸡内金5克,当归10克,大枣5枚。
  功效:运脾健脾,生化气血。
  主治:缺铁性贫血,头晕乏力、食欲不振、面色少华、心悸烦躁等症。
  用法:2岁以下,2日1剂;2岁以上,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连服一个月。
  注释:服药时忌辛辣食物。本方除治疗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外,还可作为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失血性贫血的辅助治疗。
 
足跟痛症方
(方名仙人掌方)

  方药:仙人掌适量。
  用法:用刀刮净仙人掌两面的毛刺,剖开一面敷于足跟疼痛部位,外用纱布绷带固定好,12小时后换另半片。或将仙人掌切成大小适宜的片状放于鞋跟处,以便穿上鞋后正对疼痛点。贴敷2天,休息半天,连用2~4周。
  功效:消炎软坚,活血止痛。
  主治:跟痛症局部疼痛及明显压痛,有时局部红肿,站立、行走时疼痛加剧。
  疗效:治疗26例,运用本方2周后跟痛逐渐消失。

失眠方
方名逍遥散)

  方药:丹皮、栀子、当归、炒白术、大枣、青皮各15克,柴胡、薄荷各10克,白芍30克,龙骨、牡蛎各60克,酒大黄5克(另包,待其他药即将煎好时再放入)。
  功效:清热凉血,滋阴清热。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主治:失眠。
  疗效:治疗28例,治愈(能获得正常睡眠,入睡快,睡后如常人,2年内未复发)22例;显效(能基本正常入睡,时有睡而易醒现象,但精神饮食如常,1年内未见复发)4例;有效(临床症状改善,能按时入睡,但睡而不稳,每遇劳累或精神刺激后复发)2例。

结膜炎方
(方名黄柏菊花汤)

  方药:黄柏30克,菊花15克。
  功效:清热解毒,泻火明目。
  炮制及用法:加开水500毫升,浸泡2小时,用纱布过滤,外敷或洗涤患眼,每日2次,每次约10分钟。
  主治:结膜炎。
  疗效:治疗126例。结果治愈116例,好转8例,无效2例。治愈时间1~2天。

慢性胃炎方
(方名龙胆公英汤)

  方药:龙胆草3克,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各10~15克,乌梅、甘草各6~10克,全当归、杭白芍各10克。
  功效:清热解毒,敛阴生津。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幽门弯曲菌相关性胃炎。
  疗效:观察31例,治疗3月后,治愈(胃镜复查有改善,活检标本示幽门弯曲菌阴性,临床症状基本缓解)22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6%。

前列腺增生方(方名皂药粉)
方药:皂矾、黄药子各10克。
  功效:清热、解毒、散结。
  用法:上药研成极细粉末,调匀,每次取混合粉约2克置于脐眼中,上覆毛巾,然后取温水逐步从毛巾上缓缓向脐中滴入,使皂矾、黄药子徐徐从脐部融化,吸收。
  主治:前列腺增生症,适合小便淋沥不尽、尿色黄赤、尿后尿道口灼热、口干多饮、舌质红、苔黄、脉快者。
  附注:一般施治后半小时开始排尿,若半小时后仍无排尿,可重复使用2~3次即可排尿。


中药代激素方
方药:女真子100克,薏苡仁150克,首乌、太子参、黄芪、山药、甘草、紫河车、淫羊霍、巴戟天、菟丝子各15克,乳香、没药各50克,当归55克 。
  用法:共研极细末,和蜜为丸,每丸重9克,日服2次,每次1丸。
  疗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可代替激素。对撤停激素困难的激素依赖者,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平稳地撤停激素。    

高效风湿灵煎剂
方药:细辛60克,党参40克,白芍36克,女真子30克,黄芪、鸡血藤、青风藤各20克,白术、防己、甘草、羌黄各16克,炙川芎、炙附子各12克,川芎、乌梢蛇、淫羊霍、巴

戟天、丹参、骨碎补、桑枝、桂枝、独活、羌活、牛膝、杜仲各8克,当归、全蝎、薏苡仁各4克。
  用法:细辛60克加水500毫升,文火煎20分钟后再入诸药,再加水150毫升同煎30分钟,煎至800毫升。日服2次,早晚各服50毫升。
  功效:消炎镇痛,活血化淤,疏经通络,改善微循环,提高免疫力。
  疗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多种顽痹,屡治屡效。

