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范文由范文吧(www.)提供,共3463字,分2页,当前第2页,快速翻页: 1 2 1、课题的提出 本专题就是由学生提出“汽车越来越多,空气越来越差”这个问题为基础来策划展开的。空气污染问题是与每个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也是现阶段国内外极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学生对此问题有强烈的探究兴趣,我以这个问题为契机,引出“机动车尾气污染分析”专题,鼓励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积极考证,探寻问题的答案。 2、教学方法设计:文献研究法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的终身发展不可能仅仅依靠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所学的知识,而必须学会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本领以适应这时代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运用资料的意识和能力,将成为学生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之一。基于这种认识,在《化学与环境》研究课中,我专门用了两课时的时间向学生系统介绍了有关文献检索在科学研究甚至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文献的来源和分类、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科技报告的行文规范等问题,并希望在《机动车尾气污染分析》这个专题的学习中,通过撰写有关机动车尾气污染的专题文献报告,使学生掌握文献资料研究的一般方法,认识到运用现有的文献资料开展研究也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有效方法。 3、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与机动车尾气污染有关的资料收集、整理、分析,使学生了解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来源、危害、处理等知识,树立起环境保护的意识。 (2)通过研究报告的撰写,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掌握利用文献资料开展研究的方法。 (4)使学生初步掌握收集资料信息的各种方法。 4、实施课题研究 (1)通过网络、图书、报纸、期刊等途径收集相关资料。 (2)对已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加工,融合进自己的观点、看法。 (3)利用空余时间走访有关部门,收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数据。 5、结题与评价 学生完成专题报告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评价时以专题报告的质量作为主要依据,并结合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对于失败的同学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教训,重要的是过程,从失败中学到什么东西。 四、注意的问题 由于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导致思维易受定势抑制,转换迟钝,尝试活动的盲目性较大;在研究活动过程中,他们停留在材料中具体信息(如数据等)的知觉上,难以从具体内容中摆脱(或抽象)出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概括性认识;在课题报告或论文写作方面,文字组织能力欠缺等。这就首先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职业观、人才观,克服研究性学习只适用于“好学生”,在职业学校难以实施的畏难情绪。要突出职业教育特点,立足专业实际,紧密结合行业需要和学生实际,要引导学生形成选择与专业有关的“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从与“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相关的领域中选题;经常与学生进行正式、非正式的交流和指导,创设一个良好的探究学习环境,注重学生奋发向上、提高自身素质的动力机制的形成,注重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道德培养的紧密结合。在结果评价上,不管是否成功,都要进行适当鼓励,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参考文献: [1] 崔相录. 研究中学习[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年4月 [2] 孙元清. 高中研究型课程导师指导手册[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 [3] 蒋乃平. 职业教育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优势和切入点. 职教通讯[J]. 2002(12)
|
|
来自: haiyunpiaosa > 《我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