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曲三首教案(苏教版九下)

 无&涯&轩 2009-10-31
 
诗词曲三首教案(苏教版九下)

执笔:无&涯&轩主
 
 

  

诗词曲三首

单元

课时

1

教学目标

1.       领会诗词深邃的意境

2.       把握鲜明的艺术特色

3.       朗诵背诵古诗词

教学重点难点

同教学目标1 2

板书设计

观沧海      写景      抒情

江城子      叙事      抒怀

山坡羊      写景      抒情

教学流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观沧海》

一、导入课文。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今天,我们学习三首古诗词,主要是领会古人融情于景表达襟怀的手法。 

  二、学习课文。

1.自由朗读.  

2.教师范读后学生诵读。      

三、.理解内容。 

1. 提问:根据题目我们可以判断,本文将要写什么内容
    
回答:写观海所见的情景。

2. 提问:下文到哪几句是写作者所见的情景

 

 

 

 

 

诵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回答:洪波涌起为止。(如有同学答到若出其里为止,就要引导学生明白:以下四句并非作者眼前所见的实景。

3.  提问: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6,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明确:“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总写全景,其中前一句写海波动荡,后一句写山岛巍然耸立。接着两句写岛上的草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机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文山岛竦峙展开。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表现了大海的雄伟气势。”,大的意思。很明显,这两句是照应上文水何澹澹而写的。这一层6句诗,结构非常严密,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心。

4.提问:“日月之行4句是什么意思?这是不是作者眼前看到的景象?作者是写什么内容?

明确:4句的意思是:日月的起落,好像是在沧海中运行;夜空中灿烂的银河,好像是沧海里映上去的。很明显,这不是作者眼前所见的实景,而是他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所产生的奇特想象。 

5.提问:作者笔下的沧海有怎样的特点?再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诗歌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通过想象,我们不难体会,作者笔下的沧海气势雄伟,胸襟开阔。根据阅读提示我们知道,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他刚刚平定乌桓,回师中原,这正是他踌躇满志的时候。面对着波澜壮阔的大海,作者情不自禁地抒发了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豪迈情怀。特别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思考回答

 

 

 

 

 

 

 

 

 

 

 

体会实景和想象之景

 

 

 

 

 

 

 

体会融情与景的艺术手法

 

 
 
 
 
 
 
 
 
 
 
 
 
 
 
 
 
 
 
 
 
 
 
 
 
 
 
 
 
 
 
 
 
 
 
 
 
 
 
 
 
 
 
 
 

 

教学流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诗,更是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千百年来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 

    解释:最后两句是一般的结束句。 

    5.齐读、背诵。

 

 

《江城子密州出猎》

 

一、朗读

  1、自由朗读

  2、指名朗读并正音

  3、集体朗读

二、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试着意译全词

三、词中一个字总括了全文内容,也总括了全文情感,

1、下面咱们就文中内容找写狂态的语句,体味那种狂情,找出来后就用狂在……说话。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示例:狂在亲射虎,看孙郎,学孙权骑马射虎,以逞自己的豪兴。

       狂在聊发小年狂的雄心勃勃。

       狂在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的气宇轩昂。

狂在千骑卷平冈的浩大声势。  

狂在倾城随太守的受民拥戴的得意 

狂在又出猎联想到西北望,射天狼的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狂在又出猎联想到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期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宿愿。

 
 
朗读背诵
 
 
 
 
 
诵读课文
 
 
 
 
 
 
 
各抒己见体会作者的狂
 
 
 
 
 
 
 
朗读背诵

 

 

 
 
 
 
 
 
 
 
 
 
 
 
 
 
 
 
 
 
 
 
 
 
 
 
 
 
 
 
 
 
 
 
 
 
 
 
 
 
 
 
 
 
 
 
 
 
 
 
 
 

教学流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四、齐读,读出他的狂情。

五、背诵

 

《山坡羊潼关怀古》

 

一、导入新课,讲解体裁 

1、揭示课题:粗知曲是诗词以外的另一种文学作品 

2、讲解体裁: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山坡羊》都标有题目的小令。 

二、分析《山坡羊 潼关怀古》 

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散读一次后齐读,教师发现问题进行纠正

2、教师简要讲解: 作者这时正行进在潼关的路上,峰峦、波涛、都是亲眼见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踌躇)的原因是:灾难频繁,百姓受苦。 

3、独立思考后个别提问: 按写景、抒情、议论给这首曲划分成三个层次。这首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后两句来理解) 

4、自读两次,抽若干人背。 

 
 
 
 
了解曲的常识
 
 
 
 
朗读课文
 
 
 
 
 
思考文章结构
体会作者感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