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终身从事免费牛痘施种的医家

 虾子 2009-12-23
  ↑邱熺像
  ↑皮尔逊医生
  ↑天花患者

  历史上,天花是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传染病,清朝的两位皇帝就死于此病。清朝后期,广东南海人邱熺用外来的牛痘术为百姓施种牛痘。据统计,他与外国医生皮尔逊一起为100万以上中国人施种过牛痘。

 

  清朝两位皇帝死于天花

  天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被其传染后,初期浑身出痘(水疱),逐渐转变为脓疱,在此过程中容易出现高热等合并症导致死亡。幸免于死者,脓疱干枯脱落后也会在身体上留下永久性的疤痕,使人成为“麻子脸”,对患者身心的伤害极大。

  在中国,其流行和爆发屡见于史书,成为仅次于鼠疫和流行性霍乱的恐怖瘟疫。满清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顺治才二十出头就因染天花而亡。

  中外命丧天花的帝王不少,欧洲有英格兰女王玛丽二世、奥地利国王约瑟夫一世、俄国彼得二世、法国路易十五;东方有日本后光明天皇、孝明天皇以及清朝的顺治皇帝、同治皇帝;而在美洲,则有阿兹特克帝国的国王科特拉华克、印加帝国的国王怀纳·卡帕克……

  16世纪初,美洲强大的阿兹特克帝国和印加帝国,因天花流行,两三千万人口的帝国,在100年间,仅存160万人口。18世纪初,天花曾使欧洲半数以上人口的脸上布满痘疮。1904年,香港政府医务处长报告称,该年香港每100具尸就有26具是死于天花的。

 

  牛痘术经广州传入中国

  据我国古代典籍记载,最迟在明代,中国就发明了用于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术。它的原理,是让正常人适量地主动接触天花病毒,通过轻度发病来获得终身免疫力。因为人们早就观察到,天花只会得一次,幸存者会拥有终身免疫力。为了获得这种免疫力,人们尝试让健康人穿上患病者的衣服,或者将患病者身上水疱中的浆液蘸到健康人鼻孔,这就是种痘。假如健康人接触后身上少量出痘,等于出了一次轻微的天花,就意味着接种成功了。

  经过反复试验,到清代时这种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清初康熙皇帝少时曾罹患天花侥幸不死,加之其父顺治又死于天花,因此他登上皇位后,就让人将民间的人痘接种术引入宫中,要求皇子一律种痘,并在满洲贵族中普遍推广。这种技术,还被俄国在北京的使臣学习后带回国内,后来又经土耳其传到欧洲、美洲等地,成为当时世界抵御天花的主要武器。

  但是,人痘接种术本身存在缺陷,接种后如果不出痘就没有获得免疫力,而出痘过多就等于人为感染天花,存在一定风险,故施行得并不普遍。

  1796年,英国一位在乡间为人种痘的医生琴纳观察到,养牛场工人接触患牛天花的病牛后,身上局部也会出痘,然而这种天花病情很轻,容易痊愈,也同样能获得对人类天花的免疫力。琴纳想,能不能用这种天花的疱浆来给人接种?当年他首次为一个小男孩吉米接种,获得了成功,安全的牛痘接种术诞生了。欧洲国家相当重视这一发明,对琴纳进行奖励,并在各国推行。

  牛痘术诞生不久,很快就返传回发明人痘术的中国。1805年春,英国东印度公司外科医生皮尔逊在澳门辗转获得了牛痘苗,开始为中国人接种牛痘,但是他发觉中国很少有人相信这种方法,于是只能向经常接触的中国洋行商人宣传。当时西方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主要依靠广东洋行商人进行,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广州十三行。皮尔逊写了一本关于种痘的小册子,译成中文,再由十三行中会隆行的南海人郑崇谦抄写成书,名为《英咭唎国种痘奇书》。在对外贸易中培养出开放眼光的洋行商人,在详细了解这种技术后,认识到它确实有优点,于是招募人员向皮尔逊学习。

 

