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别人总说中国人的思想复杂?一说起话来,那么含蓄,有时一句话可以理解成一堆意思。可以把他当成夸你,当然要是骂你,也是这句话,通杀。难道说中国人的脑细胞就比外国友人的多?
这问题捆扰我豁久了。往往人一夸我,我就紧张,真分不出是表扬我呢,还是恶心我呢。
不过,仔细想想也就不难懂了,谁让咱老祖宗就聪明呢。道德经,论语,春秋,孟子,孙子兵法等等,流传了几千年,闹到现在连鬼子都抢着来学。
从人与自然,到礼教大防,从前车之鉴,到阴谋诡计,两千多年来每个识字儿的中国人都乐此不疲的学习效法。一代代的传承,提炼,再植入我们的潜意识,导致你想简单都不行。
再到如今晚儿的社会,那些所谓的矜持也好,伪装也罢,真不足为奇了,充其量也就是个学走样儿,让人看出来了。
某位女影星在接受采访时,嘴唇一直蹦着劲儿,坚持使用港台腔大谈每日必吃牛排果腹,顶瞧不起的就是吃涮羊肉,穿雅秀的人,这辈子绝对不会嫁给一个工人,因为身边就没有工人的“精致人生”。
人吧,都有种心理,越臭越想闻。我承认,我怀着特别不良的心理看的她的专访,但你确实不得不承认,比大多数情景喜剧都好看,最后有包袱儿。
30分钟的港台话,加上日日西餐,身儿身儿大牌服装,还有那不入豪门死不瞑目的劲头儿,着实不容易。
我觉得主持人特“坏”,最后问她,“你妈妈的拿手菜是什么啊?”
“呼土豆儿!”
得嘞,这30分钟算是白装了。一下把家乡话撂了。
我喜欢那些固执的热爱自己故乡的人,虾杷子就是虾杷子,赖尿虾那不是咱们的叫法儿,顶多通过几年的义务教育,正正口儿,叫个学名,皮皮虾。
朋友说:“拧吧,是一种现象,是一种全民疾病,是一种……..,唉,对了,哪天咱俩合作一个美食节目吧?”
我答:“行啊!”
他问:“那咱们第一道开门菜做什么?”
我:“虾杷子呼土豆儿。”
他,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