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学概况培训教程(一)

 钧权居智慧学院 2009-10-21

一、中医学的历史、文化和中医基础主要内容

(一)中医学的历史

中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长期同各种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中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1、  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动荡,但经济、文化有显著发展,学术思想活跃。在这一时期,出现了我国现存的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医典——《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医疗成就和治疗经验,从而确立了中医学的独特理论体系,成为了中国医学发展的基础。〈黄帝内经〉系统论述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内容包括藏象、经络、病机、诊法、辩证、治则及针灸和汤药。在形体学上,关于人体骨骼、血脉的长度、内脏器官的大小和容量等记载,与现代医学有看完似之处,〈素问`瘘论〉已认识到“心主身之血脉”;〈素问举痛论〉认识到血液在脉管内“流行不止,环周不休”。

2、汉之前的〈难经〉

〈难经〉成书于汉之前,著者为秦越人。内容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该书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与〈黄帝内经〉一样,是一本古典医籍名著。

3、两汉时期的〈伤寒杂病论〉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即后世人(宋人整理,分为二部)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是在〈内经〉和〈难经〉等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伤寒论〉是中医学中运用辩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为辩证论治奠定了基础。〈伤寒论〉提出了六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形证和分经辩证治疗的原则,〈金匮要略〉以脏腑的病机理论进行证候分证,记载了40多种疾病,262首方剂。〈金匮要略〉发展了〈黄帝内经〉的病因学说,提出:“千般chen(热病、引申即谓病),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跟、耳、鼻、口的七窍,加前、后阴),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为后世的三因学说奠定了基础。

4、清代的《诸病源候论》

《诸病源候论》由巢元方等编著,是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书。

5、宋代的《小儿药证直决》

《小儿药证直决》由钱乙编著,开创了脏腑证治的先河。

6、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寒凉派,用药以寒凉为主。以火热立论,倡“六气(风、热、(暑)、湿、火、燥、寒、亦称六气)皆从火化”;“五志(喜、怒、忧、思、恐)过极皆能生火”,(喜、怒、忧、思、恐等各种情志活动失调所变生的火证)。创火热论,论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等14部。

张从正:攻下派,攻邪祛病,以汗、叶、下为攻祛病邪。认为病由邪生,“邪法则安”。创攻邪论,论著有《儒门事亲》等3部。

李杲:补土派,补以益脾胃为主,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创补土著居民论,论著有《脾胃论》等13部。

朱丹溪:养阴派,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创养阴论,论著有《丹溪心法》等14部。

7.明代的《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由张景岳编著,张景岳等提出命门学说,为中医学的藏象学说增加了新的内容。

8.清代的《温病条辩》

《温病条辩》由吴鞠通所著。他“采集百代各贤著作,去其驳杂,取其精微,间附已意及考验,合成一书。”该书按三焦分论,亦异引卫、气、营、血之说,对温病学说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中医学的文化

中医学是中优秀文化中的一部分。中国医药学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在其形成过程中,又受古代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的深刻影响,在它的理论中,始终贯串唯物观和辨证观。

1.  唯物观

中医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有“清阳为天”,浊阴为地之说,中医学认为,气是运动着的物质实体,一切事物都是气运动的结果.中医学认为精()是生命的本原物质.这种精()先身而生,指禀受于父母的精气,故谓“先天之精”。父母之精气相合,形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人生下来后,先天之精又要靠后天之精的培养和补充,才能使生命活动生生不息。

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的运动变化及其伴随发生的能量转化过程称“气化”气化运动是生命的基础特证,没有气化就没有生命。

祖国医学承认生命是物质的,用朴素的唯物观点,把生命看作是一个阴阳对立统一,运动不息的发展变化过程。

2.辨证观

中医学认为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各个事物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人体是一个不断运动着的有机整体.中医学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阴阳的矛盾统一.

中医治疗的主要辨证观点:

(1)         标本缓急

            本:疾病的根本矛盾

            标:被根本矛盾所规定和影响着的其它矛盾.

(2)         正治反治

           正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借以帮助机体恢复平衡状态.

     (三)中医基础主要内容

     1.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总称,是我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思想,是我国古代认识和解释自然的论理工具.阴阳五行学说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各方面,籍以阐明人类的生命起源、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用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从而形成了中医学所特有的理论体系。

(1)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客观存在渗透到医学领域后,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的发展,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1)阴阳学说的概念与基本内容

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它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概括为阴和阳两类,任何一种事物内部又可以分为阴阳两个方面,而每一事物中阴或阳的任何一方都还可以再分阴阳,以至无穷。故《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阐述了阴阳运动变化的规律,包括对立,互根、消长、转化四个方面。

1、  阴阳的相互对立: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下、天与地、升与降、昼与夜、热与寒、火与水、动与静等等,其中上、天、升、昼、热、火、动必属阳:下、地、降、夜、寒、水、静属明。阴阳学说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在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消长。如夏季本为阳气盛,但夏至之后阴气却渐次以生,用以制约炎热之阳;而冬季本 为阴气盛,但冬至之后阳气渐以复,用以制约严寒之明。相互对应的双方,总是通过斗争对另一方面起制约的作用。在人体的正常生理情况下,阴阳两个对立面也不是平静地各不相关地共处一个统一体中,而是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着的。

2、  阴阳的相互依存:阴阳学说认为阴阳双方不仅是互相对立的,而且又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通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这一阴阳相互依存的关系叫阴阳的相互依存。如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寒为阴,热为阳,没有寒也就无所谓热。所以说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下阳,每一方都以其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守”是守于内,“使”是行于外,就是对阴阳相互储存关系的很好说明。这里的阴阳,主要是指物质与功能,即阴代表物质,阳代表功能。物质居于体内,所以说“阴在内”;功能表现于外,所以说“阳在外”,如果阴阳双方失去了相互夏天的条件,应付导致所谓的“孤阴”,“独阳”,甚至出现“阴阳离决”、“精气乃决”的情况,也就有能再生化和滋长了,人的生命也就停止了。

3、  阴阳的相互消长:阴阳消长,是说相互对立,相互储存的阴阳双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阳消阴长”或“阴消阳长”互为消长的运动变化之中。事物就是通过阴阳双方的消长关系,保持着阴阳之间的相对平衡,以维持事物的正常发展和变化。例如四季气候的变化,从冬至春至夏,气候由寒逐渐变热,是一个“阴消阳长”的过程;由夏至秋至冬,气候由热逐渐变寒,又是一个“阳消阴长”的过程。就人体而言各种机能活动(阳)的产生必然消耗一定的营养物质(阴),这就是“阳长阴消”的过程;而各种营养物质(阴)的新陈代谢,又必须消耗一定的能量(阳),这就是“阴长阳消”的过程。在正常情况下,这各“阴阳消长”,是处于相对状态中的。如果这种“消长”关系超过一定的限度,不能保持相对平衡时,便将出现阴阳某一方的偏盛或偏衰,也就是疾病的发生。

4、  阴阳的相互转化;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从而事物的性质就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那么“阴阳转化”就是一个质变的过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就是指的阴“重”可以转化为“阳”,阳“重”可以转化为阴,寒“极”时便有可能向热的方向转化,热“极”时便有可能向寒的方向转化。“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前提,而“阴阳转化”是“阴阳消长”的结果。

2)阴阳学说在美容中医学中的作用

阴阳学说贯穿在中医美容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如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诊断治疗以及形体的分类等。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与生理功能,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的一切组织结构,既是相互联系的,又可以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就人体部位来说,上为阳、下为阴;背部为阳,腹部为阴;体表为阴;外侧属阳,内侧属阴。按照肮脏功能特点划分:心肝、肺、脾、肾五脏为阴,小肠、胆、大肠、胃、膀胱、三焦六腑为阳。具体到每脏腑,又有阴阳之分,即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等。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人体的政党生理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例如:属于阳的机能与属于阴的物质之间的关系,就是这件对立统一关系的体现。人体的生理活动是以物质为基础的,没有阴精就无以产生阳气,而生理活动的结果,由于阳气的作用,又不断生化阴精。如果阴阳不能相互为用而分离,人的生命也就停止了。所以《素问。生气能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用于损容性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损害性疾病和其他疾病一样,它的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所以任何损容性疾病,虽然它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但都可以用阴和附加以概括。临床上常用的“八纲辩证”,是各种辩证的纲领,而阴阳则又是其中的总纲,以统领表里、寒热、虚实,即表、热、实属阳,里、寒、虚属阴。

正确诊断首先要分清阴阳,才能抓住本质。例如望诊:色泽鲜明者属阳,晦暗者属阴;切诊:脉浮、数、大、滑、实者属阳,沉、返、小、涩、虚者属阴。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由于阴阳的偏胜偏衰,是损害性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调整阴阳,补偏救敷,促使阴阳恢复相对平衡,就是治疗的基本原则。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例如:粉刺、酒齄鼻、热疮、牙宣等阳热之邪所引起的美容缺陷和和损容性疾病,往往用寒凉药物以泄其热,即“热者寒之”;而对由阴寒太甚损伤阳气所引起的损害性疾病和美容缺陷,则给予温热药以治其寒,即“寒者热之”。若阴虚不能潜阳而阳亢者,则需要滋阴以潜阳,即“阳病治阴”,如阳虚不能制阴而阴盛者,则又须益阳以消阴,即“阴病治阳,即”阳病治阴“。如阳虚不能制阴而阴盛者,则又须益阳以消阴,即“阴病治阳”。所谓,“损其有余,补其不足”,使阴阳重新恢复相对平衡,使生命活动帝王将相恢复正常。

用于人体的分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作为天地万物中的人,也是禀阴阳之所而生的。故〈素问。宝命全论〉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灵枢。通天篇》则根据人体阴阳之气禀赋的不同,将人体分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一平五种类型,认为“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

1、太阳之人:禀赋多阴而无阳。外表形态为:面色阴沉暗黑,体长大,膝部弯曲象佝偻病人一样不能直立。即“其状黑(dan,黑)然黑色……临临然长大,胭然未偻,此太阴之人也”

2、少阴之人:禀赋多阴而少阳,外表形态为:清高,形态轻盈而无声音,站立时躁动不安,行走时俯着身体。即“其状清然窃然,固以阴贼,立而躁险,行而似俯,此少阴之人也”。

3、太阳之人:禀赋多阳而无阴,外表形态为:气度轩昂,挺胸凸肚,以至身躯向后反转而两膝曲折,即:“其状轩轩储储,反身折胭,此太阳之人也”。

4、少阳之人:禀赋多阳而少阴,外表形态:站立时好头高仰,行走时好左摇右晃,两臂两肘常反挽身后,即:“其状立则好仰,行则好摇,其两臂,其两臂两肘则常常出于背,此少阳之人也”。

5、阴阳和平之人:禀赋阴阳之气和,外表形态为:从容稳重、随和、温顺、和颜悦色,目光灵活,举止有度,为人所尊敬。即:“其状委委然,随随然,(yong,昂头)然,愉愉然,(旋旋,目好貌)然,豆豆然,众人皆曰君子,此阴阳和平之人也”。

2)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它运用于中医领域,主要阐述人体脏腑的生理病理及其与外在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1、  五行学说的要领与基本内容

五行学说的概念“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行”即运动变化、运动不息的意思。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与变化所构成。自然界各种事物的现象和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并用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对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古代医学家运用五行学说,对人体的脏腑组织、生理、病理现象,以及与人类生活有关的自然界事物采取“取象比类”的方法,按照事物的不同性质、作用与形态分别归属于木、火、土、金、水五行中,借以阐述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生理、病理的复杂联系,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这种事物属性的归纳方法,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和《金匮真言论》等篇有详细记载,现选择性地综合列表(表2—1—1)介绍。

五行学说对事物属性的归类推演法则是:以天人相应为指导思想,以五行为中心,以窨结构的五方,时间结构的五季,人体结构的五脏为基本框架,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以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按其属性进行归纳。也就是说:五行的属性并不等于木、火、土、金、水。如具有生发、柔和、条达、舒畅等性质和作用者,统属于木;具有阳热、炎上等性质和作用者,统属于火,具有长养、化育、承载等性质和作用者统属于土,具有清洁、肃降等性质和作用者,统属于金,具有寒凉、滋润、向下等性质和作用者,统属于水。从而将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物质和现象联系起来。

