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修养篇

 江源山巅 2009-12-26
不耻下问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称为“圣人”。孔子虽然学识渊博,但他有不懂得的地方也会大大方方地向别人请教,从来不忸挰作态,不懂装懂。他认为无论什么人,都不是生来就有学问的。一次,孔子去太庙参加鲁国国君的祖庙祭祖典礼。因为不知道如何祭祀,孔子就不停地问这问那,详细到每个细枝末节。有人见了,便在背后讥笑说:“谁说孔子有学问,懂得礼仪?他还不是什么都问!”孔子听到这些非议,坦然地说:“对于不懂的事情问个明白,这恰恰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卫国有个大夫孔圉(yǔ),为人谦虚有礼,聪敏好学。当时,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朝廷会给他另起一个称号,称之为谥(shì)号。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代的人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特别赐给他一个“文”的称号,所以后来的人都尊称孔圉为“孔文子”。孔子有个学生名叫子贡,也是卫国人。他有些不服气,认为孔圉配不上那么高的称号,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圉的学问和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杰出的人也很多,凭什么赐给他‘文’的称号?”孔子笑着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天资聪明而又好学,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羞耻,所以称他为“文”。经过孔子的解释,子贡猛然省悟,心悦诚服。孔子一生都在如饥似渴地学习。他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论语.述而》,指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深刻地说明了孔子不耻下问的好学态度。孔子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宗师,与他的勤奋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是分不开的。

  芦衣顺母

  春秋时,有个鲁国书生叫闵(mǐn)子骞(qiān)。他是孔子的弟子,为人忠厚,沉稳持重,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本句出自《论语.先进》,指闵子骞是个孝子。闵子骞8岁的时候,母亲去世,父亲常年在外,怕孩子无人照顾,因而又给他找了个后母。后来,后母生了两个儿子,便疼爱自己亲生的儿子,待闵子骞越来越冷酷无情。后母经常虐待闵子骞,但闵子骞只是默默忍受,从不抱怨。冬天到了,天气十分寒冷。后娘偏心,给两个亲生儿子穿用新丝绵做的棉衣,却给闵子骞穿用芦花做的棉衣。芦花轻飘飘的,哪里能御寒呢!所以,闵子骞穿着厚厚的“棉衣”还冻得直哆嗦。一天,父亲带着三个儿子出门访友。闵子骞驾车的时候因为寒风刺骨,手指冻僵,竟把缰绳掉到了地上。父亲见状,认为闵子骞是故意扔掉的,果真像后母所说的那样懒惰,不由得大怒,扬起鞭子就打。一鞭子下去,闵子骞的棉衣被打破,里面的芦花飞了出来。父亲看到芦花才恍然大悟,明白错怪了儿子,急忙脱下自己的衣服裹住闵子骞。父亲愤慨万分,回家后便要将这个狠毒的妻子休掉。闵子骞看到后母和两个弟弟抱头痛哭,难分难舍,连忙跪在父亲面前,劝说道:“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但休了母亲两位弟弟就会没有人照顾,那么受冻的可能就是我们三个人了!请不要赶走母亲。”父亲听了十分感动,就依了他。后母听到闵子骞的话后羞愧难当,从此痛改前非,对待他就像亲生儿子一样,一家人过着和和睦睦的生活。“百善孝为先”,闵子骞被列为二十四孝之一。“芦衣顺母”的故事教导我们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友好善待自己的兄弟姐妹,做个孝顺懂事的人。

