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合作学习变得真实起来 作者:王问洋 来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课第1期

 亚利叶子 2009-09-17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目前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逐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合作学习表面化、形式化的现象比较普遍,突出表现在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各自为政、一人独揽、假性讨论等,要使合作学习真实、有效,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合作学习的教学情境
  
  创设一种“需要合作”的学习情境,使小组成员之间利益相关,可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在数据库管理技术模块的学习中,我们设计了一个“班级图书管理系统”的主题,创设了一个合作学习的情境。
  目前文字信息的主要载体是报刊和书籍,现在图书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同学们家里一定有不少自己喜爱的图书,如文学名著、科普知识、生活百科等等。但毕竟自己家里图书的种类和数量有限,当看见同学有一本自己想看又没有的书时,总想借来读一读。如果同学们都能把自己的图书拿出来和大家“共享”,全班同学加在一起的图书可真正称得上一个小图书馆了。怎样知道其他同学家里是否有自己喜爱的图书呢?这里有一个简便的方法:同学们事先把自己的图书书目清单写好,将清单带到教室里互相传阅。
  由于教学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又满足了学生交流书籍的实际需求,学生响应非常热烈,积极将自己的书目清单带到教室相互传阅。
  
  二、设计适合合作学习的学习任务
  
  合作学习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学习任务和教学环节。以下任务适合开展合作学习:为得到某些结论,必须靠“有分工,承担各自责任”才能完成的探究性任务;需要学生在独立学习基础上对每个人得到信息进行汇总的学习任务;能使学生从“各自不同实践经历、不同结论的”展示过程中来发现学习方法存在问题的学习任务;为了达到“小组内每一个同学都能完成学习任务”的团体目标;需要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生生互动,通过相互协作、配合完成认知、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目标。我们在数据库学习中设计了多个适合合作学习的学习任务,将合作学习任务放到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之中。
  例1.每位同学带几张书目清单,全班的清单加起来有数百张之多。要从中迅速地查找到是否有自己所要找的书就比较困难了。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呢?有的同学可能想到了用计算机来管理书目清单,有的同学甚至想到了用学过的Excel来进行管理……如何把这么多的书目管理好,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出主意、想办法,拿出方案。同学们可以在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的基础上,按照我们的需求创建一个班级图书管理数据库。
  这里提出了一个需要学生共同讨论完成的任务:创建班级图书管理数据库。
  例2.同学们互相交流自己设计的班级图书管理登记表,并对各栏目的设置发表自己的意见,看谁的登记表最适合本班的实际。数据库中表的结构可以在学生对书目清单的表头设计的基础上完成。
  
  
  
  
  三、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
  
  学生具备一定的合作意识与能力是进行有效合作学习的保证,而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又需要在一定的合作情境和合作任务中进行。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为人们提供的简便、快捷的交流合作工具,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学生最喜欢的游戏(特别是健康的多人游戏)、网上聊天、收发E-mail等,都是一个交流合作的过程。我们在数据库模块的学习中设计了多个合作学习的任务和情境,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以期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也有一个从简单行为上的合作,到复杂思想上的交流。有一位教师设计了一个“共同做画 合作互动”活动:让学生画猴子:第一排同学先画脑袋,第二排同学画耳朵,第三排同学画眼睛……画到最后,一只猴子就出来了。再来看看画,只见一排画得像只羊,二排画得像头牛,三排画得像匹马……大家都乐坏了。教师接着讲,这是同学合作画出来的,只有每个同学都画好了,才能画出理想中的猴子。不然,有一笔画不好,就会影响到整幅画的效果。
  学生之间缺乏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和默契也是影响合作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要使合作有效,合作者之间必须有相互的了解和经常性的合作。从竞技类的体育比赛中看出,队员之间需要进行合作练习,才能配合默契。反观信息技术课中的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小组成员之间没有形成一种固定的学习关系,经常看到的是学生座位周围的同学就近组成一个小组,组合是随机的,各成员之间缺乏一种默契。这种需要经过一段时间配合练习才能形成的小组成员之间的默契,才是进行真正有效合作的基础。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调研中,笔者发现小学阶段的合作学习比中学阶段要好,经分析结论是:小学取消了升学考试,学习环境相对宽松,语文、数学等主流课程中合作学习的形式多起来,学生合作意识逐步建立,为信息技术课中的合作学习提供了支持。在中学阶段,学生的主要精力放在做大量练习题,讲练课型占主导,此时在信息技术课中开展合作学习有点“孤掌难鸣”。
  
  四、关注学习过程和小组成员之间的评价
  
  成果评定法是合作学习中最广泛的一种教学评价,但成果往往不能真实代表小组合作学习的集体结晶。在分组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有的学生事不关己,无所事事,甚至做一些与合作学习无关的事,产生看似热烈,实际混乱的局面,课堂气氛难以控制。因此,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丧失,教师应该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针对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及时加以引导。在评价方法上除了对小组的集体成果进行评价外,我们还要求小组内部进行互评,相互促进,在每一课都有一个交流与评定的环节。
  
  参考文献
  [1]高启山.合作学习中教师角色的定位[J].四川教育.
  [2]解淑萍.我们喜欢这样的班会[N].现代教育报.2005.4-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