2—1—1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

五味 酸苦甘辛咸

五色 青赤黄白黑

五化 生长化收藏

五气 风暑湿燥寒

五方 东南中西北

五季 春夏长夏秋冬

五行 木火土金水

五脏 肝心脾肺肾

六腑 胆胃小肠大肠膀肽三焦

人体五官 目舌口鼻耳

五体 筋脉肉皮骨

五志 怒喜思悲恐

五华 爪面唇毛发

五行的生克乘侮:五行学说主要是以五行相生、相克来说明事物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资生的关系。五行的生克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正常规律。

相生:有相互促进、助长的意思。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依次滋生,循环无尽。在五行相生关系中的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故称“母子关系”。以水为例,生我者金,金能生水,则金为水之线,我生者木,水能生木,则木为水之子。余依此类推。

相克:有相互制约、克制的意思。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我克”、“克我”两方面的关系,我克者为我所胜,克我者为所不胜。所以,五行的相克关系又称为“所胜”与“所木胜”的关系。以木为例,克我者金,则金为木之所不胜,我克者为土,则土为木之所胜。余依此类推。

相生与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正常协调关系下的变化与发展。《类经图翼》所说:“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就说明了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都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只有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相辅相成,才能运行不息。

“相乘”和“相侮”,是指事物发展变化的反常现象。乘,即乘虚侵袭的意思;侮,就是恃强凌弱。相乘,即相克得太过,超过正常约制的程度,使物质之间失去了正常的协调关系。相乘的次序与相克同,相侮,是本克的反向,又叫“反克”,指五行中的任何一行本身太过,使原来克它的一行不公不能去制约它,反而被它克制,又称反悔。相侮的规律正好是相克的反向,例如土克水,则水侮土。总之,五行相生、相克维持了事物整体的平衡和稳定;五行相乘、相侮则破坏了整体的平衡和稳定,属于反常。

2、五行学说在美容中医学中的应用

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五行学说以“取象比类”的方法,根据五脏的功能特点将其分别归属于五行,如肝喜条达,有疏泄功能,木有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心阳有温煦之功,火有阳热之特性,故以心属“火”;脾为生化之源,而土有生化万物之特性,故以脾属“土”;金有清肃、收敛之特性,故以肺属“金”;肾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水有润下之特性,放以肾属“水”。五行学说并以五行的相生相克来说明脏腑组织之间在生理上的互相联系,如肾(水)之精以养肝(木);脾(土)的运化可以制止肾(水)的泛滥。此外,人体与外界环境四时五气以及饮食五味等的关系,也都可运用五行学说来加以说明。所以五行学说应用于生理就在于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统一性。

五行学说还可以用生克部长级侮的关系来解释五脏在病理情况下的相互影响。如肝病可以会脾,是木乘土;脾病可以影响肝,是土侮木。肝脾同病,互相影响,即木郁土虚或土壅木郁;肝病还可以影响心,为母病及子;影响肺,为木侮金,影响肾,为子病用母。肝病是这样,其他脏器的病变也是如此。

用于损容性冷热病的诊断与防治,人全是一个有机整体,如果内脏功能活动异常,可以从面色、声音、口味、脉象等方面反映出来,藉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正如《经。六十一难》所说:“望而知之者,望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而五脏与五色、五音、五味以及相关脉象的变化,在五行分类归属上有一定的联系。所以在临床诊断疾病时就可以根据四诊所得的资料,根据五行的所属及生克部长级侮的变化规律来推断病情。如面色青、喜食酸、脉弦,可以诊断为肝病;而色红、品味苦,脉象洪,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脾虚的病人面色青黄,多为木来乘土;心脏病人,而见黑色,为水来克火。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时和内脏生克关系异常有关,所以在治疗时,除对病变的本脏进行治疗外,还应以五行的生克乘侮为依据来调整各脏腑之间的关系,控制其传变,以达到治疗目的。

3、用于人体分类《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说:“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故按五行将人分为木、火、土、金、水五类。

木形之人:皮肤苍白,头小,长型脸,肩背宽大,身体挺直,手足纤小。即“木形之人……其为人苍色,小头,长面,大肩背、直身,小手足”。

火形之人:皮肤赤色,圆形脸,头大,肩背、大腿、腹部匀称美好,手足小,肩背部肌肉丰满,颜色美好。即“火形之人……其为人赤色……锐面小头,好肩背髀腹,小手足……肩背肉满……好颜”。

土形之人:皮肤黄色,圆形睑,头大,肩背美,腹部大,腿型美好,手足小,肉丰满,身体上下匀称。即“土形之人……其为人黄色,圆面,大头,美肩背,大腹,美股胫,小手足,多肉,上下相称”。

金形之人:皮肤色白,面方,头小,肩背狭窄,腹部小,手足小。即“金形之人:其为人方面,白色、小头、小肩背,小腹,小手足”。

水形之人“皮肤色黑,面方部凹凸不平多皱纹,大头,腮部宽,肩窄,腹部大,下身较长,即“水形之人:……其为人黑色,面不平,大头,廉颐,小肩,大腹……下尻长。”

2、藏象学说

藏指藏于内,就是内脏;象就是征象或形象。藏象指体内脏腑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所表现于外的征象。如张景岳在《类经》中说:“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日藏象。”藏象学说主要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及其相互关系,二是有关精、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及其与脏腑的关系。主要特点包括:一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也就是以五脏为中心,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互为表里,由经络相互络属;二是解剖、生理、病理学的紧密结合,藏象学说中的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概念,更重要的是概括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三是由于脏腑本身是一个解剖、生理、病理学相结合的概念,所以藏象学说成为临床辩证论治的基础。

1)五脏

1、心

心位于胸中,有心包卫护于外。心的主要功能是主血脉和主神。心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心与小肠相表里。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脉为血之府,是血液通告的隧道。心主血脉,是指心脏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心脏之所以能够推动血液的运行,全赖于心气的作用。所以,心气是血液运行的原动力。《藏问。五脏生成篇》说:“诸血管,皆属于心”。由于血液在脉管中运行,而面部的血脉又较为丰富,所以心气的盛衰可以从脉象的变化和面部色泽的改变反映出来。如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脉和缓有力,面色红;心气不足,心血亏少,则脉虚或细弱,面色亦会变得白而无华。因此,血的盛衰及其功能的协调与否,是影响心脏生理病理的关键。

主神:又称为“心藏神”。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心对人体的活动起着主要作用,在各个脏腑功能及生命活动中居于首要地位。五脏六腑必须在心的统一指挥下才能进行统一协调的正常生命活动。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狭义的神,是指心所主的神志,即人的精神、思维活动。《灵枢。本神篇》“所以任物者谓之心”。任是接受,担任的意思,这说明接受外来事物而发生的思维活动过程,是由心来完成的。故把心看做五脏六腑之大主与心主神志的功能是分不开的。血液是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所以心主神的功能与心主血脉的功能密切相关。心的气血充盈,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神充沛。如果心血不足,常可导致心神的病变,而出现失眠、多梦、健忘、神志不宁等症。

在全合脉,开窍于舌,心合脉,指全身血脉都归属于心。心位于胸中,心经的经络上行于舌,因而心的气血上于舌,舌的正常功能有赖于心主血脉和主神的功能。心如果功能失常,也可以从舌体上反映出来。因此说:“心开窍于舌”,如心的气血充足,则舌体红润灵活,味觉灵敏,语言流利;心火上炎,则舌质红或舌体糜烂,邪热扰心或痰迷心窍,影响心神,可见舌强、语骞等。

2、肺

肺位于胸中,上能喉咙,肺的主要功能是主气,可呼吸,生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肺与大肠相表里,

主气,主宣肃,肺的主要功能是主气,凶手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其运动形式表现为宣发和肃降两方面。

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有呼吸的作用,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人体通过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吐政纳新,使体内气体不断得到交换。

肺主一身之气,是由于肺与宗气的生成密切相关。肺接受从脾运化而来的水谷精气与肺所吸入的清气而结合,形成宗气,积于胸中,上出喉咙以司呼吸,又通过心脉布散全身,从而维持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起到主一身之气的作用。《素问。五脏生成篇》说:“造气者,皆属于肺。”

肺的宣发和肃降是肺主气的生理活动形式,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肺气不宣或肺失肃降,均能使肺主气功能失常;只有肺气有宣有肃,宣降结合,使气体正常出入,气道通畅,呼吸调匀,才能保证肺主气的功能正常。

通调水道,即疏通,调,指调节。水道指水液运行和排泄的道路,肺主能调水道,指肺对人体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作用,这一功能是通过肺的宣肃作用来实现的。由于肺的宣发,使水液布散到全身,其中一部分变成汗液,经皮肤排出体外,另一部分通过肺气的肃降,下输到肾,转化为尿液经膀胱排出体外。

主皮毛,皮毛为一身之表,是抵御外邪侵袭的屏障,并具有调节体液的功能。皮毛这一功能的实现,与肺的宣发作用密切相关。肺的宣发作用使津液和卫气输布全身,以营养肌肤,润泽皮毛,调节汗孔开阖,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肺主皮毛”之说。如果肺气虚弱,不能宣发敷布津液于皮毛,可以出现皮毛焦悴枯干等一第列症状。

开窍于鼻,鼻是呼吸出入的门户,所以称“鼻为肺窍”。鼻的通气和嗅觉功能主要依靠肺气的作用,正常情况下,肺气调和,则呼吸通利,嗅觉灵敏。鼻可成为邪气侵犯肺脏的道路,外邪袭肺,多自口鼻而入;同样,肺的病变也可以从鼻表现出来。

3)脾

脾位于中焦,它的主要功能是主运化、升清、统摄血液

脾主运化、升清,脾主运化是指脾有主管消化饮食和运输水谷精微的功能。饮食入胃,经胃与脾的共同消化作用,其中的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运输,布散于肺而输送到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以及皮毛、筋肉等组织器官。脾功能强健,称为“脾气健运”脾气的功能特点是以上升为主,,所谓“脾气主升”即指此言。脾之所以能将水谷精微上输于肺,再通过心肺作用而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就是因为脾有升清功能。所谓“升清是指精微物质的上升与输布。

主统血,是指脾气有统摄血液的作用,使血液运行于经脉之中,不致于溢出经脉之外,脾能统血是由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而气能摄血。如沈目南《金匮要略注》说:“五脏六腑之气,全赖脾气统摄。

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素问。痿论》说:“脾主一身之肌肉”是由于脾具有运化功能,能将水谷精微输送到四肢及全向肌肉中去,为之营养,使肌肉发达丰满,致于健壮。四肢轻劲有力。在对饮食水谷受纳与运化方面,口与脾的功能是统一协调。所以《灵枢。脉度篇》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口唇的肌肉由脾所主,其色泽的变化可以反映出脾的功能的政党与否,脾气健运,气血充足,营养良好,则口唇红润光泽。

4

   肝位于右肋,肝的主要功能是主疏泄和主藏血,肝开窍于目,主盘,其华在爪。

  主疏泄  疏泄  即疏通畅达的意思。肝主疏泄,是指肝对人体的气机有疏散、宣达的功能,主要关系到全身气机调早,具体体现在情志方面和促进消化吸收两方面。

  情志活动是神的表现之一,而神是精气的外在表现。人垢精神情志活动除了由心所主外,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只有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通畅,人体才能较好地协调自身的精神情志活动,表现为气血平和。心情舒畅,如果肝失疏泄,气机不调,就可引起情志异常变化。

  肝的疏泄功能不仅可以调畅气机,协助脾、胃之气的升降,而且还可以促进胆汁的分泌,有助于水谷消化。因此,肝主疏泄是保持脾胃政党消化功能的重要条件。如果肝失疏泄。可影响到脾、胃的消化和胆汁的分泌、排泄,从而出现消化功能不良的病变。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还有通利三焦,疏通水道的作用。

   主藏血   肝主藏血  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流量的功能。人体各部分所需血量随其不同的生理情况而改变。当人体休息或睡眠时,机体的需血量减少,血液归运于肝。当劳动或工作时,肌体的需血量增加,肝脏就排出其所贮存的血,以供机体的需要,由于肝流域对血液有调节作用,所以人体脏腑组织各方面的活动都与肝脏功能密切相关,肝主疏泄,又主藏血,二者有着密切关系,藏血是疏泄的物质基础,疏泄是藏血的功能表现。

   肝主筋,其华在爪   筋膜是一种联络关节、肌肉,专司运动的组织。肝主筋是指筋膜只有得到肝血的滋养,才能维持政党的运动。肝血硫磺盈,筋膜有所养,则肌肉,关节活动自如;肝血的盛衰还可以影响爪甲的荣枯变化,“爪为筋之余”,肝血充足,则筋强力壮,爪甲多薄而软,枯而色夭,易于变形或脆裂。

