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书馆学教育

 昵称330241 2009-09-24

 

图书馆学(library science)是研究图书馆的发生发展、组织管理,以及图书馆工作规律的科学。由于图书馆学是在图书馆工作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当图书馆学自立于近代科学之林以前,历史上已有关于文献收集、整理、存储和利用方面的经验和知识,为图书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古代至中世纪 无论中外,图书馆学的知识都是在文献整理,尤其是在文献编目的基础上首先积累起来的。 

当西方历史从中世纪进入近代之际,图书馆学的理论与方法结束了零星的不系统的状况,为近代图书馆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这是西方图书馆学孕育时期的重要阶段,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的诺德、英国的杜里和德国的莱布尼茨等人。诺德于1627年撰写的《关于图书馆建设的意见》一书,被誉为第一部具有理论意义的图书馆学著作,他的图书馆学思想的核心是:图书馆不应该专为特权阶级服务,必须向一切研究人员开放。他设想了一个完美的科学研究图书馆的雏形,其中的某些论点,至今尚富有启迪意义。曾任英国皇家图书馆馆长的杜里,1650年撰著的《新式图书馆的管理者》一书,揭示了图书馆在读者与藏书之间所起的中间人的作用。德国著名的数学家和哲学家莱布尼茨是近代图书馆学的先驱,在他的大量建议中包含着许许多多关于图书馆学的理论,其精辟和深刻为后世所称赞。

 
 
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概述
 中国古代不仅创造了较为完整系统的图书馆管理制度,也相应地出现了许多独具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学思想。 

西汉刘向、刘歆父子的校书编目工作,建立了中国封建时代图书馆工作的一个基本模式。《七略》作为一部系统目录,开创了一个典籍以六经为首,诸子以儒家为尊的分类体系。自汉六分,晋四部,几经变化,到了唐代确定为经史子集四类,成为后世图书分类体系的主流。从隋唐开始,关于藏书聚散的情况和原因已经引起关注。隋秘书监牛弘撰写《请开献书之路表》,此后,开献书之路成为政府图书馆从民间征集图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宋代是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一大批学者开展了这方面的学术活动。南宋的程俱、郑樵和金代的孔天监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图书馆学的产生、确立和发展图书馆学的产生和确立时期 作为一门近代科学的图书馆学产生于19世纪初,确立于19世纪80年代。 
1807年,德国的施雷廷格提出了图书馆学这个专门名词;18081829年,他出版了《图书馆学综合性试用教科书》,在图书馆学史上第一次全面地探讨了图书馆目录的编制原理。他还非常重视对图书馆员进行专门教育,认为图书馆管理是一门专门的、独特的学科。此后,围绕着这门近代新学科的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持续不断,代表人物有德国的艾伯特、丹麦的莫尔贝希、英国的帕尼齐和爱德华兹等。
1886年,齐亚茨科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开设了历史上最早的图书馆学课程,次年美国杜威创设了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管理学院,这些都标志着图书馆学这门科学正式地得到教育界、科学界的承认,从而真正确立起来。 
19世纪下半叶,图书馆学在美国得到巨大发展,涌现出一批卓越的图书馆学家,卡特和杜威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杜威是图书馆事业的组织者、图书馆学教育家和理论家。
20世纪以来,国际文献联合会、国际图书馆协会和机构联合会等国际性的组织,对图书馆学研究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世界各国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初具规模,为图书馆事业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也加强了理论研究的队伍。正当图书馆学理论研究更加系统和更加深入的时候,与图书馆学极为密切的文献学和情报学发展起来了。但文献学和情报学的范围,至今尚不十分稳定,它们与图书馆学的内容多有交叉,各种概念互相渗透,这就意味着图书馆学的发展,从此进入了与文献学、情报学携手共进的新时代。
中国图书馆学的形成和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西方图书馆学思想也传入中国,并与中国图书馆学传统内容相结合,使中国图书馆学开始向近代新领域过渡。辛亥革命以后,一批图书馆学者的理论论著与实践对中国图书馆学的建设作出了贡献。 
 
在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方面,1920,韦棣华与沈祖荣在武昌文华大学一起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图书馆学教育机构——文华图书科 (后改为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1925年上海中国国民大学设立了图书馆学系,1927年南京金陵大学设立了图书馆学系,1947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开设了图书馆学课程,成立了图书馆学专科。 
 
