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教育

 江南稻米 2009-11-04

试探大学生语文能力低下的原因及其隐忧

作者:陆秀芬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育,学生从入学就开始接受这样的教育,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获得相关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是学生必须获得的一种交际、交流和学习的手段,是保证学生整个学业成功的基础,影响并决定着学生未来的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在我国,高中或大学毕业,即完成了阶段性学习,至此,学生一般都应该掌握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都应该具备正确而清晰地进行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的能力。但是现实状况令人担忧,一些大学毕业的学生汉语水平之低下令人瞠目结舌,错别字和乱用异体字现象十分严重,他们会毫不经意地写出“迫不急(及)待”、“原形必(毕)露”、“披星带(戴)月”、“坚(艰)苦奋斗”,甚至把“繁殖”写成“凡殖”、把“枣园灯火”写成“早园灯火”、把“五彩缤纷”写成“五彩宾分”。对一些常用字、词也无法分辨,经常错用,比如:他们、它们,售、购,授、叟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道“一曝十寒”、“好酒贪杯”等词语、成语的正确读音。写出的文章也往往是逻辑混乱,语不得体,词不达意,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前言长达千余字,罗嗦重复、层次不清、意思不明。大学生写不了简单的请假条和借据已不成为新闻。名牌大学的学生可以写出漂亮的英文文章,用中文却连封信都写不好,标点符号不会使用,人物称谓不够规范,语病错误比比皆是,是所谓“英语六级、汉语初级”。造成目前学生语文能力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中学阶段欠账较多,基本功不扎实
  
  中学的语文教学虽然有教学大纲作为规范,但在实际教学中仍有围绕着高考指挥棒转的倾向,一些学校一味捕捉高考题型,舍本逐末,你考什么我教什么,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基础知识的教学,又缺乏系统的训练,致使学生所学知识不够系统,生吞活剥,造成严重的消化不良,基本功不扎实。比如:“它(们)”,一些学生只知是称人以外的事物,却不知“人以外”之下还有动物与非动物之分。在实际运用中,指代动物时,“它(们)”的使用情况近乎指代人的“他(们)”、“她(们)”,而指代非动物时,“它(们)”的使用频率就很低,往往是省略,或者用名称复现来代替。我们的学生如果不能将基础知识灵活的转化为能力,或者根本就没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在使用语言文字时就会显得机械、教条,甚至频频出错。
  另外,中学为了应付高考,过早文理分科,这对语文学习影响很大。理科学生欲以数理化打天下,轻视语文学习;文科学生又不是真正擅长语文的学生,高考前花大力气的是政治和历史。再者,高考时语文分数的提高不像数学、外语那么“立竿见影”,这一方面影响了学校对语文教学力量的投入,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因此,由于中学阶段语文教学欠账较多,造成进入高校的大学生语文根底非常肤浅,语、数、外等基础知识严重跷脚的现象。
  
  二、大学阶段重外语轻母语、重专业轻基础,实用、功利的指挥棒成了利欲驱动的杠杆
  
  前些年,有高校规定大学阶段英语达不到四级、六级的学生就不能毕业。结果出现了我们很难接受却又不得不接受的事实:一个中国大学生外语不上等级不能毕业,而母语不过关却可以堂而皇之地跨出大学校门,走向社会。这些年,尽管对外语没有了像早几年的硬性规定,但是就业市场上的行情仍然认同大学生“英语六级、汉语初级”的现象。现在英语好的学生容易找到工作,语文成绩好不好,用人单位不看重。许多单位除非专业需要,否则很少考察学生的语文能力,但是对英语、计算机能力非常看重。社会需求造成了“英语六级、汉语四级”现象。
  再从现在的课程设置看,学生从功利的目的选择课程,分配精力,教育者也难免有急功近利的心态。比如在高校,大学语文课和应用文写作课相比,后者更受到重视和青睐,在有限的课时限制下,宁可留下应用文写作课,而砍掉大学语文课。这里有一种误解,因为一般认为大学生语文能力低下最主要反映在他们不会写文章上,他们写不好总结,写不好调查报告,写不好论文,甚至连简单的假条启事也写不好,似乎只要教了应用文写作,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了。殊不知掌握写作的规律、法则和技巧,最后都要落实到娴熟的文字表达上,应用文是一种比较简易的实用性文体,其格式固定,学生较容易掌握,在写作时,照搬现成的格式也未尝不可,而写好文章的关键在于内容表达贴切,遣词造句精当,句法正确流畅,这些又远非通过应用文写作教学所能解决的。古人云:“取法乎上,得法乎中;取法乎中,得法乎下”,语文能力的提高,是一种积累,需要高屋建瓴、厚积薄发,这在当今快节奏、高效率的社会法则中很难得到实现,结果我们的学生和教育者都难免急功近利,现用现学,现用现教,那么其结果只能是“得法乎下”。
  