阳痿方(方名启痿灵)
方药:淫阳藿、仙茅、当归、肉桂等份。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洗净阴部(会阴、阴囊、阴茎),擦干后用细末1克左右,均匀搽阴茎、龟头,适当用力,以干为度。为了大范围均匀用药,搽药时须拉直阴茎。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功效:疏肝补肾。

  主治:阳痿,属肾气不足型或肝气郁滞型,阴茎不能勃起,下体感冷,腰膝酸软,小便清长,耳鸣时作,舌质淡红,苔薄白或白腻,脉细弱;或症见阴茎不能勃起,两胁胀闷不舒,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弦 

三仁汤
方药:杏仁、白蔻仁、半夏各12克,薏苡仁、滑石各18克,通草、竹叶、厚朴各6克。
  用法:水煎后适量温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利湿,宣畅湿浊。
  主治:治湿温初起,头痛身重,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舌白不渴。临床医生也用于治疗胃肠炎、肾盂肾炎等热轻湿重者。
  注:本方出自中医名著《温病条辨》,为清代名医吴鞠通所创。方中杏仁宣通上焦肺气,使气化有助于湿化;白蔻仁解中焦湿滞,化浊宣中;薏苡仁益脾渗湿,使湿热从下而去;方中以“三仁”为主,故名“三仁汤”。辅以半夏、厚朴除湿消痞,行气散满;通草、滑石、竹叶清利湿热。诸药合用,共成宣上、畅中、渗下之剂,而有清热利湿、宣畅湿浊之功。

麻黄四物汤瘾疹方
病例:黄某,女,21岁,已婚,发荨麻疹(俗称风丹)已6日。服药及注射药物治疗无效,且日益加重。遍体起红块,瘙痒难忍,心烦,彻夜难眠,小便热增,大便正常,舌苔薄黄,脉浮数(快)。

  方药:麻黄3克,杏仁、防风、丹皮、栀子、黄柏、归尾各9克,生地24克,赤芍、玄参、银花各12克,土茯苓15克。

  用法:煎服,每日1剂。

  功效:祛风除湿,清热活血。

  疗效:本方连进3剂,1剂后白天发疹大减,但入夜仍痒;2剂后,四肢疹块大减,身痒仍甚;3剂后身痒渐轻,能睡,无瘙痒之苦。

  4日复诊,痒块未发,仅皮肤微痒,再用该方药,去杏仁,以荆芥代替麻黄,白蜂蜜代替土茯苓再服,即荆芥3克,防风、白蜂蜜(兑服)、丹皮、栀子、黄柏各9克,生地24克,玄参、银花各12克,赤芍、归尾各6克。此方连服3剂而愈。随访年余,未复发。

硫磺散治疣子方
病例:家某,10岁,女。患者于半年前面部突出疣子累累,初如粟米大小,不痛不痒,后渐大如绿豆,家长因担心影响容貌,前来治疗。

  方药及用法:硫磺0.6克,研细末,鸭蛋1枚,一端敲孔,将硫磺末掺入搅转,复将蛋孔封好,置饭锅内蒸熟食之。

  疗效:服上方1剂后,不久脸上的疣子逐渐消失无痕。本方无副作用。现患者已成人,面容光泽,无瘢痕,亦未复发。

  注:疣为寒湿之邪所致,治疗时应忌寒凉降火之品。民间治法,多用腐蚀之品如鸦蛋子之类。但若疣多,不如内服温燥之剂,扫尽寒湿之邪为好。

蜈蚣药酒治疗静脉曲张
我祖母80多岁,左小腿患静脉曲张几十年。去年9月,她曲张的静脉周围和大腿等处疼痛彻骨。到多家医院就诊,都认为需做手术,别无他法。由于祖母年事已高,我县近年曾有老年人静脉曲张手术失败导致死亡的例子,家人犹豫不决。在极度无奈之下,只好用土方法试试,即用浸泡的蜈蚣药酒(禁内服及搽开口处)涂搽,没想到涂搽后疼痛减轻,一段时间后,疼痛竟消失了,连突出、弯曲成一团团的静脉也不见了。现祖母已痊愈,如常人般生活。

