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按照《礼记》规定,只有帝王、诸侯、大夫才能自设宗庙祭祀祖宗,平民只能在家中祭祖。直到明代才开始允许老百姓建造祭祖的家庙。家庙即祠堂,其首要功能当然是祭祀祖先,达到敬宗收族的目的。在乡村,祠堂一般也是私塾学堂或是家族聚集议事、进行娱乐庆典的地方。到清代,民间祠堂开始大量出现,几乎村村设祠堂,有的村甚至有家祠、宗祠、神祠等几个不同的祠堂。祠堂一般是村镇中最高大华丽的建筑。 摘于《中国古镇游8--广东》
[转于磨房] 7、胡氏宗祠
胡氏宗祠前的池塘.意为以水聚财(有防火作用)。
家族议事大厅
中堂里悬挂所复原的"钦命新加坡领事胡璇泽"和"钦点翰林院庶吉士胡栋朝"两块匾额.
牌匾,字体铿镪有力!站在中堂里就充满威严感!
祠堂顶部历经百年的木雕
守护祠堂的老人,在他口中更是详细得知胡氏祠堂的历史和故事
老人拿了一些祠堂里种植的花卉照片给我们看,尤其这种珍稀的花,它只在夜晚开放,氛香扑鼻,尽情施展着美丽娇艳,但太阳一出,便枯萎凋谢.....
老人说这花今晚就会开,可惜无缘欣赏,只能在此YY. [Nicole摄]
其他小组同志也来到了这里,祠堂顿时热闹起来!
老人可忙乎了,一次又一次重复祠堂的历史和故事。[KAO摄]
而我们就揸紧时间到处捕捉这座比陈家祠还早一百年的祠堂。[KAO摄]
明哥撩小朋友去了。[Nicole摄]
合影是自然少不了的。[Nicole摄]
这么特别的门口和精致的砖雕更是少不了的![Nicole摄]
[转于磨房] 9、冯氏化隆公祠
典型的岭南建筑特色----镬耳封火山墙 祠堂内
祠堂内 祠堂大门对着的瓦当“寿”字影壁。 影壁主要用于遮挡对面房屋和不甚整齐的房角檐头,使经大门外出的人有整齐美观愉悦的感受。
5、主山冯氏公祠 (必做题,5分)
很可惜主山冯氏公祠大门紧闭,只能从门缝里向内窥探。 [Nicole摄]
唉,一世英名就这样被Nicole秒杀掉了,好奇心害S人啊~~ [Nicole摄]
当然,英名不打紧,重要的是的确发现了与别不同的祠堂,可惜大门紧锁,没法进去一探究竟,实在遗憾! P.S.最里面的墙上是文革时期宣传画的痕迹。
[转于磨房] 2、左垣家塾(必做题,5分)
左垣家塾也是大门紧锁,巨大的木门上还残留着门神的痕迹和画在上面当年文革时期的“公”“忠”字样。历史更替的痕迹在这道木门上表现得淋漓尽致![Nicole摄]
只能靠门缝向内窥探了~~
梁氏大宗祠,虽然这次发现广州的题目上没它,但它古朴的外表还是吸引了很多人。
铁门上的兰桂腾芳,很多人看成兰桂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