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菲特忠告中国股民 (摘要一)

 沧海一杰 2009-11-28
--代序

  在中国,如果说巴菲特是当今全球最受崇拜的投资大师,大概没有人会反对;可是,如果说他在中国也能取得同样的成功,则恐怕没有多少人会认同。尤其是我国1亿多股民中,三分之二是根据各种股评和消息面来炒股的,他们追求的是"不亏本,少赚点"。要想让这些人真心实意地去践行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嚯,还真有些难为他们了。

  人们之所以怀疑巴菲特的那一套在中国行不通,是基于以下两点理由:一曰中国股市不成熟,不规范;二曰巴菲特的投资理念知易行难。其实,这两点理由根本站不住脚。

  先说中国股市不成熟,不规范。可以说,越是不成熟、不规范的股市,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就越奏效。在成熟、规范的股市里,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与股价之间的结合度较高,即使你不怎么去关心基本面,仅仅把股票当作交易品种来看待,最终损失掉的也可能只是佣金,因为这些股票本身就值这个价;相反,在不成熟、不规范的股市里,股价偏离基本面太多,如果再不注重考察其内在价值,仅仅靠捕风捉影来投资,这样的风险就太大喽。

  再说巴菲特的投资理念知易行难。这固然有客观原因,但主要还是主观因素。客观原因是我国股市中缺少巴菲特价值投资所提到的两个重要元素:一是估值;二是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主观因素是绝大多数投资者没能真正掌握并运用巴菲特的投资精髓。

  有则笑话说,新娘子学烧菜时切洋葱头,切得眼泪直流,于是打电话向妈妈请教。妈妈说,放在水里切就没事了。过一会儿新娘子又打电话来说,现在她和洋葱头全都泡在浴缸里了,接下来又怎么切呢?呵呵,投资者如果这样来学习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十有八九要失败。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放之四海而皆准,在中国当然也不例外,这可以从他在全球范围内投资股票取得的成功中得到证实。

  什么是巴菲特的投资精髓呢?1994年他在纽约证券分析师协会演讲时说:"我认为有3个基本的观念,如果这些观念牢牢根植在你的思维架构里,我想像不出你会无法在股市取得不错收益。这些观念没有一个是复杂的,没有一个需要数学天赋或类似才能:①你必须把股票看作是一份企业;②把市场的波动看作是你的朋友而不是你的敌人,从市场的愚蠢中获利,而不是参与其中;③投资中最重要的是安全边际。"

  可以说,这3点就是巴菲特投资方法的核心。当他听说价值投资在中国很流行时对中国股民说:"投资的精髓,不管是公司还是股票,要看企业本身,看这个公司将来五年十年的发展,看你对公司的业务了解多少,看管理层是否喜欢并且信任。如果股票价格合适你就持有。"

  巴菲特始终认为,股票投资应当选择好的公司,并且在价格合理的时候买入。所以,他从来不买那些股价涨得过快的热门股,而是潜心挖掘稳健上行的股票。在他眼里,热门股必定估值过高。

  对比之下,中国投资者非常偏爱买热门股,这就不但成不了巴菲特,而且连他的皮毛也学不到。离开了价值投资,即使你一年赚8倍10倍也成不了巴菲特,因为这样的业绩必然需要超级行情作支撑,这样的钱来得快去得也快。就像赌博一样,你赢再多的钱也不稀奇,因为会赢就会输。要知道,巴菲特如果遇到这种大牛市早就敬而远之了。

  本书从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出发,结合中国股市实际,尽可能多地引用巴菲特的原话来阐述他的核心理念和投资技巧、理论精髓。

  诚然,本书并不认为巴菲特说的都对,也不保证运用他的投资理念就能在股市中战无不胜。因为谁都知道,中国股市中有许多国有企业是凭借政策利好盈利的,有许多民营企业离开了某个创始人很快就会陷入困境,这也是巴菲特头疼和忌讳的地方。但至少,好好理解并准确把握巴菲特的投资精髓,会有助于你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投资。


