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醫治療學

 道航 2010-02-20

道醫治療學
奔豚氣疾病
奔豚氣之病,對於學習、了解、區分、鑒別道醫學、中醫學、西醫學的不同學術特征、方法論特點,可以說在各種疾病中,是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病種。如同道醫學、中醫學、西醫學在研究經絡是否客觀存在一樣,已經形成了各自的特征。在研究經絡學中,道醫學是自己內觀體驗,物格而自明;中醫則是依據前賢古籍經典而力爭;西醫學則是先在屍體上以解剖刀覓尋,遍尋不著則否定,繼而又在活體上以神經學、血液動力學、體液學等等張冠李戴而強名。
奔豚氣,由於在東方和西方發病率都較普遍地存在,發病率並不低。而且此疾病的典型患者,皆有始發於臍下腹中,有物成團狀,構成典型疼痛,並且此團狀物能在臍上直線上升運動,長驅直入而運動至喉頸,然後慢慢散開而消失。發病過程病人體感明顯,過程清晰,症狀典型,臨床上部分醫者甚至可能詳細觀察到患者全過程的團狀物無中生有,至喉而自行有化為無。從而使西醫難以准確予以定名。但是,這種無中生出有,有又自化無的氣機病變聚集和消散過程,卻又無可辯駁地證明了道醫和中醫氣機生出病機的科學性。所以特別值得分析與研究,在分析研究中確立道醫與中醫科學性的堅實地位。為了使讀者更深入地了解道醫學,這裏特此對奔豚氣,作一些系統性的分析,雖然可能仍然難以全面周全,但是綱要基本立於其中,可能會對讀者產生拋磚引玉的作用。
病名概述:
奔豚氣,是一個古病名,豚:音囤tun,豚,即小豬。這一命名,典型地表現出黃老形名學說在傳統中醫學中的應用,並且直指病因中內在的原理:豬為亥,屬水。正如《靈樞》、《難經》、《金匱要略》,《醫宗金監》等醫籍中所說,奔豚氣,為五積之一,屬腎之積。
奔豚,即賁豚,首見於《靈樞·邪氣藏府病形》篇。《難經·五十六難》曰:腎之積名曰奔豚,發於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狀,上下無時。《金匱要略》:奔豚病,從少腹起,上沖咽喉,發作欲死,複還止,皆從驚恐得之。《經》曰:驚則氣亂,恐則氣下……”。腎主驚恐,故奔豚之病因,當責之於腎,其病機則為寒邪上沖所致。故其症若豚奔。《傷寒論直解》:豚為水畜,性燥善奔也。
病機辨證:
張仲景在其名著《金匱要略·奔豚氣病脈症治第八》中,將此病作了系統闡述。病有奔豚,有吐膿,有驚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從驚發得之,張仲景在此只是未直揭其中的氣機原理,因為古中醫從業者熟讀《黃帝內經》,以《經》為宗旨,以精氣神三寶為根本而揭示疾病,無需處處贅述。此說,闡明了奔豚氣的病因與精神情志異常影響氣機有關。驚,屬於腎中情志氣亂的誘發原因,其中驚為外因誘生;恐,則為內陰生成,而並不是單純是指驚嚇或恐懼。因腎氣為先天之本、後天之倚,因此腎內的情志病氣可以誘發其它四種情志病氣的發生。奔豚氣的病因,有因情志活動產生內邪之氣,損傷肝腎而生成病氣,亦可能下焦瀦留寒水之氣未化,複因汗出過多,外寒侵襲,汗後心陽之氣不足,腎髒陰寒之水氣乘虛上逆,以致病氣從少腹上沖,直達心下。本證發病,多與腎、胃、肝、心三髒生成的病氣有關,並與沖脈的結構傳輸關系尤為密切。
