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长论坛:把脉当前高校教育知识体系的问题

 悦读馆 2010-01-14
2008年03月28日  作者:宋永华 解启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科学的教育性知识体系有四方面核心内容:一是该体系的编排原则由培养目标决定;二是该体系的结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新或增新;三是该体系需要将偏系统化、知识化、理论化的专业“学科知识体系”和以“学术知识、职业知识和职业伦理”为核心的“职业素质体系”区分并融合起来;四是教育理念、理论需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以专业教育为导向的传统教育性知识体系,对专业教育之外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对有效知识结构和总量很少考虑,至少缺乏系统考虑。

把脉当前高校教育知识体系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质量有待提高和如何提高的问题,教育专家们从宏观(国内外环境、办学理念、定位、机制、政策等),和微观(加大教学投入、深入教学改革、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等)诸多方面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这些建议和意见基本上是从横向层面对高等教育加以思考,如果能结合人才培养的纵向角度,对高校办学实践加以综合考虑,将有助于我们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有更为清晰的认识。所谓纵向角度,就是从各专业人才培养着手,将高校办学工作加以条理化,增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措施、方案的可操作性。提高高等教育办学质量,不能概念笼统、建议粗糙,必须以各具体专业的人才培养为基础。科学合理的“教育性知识体系”是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根本,是从整体上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

  我们拟通过解读《21世纪工程师教育》报告来对问题加以阐述说明。2007年6月,英国皇家工程院发布了《21世纪工程师教育》的调查报告。报告从全球和英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英国工程教育现状谈起,剖析了工程教育和现实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强调了21世纪工程师素质的内涵。调查指出,现代工程类人才应同时拥有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数理基础;具备运用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技术专家;具有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多学科知识的整合者;具有创新意识、沟通能力、团队意识和职业道德等。

  对于工程类毕业生在素质上很难达到工业界的实际需求这一现象,工程教育界也对自身工程教育现状和课程建设改革进行了深刻反思与深入研究,发现工程学科在课程内容、结构上相对僵化,培养模式和培养理念相对落后于时代。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英国工程教育界着力将先进的培养理念付诸实践,对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在学科建设上,需要实现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的有效结合,即在保证数理学科的基础性和核心性的同时,强调与医药工程、纳米技术,尤其是与现代信息与通信工程技术的结合,强调与相关商业学科的结合,以适应企业的发展。在课程建设上,确保课程结构与内容与时俱进,保证课程内容反映工业发展的实践需求,保证课程内容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工业实践经验,强调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对学生最终能力的培养。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在教学模式上,积极设计采纳先进的模式,比如CDIO(Conceive设想、Design设计、Implement运用、Operate实际操作)模式。该模式具有完整的课程大纲和严格的评估程序,在课程内容与结构上强调了与工业界的合作交流,在课程设计上认真考虑了真实的工程实践,强调了对工程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了跨学科知识的融合。

  科学的教育性知识体系是以培养目标为根本出发点,以专业特征、人才素质特征和素质特征背后的能力结构为导向,以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理论为指导,将课程、教材、实验、参考书、授课方式、评价方式等科学结合起来的体系。该体系有四个方面的核心内容,一是该体系的编排原则由培养目标决定,二是该体系的结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新或增新,三是该体系需要将偏系统化、知识化、理论化的专业“学科知识体系”和以“学术知识、职业知识和职业伦理”为核心的“职业素质体系”区分并融合起来。四是教育理念、理论需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以确保动态、发展的教育性知识体系有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理论的指导。

  从教育界的现状来看,“教育性知识体系”目前还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整个体系在出发点和导向上存在缺陷。专业教育培养的是医学学士、电子学硕士和物理学博士等“专业人才”,但社会需要的是医生、工程师和教授等“职业人才”。现行教育知识体系中没有对“专业人才”和“职业人才”的区别和联系加以充分、科学、系统的考虑。几乎所有高校专业的培养方案,都明确了培养目标,但实际培养大纲却是以专业特征为出发点,其核心内容基本上是偏系统化、知识化、理论化的专业“学科知识体系”,较少系统考虑社会实际需要的人才素质特征及其背后的能力结构。

  英国皇家工程院的《21世纪工程师教育》调查报告,全面调查研究了工程类专业特征和工程界对工程师素质的具体要求,就工程类专业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和培养大纲等做相关的设计和优化,尤其是提出了科学、合理、具体的工程专业培养模式(CDIO模式)和该模式的培养大纲。在我国的几百个专业的教育中,很少有像英国皇家工程院一样对专业特征和职业特征、能力结构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没有科学合理的教育性知识体系,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肯定会遇到困难,也难免会出现高等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