忠告1:不准备持有10年的股票不买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不准备持有10年的股票不要买。他用自己前后多次购买政府雇员保险公司股票的亲身经历,充分证明了这样一个简单道理:只有长期投资才能取得高回报。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收益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不准备持有10年的股票不要买。他用自己前后多次购买政府雇员保险公司股票的亲身经历,充分证明了这样一个简单道理:只有长期投资才能取得高回报。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95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伯克希尔公司1976年下半年购买了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大量股份,之后又小幅加码,1995年时伯克希尔公司对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持股比例逐渐增加到50%左右。说实话,要计算这几十年来投资在政府雇员保险公司身上的一笔笔成本是很复杂的,但有一点显而易见,那就是1995年伯克希尔公司以23亿美元的代价买下了它的另一半股份。
巴菲特承认,这实在是一笔天价,但只要看到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竞争优势50年来一直维持不变,他对百分之百地拥有这样一家非常具有成长潜力的企业,还是感到心满意足的。

  细心的读者注意到,1995年伯克希尔公司购买政府雇员保险公司一半股份的代价是23亿美元,当初巴菲特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1948年购买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股份也恰好是一半,当时他付出的代价是72万美元。从中可以简单地看出,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股票价格在这48年间上涨了3100多倍。可以说,如果要搞快进快出,投资者投资该股票绝对不会取得这样高的收益回报。

  关于这一点,巴菲特以前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一位校友、证券组合经理尤金·沙罕可谓研究得非常透彻。

  1986年,尤金·沙罕给巴菲特的经典作品《格雷厄姆-多德式的超级投资者》写了一段续篇,其中就详细探讨过这个问题。格雷厄姆是巴菲特的老师,戴维·多德原来也是格雷厄姆的学生,后来成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格雷厄姆的合作伙伴,两人合著了一本《证券分析》。

  尤金·沙罕的文章标题是"短期业绩与价值投资相互排斥吗?"意思是说,人们津津乐道的巴菲特的投资业绩,都是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来看待的,而对于各家基金公司来说,考核基金公司经理采用的都是短期业绩,这是否合理呢?

  尤金·沙罕之所以会提出这一观点,是因为他经过研究发现,那些"格雷厄姆-多德式的超级投资者"如果从短期投资角度看,投资业绩回报也不怎么样,包括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亦是如此。

  例如,这些代表人物中的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从事投资年限18年,其中业绩不佳的年数有6年,比例达33%;查理·芒格投资年限14年,其中业绩不佳的年数有5年,比例达36%;比尔·鲁安投资年限27年,其中业绩不佳的年数有10年,比例达37%;卢·辛普森投资年限17年,其中业绩不佳的年数有4年,比例达24%。只有巴菲特例外,截至当时的投资年限是13年,业绩不佳的年数是0年。

  毫无疑问,这些人都是巴菲特心目中的"超级投资者",投资技巧和业绩回报出类拔萃,可是他们同样面临着短期业绩表现不佳的时期,而且差不多各占其中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时段。

  尤金·沙罕由此得出结论说,在这种龟兔赛跑式的基金业绩考核管理中,投资者如果注重短期业绩,就必然会牺牲长期利益。巴菲特在这些人中之所以能例外,正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长期投资才能更好地体现出价值投资理念来。

  那么,这种长期和短期阶段又如何来判断和把握呢?巴菲特通过对20世纪整整100年间美国股市的走势进行研究发现,美国股市整体走势在与宏观经济形势背离的同时,同样具有某种周期性规律。只要正确把握这种周期性规律,就能包赚不赔。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在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学会定量分析,从而判断股市是否过热或过冷,避免随波逐流陷入股市的群体性疯狂。

  在这里,巴菲特向美国投资者推荐了一个非常简单而又非常适用的股市整体定量分析指标--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率。这个指标虽然简单,却是在任何时候评判上市公司价值是否合理的理想指标。

  它的原理是,如果投资者财富的增长速度高于美国宏观经济增长速度,就认为该指标会不断上升,直到无穷大,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巴菲特认为,当这个指标在70%~80%时就可以买入股票,如果该指标达到200%你还在买股票的话,那就无异于玩火自焚了。