广东省连平县城老印刷厂23号 周焕武

  点评:下肢静脉曲张是由于久站或担负重物造成,容易合并感染造成浅静脉栓塞和浅静脉炎症,局部可出现静脉团块、肿胀、疼痛。

  中医认为,下肢静脉曲张由下肢脉络淤滞不畅,局部气滞血淤所致。选用金黄膏、青黛膏、冲和膏或鱼石脂软膏外敷可减轻肿痛。周读者用蜈蚣浸泡的药酒外搽缓解了疼痛,这是由于蜈蚣有解痉消肿止痛的功效,而且酒(精)亦有消炎止痛的作用。《中国药物学》亦有“蜈蚣配木鳖子、麻油等外用,治无名肿毒”的记载。

肩周炎方(方名吴薏盐散
方药:吴茱萸、薏苡仁、莱菔子、菟丝子、紫苏子各30克。
制作及用法:先将30克食盐放在铁锅里炒黄,再加入上药拌炒,将药炒至微变色为度,然后倒在一块布上,包缠好后热熨患肩。一边熨,一边作肩关节上举、后伸、内收、外展、内旋等活动,直至熨药温度降低为止。3小时复炒以上药物,再熨烫1次,每天3次,同法连续治疗两天,第3天将以上药物水煎熏洗患肩2次。
功效:散寒祛湿,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肩周炎属风寒湿、淤滞型,肩部窜痛,遇风寒痛增,得温痛缓,畏风恶寒,沉重感,或肩部肿胀,疼痛拒按,以夜间为甚,舌质暗或有淤斑。
疗效:治疗64例,治愈57例,好转5例

产后通乳方
去年我生了孩子,却少奶。为了催乳,婆婆使用了一个偏方:将30克大葱加入300毫升水中,煎30分钟,以药液洗乳房,再以木梳背推、擦、按摩乳房10余次(自乳根向乳头方向推摩)。每日2次。我按此方做了3天,孩子就吃得饱饱的了。

   云南建水县南庄镇 唐绍芬

  点评:乳汁分泌的多少,一是与先天禀赋有关;二是与产妇体质强弱、气血充沛有关。分析该患者所述方法,可能是产后初期乳汁不通,缺乳。因大葱性味辛温,芳香走窜,用大葱煎水熏洗乳房,可起到温经通络,增加血液循环的作用,再辅以木梳推擦按摩,可加强疗效,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症状,有一定疗效。


滴虫性阴道炎
【处方】
处方一  甲硝唑,200毫克,口服,每日3次,连服7日。
甲硝唑片,200毫克,塞入阴道,每晚1次,连续10日。治疗后滴虫检查阴性者,仍需在下次月经干净后继续治疗10日。
处方二  妇科止带片每次5片,每日服3次。
处方三  苦参、蛇床子、白鲜皮各30克,黄柏15克,水煎熏洗阴部。
或蛇床子30克,白矾15克,花椒10克,煎汤趁热先熏后洗,每日2~3次。

【注意事项】
1.治疗期间应避免性交。因阴道炎易反复发作,性伴侣宜同时检查治疗。
2.月经期暂停用药。妊娠早期,一般在20周以前不宜口服甲硝唑。
3.患者换下的内裤及洗涤用的毛巾,应煮沸5~10分钟。
4.患者的毛巾、用具、浴盆等应独立使用。
5.上厕所最好采用蹲式,以减少滴虫间接传染的机会。

慢性低血压
处方】
处方一  参桂鹿茸口服液,每次服1~2支,每日2次。
处方二  生脉饮口服液,每次服2支,每日2~3次。
处方三  制黄精、党参各30克,炙甘草10克,每日1剂,水煎服。
处方四  生晒参粉25克,紫河车50克(粉末),混匀,每次服3~5克,每日2次,早晨、中午温水吞服。

【注意事项】
1. 增加营养,多食一些温补脾肾的食物,如狗肉、羊肉、公鸡肉、鸭肉、黄鳝、蚌肉、黑芝麻、大枣、扁豆、桂圆、莲子、辣椒、韭菜等。
2. 适当多吃食盐,可提高血压,改善头昏、困倦无力的症状,但食盐摄入量也不可太高(一般来说,以不每天不超过6克为宜)。
3. 常吃生姜。生姜含有挥发油,能促消化,健胃,升高血压。平时可在菜汤中撒姜末,或用姜末泡开水代茶饮。
4. 少吃降压食品。如冬瓜、西瓜、葫芦、赤小豆、芹菜、山楂、苦瓜、黄花菜、绿豆、大蒜、海带、洋葱、葵花籽等。
5. 多洗热水澡可加快血液循环,减轻低血压症状,但时间不宜过长,每次2~3分钟后,休息一会再洗,反复进行,洗完后坐位休息。
6.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改善体质,运动量要逐渐增加,不能操之过急,要持之以恒。