   开窍于目  目只有得肝血的滋养才能发挥政党的视觉功能,肝血充足,则视物清晰,目光敏锐;肝血亏虚,则两目干涩、视物昏花;肝经风热,可见目赤痒痛;肝风内动,可见两目土视或斜视等。

 5》肾

   肾位于腰部,左右各一,主要功能是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和二阴。

   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肾藏精是指肾具有贮藏精气的功能。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各种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故〈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自之本也”。精有先天和后天的区分,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是生育、繁殖、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为生命的基础。而后天之精,来源于饮食,为由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是营养脏腑和组织器官,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牟基本物质。二者虽然来源不同,但却同藏于肾,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出生之前,先天之精为后天之精准备了物质基础,出生之后,后天之精又不断供养先天之精,使之得到不断的补充,即所谓“先天促后天,后天滋先天”肾精所化之气,称为“肾气”。肾的精气盛衰关系到生殖和生长发育的能力。人从幼年开始,肾的精气逐渐充盛,有齿更发长等生理变化。发育到青春期,肾的精气开始旺盛,因而女子月经来潮,男子有精液排出,性功能逐渐成熟。以后随着肾中精气的充盛,身体发育健全,机体功能活动增强。到了老年,肾的精气渐衰,性功能和生殖能力随之减退而消失,形体也随之衰老,由此可见,肾中的精气对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起着重要作用。肾的精气盛衰和人体生长、发育、衰老等,可以从齿、骨、发的变化来观察。

  从上述可知,肾中精气是人体生命活动之本,从阴阳属性的角度又可把肾中精气的生理概括为肾阴和肾阳两个方面;对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滋养、濡润作用称为肾阴:对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推动和温煦作用的自负盈亏为肾阳,肾阴、肾阳是人体各脏腑之根本,故又称元阴、元阳或真阴、真阳。二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维持着肾脏本身及各脏的阴阳相对平衡,如这种平衡到破坏而不能自行恢复时,则可见肾阴虚和肾阳虚的症状出现。

  主水   主要是指肾在调节体内水液平衡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肾主水的功能是靠肾阳对水液的气化来实现的,肾的气化正常则开头有度、开则代谢的水液得以排出,合则机体需要的水液得以在体内潴留,在正常情况下,水液通过胃的受纳、脾的传输,肺的敷布、肾的蒸腾气化,三焦的通调,清者运行于脏腑,浊者化为汗与尿排出体外,使体内水液代谢维持着相对的平衡。

   主纳气   纳,即固摄,受纳,肾主纳气,是指肾具有摄肺吸入之气而调节呼吸的功能。呼吸虽是肺所主,但吸入之气,必须下及于肾,由肾气为之摄纳,只有肾气充沛,摄纳正常,才能使肺的气道通畅,呼吸均匀。

   主骨,生髓,其华在发  肾主藏精,精能生髓筋,髓居骨中,骨赖筋以充养,所以说“肾主骨”,而“齿为骨之余”。是说牙齿为骨的外余部分,齿与骨同出一源,也属于肾,由肾精所充养。因此肾精充足,骨髓生化有源,则骨骼及牙齿均坚固有力。肾藏精,精又能化血,而发的生长依赖于精血的充养,所以精血充足,发长而润泽,故说其华在发,亦为血之余,青壮年精血充盈,发黑而润泽;老年人精血虚衰,发自而脱落。

       开窍于耳和二阴,肾的精气上通于耳,耳为听觉器官,其听觉功能主要依赖于肾中精气充养,肾气充沛,听觉灵敏,所以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肾中精气虚衰,听力减退,耳鸣耳聋。老年人耳聋失聪,往往是由于肾精衰竭的缘故。二阴,即前阴和后阴,是生殖和排泄的器官。尿液的贮藏和排泄虽在膀胱,但其形成是肾气化作用的结果;大便的排泄,虽属于大肠的传化功能,但其调控与肾的气化作用密切相关。肾气充足,气化正常,二便通利,开合有度;肾虚气化失常,则可出现尿频、遗尿、尿闭以及人使不通或滑脱不禁等症。故说:“肾开窍于二阴”,“肾主二便”。

    2)六腑与奇恒之府

     1)六腑

   胆附于肝,内藏肝汁,又称为“中精之府”。其主要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帮助食物消化。胆汁来源于肝,它的分泌和排泄与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胆汁分泌充足,排泄畅达,脾胃运化健旺。但虽为六腑之一,但它仅贮藏汁,而不接受水谷或糟粗,与其他五腑不同,故又把称为“奇恒之府”。

   上接于食管,下通小肠,其主要功能是受纳、腐熟水谷。饮食入口,容纳于胃,故胃被称为“水谷之海”。容纳于胃的水谷,经过胃的初步消化,下传于小肠,其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运化,以营养全身,脾胃对饮食水谷的消化功能称为“胃气”。由于脾胃具有消化饮食,摄取水谷精微以营养全身的重要作用,所以合称为“后天之本”。胃的功能特点是以通降为顺,所以说,“胃气主降”。

小肠   小肠上接胃,下接大肠,主要功能是将胃所传下来的腐熟的水谷作进一汪消化,分清别浊,清者由脾转输到全身,浊者下注于大肠,无用之水渗入膀肽。所以小肠有病,不仅会影响消化吸收,还会出现大、小便异常。

大肠  上接小肠,下通肛门。大肠接受小肠下注的食物残渣,再吸收其中部分多余之水,使食物残渣成为粪便,由肛门排出体外。

膀胱 位于下腹,主要功能是贮存和排泄尿液。水液经过肾的气化作用,升清降浊,多余的水分和废液下输于膀胱尿液在膀胱内贮存到一定容量时,可及时自主地排出体外,膀胱的这一生理过程也称之为“气化”。

三焦 三焦是上、中、下焦的总称。它虽然属于六腑之一,但它不是一个独立的脏器,而是包括了胸腹腔有关脏腑的部分功能。

上焦 是指膈以上的胸腔部位,包括心、肺,上焦主宣发卫气,敷布水谷精微和津液,对身体起着营养和滚滚作用,若雾露之溉,故称“上焦如雾”。中焦为胸以下、脐以上部分,包括脾、胃、中焦主受纳腐热水谷,运化水谷精微和津液,化生气血,如酿酒一样,故称“中焦如沤,长时间的浸泡”。下焦为脐以下部位,包括肝、肾、小肠、大肠、膀胱等,下焦主泌别清浊,排泄糟粕尿液,有如水液不断向下流通,向外排泄一样,故称“下焦如渎”。

2、奇恒之府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总称为厅恒之府。髓、骨、胆前已论及,脉见经络部分,这里仅介绍脑、女子胞。

位于颅内,由髓汇聚而成,故称“脑为髓海”。其主要功能是主精神、思维和感觉。以五脏为中心的藏象不说,将脑的功能分属五脏而统一归于心,特别是心、肝、肾与脑的关系更为密切,因为心主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肝主疏泄,调节精神情志;肾藏精、精生髓,髓聚为脑。所以明代李时珍明确提出
脑为元神之府“,清代王清任则把思给、记忆、视、听、嗅,言统归于脑,是叙述脑功用较全面的一位医家。

女子胞 又称胞宫,即子宫,位于小腹,主要功能是主月经和孕育胎儿。这些作用与肾及冲脉、任脉密切相关。因为生殖功能由肾所主,而冲任二脉同起胞宫。肾的精气旺盛,冲任二脉气血充足,则女子月经正常,从而具有生殖和养育胞胎的生理功能。

3、脏腑与美容的关系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这种相互关系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联络作用而实现。中医有“诸内者,必形诸外“的诊断,因此中医称头面部为五脏之镜。如五脏功能正常,可通过经络将气血津液输送和敷布于头面部,皮肤得滋养,又能抗御外邪,从而使用面部红润细腻,毛发光泽,五官正常。反之,则出现面无光泽,皮肤干涩粗糙,毛皮枯而不荣,五官不端的现象,所以说五脏功能的盛衰直接关系到人的容貌之美。

1)心与美容的关系

心主血脉,面部的血管又特别丰富,故心气的盛衰可以影响面部色泽。如心气旺盛,血脉充盈道畅,则面部光泽红润;如心气不足,心血较少,面部供血不足,皮肤得不到滋养,则显现面色白而无华;如心气暴脱,则面苍白如纸,即《灵枢。决气篇》据说 :“血脱者,色白,天然不泽”。若心血瘀阻,则可见面色青紫的变化。

心主神志,心脏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动态、面色、眼神及举止言行等精神状态,与人体美息息相关。

2)肺与美容的关系

肺与美容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肺宣发卫气、津液于全身,以温润肌肤皮毛。卫气具有温煦肌肉、充养皮肤、调节汗孔开闭的作用。津液是人体正常水液的总称,有滋润皮肤、毛发,滑利关节,滋养孔窍(眼、耳、鼻等),充养骨髓和脑髓的作用,如果肺的功能正常,卫气、津液得以正常宣发,肌肤得以濡养,则皮肤润泽,腠肥肥实,抗御外邪的能力亦强;反之,肺的生理功能失常,肌肤失养,则皮肤粗糙,干涩无光,毛发憔悴干枯,皮肤抗邪能力降低,易患种种损容性疾病。

3)脾与美容的关系

脾将水谷转化成为精微物质,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毛筋肉等组织器官,如果脾的功能正常,肢体得以充分营养,肌肉就能下丰隆健美,精神焕发。反之,气血生化不足,营养物质缺乏,就可使人面色枯黄无泽,皮肤粗糙,肌肉瘦削,精神萎靡。脾除了在消化食物上起主要作用之外,还参与水液代谢。如果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就可导致水湿停滞,产生痰饮等病理产物,出现颜面浮肿,皮肤肿胀,如水湿停聚化热上冲,熏于颜面,又可导致粉刺、酒齄鼻等病患。如水湿凝而为痰饮,溢于肌肤则可以发生肥胖症。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如脾健运,气血充足,口唇自然红润光泽,若脾失健运,则血气虚少,口唇淡白不泽,甚至萎黄、干燥开裂。

4)肝与美容的关系

肝与美容的关系主要与肝具有调畅人体气机,贮存血液,调节血量功能相关。肝所藏之血靠肝疏泄气机推动运行,才不会瘀滞,两者之间相互协调,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若肝藏血不足,肌肤失养,就会出现面色无华,肌肤干涩,若疏泄功能失常,血液瘀滞则可出现面青或睑靥(yan,黑痣)、黧黑斑之病证。肝主疏泄又有调达情志作用,只有肝气条达,气机调畅时,有才能心情舒畅,笑口常开,青春常驻。肝失疏泄,气机不调,则常常表现为心情郁闷,愁眉苦脸,易出现面部皱纹。肝主筋,其华在爪,肝血的盛衰,直接影响到筋的运动,肝血充盈,才能使筋膜得养,表现在筋强力壮,爪甲光泽亦多软而薄,甚至变形和脆裂。

5)肾与美容的关系

肾所藏之精是人体五脏气阴阳的根本,肾精充沛,则五脏气血旺盛,功能正常,使人容貌不枯,延年驻颜。如肾气不足,可使肾之本色上泛于面,而患黧黑斑。肾精亏损,肾气不足,又可影响五脏生化气血功能,从而出现面部皱纹或齿枯必脱、目花耳聋等未老先衰之症。

肾主水,通过气化作用调节体内水液的平衡。如肾脏功能失常会引起水液代谢障碍,出现颜而肢体浮肿或皮肤干枯不荣等症。

肾主骨生髓,肾精充足,则骨坚固有力,肾精虚少,则骨脆弱无力,甚至发育不良,“齿为骨之余,故牙齿也有赖于肾精的充养,如肾精充足,则牙齿坚固洁白,肾精不足,则牙齿发黑、松动、甚至脱落。“发为血之余”,就是说头发的润养来源于血,由于“精血同源”,故发的营养虽来源于血,但要于肾气,故《内经》曰“女子七岁齿更发长”,“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肾精充沛,头发乌黑亮,肾气衰亏,头发枯萎或早白,脱落。

3)气血津液

1)气

气是构成世界最基本的物质,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中医学里所说的气,概括起来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等;二是指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如脏腑之气、以脉之气等等。

气的生成来源有三方面,即肾中的精气、水谷的精气、自然界的清气。可见,气的生成和先天禀赋、后天营养及肾、脾、胃、肺的功能密切相关,尤以脾、胃的功能为重要。气在人体内时刻不停地运动着,气的运动称“气机”气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但可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这四种形式推动和激发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而且只有在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中,才能得到具体的体现。由于气在人体分布部位、作用和来源的不同,所以有许多不同的名称,归结起来主要有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共同分布、作用于该处,所表现出的各自不同的生理活动。

