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隋唐科举制度推行以前,朝廷选拔官吏,主要是地方荐举,即所谓通过“举贤良方正”、“举茂才”等,推荐优秀人才直接从政为官。据康熙《湖广通志·荐举》所列名录,今湖南、湖北两省经由荐举官至公卿士大夫的,两汉三国时期为36人,零陵郡有曾谭、刘优、蒋晋、熊尚、刘巴、刘敏、赖恭、黄盖等8人;两晋南北朝27人,零陵6人,中有泉陵人唐宏官至大司徒;唐代18人,永、道二州占6人。 隋唐开启科举考试后,与这一制度并行的是地方遍设官学,规定应试者必先入官学。零陵素有重教传统,这里至迟在唐代就办有官学。明隆庆《永州府志·学宫》明确记载,永州官学是刺史韦宙于唐元和年间创办,旧在城外,宋太守柳拱辰迁建于东山之下;道州州学在“州西门外,唐薛伯高创制”,柳宗元作记。宁远、江华、永明三县唐代已有县学,其它各县也都于宋代建起官学。宋代私人或官府创办的书院兴起,零陵城内有东邱书院,道州有濂溪书院。公元1261年,宋理宗赵昀亲赐“道州濂溪 秉潇湘山川之灵气,受舜帝 如果说,我们在“濂溪 三国的另一位顶尖级风云人物蒋琬,零陵郡人,从小寄住在外祖父零陵太守刘优家,故居在城内千秋岭。青少年时代即以才学闻名于郡县,后以州书佐从刘备入蜀,诸葛亮称其“社稷之器”。孔明攻魏,琬留守,常筹集充足粮草保证军队供给。诸葛丞相临终前密表后主,言琬可托付大事。诸葛亮死后,代为执政,任大将军,录尚书事,死后谥“恭侯”。如此众多光彩照人的头衔,人们不难感觉到他在蜀国的份量。 在魏国,则有零陵人刘先官居要职。刘先自幼博闻强记,明通典故。初为刘表射驾,献计刘表依附曹操,刘犹豫不决。曾出使许都,冒着掉脑袋的危险,于大庭广众之中驳斥曹操对刘表的责难,使曹无言以对。汉献帝时,官授武陵太守,后升为尚书。凭刘先的实力和凛然之气,后来竟做了魏国首任尚书令。 唐代开湘状元李邰,20岁时即登上荣誉的巅峰,本可以安安稳稳做个京官了,但他却偏要上书,愿将自己进士第一让与同科考生刘簧,因而得罪宦官,被排挤出京。后任贺州刺史,升吏部侍郎,授正义大夫。晚年辞官还乡,寄情九嶷山 宋代抗金英雄陈遘,零陵县人,21岁进士,有文武才。初为莘县、雍丘县令,以政绩升广西转运判官,因得罪蔡京被罢职。不久复官,以龙图阁直学士经制东南七路财赋,创设历史上有名的“经制钱”,并在杭州大兴水利。靖康元年(1126),加授资政殿学士,光禄大夫。是年冬,金兵大举攻宋,康王赵构亲任天下大元帅,陈遘任兵马元帅,驻守河北重镇中山府(今定州)。在外无援师的情况下,坚壁固守达半年之久。京都失陷后,朝廷命陈适(陈遘弟)临城谕旨,令他放弃中山,但陈遘誓与中山共存亡,率部全力抗战。不幸,部将沙振判敌,乘夜持刀闯入府中将陈遘及一家17口杀害。金兵入城后,将陈遘葬于铁柱寺,称之为“南朝忠臣”。 明朝大臣陈荐,字君庸,号楚石,祁阳县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累官户部尚书、河漕总督。为官以公正廉明、不畏权贵著称。任陕西巡抚时,三秦荒旱,他清理积牍,得四万余金,上疏请献赈灾,救活不少老百姓。 又如周希圣,永州何仙观人。万历十七年进士,初授华阳知县,以政绩升御史。因具疏极陈滥取宫扇之弊,谪灌阳典史,家居十八年,后升为南京户部尚书。旋因弹劾奸臣魏忠贤,被削职为民。老年虽复起用,已无意仕途。其为官卓立不阿,甚为时人称颂。 清代宰辅陈大受,祁阳人。雍正十一年进士。一个汉族文人,官做到兵部、吏部尚书,累官协办大学士直军机处,加太子太保,曾任直隶、两广总督,荣华、风光独占。他本可做个太平宫,但却甘冒风险,所到之处,兴修水利,赈济灾民,撤查贪官,民受其利。深为时人景仰。 还有何凌汉,道州人,嘉庆十年进士,历任顺天府尹、工部和吏部侍郎,后至工部尚书,又转户部尚书,卒赠太子太保。立朝正直,廉洁自持,史称“以文章道德,系中外望者数十年”。其子何绍基,为晚清最有影响的书法大师。 提到书法大家,比何绍基更负盛名的是唐代“草圣”怀素。怀素(725—785),俗姓钱,因曾在长沙住过,在《自叙帖》中有“家长沙”之语,有学者说他是长沙人,大概缘于此。然而,他在《藏真帖》中已明明白白写道:“怀素,字藏真,生于零陵”;《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大典》等专著,也都确认怀素“籍贯零陵”。怀素出家的寺院原在离零陵城西北2 0多里的书堂寺(今岐山头乡)。后来,书堂寺衰毁,宋元间僧人便在零陵城东门外两里怀素故居重建绿天庵,庵内有“怀素塔”,后迁建东山之麓。今天,透过“绿天蕉影”,墨池、笔琢、穿孔漆盘,这类流传了千余年的掌故、物事,我们能感受到一位伟大艺术家所付出的艰辛。“十年怀素 他生逢李唐王朝的盛世,是主体精神有一个相对释放空间的时代。这位出身在僻远山地的“零陵僧”,不但在书法领域对求雅崇格的“大王书风”进行了挑战,也从不为佛界的清规戒律所束。怀素 怀素的狂草引发了李白、戴叔伦、卢象、钱起等大诗人书法诗歌创作的雅兴。从而开启了一个书法与诗歌完美结合的艺术景象。李白游九嶷在零陵会见怀素,实在是一种艺术奇缘。李白遂作《草书歌行》称,“少年上人号怀素 潇湘与书法相得益彰。古朴苍茫的永州,山川风云相映成趣的永州,在怀素的挥洒之间便有了大气,有了格调,有了精神。永州万物在他眼里成为狂草纵横可象者之“象”:阿娜杨柳的柔和之美,夏云随风的飘逸之美,枯藤劲松的浑荆、之美,翔雁飞鹤的迅疾之美……全汇合在狂草线条、墨色、结构的无形之“象”中了。今存永州的怀素 永州历史人物还可以排出长长一串。我们从这些先贤身上,不难找到永州人刚直秉赋代代衍化的踪迹。 |
|
来自: you are best ! > 《我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