 
 
,各走各的路
 
 
 
  图书馆学教育的路如何走,讨论了N十年的问题。于良芝在李超平博客中发言,谈及自己的学生去图书馆而图书馆不要,很有些为图书馆教育进而为图书馆职业担心。于的文章,引起众多网友的大讨论。
  于不愧为中国图书馆学界第一大理想主义者。我却是早已对此类讨论麻木不仁了。不过有些网友翻出我多年前的意见,问我现在的看法,逼得我还是要想一想这个问题。
  其实我对图书馆学教育的看法很简单,市场决定目标,各走各的路:重点大学,应该办图书馆学研究生专业而不办本科专业;地方大学,可办图书馆本科专业。重点大学不宜办图书馆学本科的理由是:1)重点大学的本科生在图书馆前景不好,与重点大学学生的期望以及学校对培养精英的期望有不小距离;2)大型图书馆越来越不需要本科生,这是大型图书馆工作专门化所导致的;3)图书馆学本科生读研后,所学知识重复率太高,或者说图书馆学专业没有7-10年的可学习知识体系。事实上,在美国这个专业一般不叫图书馆学而叫图书馆信息学(这也是我系当时不选择图书馆学的理由)。北大图书馆专业本科毕业生基本不就业(出国或读研),浙大川大都改名信息资源管理专业,其它不与本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冲突的学校,多数则选择了信管专业的名称。这里面,不能都看成个别系的行为,而是应该看到它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以前我听说图书馆专业学生“供不应求”,这几乎是唯一支持这个本科专业办下去的理由。但现在南开这里断了一个环节。不知道老师的学生是要去南开天大这样的图书馆被拒,还是去基层图书馆、边远地区图书馆被拒。如果是前者,我不能同情被拒学生。就像南开金融系毕业去中行天津也会被拒一样。但如果是后者,则值得图书馆学教育界关注:这究竟是个案,还是一种趋势。
  王宗义、Keven等朋友将于的问题扯到精神与技术,实在令人哭笑不得。我只能说,再睿智的人,到一个自己不太熟悉的领域讲话,是很容易出现盲点的。就像不智的我谈图书馆技术一样。 且不说现在图书馆教育中没有机会讲什么“精神”。中国图书馆教育讲了那么几十年的技术,最后还不是被图书馆抛弃?如果图书馆真的需要“技术”人才,不论什么技术,相信这帮走投无路的图书馆学教育工作者一定会去走的。比如本系,如果请不来王、K,至少可派人去登门学习吧。本科教育是一种规模化的教育,搞一个专业,年年几十号人出来,小小的图书馆“技术”活,馆长还恨不得全“外包”了,容得下这么多人吗?当年加州伯克利分校的图情系改信管系,校方的理由是图情系的毕业生不能成为社会“领袖”,浪费了校方资源。我们没有这么“牛”。多年前不少馆长批评本系不搞图书馆学本科教育,我只有一句话,如果你们能包几届毕业生,我们完全可以办图书馆学专业。
  人才市场的现实的需求是,本市图书馆进人虽不少,但近10年来进图书馆学本科生从未超过10人。在华东师大这样不太“高档”的学校,连机关也拒绝本科生了,何况作为“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的图书馆?据说以前图书馆很穷很穷留不住人时,馆长要图书馆学毕业生的理由之一是“留得住”,现在图书馆有穷也有富了,别专业的人也留得住了,这一理由就废了。我没有做过馆长,但相信现在的馆长是高水平的也是理性的。馆长不要图书馆学专业学生,就一定有其道理,就像孙继林馆长讲的道理一样。这也是不是系主教授可以指责的。图书馆学系主老师们要做的就是适应“买方市场”,平时多结缘,关键时刻磕头,使自己的“就业率”指标多上几个百分点。都成推销员了,呵呵。
  至于于老师说这个职业没有教育支持不行,这没错,但不一定要有本科教学的支持。目前图书馆学教育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一年研究生生的数量也够图书馆消化的了。有研究生教育的支撑,图书馆职业的发展没问题。 
 
作者: 老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