分布于人体不同部位的气,各有其功能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推动作用:人体的生长发育,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血液的生存和运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均有赖于气的激发和推动。

温煦作用:人体的正常体温依靠气的温煦作用来维持。

防御作用:指气能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并能与侵入人体的病邪作斗争,驱邪外出,恢复健康。

固摄作用:是指气能控制血液不溢于脉外,保证血液在脉中正常循行;控制汗液和尿液有节制地排出,防止体液丢失;固摄精液防止其妄泄等。

气化作用:是指精、气、血、津液在人体的生成和相互转化。

2)血

血是脉管中的红色液体,主要由脾胃水谷之精微所化生,所以《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灵枢。邪客篇》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说明营卫是血液的主要组成部分,对血液的生成具有重要作用。此外,精血之间可以转化,精可以化为血。

血液行于脉管之中,流布全身,环周不休,运行不息。它的正常循环,是各个内脏共同作用的结果。心主血脉,心气推动是血液循环的基本动力;循行于周身的血脉,均要汇聚于肺,通过肺气的作用,血液才能布散全身。此外,还依赖于脾气的统摄和肝藏血、主疏泄功能的调节,所以,血液的正常运行是在心、肺、肝、脾等脏相互配合下进行的。血循环周身,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对全身组织器官起着营养和滋润作用。血还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3)津液

津液是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组织器官内的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一般认为,质轻清稀、流动大的为“津”,津存在于皮肤肌腠之间,起滋润作用。浊而稠厚流动性小,不与气同流行,仅藏于骨节筋膜、颅腔之间,起濡养作用者,称为“液”。

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通过胃的“游溢”,脾的“散精”而成,津渡的输布,要依靠脾的转输,肺的宣降和肾的气化作用。津液的循行输布以三焦为通道,故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经胃下降到小肠、大肠的水液,还要在小、大肠被不断吸收,经脾、肺、三焦而发于皮毛,成为汗,而通过三焦水道下输于膀胱的水液,则通过肾与膀胱的气化作用而排泄于外成为尿。

4)气血津液与美容的关系

气对于人体健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难经。八经〉指出:“气者,人之根本也”。只有气的各种功能正常,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如气虚则推动作用减退,生长发育迟缓,出现营养不良,佝倭或早衰等症。推动作用减退,还可以导致血行不利,甚至产生瘀血,而现黧黑斑、雀斑等证。《难经。二十二难》所谓“气主煦之”如果气的温煦作用不正常,失于调节,则会出现畏寒怯冷、四肢不温等症状。《素问。痹论》说“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卫气的分布,不受脉管的约束,运行于经脉之外,外而皮肝肌肉,内而胸腹脏腑,扁及全身,《灵枢。本藏篇》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如果卫气功能失调,会出现毛发干燥,皮肤枯而无泽,甚则出现皮肤皲裂:卫外不固,则皮肤易感受外邪,产生各种损容性疾病。

《难经。二十二难》说:“血主濡之就是对血的营养和滚滚作用的概括。《素问。五脏生成论》说:“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灵枢。本脏篇》说:“血和则……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血又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血液充足,才能神志清楚,精神充沛,思维敏捷,双止有神,肌肉丰满而有弹性。若血液亏虚,常可见精神不振,面色苍白或萎黄,肌肤干涩,双目无神,爪甲不荣,毛发干枯等;若血热,则会出现酒齄鼻、粉刺、衄血等。

津液滋润皮肤、毛发、保护皮肤的柔润和毛发的亮泽;濡养骨节筋膜,保证运动正常,维持体态的健美。津液的排泄,主依靠汗液、尿液和随呼吸排出的水气。各有关脏腑特别是肺、脾肾功能失调,均可影响津液生成、输布和排泄,既可形成伤津脱液等津液不足的病症,出现皮肤干涩、肌肉松软、毛发干枯、口唇干裂,又可因津液运行障碍,代谢废物不能正常排泄,体内水液潴留,而发生水肿、肥胖等症状。

4、经络学说

1)经络简介

经络:1)、经脉,经,有路径的意思,经脉是经络系统的纵行干线。

      2)、络脉,络,有网络的意思,络脉是经脉的分支,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无处不至。

经络功能: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的通路。

经脉:1)、正经,即手太阴肺经、手劂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足劂阴肝经、足少阴肾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2)、奇经;督脉、冲脉、带脉、阳跷脉、阴跷脉、阳维脉、阴维脉。

络脉:1)别络:较大,共有十五,十二经脉与任、督脉各有一支别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别络有本经别走邻经之意,其功能是加强表里阴阳两经的联系与调节作用。

     2)浮络,浮行于浅表部位。

 

      3)孙络,络脉最细小的分支。

附属于十二经脉的还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

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别出的正经。凡阳经的经别自本经别出而循行体内后,它们仍归到本经;而阴经的经别自本经别出而循行体内后,不再回入本经,却与其为表里的阳经相合,十二经别依表里分成六组,即“六合”。加强了十二经脉在体内的联系,并能通达到某些正经未能行径的器官与形体部位,以补正经之不足。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循行部位上分布于筋肉系统的总称。

作用:联结筋肉、骨骼、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在体表一定皮肤部位的反应区,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机能活动反映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的所在。

2)走向和交接规律

手三阴,从胸走,交手三阳,手三阳,从手在前,交足三阳,足三阳,从头走足,交足三阴,足三阴,从足走腹,交手三 

3)十二经脉流注次序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劂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劂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5、诊法和辩证

诊法则指中医诊察疾病的方法,它包括望、闻、切四诊,它是中医搜集临床资料,借以诊断癍的重要手段。概括地讲,凡是用肉眼观察来了解病情都均属于望诊:凡用听、嗅觉来了解病情的属于闻论;凡通过询问来了解病情的属于问诊;凡用手指的触觉来了解病情的属于切诊来了解病情的屈于切诊。

(一)望诊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对人体全身和局部的一切情况及排泄物等进行有目的观察,以了解健康和疾病状况的一种诊察方法。在中医美容的望诊中主要观察人的精神状态、面部色泽、形态、舌象、五官九窍及皮肤变化等。

全身望诊

望神一神是指“精神”、“神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广义之神,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之神,指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望神,是指观察人的精神状态等和机能活动。神的表现范围极广,涉及到四诊诸方面的内容,如望诊中的目光、神志、形态、舌象等,其中又突出地表现于目光上,此外言谈举止、应答反应、面部表情等。也表现了人的精神状态和情志变化。

得神:是指精气充足,神旺的表现。临床牲为神志清楚、表情自如、面色荣润,言语清晰,目光明亮,精彩内含,反应灵敏、动作灵活,体态自如,呼吸平稳,肌肉不削。它是正常人的神气,即使有病,也示正气未伤,精气未衰。

少神:是指精气不足的再现,临床牲为精神不振,而色欠荣,嗜睡健忘,语声低怯,呼吸少气,倦炱乏力,动作迟缓,少神的出现表示正气虚损,精气不足,多见于脏腑虚证。

烦躁:烦者是指胸中烦闷,精神不安,多由邪热客于心肺;躁者是指身体手足产躁扰,或裸体不欲近衣,或欲投井中,为无根之外热,多由邪热人于肾。

望面色:是指医生观察病人面部的颜色与光泽的一种望诊方法。实际上,中医望色所包括的范围很广,并不局限于面部望诊,其他如皮肤、络脉、爪甲、五官及唇舌等,都可以面部色诊来举一反三。

青色:多主寒证、痛证、瘀血证和肝病,面色苍白带青,多为阴寒内盛,经脉拘急,气血瘀阻所致;而青耳赤,主肝火;面青赤而晦,为郁火;妇女面青,兼见食少多怒,月经不调,属肝强脾弱。

赤色:主热证,满面通红而变盛者。为阳盛热炽,多为外感发热、脏腑阳盛之实热证;午后两颧潮红妖嫩,色泽鲜艳,多属久病阴虚,虚火上炎之证;面赤目白,愁眉苦脸,为忧伤思虑所致;鼻旁、两顿出现蝶形红斑,应警惕红斑狼疮病。

黄色:主虚证、湿证。面色淡黄,枯槁无泽,为萎黄,多属脾胃虚弱,化源不足,营血不能上荣之故;面黄而虚浮,为黄胖,为脾气虚弱,水湿内停之候;黄而泛红,为湿热;淡黄而兼脘腹冷痛,多为中焦虚寒;黄而皮肤干枯、肌肉瘦削,多为胃阴虚。

白色:主虚证、寒证、虫证。面色淡白无华,或灰白暗滞,多为阳气不足,无力帅血上荣于面;面色胱白而虚浮,为阳虚水湿内停;而白而形肥者为痰;面色苍白,伴有腹痛剧烈或战粟者,多因恣食生冷或寒邪袭,寒邪直中肠胃,经脉拘急,血行不畅所致;面部见斑片状白色,多为白癫风病;若面有干燥、淡白色斑者,提示腹中有虫积。

黑色:主肾虚、謇下、

水饮证、瘀血证、痛证。两颧黑而干焦,为肾气亏耗,虚火灼阴;面色黑而暗淡,屈肾阳不足;眼睑周围黑色,为肾阳虚衰,水饮内泛而成,或寒湿下注之带下证;黑而肌肤甲错,为瘀血证。

望形体是通过观察病人的形态来进行诊断疾病的一种诊法。

强弱:强者,是指形体强壮,表现为骨骼粗大,胸廓宽厚,肌肉充实,皮肤润泽,为内脏坚实、气血旺盛之象。弱者,是指形体衰弱,表现为骨骼细小,胸廓狭窄,肌肉消瘦,皮肤干枯,为内脏脆弱,气血不足之象。

肥瘦:肥者,是指形体肥胖,非健壮也。肥而能食,为形盛有余;为肥而食少,为形盛气衰,脾虚有痰,多样有肤白无华,少气乏力,精神不振,古人有“肥人湿多”之说。瘦者指形体消瘦,亦非正常。瘦而无力,为形气俱衰,多因脾胃虚弱,化源不充所致:形瘦食多,为中焦有火,胃热炽盛,消谷善饥则食多;形瘦食少,为脾胃虚弱;瘦人形薄,阴液偏亏,血液衰少,相火易亢,故多发生阴虚火动之证,故有“瘦人多火”之说。

体型:体型是指人体外表形态的特征,据此而分型,它与体质有关。人的体型受到先天禀赋和后天因素的影响,可以说,人的体型在一定方面决定并表现人的体质。

体质的分类比较复杂,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将人类体质分为阳脏、阴脏和阴阳平和三大类。阳脏人,多为阳盛阴虚之体质,体型特点为偏于矮胖,即头方圆、颈短粗、肩宽平、胸廓宽短而圆,身体姿势多呈后仰。阴脏人,多为阳虚阴盛之体质,体型特点为偏于瘦长,即头大、颈细长、肩狭窄、胸廓平坦狭长,身体姿势多呈前曲。阴阳平和之人,无偏胜偏衰,气血调匀,得其中正,体型特点也适中。

分部望诊,中在全身望诊的基础上,根据病人所述的主要症状,对病人机体的局部进行观察,以了解内部及整体的病变情况。

望头面-主要观察头面的形状与动态的变化。头的正常形态为不大不小,没有畸形,五官端正,活动自如。与美容有关的异常情况如下:

面肿:多见于水肿病,若肿起较速,眼睑头面先肿,为阳水,多风水相搏,肺失直发而致;若肿起较慢,先从下肢、腹部肿起,最后波及头面,为阴水,多因脾肾阳虚,水湿泛滥而成。

口眼 斜:单见口眼歪斜,肌肤不仁,面部肌肉患侧偏缓,健侧紧急,患侧目不能合,口不能闭,不能皱眉鼓腮,饮食言语皆不利,此为风邪国络,或络脉空虚,风痰痹阴,多病在阳明之经。

粉刺:颜面可见形如栗米一样的小疙瘩,色赤肿痛,挤破流白粉汁。多为肺经血热报致。

雀斑:在鼻梁、颧部散在大小不等的谈褐色、黄色斑点。多由热郁孙络,风邪外束所致。

黧黑斑:在额、颊、鼻及上唇部对称性地分布黄褐色斑,多因肝气郁滞,血行瘀阻所致。

黑痣:颜面生有大小如豆季、高出于皮肤的黑色疙瘩,多因孙络之血凝滞而成。

 疣目:颜面处可见针尖至绿豆大的、;圆形或不规则的扁平丘疹,褐色或肤色,界线清楚,散在或密集,搔抓可成串珠状,多为肺虚风邪乘虚而入,气血瘀干肌肤所致。

皱纹:面部皮肤松弛而有纹路,多为老年性皮肤萎缩的现象。过早出现的皱纹,常为风吹、日晒、水浸所致,与先天禀赋、全身性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