  田母训子

  田母是战国时期齐宣王的相国田稷(jì)的母亲。她深明大义,教子甚严,受到人们的称颂。田稷位高权重,因此有很多人趋炎附势,送礼巴结。田稷属下有个无德无能,但家境富有的小吏。为了谋求官职,从家里拿了100镒(yì)镒:古代的重量单位,20两或24两为一镒。黄金悄悄送给田稷,想让他行个方便。田稷收下后,派人把金子送给老母,以示孝敬。田母见儿子送来这么多黄金,感到非常疑惑。当田稷过来请安时,田母便问道:“你为相三年,就是不吃不喝也不可能有这么多的俸禄。你老实说,这些黄金是从哪里来的?”田稷见母亲面色严肃,照实回答道:“是属下的一个小吏送给儿子的。”田母更加严厉地追问道:“一个小吏怎么能无缘无故地送钱给你呢?想必是有所求。你是不是答应他什么请求了?”田稷知道瞒不过去,就说:“他请求儿子给他一官半职,儿子已经答应了,如果有适合的空缺职位,就给他安排。”田母听后非常生气,颤声说:“君子要修身养性,不收不义之财,不欺诈作假。身为相国,国家给你俸禄,你理应当忠心报国,廉洁奉公,才能对得起君主。人臣之事君,就如同人子之事父。你为人臣而不忠,就是不孝。如此不忠不孝之人不是我的儿子,你给我出去,我没有你这样的儿子!”说着就把金子丢给田稷,推着他往门口走。田稷听完母亲的指责和批评,不由面红耳赤,内心非常惭愧,急忙向母亲道歉。他回到衙门后,立马把黄金退还给了那个小吏。田稷又觉得愧对君主,便主动上书给齐宣王,请求处罚自己。齐宣王知道详情后,对田稷母亲的行为非常赞赏,赏赐了她很多金子,又认为田稷为人诚实,能够知错就改,也值得表扬,便仍旧任命田稷为相国。从此,田稷廉洁奉公,成为百姓敬重的宰相。而大家对田母这种重德轻财的行为也都称赞不已。闭门不纳闭门不纳:关上门不让人进来。纳,入、进来。战国时期,楚、秦两国发生了战争。战争持续了几个月仍没有结束,楚国粮草出现短缺。楚国的大将子发便派使者回去筹粮,顺便给母亲捎了一封家书。子发的母亲看完儿子的信后,很为粮草的事担忧,就问送信的使者:“士兵们可安好,有吃的吗?”使者答道:“士兵们如今只能吃豆子来填胞肚子。”子发母亲又问:“那么将军们可安好,他们吃什么呢?”使者迟疑了一下,说:“将军们每天都吃肉食和米饭。”子发母亲听后,大为不悦,又问道:“士兵们作战情况如何?”“士兵们作战倒也勇敢,就是吃不饱,士气不佳。”使者回答道。子发母亲问:“那将军呢?他们不身先士卒吗?”使者说:“将军都在后面坐镇指挥……”子发母亲脸色变得极为难看,也没给儿子回信,就打发使者走了。后来粮草运到了前线,楚军士兵士气大振,把秦军打得落花流水。子发凯旋,被楚王加官晋爵,赏赐了很多东西。子发得意洋洋,认为母亲一定会非常高兴。但当他兴高采烈地回家时,母亲却不让他进家门,子发感到莫名其妙。母亲派人责问儿子说:“你没听说过越王勾践讨伐吴国的事吗?有人献给勾践一坛美酒,他派人倒在江的上游,让士兵到下游同饮江水,其实江水中已经没有多少酒的美味,但士兵作战的勇气却因此而增加了五倍;有人送来一袋干粮,勾践又让士卒们分了吃,其实分到手的食物也就一点点而已,但士兵作战的勇气却因此而增加了十倍。现在你身为将军,士兵们吃豆子等粗粮,而你却每天大鱼大肉;士兵们冒死冲锋,你却坐享其成。即使打了胜仗,那也不是你的功劳!不爱惜士卒,怎能为将?这样的儿子,不配做我的儿子。不要进我的门!”母亲的一番教导使子发深深自责,急忙向母亲认错。母亲看他有悔改之心,这才让他进门。自此,子发与士兵们同甘苦共患难,深得士卒的拥护。