  遗憾的是,由于我国股市的发展历史还很短,这一指标在我国股市中的判断不是很吻合,投资者不要照搬照抄。

  【巴菲特智慧结晶】

  巴菲特认为,只有长期投资才能取得高回报。但他同时又认为,这种长期投资的期限并没有规定,很重要的是要踏准节拍。为此,他提出了一个非常简单而又实用的判断依据--股市整体定量分析指标。
 
打盹时赚的钱比醒着时更多
 我们的投资组合还是没有多大变动,我们打盹时赚的钱比起醒着时多很多。按兵不动对我们来说是一项明智的行为,就像是我们或其它经理人不可能因为谣传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可能调整贴放利率,或是华尔街上那帮土匪大幅改变他们对股市前景的看法,就决定把旗下高获利的金鸡母卖来卖去一样,我们也不会对拥有部分所有权的好公司股票任意出脱。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现身说法】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不准备持有10年的股票不要买。从他自己的投资经历看,他在打盹时赚的钱要比醒着的时候多很多。所以他开玩笑说,他宁可每天睡着了打盹,也不愿意醒着。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96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当年伯克希尔公司的投资组合并没有多大变动,因为根据他的经验,他在打盹时赚的钱比醒着的时候要多很多。

  所以他说,按兵不动就是一种明智的投资行为。就像他和其他经理人不可能因为只是听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可能要调整利率了,或者美国华尔街上的那些投资机构大幅度改变了对股市发展前景的看法,就把手中拥有的好股票频繁买进卖出一样,投资者更应当关心的是能否以合理价格取得拥有绝对竞争优势和德才兼备管理层的好股票。只要这些股票的本质没有任何改变,就应该一直持有下去。

  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投资,巴菲特说,投资者到最后会发现自己的绝大多数股票实际上集中在少数几只好股票身上。这个道理很好理解,这就像篮球俱乐部把投资集中在一群大学明星篮球队员中20%最具发展潜力的球员身上一样,这里完全符合"二八定律"。

  巴菲特介绍说,无论买下整个公司还是拥有部分股票,大家都会发现他偏爱那些变化不大的企业和产业。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企业能够拥有10年、20年以上的竞争优势,而那些发展变化快速的产业环境或许能让投资者一夜暴富,却无法提供他所想要的那种稳定性。
 比较而言,他宁可希望拥有这种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稳定型发展企业,也不希望买到那种上窜下跳的黑马型股票,后者只会让人担惊受怕。

  也正因如此,巴菲特拥有的股票都具有这种稳定性,所以每天晚上他都能心安理得地睡觉,并且希望睡觉的时间更长一些,因为他在睡着的时候赚的钱比醒着的时候更多。当然,这只是他一个玩笑的说法。

  关于这一点,巴菲特其实早在20岁时就有这种想法了。他说,如果你拥有1美元、每年增值1美元,期限是20年,这时候有两种选择:一是把你的1美元卖出去然后重新进行投资,当然,这时候你是必须支付税款和交易费用的;另一种选择是你什么也不做,就这样静静地等待20年时间过去。要知道,这两种选择的结果大相径庭。

  第一种选择你看起来很忙,而且每年都有收获,可是20年过去后你所得到的投资回报却只有2.5万美元。由于每年都要卖出、买入1次股票,所以这20年中你必须作出40项决定,而且每一项决定都不能错,这样才能保证年年获利。而在第二种选择下,你什么都不用做,最终所能得到的投资回报却可以高达69.2万美元(请注意,美国的股票交易要交34%的所得税,这个数据在我国测算时会有所不同)。

  巴菲特由此认为,投资者购买股票应该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考察。这就像马拉松比赛一样,只有第一个跑完全程的人才能称得上冠军。他说,"量子基金"和"老虎基金"都曾经在投资市场这个马拉松比赛中取得过阶段性第一,但都没能跑完全程,所以它们是很遗憾的。

  巴菲特承认,投资者希望手中拥有的股票能够长期获得稳定的投资回报,但任何产业都会发生变化,并不是所有希望都能变成现实的。但即使如此,也不能否认他的投资观念就有什么错。

  他举例说,1996年喜诗糖果公司的经营状况就和1972年他买入该公司时有很大不同,这是很正常的。20多年过去后,喜诗糖果公司的生产设备、产品品种、销售渠道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唯一不变的是消费者依然喜欢购买盒装巧克力,而购买盒装巧克力的首选品牌就是喜诗糖果,这一点可从来没有发生过变化。不要说在这20年间,就是从20世纪20年代该公司创立以来就一直没有发生过变化,而巴菲特估计,这在今后的几十年间也不会有什么改变。