望颈项:主要通过观察其外形和动态的变化,以诊察疾病,颈项联络头部和躯干,其前部称为“颈”,后部称为“项”

正常人颈项直立,丙侧对称。矮胖者略精短,瘦高者略细长;男子喉结较突出,女子的喉结不甚明显。颈项常见异常情况下:

痿瘤:颈前颌下结喉之处,有肿物如瘤,或大或小,可随吞咽移动,多由肝气郁结,脾失健运,聚湿生痰,致痰气搏结而成,或与地方水土有关。

摄领疮:颈项部散在多角形扁平丘疹,或皮疹融合成片,皮肤增厚,纹理粗厚,状如苔藓,色红、暗红、淡红或红褐不一,表面略覆有鳞屑,多为营血失和,经脉失疏引起。

望目:是根据双目不同部位的颜色与形态的异常变化来诊察不同脏腑的病变,正常人的眼睛应是不肿有内陷,眼睛黑白分明,视物清楚正确,精彩内含,神光充沛,有眵有泪,顾盼灵活。

目色:主要是根据五色主病原则判断病性的寒热虚实,根据五轮分属脏腑的原则判断病位。白睛赤为肺火;目眦赤为心火;目胞皮红肿湿烂为脾火;目眦淡白为血虚证;白睛有大小不等的蓝色,或紫褐色斑点,为蛔虫斑;目胞上下明亮者,多为痰饮病;目注的带下病;常人目胞微黑,而无其他不适,多因夜间休息不好,不作病论。若全目赤肿,是肝经风热;目清澈者为寒;目浑浊者为热

目形:目窝微肿,如新卧起之状,面有水气色泽,是水肿初起之征;目之上,下眼胞肿,如肿势急而色红者,为脾热,红肿而湿烂痛痒者,为肾虚水泛证;老人下眼睑浮肿,多为肾气虚;眼睑边缘局部出现小疖,状如麦粒,微痒,为针眼,多为风热相搏,客于胞睑,或脾胃蕴积热毒,上攻于目所致。

目态:目开向明喜见人者为阳证,目闭恶明惧见人者为阴证;两目上视,不能转动,称为“戴眼反折”,常见于肝风内动人之人;两目上视,白多黑少者;称为“瞳子高”为动风先兆;横目斜视,是肝风内动的表现,亦有先天者,应与区别;胞睑下垂,展目困难,称为“‘睑废”,双睑下垂多为先天不足,脾’肾双亏而成,单睑下垂或双睑下垂不一,多为后天脾虚气弱,或外伤后元气失和,经络失于宣能所致;胞睑振跳,牵及眉际,不能自主控制,称为“目闰”多为外感风热上客于目窍,贼邪不泻,或血衰气弱,经脉失养所致。

望耳:是神观察耳廓色泽、形态等,正常耳廓表现为耳轮肉厚而红润,耳大有轮,它是肾气充盛,形体健壮的表现。

耳色:色白属寒证,常见于暴受风寒,或寒邪直中,色深红为热证;若红肿则属少阳相火上攻,或为肝胆湿热火毒上蒸;午后耳红有热,为肾中虚热。

耳形:耳厚而大是形盛,属肾气足,耳薄而小为形亏,属肾气亏,耳薄干枯,是先天肾阴不足;耳肿起者,是邪气盛,若耳轮红肿,多属少阳相火上攻;耳瘦削者,是正气虚,多属肾精气亏,或肾阴不足,耳轮甲错,为久病血瘀。

望鼻:是指望鼻的色泽及形态等异常变化,政党鼻应是鼻色明润、端正、无畸型。

鼻色:鼻头色青为腹中痛,色黄为里有湿热,色白为气血虚或亡血,色赤为肺脾二经有热,色黄为有水气内停。

鼻形:鼻肿起为邪气盛,界头或鼻周色红,生有丘疹者,称为“酒齄鼻”,多因血热壅肺而成。

望口唇:是观察口唇的色泽和形态的变化。正常人的口唇表现为唇色红润,无畸开支等形态改变。

唇口色:唇口色诊与面部色诊基本相同,因唇粘膜薄而透明,其色泽变化更为明显,望诊更方便,总体而言,唇色淡为正气虚,色深为邪气盛。具体而论,色淡白为血亏,血不上荣,故毫无血色,可见于大失血的患者,淡红为虚寒,多属血虚,或为气血双虚,体质稍弱而无病之人亦可见此唇色;深红为实为热,深红而干,是热盛伤津,赤肿而干为热极,紫绛而干焦为瘀热;唇色嫩红为阴虚火旺。

唇口形:唇肿为邪气盛,唇萎为形气虚;口唇发痒,色红且肿,破裂流水,痛如火灼,名“唇风”,多由阳明胃火上攻所致;唇干裂,为津液损伤见于外感燥热,邪热伤津,亦于脾热,或为阴虚津液不足;唇干枯碎裂,为胃中积热,津液亏损,口唇层层脱皮,多为风燥,口角流诞,多属脾虚湿盛,或胃中有热;口角向左或右呈歪向右,风客于右则歪向左。此外,先天畸型,如兔唇、鹗裂、多为肾精不足。

望齿:望齿是观察牙齿的色泽、形态和润燥的变化,正常牙齿表现为洁白透亮,有人形容为“珐琅齿”。

齿色:牙齿洁白润泽是津液内充,肾气充足的表现,虽病而津液未伤。牙齿干燥,为热感伤津,常见于胃热炽盛等;齿燥如石,是胃肠热极,津液大伤;齿干焦有垢,为胃肾热盛,气液未竭;齿黄而干燥者,是热盛伤津的表现。

齿态:牙齿松动稀疏,齿根外露,多属肾虚,或虚火上炎;齿垢为胃浊所结,垢黄厚者为湿热熏蒸。

望头发:望发,主要观察头发的色]质的异常与脱落情况。从发属毛类,故眉、须都归于发类。正常人的头发布均匀,疏密适中,乌黑润泽,柔软不脱,为肾气充盛、营血充足之象。

发色:发干枯发黄,且稀疏无汹涌者,为精血不足,常见于大病之后,或虚损病人;发干枯色黄易脱,甚至大片脱落者,常因大病之后,或产后失血,阴血耗伤,发失所养而成;青壮年发白,伴有健忘、腰膝酸软无力,多属肾精亏损,或劳神伤血;青少年发白,或老年发黑,若无其他病象者,是因禀赋不同,不作疾病论。

发质:发稀而细,质脆易断者,多为肾虚、精血不足,或阴虚血燥所致。

脱发:青壮年脱发,头发稀疏者,多属肾虚,或血热;头发突然大片脱落,头皮干滑发亮,称为“斑秃”,多属血虚受风。

望指甲:指甲,又称“爪甲”,望甲主要是通过观察爪甲的形态及色泽变化,藉以诊断病证的方法,亦称为“甲诊”。

正常的指甲是纵横皆呈弧形微曲,但弧度较小,厚薄适中而坚韧,光滑润泽,其色淡红均匀,后部有淡白色甲印,向甲体按压时变白,去压后即恢复呈淡红色,说明气血充足、调畅、脏腑和调,为身体健康之征。

甲色:甲色淡白为血虚,或气血两虚;甲色苍白,为虚寒,多属脾肾阳虚;甲色白如石腊光泽,为血虚、失血;甲红主热证,一般为气分热;甲色鲜红为气分有热,或阴虚劳热,全甲绯红,为阴虚有热,甲根色红,中前淡白是痰饮;甲色紫主瘀血;甲色红白不均匀呈片状、点状、为气血不调,或虫子积;爪甲枯槁无光,为阴血不足甲态;按压指甲,按之色白,放之即红,为气血流畅;按之色白,放之不红,是气血已滞。甲枯而易脆裂者为阴虚血少,肝血不荣;指甲增厚、粗糙、失去光泽,枯槁易裂,或见黑甲者。多为甲癣,或为气虚血燥,或为湿毒外浸,阻遏气血所致;甲板不坚,失去韧性,且呈层状分离,易于断裂,多因血行瘀滞,或为血燥,指甲失荣所致;甲板凹陷,且有横沟,多少不等,称为“反甲”,多因肺燥阴虚,气津不布,或气虚血瘀或肝血不足,以致指甲失养而成,甲根向远端起纵行嵴棱,多少不等,平行而成纵沟者,多为肾阴不足,肝阳上亢,成气血双亏所致。甲扁平,表现不平,常有交叉纹理,甚或甲沟肿胀,多为有咬指甲等不良习惯而成。

望皮肤:望皮肤,主要是望皮肤的色泽、形态改变、以了解邪气的性质和气血津液的盛衰,测知内脏的病变,判断疾病的预后。正常人的皮肤为荣润而有光泽,是精气旺盛、津液充沛的征象,其润燥可随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而相应的变化。

润燥:若气候不燥,而皮肤显得干燥,或在气候干燥的时候,皮肤的干燥超越正常的程度,称为“皮肤干燥”,是津液亏少,失于滋润的征象,皮肤表面粗糙且干,缺少弹性者,为干瘪,多为津液耗伤,或精血亏损;皮肤表面粗糙且干,呈褐色,皮枯如鱼之鳞状,抚之棘手者,称为“肌肤甲错”,是血虚挟瘀所致,若蒹有眼眶暗黑,为内有干血。

肤肿:皮肤虚浮肿胀,按之有压痕而不能随手复起者,为水肿、为脾、肺、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水湿泛滥肌肤而成;皮肤红肿,伴有热痛,为阳肿,是脏腑热盛之反应;皮肤漫肿不红不痛,为阴肿,是阳虚阴盛之征。

痱子:是皮肤发生密集的尖状红色小粒,瘙痒刺痒,其后干燥成细小鳞屑,多发于夏季,小儿和肥胖之人多见,由于湿热之邪郁于皮肤而发。

热气疮:是针头到绿豆大小的水疱,常了一群或二、三群,有痒和烧灼感,好发于口角唇缘,或眼睑,常见于高热病人,正常人亦可发生,多由风热之素,阻于肺胃二经,湿热熏蒸皮肤而发。

湿疹:又称“浸淫疮”,表现多样。初起多为红斑,迅速形成肿胀、丘疹或水疱,继之水疱破裂、渗液,出现红色湿热之糜烂,以后干燥结痂,痂脱后留有瘢痕,日久可自行消退,多由风、湿、热留于肌肤,或病久耗血,血虚生风化燥,而使肌肤失养而受损,有关皮色主病,基本同面部五色主病,皮损辩证在后面的辩证章节中单独介绍。

附:皮肤类型

在美容科,皮肤类型是美容医师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之一,当然一个人的皮肤类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年龄、季节等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并且亦有同一个人在不同部位,其皮肤类型亦不相同的。结合现代方法及一些测试手段,一般将皮肤分为五种类型:

1、中性皮肤  为一种理想的、健美的皮肤。皮肤厚为难适中,肌理不粗不细,毛孔较细,皮肤分泌及汗液排泄适度;无粗糙及粘腻感,血液供应充足,面色红润,滋润光滑,富有弹性,较耐晒,对外界刺激不敏感,不出现雀斑、粉刺等暇疵,此类皮肤随季节和年龄发生变化,冬季常感干燥,夏季稍觉油腻。

2、油性皮肤  可分为普通油性和超油性皮肤两类:

1)普通油性皮肤:毛孔粗大,皮脂分泌过多,脸上油腻光亮,不易衰老及出现皱纹,有经受住外来刺激。

2)超油性皮肤:除上述油性皮肤所应有的外观特征外,脸上长有许多黑头粉刺或脓疱。

3、干性皮肤  亦可分为缺水干性皮肤和缺油干性皮肤两种:

1)缺水干性皮肤:皮肤没润滑,肌理较细致,缺乏弹性,经不住风吹日晒等各种刺激,眼部周围出现皱纹和皮肤松弛现象,常有粉状皮屑自行脱落,有的表现为洁白而薄细,皮肤毛细血管及皱纹明显,皮肤敏感,有的则表现为皮肤色黄、粗厚、质感差。

