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度(India)旅游指南

 昵称294592 2009-09-21

概述

又名“婆罗多”,“印度”这个名字来源于梵文(唯有真理得胜),得名于印度河。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拥有十亿人口以及上百种语言。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又有“电影王国”之誉,曾创造了灿烂的印度河文明。
  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的农作物是稻子、小麦、棉花、黄麻、甘蔗和茶叶。工业以采矿和纺织为主,还有钢铁、电力、石油、橡胶、煤、火柴等。如按购买力来计算,印度是全球第四大经济体。
  重要的城市有首都新德里东海岸最大港口加尔各答以及印度最大纺织业中心孟买
  印度的旅游项目大致可为三部分:首先是古堡陵园,著名的有红堡、胡马雍陵、泰姬陵,代表了印度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准;而甘地陵是印度国父“圣雄”甘地的陵墓,接下来可以瞻仰一下印度古老的佛教圣地圣迹,其它著名的还有王舍城、那兰陀寺等,最后的旅游项目是参观印度的石窟神庙,那里有多姿多彩的佛教塑像、雕刻和绘画,是研究印度古代文化艺术的绝佳之地。
交通
印度的公路、铁路交通比较发达,在发展中国家中也算得上是名列前茅。公路主要分国家公路、邦级公路和边境公路三种,把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型城市连为一体,形成一个巨大的公路网。印度空中航线现也连通世界五大洲,在发展中国家也是位居前列。
  火车
  印度的铁路网基础很好,也很普遍,很久以前就达到了64,000公里,比中国的铁路总里程长。基础设施比较齐备,铁路系统的建筑物都比周边的建筑好,大多是红墙白窗的欧式建筑。但印度铁路系统的硬件设施不高,很多线路采用的是人工道岔和机械信号(扬旗)。
  火车有很多等级,Superfast, Fast, Express, Passenger。等级不同票价不同,车体的新旧也不同。原则上,选择车次以时间优先,但是也应该尽量避免Passenger,这种普客又挤又慢,车厢十分破旧。
  车站内有按车票等级分类的候车室、食堂,还有女性专用候车室(Lady's waiting room)。候车室里面有厕所和洗澡间。虽然车站内外人山人海,但是分类的候车室里却很清静,人们都在自觉地遵守着分类制度。
  车票也分为很多级别。有2nd Class Chair(硬座);2nd Class Sleeper(硬卧);2nd A/C( 空调硬卧),和1st A/C(空调软卧)等。2nd Class Sleeper比较经济,由于不配备卧具,舒适度较差,尤其是冬季的夜间寒冷难耐,多数是印度国内旅客乘坐。空调车舒适度好,价格可能是2nd Class Sleeper的2-3倍左右,车上提供饮料和餐食,通常是印度富裕人士和外国游客乘坐。
  火车售票分为售票处(BOOKING OFFICE)和预售处(RESERVATION OFFICE),一些大站(如新德里)有专门的外国人售票处(International Tourist Bureau),可是有的International Tourist Bureau不售票,只提供咨询和休息,买车票去RESERVATION OFFICE,比如焦特普。有的车站有外国人售票窗口,比如瓦拉纳西。在外国人售票处或窗口买票,可以避免普通窗口的拥挤,但要支付美元或提供换汇证明。在不通火车的旅游城市,比如卡久拉霍,有联网的火车票预售处。很多宾馆提供代购火车票服务,一般收手续费50卢比/张。
  在火车上要注意保管自己的行李,人们都用链锁把行李锁在车上。特别要注意鞋子,虽然很多印度人不穿鞋或只穿拖鞋,但是你的旅游鞋或是登山鞋,还是有可能成为猎物。所以夜间入睡后,把鞋子保管好。
  长途汽车
  印度的公路路况都比较差,尤其是跨越邦际的道路,所以汽车应该是火车的辅助交通手段。只有不通火车的地方,比如卡久拉霍,才考虑乘坐汽车。但火车经常晚点,要有心理准备。此外,有些看上去很豪华的旅游大客车,实际是比较破旧的客车。长途车也对号入座,发车通常比较准时,有的城市间一天只有一班车,所以一定要事先了解发车时间,宾馆通常很愿意提供这方面的信息。
  即使相邻城市间的长途汽车,行驶时间至少也要5-6小时,所以经常跨越吃饭时间。汽车司机通常会在比较大一点的镇子稍事停顿,路边有小食摊,如果担心卫生状况,可以事先准备一些食物。
  公共汽车
  在城市,大部分人出行是依赖公共汽车。印度的公共汽车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车门不关,只要车速慢下来,乘客可以随时上下。即使到了站,公共汽车经常只是放慢了行驶速度,乘客往往是在汽车的滑行中上下车。遇有乘客太多时,车厢内挤不下,人们就会爬到车顶上去。火车、公共汽车的车顶上可以载人,这也是印度常见的现象。
  机动三轮/人力三轮/出租车
  这三种车的车身上都标有TAXI的字样。大城市都有出租车,中小城市里就只有机动(Auto rickshaw)或人力(Cycle rickshaw)的三轮车。这些是室内的主要交通工具。除此以外,在新德里也有马车。
  三轮车的车费可以讨价还价,开价会比较高,可以先向宾馆的人打听一下大致的费用,做好还价的准备。当竞争激烈的时候,有的车夫可能会开个比常规价还低的价格,但到了目的地之后,向你索要常规价格,一般不会索要超出常规的价格。火车站的三轮车夫可能会像你介绍宾馆、客栈等,但绝对不可听信他们的话。有时车费砍价太狠时,他们在路上会带你逛商店,要你买东西,从中拿取回扣。
历史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000年前后创造了印度河文明。