  巴菲特为什么要举这个例子呢?他的言外之意是说,他购买喜诗糖果公司股票有把握预测它的未来,那就是一如既往。正因如此,他对买入这样的股票感到放心,晚上睡觉时可以高枕无忧。因为这样的股票放上多少年都不会"变质",总是会取得稳定的获利回报。

  巴菲特不无幽默地说,人人都希望改变现实。作为公民的一分子,他和查理·芒格同样希望有新的观念、新的产品、新的方法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准,因为这对自己有好处。不过,从投资者身份来说,他和查理·芒格把热门股票的态度看作是像在太空探险一样。如果有投资者愿意对这样的太空探险勇敢地进行尝试,他们会给予喝彩,可是如果要他们自己去亲自上阵,那还是算了吧。

  其实,这不就是我们绝大多数投资者的真实写照吗?当电视、电影里出现一些惊险动作比如杂技表演,你会觉得很好看,可是如果要你去冒这样的险,绝大多数人都会退避三舍的。既然如此,你为什么就不把自己的投资当一回事、非要去冒险不可呢?!

  【巴菲特智慧结晶】

  巴菲特认为,股票投资与其忙得直不起腰来,不如采取一种偷懒的方式获利更多。这里的关键是要选择到一只好股票,然后就放在那里按兵不动。他自己的投资经历就充分说明了这种方式的可行性。

长期投资能减少摩擦成本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不准备持有10年的股票不要买。频繁的买进卖出会大大增加股票投资的摩擦成本,从而变相降低投资回报率。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2005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怎样才能使投资收益最大化呢?在他看来,对于伯克希尔公司和其他美国股票投资者来说,过去这些年来要大把大把地赚钱简直是轻而易举的,其中的一大秘诀就是长期投资。

  他说,一个真正称得上长期投资的例子是,道·琼斯工业指数从1899年12月31日的66点上涨到1999年12月31日的11497点,这整整100年间上涨了173倍,看起来升幅非常大,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20世纪美国的企业经营非常出色。投资者只要凭借企业繁荣的东风,躺在那里持股不动,就可以赚得盆满钵满。

  巴菲特说,绝大多数投资者都没能赚到这样大的投资回报,这不能怪别人,只能怪自己。因为正是投资者受到了一系列伤害,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减少了本该属于他们的投资回报。

  巴菲特这里所指的一系列伤害,主要是指股票投资中的频繁买进卖出。他说,这可以从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来理解:在大多数情况下,投资者所能得到的投资回报应该和企业在这期间所能获得的收益同步。

  也就是说,如果投资者100%拥有这家公司,而该公司在这10年间的积累增长了10倍,那么毫无疑问,这10倍资金积累都是这位投资者的。同样的道理,如果有1万名股东拥有该上市公司,那么这笔资金积累就应该是这1万名股东按照持股比例进行分配的。

  然而现实是,这1万名股东中有的赚到了平均数,有的超过平均数,有的甚至还造成了亏损。投资者A通过聪明的买入卖出,能够得到比B更多的投资收益,但总体来看,这些A们和B们的盈亏是相等的。当股市上涨时,所有投资者都觉得自己赚钱了,但其中有一个投资者要抛出该股票,必定需要得到其他投资者的接盘才能实现交易。所以,如果不考虑摩擦成本的话,他们的盈亏是相等的。

  现在的问题是,由于摩擦成本的存在,股东获得的收益肯定要小于公司的资金积累。巴菲特的看法是,这种摩擦成本有越来越高的趋势,相比而言,投资者未来的收益水平却要远远低于过去的收益水平,当然更要低于该上市公司总的收益水平了。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2005年年报中,以美国人最容易理解的一个故事对此进行了解释。他说,你可以想像一下,如果美国所有的上市公司都被某一个家庭拥有,并且这种情形将永远持续下去,姑且称之为Gotrocks。这个家庭在把投资所得分红纳税后,将会由于这些公司所获得的利润越来越多而变得越来越富有。就目前而言,美国所有上市公司的年利润大约为7000亿美元,这就是说,这个家庭每年都有差不多7000亿美元的收入。当然,其中必须有一部分要用于生活开支,但这个家庭每年的积蓄还是会以稳定复利不断增长的。并且,在这个Gotrocks大家庭里,所有人的财富都会以同样的速度增长,一切都显得协调有序。