2)缺油干性皮肤:毛孔不明显,皮脂分泌少,皮肤不油腻,少光泽,也常有皮屑脱落。

4、混合性皮肤为干性与油性皮肤的混合。在面部,油性皮肤常呈一个“T”字型,包括前额、鼻部、嘴部及下颚,而眼部、面颊、下颌为干性皮肤部位。

5、过敏性皮肤为多数皮肤毛孔粗大,有油腻感,有的发生斑损,有的表现皮肤过敏,红肿发痒。

舌疹

望舌,是医生通过观察舌质和舌苔的变化,以诊察疾病的方法。

望舌应注意光线、伸舌姿势以及染苔等方面情况,以免造成误诊。正常人的舌象应是舌体柔软,运动灵活自如,其大小、胖瘦、老嫩适中,无异常形态,舌质淡红而鲜活,舌苔薄白均匀,揩之不去,其下有根,干湿适中,不粘不腻,临床上称此为“淡红舌,薄白苔”。

望舌质  即舌之本体,由舌的肌肉、血脉、经络所组成,与体内脏腑、气血、津液关系甚为密切。望舌质对于诊察疾病、判断预后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舌神:为舌之神气,是人体生命活动在舌上的集中表现。有神之舌,表现为舌质荣润红活,光泽而有生气,舌体灵活自如,是脏腑、气血、津液充盛的象征。

舌色:为舌体的颜色,可反应脏腑、气血的盛衰及邪气的性质。

淡红舌:为健康人之色,表示气血调和,无病之象,或见于疾病初起,病情轻浅,未伤气血者。

淡白舌:主虚证、寒证。淡白而瘦薄,多属气血两虚,淡白而湿润,舌体胖嫩,或有齿痕,多为虚寒证。

红舌:主热证。舌之鲜红,干燥少津,苍老粗糙,甚或起芒刺,舌苔黄厚,属实热证;鲜红而嫩,少苔或无苔,甚有裂纹者,属虚热证。舌尖独红为心火上炎,舌边红赤为肝胆火旺,舌中红赤为中焦热盛。

绛舌:主内热深重。舌绛而干燥,舌面有芒刺、裂纹,是热人营血的重要标志;舌绛而有黄白苔,为邪留气分,未尽人营,舌绛少津,苔少或无,舌体瘦小,或有裂纹,为阴液亏竭,阴虚火旺;舌绛少苔而津润,多为血瘀,是热人营血,热炽津伤,舌中干绛为胃火伤津,舌根绛为血热内燥。

紫舌:主热证、寒证、瘀血证。淡紫而润,或带青、或暗,乃因寒邪凝闭,阴寒内盛,血脉瘀阻所致;舌色紫暗,价之湿润不干,为瘀血;舌尖有紫色斑点为心血瘀阻,舌边有瘀斑为肝郁血瘀,舌中紫暗为瘀阻胃络,全舌紫暗,其瘀血较重。

舌形:是指舌的形体形状,反映脏腑、气血的寒热虚实。

1)老、嫩舌:老舌主热证、实证;嫩舌主虚证、寒证。

2)胖、瘦舌:胖大舌多主湿,胖嫩而舌色淡白属脾肾阳虚,水湿不化之征;胖大而色淡红、或红,伴黄腻苔,多是脾胃湿热与痰浊相搏,湿热痰饮上溢所致。瘦薄舌主气血两虚、阴虚火旺,瘦薄而色淡白为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瘦薄而色红绛干燥,多属阴虚火旺。

3)齿痕舌:主脾肾阳虚,阴寒内盛。齿痕而色淡白湿润多为寒湿壅盛;齿痕而色淡红,属脾虚,或气滞。

舌态:是指舌体运动的状态。与美容疾病有关的有歪斜舌。其主病为风邪中络,肝风内动,挟痰或挟瘀,阻滞一侧经络而致。

望舌苔 是指舌体上面所散布的一层苔垢。正常人的舌苔是由脾胃之生气上熏,胃津上潮,凝结干舌面而成;病理舌苔也与胃气之上升有关,但往往是因病变而挟有食浊之气、诸病邪气上泛而成;病理舌苔可以推测病邪的性质、病位的深浅、邪正的盛衰。

苔质:即舌苔的形质。望苔质,可以分析病邪传变的表、里、寒、热关系。

1)厚、薄苔:观察舌苔的厚薄,能帮助了解病邪的轻重及病情的进退。薄苔,多见于健康人,若有病也多主疾病初起,病邪在表;厚苔,多主病邪传里,病情较重,或内有食积、痰湿等。

2)润、燥苔:观察舌苔的润燥,可了解津液的变化。润苔,可见于健康人,或病者津液未伤;滑苔主水湿内停。

3)腐、腻苔:观察腐腻,可以察知阳气与湿浊的消长。腐苔,主食积胃、痰浊内蕴等;腻苔,多主湿浊、痰饮、食积、湿热等。黄厚腻,多为痰热、湿热、暑热、食滞、以及湿痰内结,腑气不利等;白滑腻,为湿浊、寒湿。

4)偏、全苔:观察舌苔之偏全,可以了解病变的部位。全苔,主湿痰阻中;偏外苔(舌尖为外),为邪入里未深,先伤胃气;偏内苔(舌根为内),为表邪虽减,胃滞尚存;偏左右苔,为邪在半表半里、肝胆湿热。

苔色:即舌苔的颜色,望苔色可以推断疾病的性质、病位和胃气的存亡。

1)白苔:主表证、热证。淡黄苔,为外感风热,或风寒化热,黄腻苔,为湿热积滞,内阻中焦;黄而干者,主热邪入里伤津,或实热证;焦黄苔,为阳明里实,或热与瘀互结。

综上所述,望舌可以判断脏腑气血的盛衰,分辨病邪的性质,推断病位的深浅,推测病势的进退,它在临床上居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闻诊

闻诊  是指医生运用听觉和嗅觉,辨别病人的声音和气味变化,以诊察疾病的方法。

听声音是指正常人在生理状态下发声自然、音调和畅,响亮圆润,言语清楚,言与意符,它说明人体发音器官和脏腑功能正常、精、气血津液充盈,在病理情况下,患者发声高亢、洪亮、有力,多属实证、热证,表示人体正气充足,或阳热充盛,机能活动亢奋;发声低怯,细弱无力,多属虚证、寒证,表示人体正气虚衰,或阴寒凝滞,机能活动衰减。

嗅气味 是指嗅觉病人身体所发出的各种气味的一种诊病方法。健康人体,气血流畅,新陈代谢正常,是不会有异常气味产生的。当受病时,往往因脏腑功能失常、气血津液运行阻滞,或邪毒内客、气血津液为之所熏蒸,而产生异常的气味。一般而言,恶臭者多属热、实证;略带腥臭者多属虚、寒证。

口气 是指从病人口中发出的气味。正常人在呼吸或说话时是无特殊口气的。若口气秽臭,多属脏腑积热,尤以胃热为多见,或有龋齿、口腔不洁等;若口气酸臭者,多为宿食停滞胃腑所致。

汗气是指由身体发出,病人身有汗气,可知曾已出汗。汗有腥膻气,是风湿热邪久盛于皮肤,津液受到蒸变之故;腋汗多而臊臭,属腋臭病,多由湿热郁结所致,且常与遗传因素有关。

(三)问诊

问诊  是指医生询问病人,或陪诊者,借以了解病情的一种诊察方法。

问诊的内容包括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和家族史等。

一般情况是指包括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婚姻、民族、籍贯、住址(或工作单位)、就诊日期等。

主诉是病人就诊时陈述的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间。如面都起红疹二日。

现病史:包括过去一般健康情况。如是否对某种食物、药物及化妆品、洗涤用品等发生过过敏反应;过去患过何种疾病,是否痊愈,有无复发,对现患疾病有无影响;有无外伤;曾经作过何种手术,有无形成疤痕疙瘩等。

个人生活史:是指病人的生活习惯、居住劳动环境以及婚姻生育等方面的情况。包括问饮食嗜好,如嗜食酒肉肥甘者,多有痰湿之患,或湿热内蕴而面生疮疱;问精神情绪,如心情苦闷,情绪忧郁,易致肝气郁结;问劳逸起居,如平素喜用何种化妆品,生活艰苦还是富裕,喜好运动否;问婚姻生育史,对女性尤要询问月经、带下和胎产等情况。

家庭始:是指询问病人直系亲属的健康状况,曾患过疾病的情况。如疣目、疥疮常与接触传染有关;某些遗传性疾病,又与血缘关系密切,如体气等。

问现在症状又称“现在症”。要重点询问与辩证关系密切的症状。

问寒热:寒,是指病人自觉怕冷的症状,临床上有恶风、恶寒、畏寒之分。恶风多为风邪为患;恶寒多属外感寒邪;畏寒又称“形寒”,是阳虚的表现。热,是指发热。既可指体温升高的客观指征,又包括病人的主观感觉。

问饮食:是指饮食口味,可以了解脾胃及脏腑的虚实,在许多损美性疾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因为脾胃功能障碍所致,如一些病人因胃肠功能紊乱导致面生粉刺等。

问饮水:口渴喜冷饮,为热盛伤津之征;渴不多饮。为阴虚、湿热、瘀血等证。

问纳食:食欲减退为脾胃功能失调;食欲亢进多为胃火炽盛;饥不欲食则为胃阴不足。

问偏食:如喜食肥甘者多生痰湿;喜辛辣、饮酒者,常内蕴湿热;喜热食者体内多寒;喜冷食者体内多热。

问睡眠:睡眠对美容有密切的关系,如失眠的病人面色多不好,或晦暗,或萎黄,或眼眶发黑、发青等。一般入睡困难,甚至彻夜不眠,兼见头晕耳鸣、心烦多梦、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者为心肾不交;多梦易醒,醒后再难入睡,兼惊悸健忘,面色少华者为心脾两虚;失眠兼有脘腹胀满者多为食伤脾胃等。若病人嗜睡,可见困倦欲睡。兼头身沉重、胃脘闷纳呆等多为湿困脾阳;嗜睡以食后为甚,多见于脾胃虚弱。

问二便 大便秘结之人易生面疱;长期腹泻之人则消瘦,而色无华等。小便排泄不畅,易致水停体体内,而致肥胖、虚浮等。

(四)切诊

切诊  是指医生运用手掌或手指的触觉,对病人的一定部位进行触、摸、按、压等,以了解病情的易致诊病方法。

脉诊亦称“切脉”、“候脉”等。正常人的脉象为和缓有力,节律均匀,一息4~5至(72~既次/分),不浮不沉,不大不小,尺部沉取有一定的力量,并随生理活动和气候环境的不同而有相应的正常变化,其中以三部有脉,应指和缓为重要,是胃、神、根在脉象上的具体体现。在损美性疾病中,有的病人的脉象并无明显改变,如局部、慢性损美性疾病的病人,一般脉象变化不大;相反,急性、泛发性损美性病的病人的脉象,一般会有明显变化。如有渗出、糜烂时,往往有濡、数等湿热证脉象;或滑数、弦数等毒热证的脉象;油风患者,虽为头部局部的病变,但往往是机体血虚肾亏证所致,其脉象可表现为细、沉细、浮滑少力等虚脉。脉象的变化是因人、因时、因病而异的,如有的病虽然皮损表现为大片红斑、风团性损害,当是内热炽盛所致时,脉象表现为滑数;当是风寒证时,脉象则为浮、或浮滑、浮紧等。

在损美性疾病中脉象变化与内科、外科疾病一样,可见到二十余种脉象。

脉诊在临床上居较重要的地位,它可以判断病位、病性和邪正盛衰的情况,以推断病情的进退预后,从而指导辩证施治。

病脉是指疾病反映于脉象的变化,就叫病脉。一般来说,除了正常生理变化范围以及俱全生理特异之外的脉象,均属病脉。在脉学发展过程中,由于医者切脉的体会不同,所以对脉象命名也不一致。我国最早的脉学专书《脉经》提出二十四种脉象,《景岳全书》提出十六种,《濒湖脉学》提出二十七种,李士材的。《诊家正眼》又增加疾脉,故近代多从二十八种脉论述。脉象是通过位、数、形、势等四方面来体察。如浮沉是脉位的不同,迟数是至数的不同,虚实是力量强弱(气势)的不同,有些脉象,又是几个方面相结合的,如洪、细则是形态和气势的不同。

各种主要脉象与主病:

1)浮脉:

脉象: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有余。

主病:表证。亦主虚征。

说明:浮脉主表,反映病邪在经络肌表的部位。邪袭肌腠,卫阳抵抗外邪,则脉气鼓动于外,应指而浮。但久病体虚,也有见浮脉的,多浮大无力,不可佳作外感论治。

2)沉脉:

