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一老一小两个相依为命的瞎子,每日里靠弹琴卖艺维持生活。一天老瞎子终于支撑不住,病倒了,他自知不久将离开人世,便把小瞎子叫到床头,紧紧拉着小瞎子的手,吃力地说:“孩子,我这里有个秘方,这个秘方可以使你重见光明。我把它藏在琴里面了,但你千万记住,你必须在弹断第一千根琴弦的时候才能把它取出来,否则,你是不会看见光明的。”小瞎子流着眼泪答应了师父。老瞎子含笑离去。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小瞎子将师父的遗嘱铭记在心,不停的弹啊弹,将一根根弹断的琴弦收藏着。当他弹断第一千根琴弦的时候,当年那个弱不禁风的少年小瞎子已到垂暮之年,变成一位被人尊重、琴技高超的老者。他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双手颤抖着,慢慢的打开琴盒,取出秘方。
然而,别人告诉他,那是一张白纸,上面什么都没有。泪水滴落在纸上,他笑了。
老瞎子骗了小瞎子?这位过去的小瞎子如今的老瞎子,拿着一张什么都没有的白纸,为什么反倒笑了?就在拿出“秘方”的那一瞬间,他突然明白了师父的用心,虽然是一张白纸,但是他从小到老弹断一千根琴弦后,已能了悟这无字秘方的真谛。
故事寓意:那张无字的秘方是师父为他点燃的一盏希望的灯,倘若没有它,小瞎子或许早就丧失了意志,在黑暗和苦难中倒下了。正因为他心中有一个不灭的希望,才有了他艺术生涯的成就。在经历了无数磨难后,其实他的心里早已经是光芒万丈了。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充满了对光明与美好的向往,因此人们才会去探求人生的真谛,树立起崇高而坚定的信仰。而走在追寻光明与真理路上的人们,内心时刻充满着勇气和力量,定能驱散黑暗、战胜磨难,成就最辉煌的人生价值。◇
不久前,一位法国教育心理学专家,给法国的小学生和上海的小学生出了这道完全一样的测试题:一艘船上有86头牛,34只羊,问:这艘船的船长年纪有多大?
法国小学生的回答情况是,超过90%的同学提出了异议,认为这道测试题根本没办法回答,甚至嘲笑老师的“糊涂”。显而易见,这些孩子是对的。
上海小学生的回答情况恰恰相反:有90%的同学认真做出了答案,86-34=52岁。只有10%的同学认为此题非常荒谬,无法解答。做出正确回答的竟然只有10%!
这位法国教育心理学专家很惊讶,两国的小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别呢?他通过对上海这90%小学生的调查后发现,他们之所以做出错误的答案,是因为孩子们毫不怀疑地认为:“老师平时教导我们,只有对问题做出回答,才可能得分;老师出的题总是对的,总是有标准答案的。不可能没办法做,也不可能没有答案。”
其实国外的教育完全是启发思考式的教育。很多国家老师在社会课上只给学生讲各种哲学体系。他让你自己去判断真伪,自己去思考人生的真谛;而决不会要求你必须用什么观点来回答问题才能得分。
而大陆现行的教育完全是“标准答案”式的教育,而这种绝对化的方法潜移默化中强行给孩子们灌输了统一的“世界观”,并让我们相信这才是“最科学”的。这样无形中就扼杀了孩子的思考能力及对事实、真理的追求。
怪不得法国教育心理学专家在总结了这两次实验后颇有感触地讲道:“应该教育孩子敬重老师,但更要教育孩子敬重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