  二是整个体系在结构上仍停留在便于传授知识和促进科研的阶段,造成了现行教育知识体系与服务社会脱节,这也是现行高等教育的最大弊病。以专业教育为导向的传统教育性知识体系,对专业教育之外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对有效知识结构和总量很少考虑,至少缺乏系统考虑。对学生进行“社会适应性教育”,也就是在传授“学科知识”

  之外,教育应实现对学生“理论运用实践的能力、创新意识、沟通能力、团队意识和职业道德等”的培养,实现教育与社会实际需要的接轨。顺利实现接轨需要对“有效知识结构和总量”加以考虑、优化和教育实践;依然停留在传授知识和促进科研阶段的整个教育性知识体系,显然对于社会期待的“有效知识结构和总量”的“有效”、“结构”和“总量”三个核心概念缺乏深度思考,对于学生“汲取知识、应用知识、传播知识和创造知识的多维知识能力”的系统培养有所欠缺,因此造成了教育与服务社会的脱节。

  三是整个体系在内容上没有能够迅速自我调整,以适应科技、经济等社会的综合发展。教育性知识体系在内容上是动态发展的。人口激增、能源危机、食品与饮用水安全危机等,面对全球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全新挑战和实现人类的和谐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界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必须与时俱进。知识经济和新兴学科的发展对高等教育同样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所以不难得出结论,不断自我调整、适应社会发展的动态教育性知识体系是必须的。

  然而现实是教材老化、培养大纲落后于时代、教学方式方法有待改进。这些落后的教育惯性不仅在中国高等教育,在世界各国教育界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21世纪工程师教育》报告提到英国部分工程类专业培养大纲20年间基本没变,用于培养上一辈的教学大纲依然用于培养现代大学生。这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教育性知识体系内容,不可避免地难以满足当今社会的进步与需要。

  四是系统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发展的滞后。教育是个系统工程。科学的教育性知识体系的内容和结构,必须以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为支撑。

  围绕着高等教育职能的定位,教育家们对大学的办学理念一直有争议。从英国纽曼的知识传授的功能,到德国洪堡的研究功能,再到美国科尔的“多目标、多功能、多目的、多灵魂的特点”。伴随着这三种办学理念出现了教学型大学、研究型大学和巨大型大学。这些办学理念有其科学、合理和先进性,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人才危机已成为世界性问题,这其中最突出的是人才短缺。人才短缺不仅表现在数量上,而且表现在素质上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教学型”、“研究型”和“巨大型”大学在人才培养上没能根本改变人才短缺的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根本,是没有全面、彻底地实现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宗旨。没有实现大学全面彻底为社会服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除了办学目标、定位的不同等原因外,关键是没有科学合理、与之相适应的办学理念、理论。为了实现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宗旨,各国教育界一直在积极寻找解决之道。从20世纪70年代英国兴起的新职业主义,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大学首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育与社会脱节的矛盾,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五是教育性知识体系的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实践中没有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的教育性知识体系是将课程、教材、实验、参考书、授课方式、评价方式等科学结合起来的体系。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的现状之一是单纯从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对教育实践加以改进、改革,这很难真正实现对教育质量的整体把握、全程监控和实时保障。现在时髦的“创新能力”是现在几乎所有高校专业学科都提到的词,但很少思考如何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现行的教学实践环节因为没有对培养创新能力加以深入细致的考量,没有科学合理的量化培养标准,很难培养学生养成不拘泥于条条框框、不懈追求、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很难将创新培养成一种长期习惯。培养大纲、课程结构、教材、参考书、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和内容等多年不变,或很少变动,这种近乎静止的、落后于时代的教学实践和这种实践背后原地踏步的惰性本身就是与创新相悖。现在对于课程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实践和尝试也越来越多,但如果不将课程改革与教育性知识体系的其他内容有机结合,就不能从根本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结构,配以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和保证系统,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个系统工程,在政府扶持的基础上,高校需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全面考虑教育实践的各环节,针对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设计、发展科学合理的教育性学科知识体系,培养社会发展所需人才,彻底实现教育服务社会的宗旨,真正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英国利物浦大学副校长 宋永华 西交利物浦大学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解启健)

  《中国教育报》2008年3月28日第3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