 然而有一天,终于来了一群伶牙俐齿的家伙,百般劝说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个人去卖掉某只股票,同时买入另一只股票,以此来获得比其他家庭成员更好的投资回报。当然,这些热心人并不是来"学雷锋"的,他们在为这些家庭成员热心买卖股票的同时,是要收取相应手续费的。容易看出,巴菲特这里所说的这些热心人是指证券公司。

  这样,随着这些家庭成员的交易次数越来越多,热心人从中收取的佣金也越来越多,所有家庭成员从企业总收益中分到的份额就越来越少,摩擦成本就这样产生了。

  毫无疑问,这些家庭成员也不是傻瓜。一段时间过去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会发现在这种"打败我兄弟"(beat-my-brother)的游戏中,这些热心人做得并不好,自己并不能取得比别人更多的投资收益,于是又来了另一批热心人。第二批热心人对他们说,你们靠自己的力量是无法战胜其他人的,必须依靠我们这些专家,因为我们做得更专业,会帮你们取得更多的投资回报。

  容易看出,巴菲特这里所指的第二批热心人,就是各种各样的基金。可是结果怎么样呢?基金队伍的加入在投资者和上市公司之间横插一杠,在活跃股票交易的同时大大增加了交易环节,使得摩擦成本更加提高了。因为原来的投资者还只要付出一道成本,现在则需要付出两道。

  当这个大家庭成员每人都聘请了专业人士后,整体财务状况更是每况愈下,于是大家纷纷寻求更多帮助,这样就找到了第三批热心人,他们的身份是财务规划或机构咨询专家,并且很乐意向他们支付高昂的咨询费用。就在他们的希望又将破灭时,第四批热心人出现了,这就是巴菲特所说的"超级帮助者"。实际上,他们就是第二批人,只不过披上了对冲基金、私人股权投资公司的外壳,所以收取的报酬更高。结果大家都能想像得到,投资者依然是一连串的失望和无奈。

  【巴菲特智慧结晶】

  巴菲特认为,上述处境就是今天绝大多数投资者的遭遇。如果他们只是老老实实地躺在那里休息的话,所有上市公司的收益都会按比例装进他们的腰包,根本不需要付出任何摩擦成本。
 
长期投资有助于实行三不主义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不准备持有10年的股票不要买。因为只有长期投资才符合巴菲特的投资风格:不看大盘、不相信技术分析、不做预测,我们把它归纳为"三不主义"。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92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他很喜欢买股票,不过卖股票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从这一点上看,就像有位旅行家住在一个小镇上的小旅馆里一样,房间里连电视机也没有,百无聊赖之中蓦然看到桌子上有一本书。本想用它来打发时光的,可是一看这本名叫《在本小镇可以做的事》的书里居然就只有一句话。巴菲特的意思是说,这位旅行家依然没有任何事情可做。

  巴菲特说这个故事的用意,就是说明投资者买入股票后要多看少动,具体地说就是不看大盘、不相信技术分析、不做股市预测,只做价值投资。别以为这种做法只适合于美国股市、在中国就不适用,完全不是这样的。

  中国有位著名的投资者,原来也和许多人一样,是根据技术分析炒股的。整天坐在电脑前看技术图形,做到最后业绩一塌糊涂。他在1999年开始研究巴菲特,并且在实践中努力用巴菲特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来指导行动计划,把稳赚不赔作为最重要的原则。从1999年开始到2007年大牛市之前的熊市中,他依然每年取得了30%以上的投资收益率。如果单纯从数据看,这样的业绩已经超过巴菲特了。

  那么,巴菲特为什么要实行"三不主义"呢?归根到底,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这三样东西不但对你的股票投资没有帮助,反而有害,因为它会动摇你的长期投资理念,最终使你无法获得因为长期投资而得到的丰厚获利。