奔豚氣,病名就形象地直言其病狀。是一種發作性腹部絞痛,下腹氣上沖胸,直達咽喉,胸悶氣急,頭昏目眩,心悸易涼,煩躁不安,甚則抽搐、厥逆,發作過後如常,少數病例或兼有乍寒乍熱,灼熱如炙,或夾雜寒熱往來,以及吐膿症狀。其辨證要點是氣發臍中,其氣上沖,腹痛常兼而有之,部分病例兼有往來寒熱或者灼熱、抽搐、昏厥。氣發臍中,其氣上沖的表現,患者常為明顯或非明顯地自覺有一股氣,在臍內或臍周萌動以後,從下腹部上沖至胸咽區域;部分人對其氣的上沖過程,並無明顯感應,僅僅感覺咽喉或胸中窒塞而已。這類非典型性的病例,常伴有肝氣久鬱、情志失調的其它一些疾病共生存在。故對於非典型性的奔豚氣疾病,應當認真分析與把握,避免誤診的可能性。
西醫比對:
西醫研究疾病,因為完全是從太極白境中展開研究,建立認識論。研究的範疇局限於意識、體液、骨肉這三個有質有形的系統中,完全未能進入有質無形的精、氣、神三大系統中,未能以唯德辯證法,居中統馭精氣神和識血骨。不能認識氣化生形而留於形內,氣運的,才是一切病機生成的根本性原因。所以也就天然地具備著局限性和片面性。而且對疾病的確認常常是獨立認證,分散確立。這是因為西醫學缺乏認識人體內精、氣、神三寶的理論和方法,是純粹的外求法。未能建立從氣機學說中認證疾病的機制,而近代中醫學也常主動放棄氣機學說論病,也就更難與西醫相中和共生,只有道醫學仍然堅毅地持守於生命的真相而以氣機學說論病,這是三種學術的不同點之所在。也是從醫者必須明於心智之處。
西醫常常將奔豚氣這一典型的氣機病因、病理現象,分散割裂開來確定病名。例如,西醫學中常常分別以神經官能症,血管痙攣綜合症,腹壁肌肉痙攣,腸道積氣痙攣,原發性高動力性綜合征,等等病名,分散而孤立性地確定眾多的病名。而且,對於非典型性的奔豚氣病,則又常常誤診為胃腸炎、胃腸痙攣、尿路感染、尿路結石、盆腔炎、附件炎等疾患。
西醫學由於不明氣機的機理,所以並不能完整地闡釋奔豚氣這種非常典型的氣機病。所以,奔豚氣病,非常有益於我們在三大醫學領域之中,找到傳統中醫學的定位,有益於中醫逆溯於道醫,清醒地觀察到中醫與西醫的區別性。因為唯有道醫學和傳統中醫學才能揭示和把握這種典型的氣機疾病。以奔豚氣一類典型的氣機病變分析道醫、中醫、西醫案例,在理論上確立傳統中醫的地位性。預防中醫從業者被動性地在西醫的勞改營中,患上斯德哥爾摩綜合症而自毀真正的中醫。
道醫分析:
道醫察病,居道,用德一,不離精、氣、神三寶,道醫辨證,重視氣機中的水火平衡之變。奔豚,是一種極其典型的氣機異常發病。氣機異常活動,是此病的關鍵所在。道醫重視以簡馭繁,以外因為導向,直追內因和本因,知其白,守其黑,分析不離質元的精和氣以及物元的經脈傳輸系統。不被疾病的表象所惑。抓住質元氣的質變和病變,物格於病氣的形成和在經脈中的異常傳導,知至其內因和本因而進行疏導、化解與清除。
始發內因分析:
《難經》在對腎之積進行內因中的始發病機時分析時說:脾病傳腎,腎當傳心,心以夏適王,王者不受邪,腎複欲還脾,脾不肯受,故留結為積。這段分析,對解析奔豚氣的初始氣機成因,具有深刻的指導意義。腎之積常始生於夏,常因患者信德不足與脾胃失養,使脾土胃氣失之於淳厚,後天之本的脾胃必然先自損妄意情志活動或者外損於飲食內傷,因而產生陰土妄意之邪氣,脾中邪氣以克侮之局,必先自然地侵入腎內克制腎陽玄冥之陽水,使腎中產生邪氣,生成陰水。而這種陰水邪氣本應當入侵克制於心火,但由於心火恰逢當旺之時,而無法侵入克制。故此邪氣就會經中焦流動而撲向脾胃,陰水欲侵土,土必拒而不受,陰水才會反彈而回,滯留並且沿內脈道滲入下焦,囤結而成為腎之積。這一段論述,有利於醫者從道醫和傳統中醫的整體觀、系統論上總攬患者體內氣機致病的原發性概貌,分析掌握內五行的平衡自主性調節功能狀態,有利於從全局觀中分析掌握患者的病機,以及疾病發展趨勢與轉歸的調節把握。