尿路结石2方

方1  化石汤
方药:生地、冬葵子、炒车前子(包煎)、滑石(包煎)、川牛膝各25克,四川大金钱草、胡桃肉各50克,石苇15克,生甘草10克,瞿麦20克,净芒硝20克(另包,分3次服,出现腹泻可适当减量)。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温服。

方2  化石散
方药:琥珀30克,硼砂20克,芒硝、海金砂各100克。
用法:将上药研成极细末,每次服5克,日3次。
附注:临床应用时,症状较轻者服其中一方即可,病情重者可两方同时服用

胆汁反流性胃炎方
方药:柴胡、白芍、枳实各10克,香附、郁金各15克,黄连2克,吴萸1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个月为一个疗程,必要时可服2~3个疗程。

  功效:疏肝和胃,泄热开郁。

  主治: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炎,特征为胆汁反流,反流物易对胃粘膜造成损害,主要临床症状为持续烧灼性中上腹疼痛、恶心,严重者可有胆汁性呕吐。疼痛不能被抗酸剂所缓解,常于餐后或平卧位时(如夜间)加重。

  注释:方中柴胡疏解郁结,治心腹肠胃中结气,为主药。枳实配柴胡以升清降浊,白芍益阴和里,与枳实同用,能疏畅气滞。甘草和中,与芍药同用能柔肝理脾,缓急止痛。香附、郁金行气解郁,合左金丸黄连、吴萸更能下气降逆,泄热开郁。全方功能导胆热以下行,胃得和降,诸症可愈。

麦味地黄丸方
方药:由麦冬、五味子加六味地黄丸组成,共八味药,即麦冬、五味子、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和泽泻。

  功效:滋阴养肺。用于肺肾阴亏,潮热盗汗,咽干咳血,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及消渴等证。

  主治:(1)肺结核,症见干咳带血,午后潮热,阴虚内热,盗汗,全身乏力,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而快。(2)喘病,症见气喘急促而又持久,活动时症状加重,少痰或无痰,口干舌燥,舌红少苔,脉细而快。(3)遗精,症见腰痛,遗精,手足心热。(4)消渴病(糖尿病),症见口渴舌燥,小便频繁,脉细而快,舌红少苔。

  剂型及用法:剂型分为大蜜丸、水蜜丸、浓缩丸、片剂及口服液5种。大蜜丸每次1丸,每天2次;水蜜丸每次6克,每天2次;浓缩丸每次8丸,每天3次;片剂每次3~4片,每天3次;口服液每次10毫升,每天2次。服用麦味地黄丸时应忌辛辣食物。

口腔溃疡方
方药:青黛、九里香、烧乌梅、蒲黄、炒黄柏、薄荷各3克,炙甘草2克,冰片0.3克,硼砂0.5克。

  制作及用法:上药研末,过200目筛,混匀。撒粘性膜上。每日用药3~4次;3日为一个疗程。用药时,停用其他药。

  疗效:治愈45例,显效2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3%。

带状疱疹2方
方1  龙凤散

方药:龙衣5克,龙须草10克,凤凰衣3克(研成细粉)。
用法:将龙衣、龙须草烧成灰,用凤凰衣粉混合均匀,取药粉适量,香油调成膏状,涂患处。每日2~3次,治疗3~5日。
主治:带状疱疹各型,身体一侧皮肤发生不规则的红斑、丘疹,很快变为水疱,甚至为血疱,疼痛,破后糜烂渗出。
疗效:治疗78例,痊愈56例,好转20例,无效2例。
(编者注:龙衣即蛇蜕,凤凰衣为鸡蛋壳内的干燥卵膜。)
(详见《黑龙江中医药》1997年第4期)

方2  烟地药液

方药:烟叶15克,地塞米松10毫克,75%酒精100毫升。
制作及用法:将烟叶切碎后,放入酒精内浸泡3天,再加入地塞米松,搅动后即可使用。将患处皮肤清洗干净,涂上药液。每日涂药4~6次。
功效:清热解毒,收敛止痛。
主治:带状疱疹。
疗效:治疗24例,外用3日自觉症状消失,7日疱疹结痂而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