  公元前1500年,来自西北部的雅利安人(Aryan)部落侵略了这里,他们与当地人的结合创造了经典的吠陀文化(Vedic culture)。公元前4世纪崛起的孔雀王朝开始统一印度,前3世纪阿育王统治时期疆域广阔,政权强大,佛教兴盛并开始向外传播。中世纪小国林立,印度教兴起。自11世纪起,来自西北方向的穆斯林民族不断入侵并长期统治印度。1526年建立莫卧儿帝国,成为当时世界强国之一。1600年英国侵入,建立东印度公司。1757年开始沦为英殖民地,1849年全境被英占领。1857年爆发反英大起义,次年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印度。1947年6月,英将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同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独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成立,为英联邦成员国。同年4月1日同我国建交。
文化
印度文化是在不断吸收异族文化的过程中发展和丰富起来的。从印度河文明到今天的经济改革,从吠陀本集至当代文献,可谓一脉相承,生生不息。
  宗教性是印度文化的显著特色之一。印度历史上曾先后产生并流行多种宗教,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和锡克教均起源于印度。此外,主要的世界宗教如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和琐罗亚斯德教等在印度都有自己的信徒。印度教是印度最古老最主要的宗教,对印度社会和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印度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左右问世的吠陀教。佛教诞生于印度东部,在佛灭之后的二百年间逐渐向印度西部及南部扩散,到阿育王时代成为全国性宗教。印度教、佛教和伊斯兰教都在印度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宗教文化。莫卧儿王朝时期的印度穆斯林建筑达到了建筑艺术的顶峰。举世闻名的泰姬陵是这一时期建筑艺术的代表作。今天,这一建筑奇迹已成为印度的象征。
  印度文化的另一个鲜明特色是它的多样性。富庶的古代印度是众多外部民族向往的乐土。在漫长的岁月中,先后有来自非洲欧洲亚洲的黑种人、白种人和蒙古种人到这里定居。此外,印度有数以百计的民族和众多的部落。现人口在五千万以上的民族就有十个。这些民族和部落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印度还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这些语言可以划分为四个语系,占世界语系总数的四分之一。印度目前使用的主要语言有十八种之多。其中十三种属于印欧语系,四种属于达罗毗荼语系。虽然印地语和英语同为印度联邦的官方语言,但后者才是印度实际通用的语言。总的来说,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民族,汇聚在一起,使得印度文化呈献出举世罕见的多样性。
最佳旅游时间
印度属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天气可分为冷季、热季和雨季退缩季,还有山地、亚热带草原、沙漠、热带雨林等气候。年平均降水量各地差异很大,大致2000-4000毫米不等。
  冬季除北部高山地区经常下雪外,各地气候温和凉爽宜人。最冷的1月份,北方平均气温为15℃,但在山区,拉贾斯坦西部和旁遮普南部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2.5℃;南部平均气温则高达27℃,气候干燥,为印度最佳旅游季节。夏季从3月份开始,雨水较少,天气干燥闷热,大部分地区气温可高达40℃以上,恒河流域中部为43℃,南方德干高原上一些地区高达49℃,西南沿海平原在29-32℃之间。一般来说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印度旅游的最佳季节。
  雨季从6月上旬开始一直到9、10月间,各地的年降水量骤增,从几百毫米到4000毫米不等,季风退缩。12月以后,大部分地区干燥晴朗,仅东南沿海地区常受热带风暴袭击、易遭水灾。
节日
印度的节假日名目繁多,但各地情况不一。有全国性的,也有地区性的,有政治性,也有民俗性的,但更多的是宗教性的,富有民族色彩。
全国性节日
元旦      1月1日
国庆节     1月26日
独立纪念日   8月15日
甘地逝世纪念日 1月30日
宗教性节日
印度教灯节    10月-11月 
印度教十胜节   9月-10月
印度教除十节   5月-6月
伊斯兰教开斋节  2月 
伊斯兰教古尔邦节 4月
基督教复活节   4月
基督教圣诞节  12月25日
锡克教那纳克诞辰节 11月
耆那教摩诃毗罗节 每逢15年一度的3月举行
印度食物速成:
Lassi:一种酸奶,有时和香蕉,芒果等混合。
Masala Dosa:包有土豆,洋葱等的脆米饼。脆米饼是DOSA。
Naan:白面饼,有的加了奶油,椰子。
Samosa:三角锥状的油炸食品,里面有土豆。
Thali套餐:南印度以饭为主食,餐具通常是芭蕉叶;北印度以饼为主食,通常是不锈钢餐具。
Sweets:用牛奶做的甜品,北印度很常见。
Pakora:油炸的蔬菜圆子。
Pulao:类似炒花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