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与宇宙起源

 林泓仁 2009-12-29

道德经与宇宙起源 

  老子,楚苦县历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见史记)。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纪(与释加牟尼同代) 

  老子一生只写过一本书即《道德经》,后世人对道德经的注解均言语模糊,无法尽解。由于现代科学和文明的进步,我们发现老子的许多见解和主张与现代的社会状况有惊人的一致,如:大家均熟知的老子关于:“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它的前半句与西方的关于经济领域的二八原则极为相似:既:20%的人掌握80%的社会财富,另外80%穷人掌握20%的社会财富。而且永远是穷人为富人打工赚钱,富人占有穷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而它的后半句与自然平衡法则正相呼应。 

  老子之伟大是因为,他对事物的发生、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并从中总结出规律,从这一点看他要远高于将一切事物归咎于神的意志的各种宗教。同时老子从未把自己神格化,他只自称是个修道者。从这一点看,他与任何教派的创始人均不同。从根本上讲,道教不能称之为宗教。因为他从未提到一位人格化的神。(以道德经来看) 

  但老子之伟大绝不仅限于此。他的真正意义在于提供了一个人类进化的方向,即通过修道来达到一种得道的境界。进而使人类自身进行生物性进化。 

  老子的道德经主要讲了三部分事情: 

  (一) 何为道 

  (二) 如何修道 

  (三) 人、事、物的变化规律 

  在这三部分里,关于事物的变化规律,后世人解注的最为详尽也最为接近真实。 

  而第二部分如何修道由于老子只从德,为上进行说明,并未从具体方法上讲解,因此后世人分化了许多流派。 

  但第一部分何为道上。直到今天仍无人对其真实了解,而这却是老子整个思想的核心部分,最应该被解读的部分。 

  老子开篇第一句话即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句话的真正意义应为“能够被说明的道就不是真正的道,能够被命名的名,也就不是真正的名称了。”老子要说的真实意图是极言道之深奥难懂,并且难于说明。而第二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说宇宙万物开始的是一片虚无,当有一个物体出现时即为天地产生的源头。这句话也可以从第三十四章(六十八分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上得到佐证。 

  关于宇宙的起源,老子在第二十一章上又加以详细说明:原话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现在我们解读一下道德经,老子说有一物自然生成,早于天地生成的时候。一直独立不改,周行反复不停息,可以叫它宇宙的源头,我不知道它是什么,就给它起名叫道;强行命名叫大,由于大而离去,由于离去而越来越远,由于达到一定的遥远,它又返回到起点,如此周行反复。凡是读过宇宙大爆炸理论的人都知道,老子说的正是宇宙大爆炸的过程。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起源于150亿年前一个极度压缩的物(或叫能量体)它在150亿年前通过大爆炸产生了最初的质子、电子。各种基本粒子经结合产生了最初的氢原子,无数的氢原子在汇聚成星体后经过核聚变再产生元素周期表中的各种元素,因而生成宇宙万物。 

  如果对这段话还有异议,那在第五章中我们看到“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橐龠:风箱)老子说天地之间就像一个大风箱般膨胀与收缩,虽然空但不屈,动态并且喷出。它很形象地描述了周期性宇宙大爆炸的状态。 

  关于宇宙的起源。老子在第三十六章又重新提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我们把这句话反推回去,三生万物何解,天下万物是不是由三种物质组成的?答案是肯定的。根据现代科学所有的物质均可分为质子、电子、中子这三种基本粒子。而中子恰可以由质子与电子中合而成(这可以从中子星的由来看到事实,中子星即由于自身引力过大,将电子吸引至原子核表面,使电子、质子中合从而形成全部由中子组成的星球,密度极高)这是二生三,而一生二,正是宇宙大爆炸的过程。即一、为纯能量体宇宙大爆炸的源头,二、质子、电子。三、中子、质子、电子。如此解释可能有人说为牵强附会,纯属巧合。那么我们看下一句,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在春秋时,周易已经传世,太极生两仪,阴阳对称学说早已传之天下。而老子又是守藏室之史,不可能未读过周易,但他并未将阴阳对立,而说阳在内,阴在外,以冲气(虚无之气)相联结。这完全违反了易经之说,但却恰恰符合原子核的结构,阳性的质子在中心部位而阴性的电子在外用电场相联(电场正是无形无质的东西即冲气)另外,如果老子仅从卦象上讲道的话,他应该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四,这才符合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的学说。就此我相信老子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即已知道宇宙大爆炸过程,同时从微观上了解了万物的本质。 

 