  孔融让梨

  东汉末年的孔融是孔子的第20代孙,博学多才,被魏文帝曹丕列为“建安七子”建安七子:指建安时期的七位著名诗人,他们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之首。孔融从小聪明好学,才思敏捷,人们都夸他为神童。孔融弟兄七人,他排行老六。4岁那年,有一天家里吃梨。孔融看了看盘子中的梨,发现有大有小。他便拿了一个最小的梨,津津有味地吃起来。他的父亲感到很奇怪,就问:“融儿,盘子里这么多的梨,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却拿一个最小的呢?”“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的留给哥哥们吃。”孔融答道。父亲接着问:“你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照你这么说,他应该拿最小的一个才对呀!”孔融说:“我是哥哥,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家人见孔融小小年纪就这么谦让有礼,都很喜欢他。10岁那年,孔融随父亲来到洛阳。当地的李元礼名气非常大,凡是能让他接待的,无一不身价大增,被誉之为“登龙门”。因此来往于李元礼家的人,除了亲友,都是些才子名流。如果来访者是无名小辈,守门人根本就不予理睬。这天,小孔融来到李府门口,说要见李大人。守门人一看是个小毛孩子,不耐烦地挥挥手让他离开。孔融见状,立刻说:“我是李大人的亲戚。”守门人这才让他进了门。李元礼一见所谓的亲戚是个陌生的小孩,就问道:“小朋友,你和我是什么亲戚关系呀?”孔融说:“我的祖先孔子曾经向你的祖先老子请教过问题,两人算得上是师生关系,因此咱们两家应该是世交啊!”李元礼和在座的很多宾客听了,都对小孔融的聪明机智赞不绝口。这时,一位叫陈韪(wěi)的宾客却讥讽说:“小时候聪明,大了未必成才。”孔融立即反驳说:“你现在成才了,那我猜想,你小时候一定很愚笨!”众人都大笑起来。陈韪羞得满脸通红,半天没说出话。后来,孔融踏入仕途。他正直无私,喜欢引进后生,向朝廷举荐了很多人才。但因为孔融性格狂傲,刚直耿介,屡次触犯曹操,最后惨遭杀害。

  舍官救邻

  周必大是南宋时显赫一时的宰相,也是著名的文学家。他学识渊博,胸怀宽广,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天,当时在京城做门官的周必大回到家中,半夜时分被吵闹声惊醒。周必大起床一看,发现后房着火,急忙叫醒家人。由于火势凶猛,周必大家里所有东西都被烧毁了,所幸的是家人没有伤亡。原来周必大家的住宅与一户姓王的人家相连。那晚,王家大宴宾客,非常热闹。王家的用人因从早到晚忙了一天,非常疲倦,就把烛灯插在壁上,倒头睡去。那烛火烧化后,竟沿着板壁着(zháo)了起来。大火一发不可收拾,迅速向周围蔓延,烧了许多邻居房屋,酿成大祸。当时,负责调查、处理这件事的官员是韩仲通。他欺软怕硬,了解到王姓主人的妻弟担任朝中的御史,而且深得奸相秦桧的恩宠,便独独放过王姓一家,反而把周必大以及近邻五十余人逮捕下狱,上疏奏请会审。周必大在狱中想到失火牵连这么多无辜的人,愤愤不平。一天,他问狱吏:“失火波及邻人,根据法令应该判什么罪?”狱吏回答说:“应判徒刑徒刑:古代刑罚之一,指在一定时期内剥夺犯人的人身自由并强迫其戴着钳(qián)或枷(jiā)服劳役。。”周必大又问:“如果我这个门官一人承担,应该判什么刑呢?”狱吏回答道:“那你就只能削职为民了!”周必大叹息一声,说:“如果能够解救邻人,我又何惜一个门官呢!”狱吏认为他脑子有毛病,说:“你这人真是好笑,这世上只有把罪责往别人身上推的,哪里有往自己身上揽的?况且还要舍弃自己的大好前途?”说完,大笑不止。但周必大铁了心,不肯改变主意。会审的时候,周必大一口咬定是自己家失火酿成的灾害,与邻里无关。就这样,周必大丢了门官的职位,救了50多人。乡邻对周必大感恩戴德。周必大舍官救邻的故事,也一度被传为美谈。