子系統內因分析:
在病因分析中,對子系統和局部的分析,同樣不可忽視。內五陰主宰的情志幹擾活動,是內在的成因,皆從驚恐得之並非虛論。驚則氣亂,恐則氣下。這個亂,既有腎中陰水之氣的亂,也有母傳子的膽中木氣之亂。這個下,既有陰水之不化而下行囤積於下焦中之下,也有肝中陰木情志化火不散,下行囤積於下焦之下。這種陰水陰火之下積於下焦,竄行於沖脈,即是此病的內因。同時應當把握住,此陰水陰火,皆是氣的外象,把握住氣機,才是認識此病內因的根本。但現代中醫界常容易舍簡取繁,丟氣而執於陰水與陰火的外象。追比西醫的分類細化性而自己陷於局限性,則丟失了優於西醫的以精氣神辨證論病的根本優勢。
病機分類探討:
因此臨床中將奔豚氣病質元的病氣分為兩類:一類是由於腎髒水中的陰水寒氣,因腎火不足,化水失司,陰水寒氣沿內傳輸脈下行囤積於物元的下焦生理結構體之中,也就是臍後的腹腔之中。這種陰水寒氣,當其活躍時,因氣機波動誘發,而析出一部分病濁之氣,在局部轉動,或者在腹腔和胸腔內上沖於沖脈的上端區域,形成病機。誘發腹壁肌肉痙攣、腸道痙攣、腹腔血管痙攣或速率改變,神經系統傳導異常,而產生疼痛、心血管病象和神經官能症等等單項或者數項綜合性的臨床症狀。各種病象雖多,然而卻只是病氣妄行時作用於所經之地,連帶觸發引起各類不同的病象反應而已。大可不必人為地將疾病複雜化,執其一則諸症畢。把握住氣機這個一,也就能夠全面地掌控眾多的連帶病象,進行真正地治病求治本的施治。
另一類則是由於肝髒中陰木生火氣積於有質無形的下焦之中,在臍後構成病氣的原發灶,活動時析出病氣團,上逆於喉區,同樣構成前述的一些病機,其中可能伴有燒灼感,寒熱夾雜類的體證。這兩類病因都是因五志異常活動生成質元性的病氣,傳導於下焦這個有質無形的生理結構中凝滯不化,因凝結甚之,則以病氣聚體而動,發生病變體證,不斷析出新的病氣團沖逆沿沖脈而上,散而複生,經久難愈。道醫臨床觀察中,在其下焦臍周內,由陰水或陰水雜陰火構成的病床灶中,常常可以慧觀到深灰色,雜以暗綠黑色的病氣原發灶的結構。疾病發作時常可慧觀到從此病灶中析出一股病氣能量團,在局部稍作轉動後,迅速上沖,直達沖脈的頂端,極少數病例,可以觀察到此病氣流,沖入沖脈的分支而直達內關穴處的深部。
下焦器官淺析:
奔豚氣的產生,在原發性上與有質無形的物元下焦器官密切相關,而其析出的病氣能量團上沖之象,則與有質無形的物元沖脈結構特點直接相關。
下焦這個有質無形的器官,形似一塊集成電路板塊,前有七條內脈成束狀分布於臍周,構成神闕周邊內的七竅,並且這七條內脈又與向下通達於外生殖器的內脈相絡接。下焦器官體的底部,有九條內脈與任脈終端的九竅相絡接,下焦的左右,有兩條內脈與內腎相通,並且與內腎和外腎的內脈相絡接,而且腎中有內脈通於尾閭。下焦的後下方有內脈與尾閭的三竅相連。由尾閭有內脈向上連通腎堂,向下在深層通向三裏,再延至足底湧泉。