  三、缺少以“说错话、写错字”为耻的社会氛围,缺少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要求和指导
  
  大家知道,在以前有谁念错字、写错字,或者在大街上发现谁家的牌匾上有错字,人们在议论纷纷之余会嗤之以鼻。而今报纸、书刊上错别字多不胜举,专业的电台、电视台播音员念白字不绝于耳,街道牌匾上的错别字、生造字令人啼笑皆非,大家见怪不怪,似乎“习惯”了。轻视使用规范的汉语言文字的现象,成为了非常不利的社会外部环境。
  在学校,特别是高校,也有一部分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相当薄弱,一些教师的课堂用语和板书很不规范,随意性很大,一些学生的作业中错别字连篇,语法错误连连。如此等等,语文能力的缺陷已经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可是都一一被容忍了,没有批评,没有约束,将错就错,以讹传讹。学生在学的最后期间,专业成绩有人抓,外语成绩有人抓,惟独汉语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要求,使得原本就先天不足的大学生由于在校期间又经历了一段毫无约束、毫无补充的“真空”期,致使他们的语文知识和相关能力在退化。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母语是这个国家一切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和思想意识的载体。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能准确熟练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又如何谈得上进行思想交流、科学研究,又如何谈弘扬民族文化。从培养社会人才的角度看,语文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条件,我们不能忽视大学生和公民语文能力普遍下降这个事实,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对母语的轻视而造成的语文能力缺陷最终会严重降低公民的文化素质。
  从上述种种因素看,语文教学的缺漏是关键因素。因此,要扭转普遍存在的语文能力下降的状况,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得从教育入手,归根结底要端正语文教学中的理念问题。当前要解决语文教学理念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应当改变语文教学中核心概念缺失的现象,明确语言是语文教学中的根本要素,是“中心”。但是,真正贯彻以“语言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顾虑,在肯定语言的基础上又必定不能遗漏文化的、文学的等等成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特点。”可以说大纲是从基本内容和价值判断两方面规定了语文教学的性质,规定了语文教学必定要包括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养,然而怎样处理和平衡这两者的关系呢?一直以来我们做得并不理想,我们总希望语文课可以包揽所有教育任务,什么都往里装,结果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却被忽略了。由于过分强调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思想性,往往忽略了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传授,在实际教学中,中学开始文学的成分就偏重了,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几乎只讲文学作品。
  因此,我们认为可以将语言和文学分为两门课,并且在不同阶段,教学上有所侧重。小学、初中阶段,偏重语言教学;高中阶段两者兼顾;大学阶段可以通过摸底考试,让一部分语文不合格的学生补课,“大学语文”既然冠以“语文”之名,教学也就应该以“语言”为中心,文学可以作为选修课开设。
  日前,上海有高校尝试对所有研究生入学进行过汉语关的考试,我们认为这很有必要。一个大学生、研究生如果不具备基本的语文能力,那么他的整体能力一定会受到影响。高等院校是国家重要的文化基地,对社会的语言文字状况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我们不能强调了专业特长而放弃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考核和要求。现在有人提出进行汉语水平等级考试,合格了,才能毕业。这种想法有其积极的一面,是否可行,有待论证。但是对大学生、研究生的语文能力要设一个底线,国家必须有一个统一标准,这对改变语文能力下降的趋势可以起到抑制的作用。
  陆秀芬,教授,上海水产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院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