  先说看大盘。无论股市大盘表现如何,每天都有个股出现涨停、跌停,这就表明,仅仅看大盘做股票与操作什么样的个股不一定有关系。就拿最熊市的股市来说,也照样有年年创新高的个股。投资者只要持股不动,不看大盘甚至不看该个股,该是你的就是你的。

  从这一点上看,除非你投资指数基金,否则,看大盘对股票投资尤其是长期投资者来说一点好处也没有。


       再说技术分析。股市投资中的技术分析理论1999年前在我国非常火爆,现在也有许多投资者痴迷于它,毫不夸张地说,有些投资者一生中学得最用功的功课就是波浪理论和江恩理论。

  那么,技术分析在股市投资中究竟有没有用呢?如果说它是骗人的,那当然有一棍子打死的意味;但如果说它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骗人的,决不会冤枉了它。

  究其原因在于,如果你根据技术分析来炒股,往往很容易在高位上被套牢。说穿了,这和瞎子算命没什么两样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任何技术分析都不能判断明天的股市是涨是跌,至多只是"猜谜语"。既然这样,这种东西还有什么参考价值呢,还是不看为好。

  最后看股市预测,准确地说这里是指股市的短期预测。股市预测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总体来看短期的股市预测谁也吃不准,与其如此,那还不如不要去枉费心机。尤其是这三两天内的股市波动情况,你是无法准确预测的。这种短期预测对长期投资者而言,毫无价值。

  读者如果感兴趣,可以到书店去看一看,目前书店里依然有2007年股市火爆时出版的股票书,信誓旦旦地预测当年的某月某日上证综合指数将会突破10000点。这样的预测灵验吗?事实作出了最好的回答。

  相比而言,股市的长期预测相对容易,但这并没有什么秘诀可言。因为说到底,股票市场从长期来看总是向上发展的,如果出现了暂时的下跌,也可以用"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来搪塞。如果你说上证综合指数总有一天要突破10000点,这种预测做了也是白做。

  那么,巴菲特是如何来进行长期预测的呢?举个中国读者最容易理解的例子来说:如果手机出现了,这时候巴菲特就会考虑是不是要卖掉手中原来持有的传呼机公司股票;如果现在的消费者买相机都买数码相机、没人再去买原来的那种胶卷相机了,这时候他就会考虑是不是要卖掉手中原来拥有的胶卷相机公司股票。如果手中原来就没有这样的股票,那么今后就更不会去碰它了。

  对于中国投资者来说,所谓长期预测如果能做到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以及行业发展有一个以上的大致判断就够了。当然,仅仅依靠这样的预测还是无法判断能不能买入某股票的,投资者要做的功课主要应当放在对某只股票内在价值的判断上。当该股票的内在价值大大高于其股价时,大胆买入这样的股票并长期持有,就一定会获得丰厚回报。

  回过头来看,中国投资者对长期持股特别反感,因为有的股票放在那里几年股价反而越来越低。说实话,这并不是长期投资的错,而是你没有根据内在价值选股,或者你当初买入的价格太高了。

  【巴菲特智慧结晶】

  巴菲特认为,长期投资要耐得住寂寞,这就像出差到一个小镇上住在小旅馆里什么娱乐都没有、只能躺着睡觉一样。尤其是不要去看大盘、不相信技术分析、不去预测股市,这些对长期投资都没有好处。

长期投资有助于战胜机构主力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不准备持有10年的股票不要买。因为投资者要想战胜机构主力,唯一的办法就是比耐性,做长期投资。你拖得起,机构主力可拖不起。如果要比快进快出,你未必是它们的对手。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88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伯克希尔公司的投资理念决定了它希望它的投资者也能抱有长期投资的决心,而不是在买入股票时就已经做好了什么时候卖出股票的准备。他实在不理解为什么有些上市公司会希望股票交易量越大越好,这不是明摆着要让公司股东组合变来变去吗?他说,有谁听说因为最近一个时期基督教没什么"搞头",原来信基督教的那些人下个礼拜就去信佛教的?