脉象: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主病:里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说明:邪郁于里,气血内困,则脉沉而有力;若脏腑虚弱,正气不足,阳虚气陷,不能升举,脉气鼓动无力,故脉沉而无力。

3)迟脉:

脉象: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相当于每分钟脉搏60次以下人)。

主病:寒证。有力为寒积,无力为虚寒。

说明:寒凝气滞,阳失健运,故脉象见迟,迟而有力为冷积实证;迟而无力,多属虚寒但邪热结聚,阻滞血脉流行,也见迟脉,但迟而有力,按之必实,如伤寒阳明病脉迟可下之类,故脉迟不可概认为寒证,当脉症合参,久经锻炼的运动员,脉迟而有力,则不同病脉。

4)数脉:

脉象:一息脉来五至以上。(相当于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

主病: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

说明:邪热亢盛,气血运行加速,故见数脉,必数而有力;久病阳虚,应热内生,脉也见数,必数而无力若阳虚外浮而见数脉,必数大而无力,按之豁然而空,上述三者鉴,还当脉症合参。

5)洪脉(附大脉)

脉象:脉复印:洪脉极大,状若波涛汹涌,来盛去衰。

主病:气分热感。

说明:内热充斥,脉道扩张,气盛血涌,故脉见洪象,若久病气虚,或虚劳,失血,久泄等。

(五)按诊

按诊  是指指医生用手直接触摸或按压病人的某些部位,以了解局部的异常变化,从而推断疾病的部位、性质和病情的轻重等情况的一种诊病方法,在中医损美性疾病的诊察中,按诊亦有其特殊的意义。

察寒热:根据肌表的冷暧,可知病人的寒热,如热邪盛则肌表多热,阳气衰则身多寒。

察润燥:如皮肌之润燥,可以了解有汗,尤汗、津液盈亏及皮肌的类型。如皮肌光滑、干涩,为尤汗;皮肌湿润,为有汗;干瘪者为津亏;皮肌甲错者是伤阴或内有瘀血阴滞的表现。触摸皮肤油腻打滑者,为油性皮肤,反之干涩者为干性皮肌。

察疮疡:触摸疮疡,可辨别病证的阴阳和疮疡是否成脓液的多少,以及部位的深浅,凡疮疡之病,按之肿硬不热,根盘平塌漫肿者,多属阴证;按之红肿热痛,根盘紧束高起的,多属阳证;按之质硬而固不热者,为无脓;按之边硬顶软热甚者,是已化脓;轻按即痛者,脓有表浅;重按而痛者,脓在深部;若两手分别放在肿块的两侧,用一只手时轻时重地给予冲压,另一只手静候深部有无波动感,若有波动应手者,为有脓。

2)辨证

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辩证是论治的前提,处方用药的先决条件,正确的治疗来源于正确的辩证。所谓辩证,就是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到的资料,运用中医的基本理论,根据它们内在的联系,加以归纳、综合、分析而作出证候的判断的过程。中医的辩证方法有很多,由于损美性的疾病多与全身的状况有关,所民对它们的辩证方法与其他各科一样,外感性疾病可用六经、卫气营血、三焦等辩证方法,人伤性疾病可用脏腑、气血津液、经络等辩证方法。

八纲辩证

八纲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它是辩证论的理论基础,也是其他辩证方法的基础。无论何病,都可以从望、闻、问、切四诊中得来的资料,运用八纲将其归纲为表里、虚实、寒热、阴阳四对证候,即从类别上讲,有阴证和阳证两大类;从病位上讲,纲证候之间还具有相兼、夹杂、转化等关系,可以说,一切疾病的辩证都离不开这八纲,损美性疾病的辩证也不例外。从大的方面说,与其他各科的辩证相同,必须进行整体的辩证,才能找到皮损性的深浅、寒热程度、虚实的性质与机体阴阳变化,得到更好的治疗,但损美性疾病又有它自己的特殊性。

第二节肥胖

由古至今,对人体形态美的认识有很大的差异。我国古人把肥胖看做是一种福相,是富贵的象征。尤其在唐代,仕女以“微骨丰肥”为美。当今,人们的身体不胖不瘦、体胳健壮,为健康标志。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趋于高糖、高脂肪、高蛋白质,此外,运动量减少,能量消耗减少,脂肪堆积,人体逐渐肥胖。据有关资料报道,全世肥胖者已达12亿。肥胖和肥胖产生的各种疾病将严重威胁人类,肥胖将是一种日益危害人类健康的“文明病”。

肥胖:体内脂肪组织过多,显著超过正常人体生理需要,而且有害于身体健康和正常功能的状态称肥胖。

一、体重

体重是人体的重要。肥胖由体重反映,当超过理想体重的一定量才能叫肥胖。一般超过理想体重的10%,称为过重,超过20%,称为肥胖。

理想体重,又称标准体重。常用测定肥胖的方法及标准有以下几种。

(一)体重简易计算方法

男性平均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

女性平均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0

(二)标准体重

1)成人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00.9

21岁以上儿童体重(千克)=年龄 2 + 8

31-6月龄婴儿体重(千克)=出生体重(克)+月龄600

47-12月龄婴儿体重(千克)=出生体重(克)+月龄500

(三)体重指数(BMI

肥胖可由体重测定外,还可用体重指数测定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

BMI≥25kg/m²:体重超重

BMI≥30kg/m²:肥胖

BMI≥30-34.9kg/m²: 一级肥胖

BMI≥35-39.9 kg/m²: 二级肥胖

BMI ≥40kg/m²:      三级肥胖

()肥胖度测定

肥胖度=实测体重-标准体重100%

计算±10%属正常范围,>10%为超重,>20%为肥胖,20%-30%轻度肥胖,30%-50%为重度肥胖,>50%为重度肥胖,>100%为病态肥胖。

有些人肌肉发达,体重增加时,不属于肥胖范围,水肿患者,水份潴留组织,体重增加,也不属于肥胖,因此,不能把体重增加一概视为肥胖,是否肥胖要全面考虑,综合分析。

二、肥胖的原因人体胖、瘦取决于体内肥胖细胞的数量和肥胖细胞何种大、小(脂质含量多少)。从小儿时期开始肥胖者,肥胖细胞的数量比正常体重者明显增多;成年后开始肥胖者,主要是肥胖细胞何种肥大,短时间肥胖者主要是肥胖细胞无病呻吟;缓慢长期性肥胖,肥胖细胞体积大,数量又增多。

(一)热量摄入过多(营养过剩)

肥胖发生的原因很复杂,大多数与饮食过度有关。饮食过度是指摄取食物所含热量超过机体基础代谢\生长发育\生育哺乳以及生产劳动消耗的能量,即“收入”超过“支出”;,多余的营养物质特别是糖类转变为肥胖堆积在体内,使肥胖增多,引起肥胖。

1、食物脂肪

食物蛋白质经消化系统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后,才能被人体吸收。脂肪分解物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当有多余时,可进入“脂库”增加,人体会发胖。

2、食物蛋白质

作物蛋白质经消化系统分解成氨基酸后,才能被人体吸收。蛋白质提供人体热量有限,但也能转化成脂肪贮存。

3、食物糖类

食物中淀粉是大分子物质。面粉、大米含有大量淀粉。淀粉需经消化系统分解成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进入体内的糖,基本上都可被用来供给热量,或转化成量,平均约400-500克,提供的热量可达6694-8368千焦(1600-2000千卡)。当人体内热量消耗少于热量摄入时,体内糖很容易转化为脂肪贮存。葡萄糖大量摄入时,可使胰腺内的胰岛大量分泌胰岛素,可促使葡萄糖转化为糖元,转化为脂肪。

(二)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肥胖的发生中有显著作用。

据有关报道:母:70%-80%子女肥胖。父母单方肥胖:40%-50%子女肥胖。养子女的体重指数(BMI)与亲生父母的BMI高度相关;与养父母的体重指数(BMI)无明显相关,单卵孪生子在不同环境中抚养,他们的BMI90%基本相同。

有报道:一对同卵孪生兄弟,从小不生活在一起,25岁后各自建立家庭,生活条件虽然有差别,但两个人发胖几乎是同时发生,在他们年龄30岁出头时,体重已接近100千克(身高均在178cm左右)

(三)身体热量消耗少

肥胖者常活动量减少,热量消耗少,多余脂肪的形式贮存,人体就会发胖。当劳动强度大或活动量大时,能量消耗大,食欲增强,食量增加,以维持体内的热量平衡。当体内活动减少,便逐渐形成肥胖。据统计,26.43%的肥胖者与活动量少有关。

肥胖者要注意调节饮食营养,坚持锻炼身体,能充分满足身体新陈代谢的需要,又不致使热量过剩,脂肪堆积,形成肥胖,即能量的收入和支出保持平衡。

(四)饮食习惯与嗜好因素

1、喜欢吃甜食和油腻食物者

2、喜欢喝肉汤,好吃细软食物者

3、不喜欢吃含纤维素食物者

4、两餐之间喜吃零食者

5、饭后喜静卧者

6、进食频次减少,每次量增加者(少餐多食者)

7、饮少量酒者,饮少量酒,可促进食欲,增加饮食量,尤其常喝啤酒者,更易肥胖。

(五)性别、年龄及职业因素

女性肥胖者多余男性肥胖者。

1)研究证明,女性脂肪细胞数量较男性多。

2)女性活动量较男性少

2、年龄

肥胖者比例随年龄增加。31-41岁之间是肥胖的高发年龄段。

3、职业

1)脑力劳动者肥胖发生率比体力劳动者高。

2)城市居民肥胖发生率比农民高。

3)体力消耗少,工作不太紧张的职业者,肥胖人多。

(六)妊娠

妊娠最后3个月,孕妇要控制饮食,不宜营养过度,以免胎儿肥胖。

(七)疾病

1、内分泌功能紊乱。

(1)胰岛素有促进脂肪合成,抑制分解作用。

(2)垂体前叶功能低下,垂体性肥胖症。

(3)甲状腺功能减退。

(4)性腺功能低下,雌激素与脂肪合成代谢有关。

2、炎症、外伤、肿瘤、下丘脑病变。

(八)情绪对食欲的影响

肥胖者对食物的气味、颜色以及周围的气氛的敏感度高于瘦人。当食物色、香、味俱佳时,肥胖者食欲会大增,无法抑制对美食的诱惑,大量进食,使人更肥胖。

(九)社会环境的影响

据有关研究,自然界环境因素和生态因素可影响人类的健康。此外,社会经济因素行为方式等对人类健康有一定影响。有报道,日本是一个肥胖人少的民族,但移居夏威夷、美国本土的日本人,肥胖人明显增高。这与当地高脂肪、高蛋白的饮食结构;24小时营业的快餐厅、速食店和超市为人们提供餐饮极大方便;家用冰箱丰富食物贮存,欲吃即取,造成原本没有遗传肥胖基因的日本也成了胖子。由此可见,社会环境对人体肥胖有明显的影响。

三、肥胖的危害性

当人们出现严重肥胖时,可见易疲劳、气力、懒动、走路气急、关节疼痛、活动困难,甚至丧失自理能力。

肥胖可引发一系列合并症,增加并发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胆结石症、高脂血症、脂肪肝、痛风、关节炎及某些癌症等的可能性。肥胖者心理上可表现出自卑、抑郁等心理障碍。

(一)胖影响寿命

肥胖者平均寿命比正常人寿命短。原因是体内脂肪大量沉积,增加了机体的负担和耗氧量。。耗氧量比正常人高30%-40%。肥胖者,脂肪在血液中含量增高,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弹性下降,可导致高血压和冠心病等严重疾病,危及生命。美国科学家研究表明:45岁以上男性,当体重超过正常体重的10%时,体重每再超重1磅(1=0.454千克),寿命缩短29天,据有关报道,45岁以上,体重每增加0.5千克,死亡率增加1%,体重每增加0.5千克,死亡率增加1%,体重超过正常值的1%国外另一项调查证明,随着BMI的增高,残废率也显著提高,当BMI>40时,由死亡极高危险;MBI35-40为死亡高度危险;BMI30-35为中度危险;BMI25-30为低度危险;BMI<25为极低度危险。

(三)肥胖影响血糖

肥胖人中的糖尿病人为非肥胖的4倍。40岁以上糖尿病人70%-80%有肥胖史。糖尿病的发病率随着肥胖程度增加而增加。肥胖人易引起糖尿病,是由于肥胖人的细胞,特别是脂肪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胰岛必需分泌比正常时高出5-10位胰素,才能满足代谢上的要求。肥胖者比正常人需要更多的胰岛素,使葡萄糖得到正常利用。久之,胰岛疲劳,最终不能充分生产胰岛素,血液胰岛素含量下降。