  “素不知医”的邱熺学种痘

  这些跟皮尔逊学习种痘的人当中,有一个名叫邱熺的广东南海人,其出生年不详,卒于1850年。他当时是洋行的一名职员,经常往返于澳门、广州两地。他认识皮尔逊时,正好自己从未得过天花,于是亲身进行接种试验,果然成功出痘,而且反应轻微。接着他让家人接受种痘,效果也很好。

  自言“素不知医”的邱熺,认识到牛痘术确实是比人痘术更为稳定有效,于是边细心学习这一技术,边研习中医医理。

  但是此时,牛痘苗却断种了。因为当时人们还不能人工制造痘苗,只能在前一个接种者身上取疱浆为下一个接种,由于无人来种痘,这个链条就中断了。

  1810年,皮尔逊委托友人再次从南洋运来痘苗。他们在船上载着若干个小孩,一个接一个地接种,这才将痘种带到广东。为了让难得的痘苗不再中断,这次洋行商人给予了大力支持。《南海县志》载,“洋行商人伍敦元、潘有度、卢观恒,合捐数千金于洋行会馆”,让邱熺等人开展种痘业务。这里提到的三位行商,都是十三行中的佼佼者。其中的伍敦元即伍秉鉴,属广州怡和洋行,在2001年美国《华尔街日报》统计的1000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中,他是仅有的6名中国人之一。潘、卢两家也是巨富。有了他们的经济支持,牛痘的传种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邱熺宣布实行免费种痘,并且设立“果金”制度,凡已接种者在出痘后回来复查的,都可获得“果金”奖励。这样可保证痘苗连绵不断。由于有这些制度,来接种的婴儿四季不绝,邱熺将来接种的婴儿分为8天一批,每次接种后大概8天左右浆满,即从中挑选健康没有疾病者,选择其所出“色若珍珠宝光者”之痘作为“佳苗”,取浆种于下一批婴孩身上,如此循环不绝。其实当时民众对牛痘还是有一定疑虑的,如果没有这样的免费和补贴措施,牛痘在中国恐怕不能如此迅速和顺利地传播。

  在消除人们顾虑方面,邱熺巧妙的理论解说也功不可没。他在1817年写了一本书叫《引痘略》,结合传统中医理论阐释牛痘。书中指出,中医认为天花的病因是人体内有胎毒,而牛痘与人痘一样,作用都是可以引“毒”外出。牛痘在上臂接种,这个位置相当于经络里手少阳三焦经的消烁和清冷渊两个穴位,最适合于引发痘毒。这就说明牛痘既符合中医传统医理,又更为安全有效。同时他还应用中药来治疗种痘后出现的某些不良反应。这些理论和做法,无疑使中国人更加容易认同这一外来技术。

 

  邱熺与皮尔逊为百万人种痘

  据记载,邱熺所在的种痘所四季均施种痘,在秋冬春三季每9天为一期,夏季每8天为一期。每9天接种15至40人。“历十数寒暑,凡问途接踵而至者累百盈千”。他们的工作卓有成效,据说邱熺与皮尔逊一生共曾为100万以上的人种痘。在当时,权贵如曾国荃、阮元等,都曾请邱熺入署施种。曾国荃赠邱熺“勿药有喜”匾额一块。

  牛痘在广东的传播,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当时有人指出:“广东三十年来所生之人,在外省仕宦商贾者不少,未闻有再染天行痘子(指天花)者。”广东作为实验田,用时间和效果向全国作了证明。

  许多省市开始向广东学习牛痘术,广东香山人曾望颜在北京南海会馆设京师牛痘局,完全仿效广州的办法施种,同样设“果金”制度。而在技术上则还要依赖广东方面的支持。当时邱熺参考传统人痘术的干苗法,解决了痘苗的保存难题。他将痘疱的痂皮密封保存,“可以留十日半月”,京师应用的痘苗就是这样寄去的。邱熺的儿子邱昹也继承父业,1850年邱熺临终时,仍谆谆嘱咐邱昹,要继续种痘事业。

  随着牛痘在全世界的推广,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人类已经消灭了天花。这也是人类第一次有能力消灭一种疾病。其中,中国发明人痘接种术的首创之功,以及邱熺、皮尔逊及广州十三行商人在中国推广牛痘术的努力,在人类消灭天花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郑洪
(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金羊网 -- 羊城晚报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