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埔村·祠堂

 虾子 2010-01-10

 

祠堂----按照《礼记》规定,只有帝王、诸侯、大夫才能自设宗庙祭祀祖宗,平民只能在家中祭祖。直到明代才开始允许老百姓建造祭祖的家庙。家庙即祠堂,其首要功能当然是祭祀祖先,达到敬宗收族的目的。在乡村,祠堂一般也是私塾学堂或是家族聚集议事、进行娱乐庆典的地方。到清代,民间祠堂开始大量出现,几乎村村设祠堂,有的村甚至有家祠、宗祠、神祠等几个不同的祠堂。祠堂一般是村镇中最高大华丽的建筑。

摘于《中国古镇游8--广东》

 

引用 [肆]2008发现广州·黄埔村·祠堂 - 凡伊 - 历史 生活 志趣

[转于磨房]

7、胡氏宗祠    
胡氏宗祠建于乾隆年间,距今已有二百六十多年历史,比陈家祠还要早一百多年。胡姓祖籍福建崇安,其祖先到南雄保昌县,南宋时从南雄珠玑巷迁到广州濠畔街,后迁至黄埔村。祠堂不大,占地约500平方米,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但在黄埔村中算是保存得不错的了。堂门前石雕龙、凤,祠堂内有陈列馆,随时开放、免费。


 

引用 [肆]2008发现广州·黄埔村·祠堂 - 凡伊 - 历史 生活 志趣

胡氏宗祠前的池塘.意为以水聚财(有防火作用)。

 

引用 [肆]2008发现广州·黄埔村·祠堂 - 凡伊 - 历史 生活 志趣

家族议事大厅

 

引用 [肆]2008发现广州·黄埔村·祠堂 - 凡伊 - 历史 生活 志趣 

中堂里悬挂所复原的"钦命新加坡领事胡璇泽"和"钦点翰林院庶吉士胡栋朝"两块匾额.

 

引用 [肆]2008发现广州·黄埔村·祠堂 - 凡伊 - 历史 生活 志趣

牌匾,字体铿镪有力!站在中堂里就充满威严感!

 

引用 [肆]2008发现广州·黄埔村·祠堂 - 凡伊 - 历史 生活 志趣

祠堂顶部历经百年的木雕

 

引用 [肆]2008发现广州·黄埔村·祠堂 - 凡伊 - 历史 生活 志趣

 

引用 [肆]2008发现广州·黄埔村·祠堂 - 凡伊 - 历史 生活 志趣

守护祠堂的老人,在他口中更是详细得知胡氏祠堂的历史和故事

 

引用 [肆]2008发现广州·黄埔村·祠堂 - 凡伊 - 历史 生活 志趣

老人拿了一些祠堂里种植的花卉照片给我们看,尤其这种珍稀的花,它只在夜晚开放,氛香扑鼻,尽情施展着美丽娇艳,但太阳一出,便枯萎凋谢.....

 

引用 [肆]2008发现广州·黄埔村·祠堂 - 凡伊 - 历史 生活 志趣

老人说这花今晚就会开,可惜无缘欣赏,只能在此YY. [Nicole摄]

 

引用 [肆]2008发现广州·黄埔村·祠堂 - 凡伊 - 历史 生活 志趣

其他小组同志也来到了这里,祠堂顿时热闹起来!

 

引用 [肆]2008发现广州·黄埔村·祠堂 - 凡伊 - 历史 生活 志趣

老人可忙乎了,一次又一次重复祠堂的历史和故事。[KAO摄]

 

引用 [肆]2008发现广州·黄埔村·祠堂 - 凡伊 - 历史 生活 志趣

而我们就揸紧时间到处捕捉这座比陈家祠还早一百年的祠堂。[KAO摄]

 

引用 [肆]2008发现广州·黄埔村·祠堂 - 凡伊 - 历史 生活 志趣

明哥撩小朋友去了。[Nicole摄]

 

引用 [肆]2008发现广州·黄埔村·祠堂 - 凡伊 - 历史 生活 志趣

合影是自然少不了的。[Nicole摄]

 

引用 [肆]2008发现广州·黄埔村·祠堂 - 凡伊 - 历史 生活 志趣

这么特别的门口和精致的砖雕更是少不了的![Nicole摄]

