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2月1日起,《里斯本条约》开始生效。《里斯本条约》是欧洲精英们精雕细琢多年、但最终被公众否决了的“欧盟宪法”的简化版替代品。这部旨在强化欧盟管理、提高行政效率的《里斯本条约》,对欧盟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做出了新的规定,以适应欧洲一体化不断发展的需要。观察家认为,这一定会帮助欧盟提高在世界舞台的
而早在今年3月,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发出呼吁,为了确保欧洲的民主与和平,欧盟应成立共同的军队。因为欧盟联合运作的思路,就是源于“为不同利益找到最大公约数以及和谐共处”,概括地说,就是“相互容忍”。一支欧洲军队,可以更好地维护这个价值观。 事实上,还有一个欧盟欲尽快建立“欧洲军队”的理由,就是面对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崛起,面对美国与新兴大国之间的利益争夺,面对所谓的“太平洋联盟”的可能形成,欧盟深感压力。欧盟担心原来的“大西洋联盟”会变得越来越不重要,担心自己逐渐被“边缘化”,甚至有一天被取代。欧盟的政治经济领袖们明白,要想保持在世界舞台上重要一极的位置,还是要靠联合、靠一体化。 在《里斯本条约》生效的同时,前不久刚刚选出的首位欧盟理事会常任主席(也称“欧盟总统”),和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欧盟外长”)也走马上任。分别就任的比利时首相范龙佩和英国的欧盟贸易委员阿什顿成为国际舞台上的耀眼新星。《里斯本条约》并未规定这两个职务的法定选举程序,在职责权限上规定也很笼统。欧盟这个最新的人事安排本身就是一种交易,但这种安排是否符合欧盟发展特点及国际政治现状,值得观察。鉴于范龙佩、阿什顿的国际知名度和活动能量有限,有舆论表示怀疑,在全球面临的一系列严峻而沉重的现实问题如经济危机、气候变化、核不扩散、能源、反恐等面前,他们能否胜任?能否有足够的分量代表欧盟?英国《金融时报》质疑范、阿二人难以与大国较量,并预测说大国首脑与欧洲合作的主要渠道,很可能仍然是继续通过与柏林、伦敦和巴黎的双边会谈达成。一些欧盟政要也公开表示了些许担心,如瑞典外长就在他的博客中写到:欧盟最终选出了弱势领导人,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这可能意味着欧盟错过了一个历史性时刻。 美国一位曾驰骋国际舞台多年的战略家曾这样调侃欧盟说:“让我问问欧盟的意见?好啊!给我一个电话号码吧。”那时,欧盟确实没有这样一个“电话号码”,也没有一个代表可以与之对话。从12月1日起,某种意义上说,这个“电话号码”、这个代表已经有了。现在,轮到他做出选择了:用、还是不用这个号码? (本报布鲁塞尔12月1日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