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玩《伤寒论》-神效新加汤 作者:阳光

 zhengyao 2009-12-14
伤寒论文字精炼,字义古奥,常常难于理解其义。但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真理也!
 
周末,岳母找我诊病,曰:感冒十余日不好,这个西医不行了,得找中医调理一下。
 
岳母,61岁,证见,怕冷,怕风,自汗,鼻塞,流黄鼻涕,头疼,二便正常,口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脉沉缓。
 
见岳母之病证,吾一下子理解了,《伤寒论》第62条之义。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新加汤主之。”
 
于是抓桂枝新加汤一剂,桂枝45g、白芍60g、人参45g、生姜60g、大枣12枚、炙甘草30g(5.4元/一付)。吾亲自以水12碗,煮取3碗。
 
岳母下午5点饮一碗,盖被捂汗,未见汗出,晚九点再一饮微汗出。次晨岳母自觉病解,并将第三饮新加汤喝完,未盖被,仍略觉有微汗出。怕冷怕风自汗头疼流黄涕均消失,仅略有闭塞。吾让岳母再饮一天黄芪建中汤,即消除鼻塞,再以四物散收全功。
 
仲景先师在62条中,先说“发汗后”,是告诉我们,病人发汗后津液散失,病人当津血不足,;师曰“身疼痛”乃是告诉我们患者有表证,患者怕冷、怕风、鼻塞、头疼均是表证。师曰“脉沉迟”,脉沉是告诉我们津液不足,邪已入里,脉迟亦是告诉我们患者津血不足。
 
吾岳母素体津血不足,与发汗后津血不足的患者病机相同,外感后无力抗邪外出,故感冒十余日,病仍然不好。病证相符,故吾一剂桂枝新加汤祛邪外出,再以黄芪建中汤,建中州之气,强脾胃,故祛除岳母不了了之余症。再以四物散补血,改善岳母亏津血之体质。
 
以前不理解62条文何义,因为条文太简单了。岳母之感冒,让我深刻地理解仲景先师之深意。后世医家曰:黄鼻涕是热,清鼻涕是寒。热不敢用桂枝汤,什么桂枝汤入口即毙,大误也,简直是一派胡言。年老之人或失血之人感冒,感太阳中风之邪,用桂枝汤不足以祛邪外出,故加芍药一两增加补阴的作用,加人参三两增加患者津液,加生姜一两,增加药力走表的功效。故新加汤补足患者津液,加强走表力量,自然祛邪外出,一剂神效。
 
倪海厦老师曰感冒最难治。乃千真万确也!擅用经方,感冒不难治,一剂便愈。反之难说。象吾岳母这样津液素亏的老人,脉已沉,病将入里,若治疗不得法,病入少阴,便可见危象。这也是为什么老人感冒后会丧命的原因。今日跟师门诊,一家属告诉我们,其父亲,六十岁,半年前体检,全身正常,也未见脑部有异常,一月前感冒总不了了,再检查发现有巨大型脑瘤了。吾思这便是外邪入里,进入髓中的缘故吧。
 
所以再以倪海厦老师金玉良言提醒众人,感冒,要么不治疗,多喝水让其自然好,要么找个好医生来治疗。
 
老人感冒,若自汗出,恶寒,流鼻涕,打喷嚏,脉缓,桂枝新加汤便是神方。桂枝用45g,吾岳母一饮竟没有汗出,二饮汗方微出。经方药少,剂量不足,桂枝若按照药典用8g、9g,如此轻量,若挠痒痒,如何让经方上战场,祛邪外出。请同道深思之。
 
道医学子阳光书于2009年4月13日星期一
 

——————上文摘自以下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7162a20100csb7.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