    但我们不仅要质疑,二千五百年前老子是如何知晓的。在《道德经》中老子详细的阐述了他了解宇宙(天地)的经过。在第十五章老子讲道:“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万物芸芸,各归其根。”这段话是说,老子将自身的精神调整到虚无、极静的状态,这时万物都出现在眼前,我观察它们的本质,发现芸芸万物都有其根本。那么,为什么老子在极静的状态中会看到万物呢?我们先看一下第十八章的说法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初,惟恍惟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窈兮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至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这段话是说,万物万象都是按照道的规律运行。对道我们很难把握,似乎有物有形象,其中有一精髓的东西,在那里有着从古到今的全部信息,从未消逝,用它可以看到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律。我怎么会知道万物的本质呢?就是通过它。这段话让我们联想到老子应该是通过一种修炼达到道的境界,并因此与道的本质发生沟通,并通过道的信息了解了宇宙生发的规律。我曾经看过一篇报道说有人在某处天空中突然看到一个古代战场,形声并茂,它说明宇宙对事物发生过的历史是有可能记载下来的,而在特定条件下是可以回放的。这与老子的察万物的本源是否有相同之处呢? 

  在第十五章,老子又重点讲了这种信息是什么。原话是“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这段话是说“看它看不见叫夷,听它听不到叫希,想要捉住它捉不到叫微,这三方面已无法再说清,所以混合起来叫一”。(这个一就是道生一的一。)它上无阳面下无阴面,似乎象绳子在悬拉,又变成没有了。是无形无状无象的东西,所以称它为惚恍。向着它去看不见头面,跟着它又不见尾面,它用原始的自然法则,统御和主宰现实的宇宙存在。通过它能知道天地如何开始,所以称它为道的纪元。 

  通过这三段话,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条: 

  1 一是能量,是宇宙的起源, 它记录了宇宙的历史。 

  2 通过修炼,人可以和一发生沟通。 

  3 修炼道必须在某种特定的精神状态下才可能成功。 

  在前章中,老子提到道生一,一生二,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显然一不是有即物质,一应该是一种能量,一种场或一种波。这符合爱因斯坦的质能守恒定律,即E=m.·c2。也就是说老子提到的恰是一种质量转化为能量的反推,即能量转化为质量(也符合宇宙大爆炸理论),这也符合老子对一的无形无象的描述。 

  那么如果一是一种能量场的话,一切问题均可通解,老子在第三十四章提到“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显然修道的目的是为了得一以生。 

  如果我们把一看做是宇宙中无处不在的一种生成万物的本源能量,姑且叫它宇宙本源能量场[爱因斯坦晚年致力于的统一场恐怕就是它],那么修道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这种能生成万物的生机。如果此种场存着一定的频率的话,所谓静坐,坐禅就是为了将自身的生物场的频率调节到与宇宙本源能量场为同一频率,并通过共振来达到提高或吸收宇宙本源能量的目标。以增强自身的能量并达到长生。而天人合一的根本解释恐怕就在于此。 

  很多年来,修行的人一直强调由后天转入先天之境。其实是说当一个人在于婴儿状态时,它是无虑无求的状况,它是符合大道的一种状态,正是因为这种状态,婴儿才会有无限的生机。而成人之后由于各种思虑,欲求等思维,使自身的生物场(或脑电波)已越来越背离了宇宙本源状态,与宇宙本源场的频率发生干扰,也就愈发难于达到道的境界。 

  在现代由于电子仪器的广泛使用,使无线电波各种电磁场充诉地球,这种电磁波必然与宇宙本源场发生干扰,人们已难觅静土做修炼场所。尤其是人们功利的思想倾向更是改变了人的自然生物状态。而道的修行犹重精神修炼,这也是为什么得道之人愈少的原因。那么,现代人该如何修行?我认为以下几条可以考虑。(一)利用催眠方法或类似催眠的方法,在意念中将人的精神状态调整到平安喜乐,无欲无求之境即大道之境。(二)利用人工模拟强大的宇宙本源能量场强化人自身的生物场,使人快速得道。 

  这里就提出一个课题,宇宙本源能量场是一种什么能量,它是否可以人工模拟,如何模拟?我想这还是当代科学家应加以研讨的课题。有一点可以提示:喧嚣的都市与美好的大自然除空气的不同外还有什么不同? 

  当然,以上方法仍属邪道,正道是按道的法则生活,循序渐进的修道,达到从精神到肉体的统一。 

  老子已离开我们二千五百年了,可是他的思想必将影响后世千万代子孙。在人类进化的道路上他是一个卓越的巨人,今天我们应该也有责任将他的学术发扬光大,使人类在进化史上迈出新的一步。 

  吉林炭素关海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