(四)肥胖影响血脂

高脂血症就是血浆胆固醇、三酰甘油、总脂等血浆万分的浓度超过正常标准。肥胖者常脂肪代谢紊乱,血浆游离脂肪酸浓度升高,胆固醇、三酰甘油、总脂等血脂万分普遍增高。高肝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五)肥胖影响血压

肥胖者的高血压发病率,大大超过正常体重的人。肥胖患者懂得氧消耗量、心搏出量、循环量增加,血压收缩、血压升高。由于高胰岛素血症,促进远端肾小管对钠重吸收,引起钠的蓄积、使血压升高。

1、肥胖对心、脑血管影响

肥胖者心、脑血管发病率明显高于一般正常体重的人,死亡率也明显高于正常人,肥胖者心脏周围脂肪大量沉积,影响心脏的舒张、收缩活动。全身皮下脂肪大量沉积,为了保证血供,心脏排血量增加,加重了心脏负担。肥胖者易引起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和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均会引起冠心病、脑溢血等。

2、肥胖影响集机体免疫力

肥胖者体内的微量元素,如血清铁、锌含量都比正常体重的人低。铁、锌与免疫力活性有密切关系,铁、锌降低时,会影响免疫功能。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容易患感染性疾病。

3、肥胖影响生育

肥胖使女性激素分泌失去平衡,导致月经异常,卵巢功能不全和子宫发育不良,引起不孕症。肥胖体内脂肪堆积,可刺激内分泌系统,使雌激素或催乳素含量增加,从而诱发乳腺癌。

4、肥胖影响日常生活

肥胖者氧气消耗增多,过度肥胖,会发生却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表现为无精打采,昏昏欲睡,肥胖者行动迟缓,反应缓慢。

5、肥胖对其它疾病的影响

1)肥胖者发生胆石症、胆囊炎,男性肥胖者较正常体重多2倍;女性肥胖者较正常体重者多3倍。但石症大部分是胆固醇结石。

2)肥胖者体重较重易发生椎间盘突出症、脊柱椎间骨骨质增生(方刺形成)下肢骨关节炎、扁平足(平足底)。

3)肥胖者易引起脂肪肝。

4)肥胖与某些癌症的发病密切相关。

男性:结肠癌、直肠癌、前列腺癌。

女性: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宫颈癌、乳腺癌、胆囊癌。

四、单纯性肥胖

无明显的内分泌一代谢性疾病的肥胖称为单纯性肥胖。

(一)体质性肥胖

患者自动营养过度和肥胖遗传因素的影响所导致的肥胖,称体质性肥胖。

胎儿的第30周至出生后的2岁的这一阶段,是脂肪细胞分裂增殖的“敏感期”。在这“敏感期”,若营养过度,应付引起脂肪细胞数量增多。据报道,正常人的脂肪细胞有250亿亿个。当出现体质性肥胖时,可比正常人约多出3倍,数量为635亿-905亿个,正常女性较男性的脂肪细胞数目多,因此女性肥胖者较男性多见。

据有关报道,10-13岁超重儿童到31岁时88%的女性和86%的男性仍然超重;而10-13岁正常体重的儿童到31岁时只有42%的女性和18%的男性超重。由此可见,儿童起就要防止营养过剩,预防肥胖。

(二)获得性肥胖

20-25岁以后的人,由于营养过剩,脂肪细胞肥大而无细胞数目的增加所引起的肥胖,称获得性肥胖。据报道,正常人的皮下脂肪细胞平均直径67-98微米,每一个脂肪细胞含脂肪量约0.60微克,当出现肥胖时,脂肪细胞明显变大,每个脂肪细胞含脂肪量约0.9微克,甚至达到1.36微克。当肥胖发生发展过程缓慢且长期持续下去时,脂肪细胞不仅体积肥大,而且数目也增加.

五、继发性肥胖

由于体内某种疾病引起的又含有诊断某种疾病依据的一种肥胖称继发性肥胖。

(一)水潴留性肥胖

较常见于中年妇女或更年期妇女、男性较少见。这种肥胖常分布不均匀,并伴有水肿,脂肪主要分布于腿、股、臀、腹及乳房,而背部不显著。

(二)皮质醇增多症(库欣综合症)

向心性肥胖,既面部、颈部、腰部及腹部肥胖;四肢相对较小,形成“满月脸”,水牛肩背。皮肤紫纹、毛发增多、性功能障碍、闭经等。尿17-***和尿17—酮排量增加血皮质醇升高。

(三)甲状腺功能降低性肥胖

甲状腺功能低肥胖是黏液性水肿引起的面貌臃肿。患者的基础代谢率、血中甲状腺素含量、血清蛋白结合碘、甲关腺吸碘及血清T13T14均降低,但胆固醇、三酰甘油增高。

(四)药物性肥胖

当某些疾病需要,长期使用氯丙嗪、胰岛互助或促进蛋白合成制剂,食欲亢进导致肥胖,称药物性肥胖。

六、肥胖中医分型

(一)饮食不节、痰湿阻滞

患者嗜食肥甘厚味,嗜饮酒酪奶浆,身体重着、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头沉胸闷、可有恶心、痰多、腹胀痛、苔厚腻、脉滑。

(二)脾肺气嘘、水湿停聚

患者腹胀,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浮肿、咳喘无力、动则气急益甚、声音低怯、自汗、舌质淡、苔薄白或腻,脉沉细或濡缓。

(三)脾肾阳虚、水湿内盛

患者腹胀纳少、四肢不温、神倦嗜卧,周身浮肿,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质淡、苔薄白而滑,脉濡缓。

(四)痰淤阻络、气不宣畅

患者口唇紫绀、胸闷气短、胸胁胀闷,白天嗜卧,夜寝不宁、烦燥、健忘、痰多等。舌质暗紫,苔薄或滑腻,脉沉涩。

第三节  减肥

一、针灸减肥

通过针灸法,刺激经络穴位,达到调理脏腑,运行气血、疏通经络,调节内分泌功能,促进脂肪组织分解,起减肥作用。

(一)体针减肥

体针减肥是指针刺十四经腧穴和经外奇穴,实行减肥的方法。体针减肥是中医学内容的一部分,是临床实践中,逐渐积累的经验,它是具有中医特色的美容方法之一。

具有的特色如下:

1、整体治疗,适应症广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有机的整体。肥胖也是疾病,引起的原因多种多样,针刺减肥是调整这一整体,谓整体治疗。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肥胖,针刺有广泛的适应性。

2、体针治疗减肥有效并不反弹

中医针灸治疗,是对病因治疗,经针刺减肥能改善神经、体液、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因此用本法治疗不易反弹。

3、操作简便、易于掌握

体针减肥使用的工具是毫针。毫针操作方便,从便于掌握。针具、皮肤、用酒精、碘酒消毒。体针减肥方法简单、易学、易于掌握。

4、经济安全

体针减肥用针刺方法,成本低,费用少,副作用很少,只要使用者穴位定位正确,针刺深度合适,此方法是较安全的减肥方法。

(二)耳针减肥

耳针减肥是指针刺耳部某些穴位,实施减肥的方法。耳与经络的联系相当密切。手阳明别络入耳中;足阳明经上耳前;手太阳经入耳中;足太阳的支脉至耳上角;手少阳经从耳后出耳后出耳上角,支脉入耳中;足少阳经下耳后,支脉至耳中,出耳前,手足三阳联系耳部,阴经则通过经别合于阳经南昌与耳郭相通。奇经则有阴、阳脉并入耳后,阳维脉循头入耳。经络通过属络关系与相应的脏腑相连,针刺耳部某些穴位,最终能起减肥美体作用。

二、饮食控制法

饮食控制法减肥的缺点是不能享受口福,很难坚持。

(一)低热量饮食减肥

肥胖有很多原因,其中之一是摄入热量超过了机体所消耗的热量,多余热量转化为脂肪,人们通过减少热量摄入,既饮食控制方法减肥。

常见的饮食控制减肥方法有:

1、控制食物的总摄入量。

2、改变饮食习惯,如提倡进食细嚼慢咽等。一个正常人每天的摄取的热量一般不要低于1200千卡的食谱如下:

食谱一:主食(米)250克,肉类(瘦)75克,豆腐100克,油15克,菜500克。

食谱二:主食(米)150克,肉类100克,鸡蛋100克,油22克,菜250克。

一般认为低热量饮食为800千卡/天的食谱如下:

食谱一:主食(米)50克,肉类100克,鸡蛋100克,油20克,菜500克。

食谱二:主食(米)50克,肉类100克,鸡蛋50克,牛奶200克,油10克,菜250克,水果250克。

(二)低脂饮食减肥法

由于第克脂肪可提供9千卡热量,这高于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此二者为每克4千卡热量)。减肥时,可以食用新鲜蔬菜、水果、适量碳水化合物代替高脂肪饮食控制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有:

1、多餐、饱食并狼吞虎咽(食速过快)

2、特喜欢喝甜饮料

3、嗜酒,特别是啤酒

4、特喜欢巧克力、冰淇淋、奶油蛋糕

5、嗜食肥肉、猪油、黄油等

6、嗜食煎、炸、炒的食物

附:建议减肥食谱

早餐:无糖牛奶或无糖豆奶一杯、鸡蛋一只,保证一天身体所需营养。

中餐:以鸡爪和蔬菜为主。为调节饮食单一,可少量吃些脂肪含量低的清蒸鱼、水煮瘦牛肉、虾等,以50克量为宜。(均不放糖和油)

晚餐:生食黄瓜或西红柿或其它蔬菜(均不放糖和油)

三、运动减肥法

运动减肥疗法是通过运动增加热量支出而消耗脂肪的减肥方法。特点是促进能量消耗、抑制食欲,有助于维持正常血压,降低血清胆固醇、提高心肺功能,改善人的心理状态,消除焦虑,还可以防止由于单纯节食而造成的机体代谢水平的降低。

运动减肥疗法一般适用于轻、中度肥胖者,尤其适宜于肥胖儿童。

四、药物减肥法

(一)西药

1、食物抑制剂

下丘脑有2个中枢,即饱腹中枢和饥饿中枢。当食物消化后饱腹中枢兴奋而饥饿中枢被抑制。通过药物作用而抑制食欲、减少能量摄入而达到减肥作用效果称食欲抑制剂,又称厌食剂、消瘦剂或抗肥胖剂。食欲抑制剂大多通过对茶酚胺、5-羟色胺的作用。如:笨丙胺及其衍生物;吲哚类及其衍生物;芬氟拉明(氟苯丙胺);氟西丁;纳洛酮等。

2、代谢增强剂

理论上,代谢增强剂可提高机体的代谢率、增加热量消耗,是理想的减肥剂。药物有甲状腺素片、生长激素,麻黄碱等。

3、影响消化吸收的药物

1)食用纤维

利用食物纤维不被胃肠道吸收的特点,减少能量和营养的吸收,由于食物纤维能延长胃排空时间,故可增加饱腹感,食用纤维不被人体吸收,但可被肠道内的细菌代谢,使肠道内气体体增加,大便排泄量增多。

2)消化酶抑制剂

a-淀粉酶、a-葡萄糖甘酶或蔗糖抑制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消除淀粉消化后的高血糖反应。

胃排空抑制剂

通过抑制胃排空或增加肠道激素的分泌,增加饱腹感的药物,如:苏一氯柠檬酸或其衍生物。

4、其它减肥药物

1)轻泻剂:如:酚酞,通过促进肠道蠕动,加快食物在肠道通过的速度,以减少吸收。

2)利尿剂:如“双克”利尿剂减肥是短暂的液体丢失,引起暂时轻度体重下降。这种体重下降并非真正减肥,而是脱水。

3)中药:常用具有减肥的中药有:大黄、决明籽、荷叶等,市售也有很多中药药制成的减肥保健品。

五、减肥手术治疗

(一)吸脂术

常用方法是吸脂术,将肥胖部位,如腹壁,大腿等处的脂肪,通过负压吸引将皮下过多的脂肪吸除,达到重塑体型目的。目前流行的超声波脂肪抽吸术,只是将超声波管道放入体内,待超声波将脂肪融化,再将其吸出。

(二)空肠回肠短路手术和胃成形手术

回肠短路手术和胃成形手术,这些手术治疗肥胖的价值尚有待进一步证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