 

 


 

引用 [肆]2008发现广州·黄埔村·祠堂 - 凡伊 - 历史 生活 志趣

[转于磨房]

9、冯氏化隆公祠
黄埔村一共有三种姓氏,即冯、梁、胡,以冯姓居多。因此冯氏公祠也最多,以化隆的历史最悠久,相传化隆公祠建于同治13年。

 

引用 [肆]2008发现广州·黄埔村·祠堂 - 凡伊 - 历史 生活 志趣

典型的岭南建筑特色----镬耳封火山墙

引用 [肆]2008发现广州·黄埔村·祠堂 - 凡伊 - 历史 生活 志趣

祠堂内

 

引用 [肆]2008发现广州·黄埔村·祠堂 - 凡伊 - 历史 生活 志趣

祠堂内

引用 [肆]2008发现广州·黄埔村·祠堂 - 凡伊 - 历史 生活 志趣

祠堂大门对着的瓦当“寿”字影壁。

影壁主要用于遮挡对面房屋和不甚整齐的房角檐头,使经大门外出的人有整齐美观愉悦的感受。

 

 


 

引用 [肆]2008发现广州·黄埔村·祠堂 - 凡伊 - 历史 生活 志趣

5、主山冯氏公祠 (必做题,5分)
主山冯氏公祠,是村中现存19座宗祠之一。青砖砌筑,花岗岩墙裙,风火山墙;正脊上多为灰塑花鸟、博古文饰;中堂台基、石柱、石枋上的石狮子,雕刻风格粗犷;梁架上精雕细刻的花鸟、人物文饰丰富。
据载,黄埔村有冯、梁、胡、罗四大姓,还有关、黄、卫、陈等小姓。村中曾经出过众多官宦、商人,这些人衣锦还乡后,捐钱建了不少祠堂。鼎盛时期宗祠达99座。
要求:请在冯氏公祠前合照,照片中要出现“冯氏公祠”牌匾

 

引用 [肆]2008发现广州·黄埔村·祠堂 - 凡伊 - 历史 生活 志趣

很可惜主山冯氏公祠大门紧闭,只能从门缝里向内窥探。 [Nicole摄]

 

引用 [肆]2008发现广州·黄埔村·祠堂 - 凡伊 - 历史 生活 志趣

唉,一世英名就这样被Nicole秒杀掉了,好奇心害S人啊~~ [Nicole摄]

 

引用 [肆]2008发现广州·黄埔村·祠堂 - 凡伊 - 历史 生活 志趣

当然,英名不打紧,重要的是的确发现了与别不同的祠堂,可惜大门紧锁,没法进去一探究竟,实在遗憾!

P.S.最里面的墙上是文革时期宣传画的痕迹。

 

 


 

引用 [肆]2008发现广州·黄埔村·祠堂 - 凡伊 - 历史 生活 志趣

[转于磨房]

2、左垣家塾(必做题,5分)
左垣家塾是“十三行”之一天宝行行主梁经国生活过的地方,由梁经国号“左垣”得名。梁经国19岁加入冯氏洋行做帮工,由于他执掌的洋行生意红火而得冯氏洋行资助,出任天宝行的行商,他和儿子梁伦枢都成为广州行商的巨擘。
要求:请在左垣家塾门前合照,照片中出现“左垣家塾”四字

 

引用 [肆]2008发现广州·黄埔村·祠堂 - 凡伊 - 历史 生活 志趣

左垣家塾也是大门紧锁,巨大的木门上还残留着门神的痕迹和画在上面当年文革时期的“公”“忠”字样。历史更替的痕迹在这道木门上表现得淋漓尽致![Nicole摄]

 

引用 [肆]2008发现广州·黄埔村·祠堂 - 凡伊 - 历史 生活 志趣

只能靠门缝向内窥探了~~

 

引用 [肆]2008发现广州·黄埔村·祠堂 - 凡伊 - 历史 生活 志趣

梁氏大宗祠,虽然这次发现广州的题目上没它,但它古朴的外表还是吸引了很多人。

 

引用 [肆]2008发现广州·黄埔村·祠堂 - 凡伊 - 历史 生活 志趣

铁门上的兰桂腾芳,很多人看成兰桂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