  巴菲特的言外之意是说,投资者只有坚持长期投资才能和机构主力比耐性。要知道,在中国股市中,个人投资者是很惧怕机构主力的,有些个人投资者甚至唯机构主力的马首是瞻,千方百计打听的小道消息也主要是机构主力什么时间进货、出货了,是哪家机构主力?

  而巴菲特的观点是,个人投资者完全不必打听是不是真的有所谓机构主力,或者机构主力的股票操作策略。如果股市中根本不存在所谓机构主力,那么这种打听就完全是捕风捉影;如果真的有这种所谓机构主力存在,那你只要掌握长期投资这一法宝,就能轻松战胜它们。

  这颇有一点像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在股票投资中,消息灵通、动作迅速的机构主力当然是兔子,而那些面广量大的个人投资者则是一只只小乌龟了。乌龟如果要在短时间内和兔子比速度,结果不言自明;可是如果要和兔子比耐力,最终结果就不好说了。最起码,乌龟的寿命要大大长于兔子,当兔子一命呜呼之后,乌龟依然可以在那里慢慢地匍匐着前进,这就是它最大的寿命优势。

 回到我们的话题上来。价值投资被许多人看作是投资领域中唯一可以称得上"有道理"的东西。因为它可以用逻辑和理性来表述,而不像其他一些"定理"那样,表面上说得天花乱坠,可实际上完全没有规律可循。毫无疑问,任何投资都讲求物有所值,到哪里都一样。如果你硬要预测明天的股市是涨是跌,说起来道理一大通,但"事后诸葛亮,事前猪一样",完全不是这回事。

  在个人投资者眼里,所谓的机构主力通常是指基金。基金的规模大,所以决定了它的股票操作手法和个人投资者有很大不同。虽然基金一度也高举价值投资大旗,可是基金公司管理层却是必须按照年度、季度来接受业绩考核的。这一点是基金公司或者说基金操盘手的命门。

  例如,只要股市下跌了20%,那么无论原来奉行价值投资还是长期投资理念的基金公司,都会视手中的股票如敝帚,哪怕是手中的蓝筹股,这时候也会被当作垃圾一样赶快出货。道理很简单,如果在接下来的业绩考核中过不了关,这些基金公司经理都下岗了,哪里还有心思去考虑下一步的价值投资或长期投资呢?

  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的基金公司经理平均任职期限不到2年,所以,所有机构主力最怕的就是无法在短期内看到获利。如果在业绩考核时他们手里创造出来的业绩低于市场平均水平,那就意味着他们随时随地有可能被淘汰出局。

  从这一点上看,虽然机构主力也会唱一些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高调,但绝不会没有任何利益驱动地去追求长期业绩,更不会去按照价值投资理念操作股票。他敢让手中的股票套牢2年吗?1年都不行的。

  可是,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正可以利用这一点和机构主力较较劲。巴菲特就是这方面的好手。

  巴菲特投资股票的原则是"三低一高":低市盈率、低市净率、低财务杠杆、高股息分配,并且必须具有市场垄断地位,而且这种市场垄断优势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还不能被改变。

  按照这样的标准来选择股票,符合要求的已经不多了;更何况巴菲特耐得住寂寞,他手中握有大量现金,股市低迷时不到真正物有所值决不轻易出手,这些都注定了他能买到内在价值大大高于股票价格的投资品种。

  例如2002年2月21日纳斯达克指数跌到1349点时,巴菲特仍然表示,"尽管股市跌了3年,普通股票已经大大增加了投资吸引力,但我们仍然认为,即使值得我们产生中等兴趣的可投资股票也是寥寥无几。"接下来,巴菲特不是逐步买入股票,而是一再减持股票,2003年年末时手里拥有的现金高达360亿美元。

  巴菲特无论买进股票还是卖出股票,都有极大的耐心和机构主力比拼,虽然伯克希尔公司本身就是一家规模庞大的机构主力。拥有这样的耐心,只要假以时日,就能在内在价值的顶部买到自己心仪的股票,然后在内在价值的底部卖出手中的股票,这其中的差价就大了。

  【巴菲特智慧结晶】

  巴菲特认为,机构主力必须定期接受业绩考核,所以他们虽然也嚷嚷着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但不会真正付诸行动。相反,个人投资者就不用人为设置这样的障碍,完全可以和机构主力比耐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