  戚景通教子

  戚景通是明代杰出军事家和民族英雄戚继光的父亲。他为人耿直,文武兼备。戚景通直到56岁的时候才有了这个儿子,因为老年得子,喜不自胜,对儿子寄予厚望,希望他能继承祖业,光宗耀祖,因此给儿子取名为“继光”。戚继光自小聪慧,戚景通非常喜爱,但从没因此放松对他的要求。在戚继光很小的时候,戚景通就手把手地教他读书识字,练习武艺,并对他的品德行为严格约束。戚继光12岁那年,家里的房子由于年久失修,已经破败不堪。戚景通打算重新修缮(shàn)一下,便请来几名工匠,让他们安设四扇雕花门。工匠对戚继光说:“公子是将门之家,应该安设十二扇雕花门,才和你家的名望相配呀!”戚继光觉得非常有道理,就向父亲提出了这个建议,哪知竟受到父亲的严厉斥责:“小小年纪就贪图虚荣,讲究排场,要是长大成人得了一官半职,那还得了!”戚继光吓得一句话都没说,默默接受了父亲的批评。一次,外祖父送戚继光一双用绸缎做的鞋子,不免洋洋自得,在庭前蹦蹦跳跳地走了好几圈。戚景通看见了,立刻让儿子脱下来,并训斥道:“怎么穿这种鞋子?这么小就追求奢侈华丽的东西,长大后必然贪图享受,追求锦衣玉食。这样下去,以后怎么继承父辈的大业!”一天,父子俩闲聊。当戚景通问到儿子的志向时,戚继光回答说:“志在读书、习武。”戚景通便教育儿子说,读书的目的在于明白“忠、孝、廉、节”四个字的含义,只有这样,长大后才能保家卫国,廉洁奉公。在父亲戚景通的言传身教、严格要求下,戚继光养成了艰苦朴素、奋发向上的好习惯。他抱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希望,率领戚家军在抗倭(wō)倭:我国古代称日本。斗争中屡战屡胜,成为一名抗倭名将,名垂青史。

  杨翥让地三尺

  明代有一位礼部尚书礼部尚书: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宴餐、贡举的大臣,正二品。,名叫杨翥(zhù)。他虽地位显赫,却一向宽厚待人,从不以权谋私。有一次,杨翥家宅院旁的地基被邻居侵占了三尺,家人为此与邻居发生了争执。族人写信向杨翥告状,希望他利用职权夺回宅地。杨翥看了信后,笑了笑,拿起笔写道:余地无多莫较量,一条分成两家墙。普天之下皆王土,再让三尺又何妨?杨翥谦逊礼让的态度令邻居大为感动,非但不再争执,反而也主动多让三尺,从而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胡同,后人称之为“六尺巷”。还有一次,杨翥的邻人丢了一只鸡,怀疑是他家偷的,指点着杨姓骂个不休。家人愤愤不平,而杨翥却说:“城里又不是一家姓杨的,何必计较?”他的另一邻居院落很窄,每逢下雨天,便将自家院中的积水排放进杨翥家中,使杨家深受脏污潮湿之苦。家人想交涉,杨翥劝解家人说:“不要斤斤计较,晴天的日子总是比下雨的日子多。”久而久之,邻居们都为杨翥的忍让所感动。有一年,一伙强盗密谋抢夺杨家的财宝,邻人得知后,自发组织起来帮杨家守夜防贼,终于避免了这场灾祸。生活中有许多事当忍则忍,能让则让。对于别人的过错,我们不要斤斤计较,要以宽容之心来对待,养成一种宽容大度的美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