而下焦的上方與沖脈連接緊密,如軸狀形,貫穿其中連接其上,在下焦器官的上側沖脈的管徑較粗,而在下焦底部沖脈卻明顯較細,而且是一種多分支性的連接,顯得比較分散而不是明顯集中。人體內下焦器官和沖脈在腹腔內,臍水平線區域的這種有質無形生理組織器官的特征,不僅對於辨證分析奔豚氣和許多疾病具有決定性意義。同時在認識生命真相,進行修身修真實踐時,同樣是不可或缺的理論基礎。修身修真的真實變化,只有在完成下焦下方底部,也就是臍水平面以下腹腔中質元精與氣的補充升質,物元的眾多內脈疏通擴容以後,俗稱化盡九地獄,才能進入比較理想的變化階段。坎中一爻不抽動,命體終是後天濁。(另文介紹)
掌握了下焦器官的特點和沖脈的特征以後,就不難明白為什麼奔豚氣的奔動能夠迅速上行,經腹腔而直達於咽喉區。部分患者,還會因為析出滾動的奔氣量少,運動力弱,在上行的過程中並不產生明顯的自我體感,對整個運行過程並不明顯感知,卻只在腹腔原發點和咽喉的終端處產生症候,構成一類非典型性的奔豚氣病患。這是行醫者必須把握的一種現象。
本因略述:
道醫在慧觀中,如果進入本因層次中慧觀,常可望見下焦中或者上行的氣團中附有一些動物的畫像,例如特殊的魚類、蛇類、飛禽類的動物全息景象,如同科幻片一樣,這些物象常常主理著原發灶中的氣機和操控著析出的病氣團生成。
道醫診斷:
道醫在臨床診斷實際操作中,許多發現是中醫學內並未收錄,卻對診斷和治療極有幫助的法則和經驗。例如,當運用指劍掌眼配合慧觀進行診斷時,可以准確地在臍周體表定位奔豚氣的原發病灶點,確定它的位置、大小、濃淡。可以查出原發灶內的質元來源腎藏還是肝藏,脾胃之氣強弱或病的凝滯,以及確定心中陰火對它影響的大小。當沿著內脈道追查至腎藏中時,常可發現其中的腎火不足,腎水含濁,而且內命門與體表外命門穴之間的通透性低而弱;在肝藏常可發現肝的內脈在與體表的肝俞和魂門這兩個重要的穴位門戶之間,呈斷續性的傳導,表現出肝氣滯於內脈中的現象。而在腹腔三焦區域,則可發現沖脈在小腹腔中處於阻滯閉塞之狀,尤其在關元的深層處,常是滯塞點,這一現象與古醫籍不謀而合。當術者用劍氣強行掃除其中的瘀滯,逼使原發病灶中的病氣下行,通過足底湧泉穴排出體外時,患者的各種病症現象則常會出現迅速緩解消失的情況。只有部分患者還是需要佐以針灸和中藥進行跟進性的治療。但是,只要牢牢把握住道醫術檢查中發現的現象、體征擬定針灸取穴的主次,確立藥方的君臣佐使,病人常常只需要三次治療即可痊愈。但是,在國內,療效一般難以如此迅速,其中的原因,我們還是分析一下較好。
以德論疾:
《黃帝內經·素問》湯液醪醴論篇第十四裏的一段,對於生命的真相和疾病的原理,揭示的極其深刻和透徹,對醫者和患者都具有極大的教益。為了使現代人能直接讀懂這一段內容,在這裏我們直接用白話文進行釋讀:
黃帝問,上古的聖人傳授百姓制作中藥的煎劑湯藥和浸制藥酒酊劑的方法,卻並不主張直接使用,是什麼原因?歧伯回答說:自古聖人傳授制作煎劑湯藥和浸制藥酒酊劑的方法,只是讓百姓系統性全面性地了解和掌握防治疾病的方法,作到有備無患,以利後世離道失德的社會出現以後,能及時地運用這些方法防治疾病。所以,雖然自上古時代起,聖人傳授了運用中藥治病的方法,但只是承傳而並不實際使用,因為當時的人們尊道貴德,精氣神內守,正氣內存,邪不內生,並不需要使用中藥煎劑,就能自我養生調節。而防治外感性的疾病,只需要針灸等體表經絡的調節氣機,就能產生良好的作用。到了中古之世時期,社會的道德觀念下降,人們出現離道失德的心智活動,私心貪欲漸起,體內五陰生成五種情志的邪氣時常發生,適當配合中藥的服用才能周備安全,從而在人體的深層中調節清除邪氣的內生。
