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设尝试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nanrenzhennan 2010-01-02
创设尝试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董晓华

要让学生学好数学,就要让学生亲身去体验,亲自尝试,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中,老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尝试情境,提供尝试条件,积极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数学规律以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进行尝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良好的尝试情境,是学生学习自主化,培养创新意识,形成创造能力的物质保证。因此,老师应为学生主动尝试学习,建构认知结构,进而培养创新能力创设良好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激发求知欲望。
    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猴王分饼的故事:猴山上的小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有一天,猴王做了3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4块,分给猴甲1块。猴乙见到说:太少了,我要2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8块,分给猴乙2块。猴丙更贪,它抢着说:我要3块,我要3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12块,分给猴丙3块。

故事讲到这里,教师提问说:同学们,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得的多吗?学生们一个个兴趣盎然,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猴甲分得的多,有的说猴丙分得的多,有的说3只猴子分得的一样多。到底那只猴子分得的多呢?教师拿出教具(3块大小一样的饼),演示分饼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和验证后,得出结论:3只猴子分得的饼一样多。这时教师说:聪明的猴王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小猴子们的要求,又分得那么公平呢?同学们想知道吗?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就清楚了。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揭示分数的基本性质后,教师又引导学生讨论:猴王是运用什么规律来分饼的?如果小猴子要4块,猴王怎么分才公平?如果要5块呢?学生饶有兴趣,踊跃地回答老师为他们设计的问题,在愉悦的环境中,享受着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

   猴王分饼的故事为学生探索哪只猴子分得的饼多?的奥秘奠定了愉快的心理基础。得出性质后,再让学生说出猴王的想法,并回答如果小猴子要4块,猴王怎么办。这样处理教学,既前后照应,又让学生在轻松快乐地帮猴王想办法的过程中,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通过操作、猜想、验证、实验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感受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
   
教学中,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我安排了四个环节:
每人拿出一张纸片(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都可以),折一折,涂一涂,用分数表示出来。找一找,再折一折:还可以找到与上述分数一样大小的分数?观察这些相等的分数,你有什么发现吗?在小组里说一说。这种规律性在其他相等的分数里,是否同样存在?请举例验证,小组合作,最后得出结论。学生对性质的获得,是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实践的结果,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到的不仅仅只是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知识点,更多地在于体验、实践、探索等过程的经历。这个过程是"教师讲、学生听"这一传统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实践所无法比拟的。
  
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有兴趣,有动力,乐于探究,能够探究,学生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要善于放手、敢于放手,放手让学生展开独立探究学习活动,放手让学生自主地"拿来"而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

智力活动的核心是思维,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具体体现。教学实践中,要善于交给学生思维的主动权,让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大胆创造,享受数学思维成功的乐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