黃帝問,現今的社會上已經不再慎用中藥制劑,而普遍使用,這又是什麼原因呢?歧伯回答說:現在的社會,人們離道失德之勢已經形成,由於人們少私而寡欲的內環境丟失,德一的能量在體內已經無法吸收,德一散五,僅有的五德在體內也參差不齊。人們的五陰、五情志活動不斷地生成於內,患發於自身體內的深層中,已經失去上古之人那種正氣內存、內實,邪氣不會內生,外邪不易深達於內。只需要防患病邪從外攻襲於體表衛氣,就能維護健康的狀態。所以,現在的人們自毀精氣神,產生邪氣於內,外邪侵襲於體表。必須全部方法都使用上去,用各種中藥以毒藥中和內毒而從內部深層調治。同時運用銳石、針刺、艾灸調治於體表經絡穴位的氣機,疏通五藏六腑三焦在體表的戶牖,由表及裏地進行溝通調整氣機於外。內治氣機與外治氣機協同配合,才能產生良好的防治效果。
黃帝接著問:患者的形體活動功能喪失,臥床不起,血液流量銳減,運行緩慢,而治療卻不見功效出現,這是什麼原因呢?歧伯回答說:這是因為人體內精氣神三寶中的神,拒絕執行管理命體功能的職責所造成。黃帝繼續追問:為什麼會出現體內的神拒絕執行管理職責呢?歧伯回答說:針石等各種醫治的方法,都是符合於大道的自然規律的,它們的運用是否能夠產生最佳的效果,還需要使用者和受用者內在的尊道貴德品格與能量作為受體,同頻配合。現代的人們,不能主動提升自己的精氣神以符合道生之,而德畜之的品質要求。內在的情志活動和後天意識恣意妄為,不能主動依照尊道貴德的原則治理內身國,固執地外求索取,毫不反省自身的不足,造成內在的品格低劣,能量匱乏,不能與符合道性規律的醫治方法相應,同頻共振。所以疾病難以治愈。
疾病發展到了一定階段時,體內的精壞質損,神所需要的房舍破敗髒臭不可居住和進行工作,神也就必然離體棄形而去,精壞神離後,人體的榮氣和衛氣必然迅速散逸消失,而不可能再重新收聚運行,在這種情形下,各種醫治手段也就全無效驗。
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到底在什麼地方呢?因為人們離道失德,喪失道德的信念,自私貪婪,嗜欲無窮,內亂、內耗精氣神,五陰生發無窮的五情志活動而自伐精氣神。自尋煩惱而產生憂患不斷滋生,導致體內精氣散失破壞。榮氣不能營和於五藏六腑三焦,衛氣的層級保護消失,內邪蔓延滋生於深層,外邪長驅直入體表。在體內各系統中主持工作的神,這些體元失去居住和工作的最起碼環境,紛紛離開各自的工作環境,所以疾病無法治愈。
《黃帝內經》中的這一段話,對於人類從尊道貴德的誠信中認識健康,防治疾病,提升治療效果,是極其重要的論證。

針灸論治:
針灸治療是一種成本低,投入較小,患者負擔較輕的治療措施,是一種以民為本而利民、益民的醫治方法。而且針灸用於心善、言善、行善患者之身時,由於他們內境的深層並未亂至不可收拾,內五陰並未全部猖獗性地活動。常常僅以針灸治療,就能獲得較好的療效。因此,醫者應當掌握患者的德性品格和素質情況,靈活制定醫治方案,而並非一定要針灸與中藥一起上而加重患者的經濟負擔,使醫者自己造下有損於醫德的惡因於無形之中。醫者自己醫德的下降,必定會招致自己醫技的迅速下降和患者病氣的圍襲內侵,構成既失醫技之效,也容易丟失自己生命的健康狀態。
針灸醫治,既要吸取祖先們的寶貴經驗,同時也要注意以今之道,以禦今之有的靈活適應性。例如,具有道醫診斷術的能力者,應當及時查出滯塞的俞和門,以及相關經絡或經脈上的氣機滯塞點,主動掌握應當用針去開啟的門和窗,排放其中的病氣、邪氣、濁氣,補入清氣、正氣、善氣。從而靈活取穴,針針紮在關鍵處,即可收到異於常醫的良好效果。
本證的針灸治療首見於《針灸甲乙經·卷十二》:月水不通,奔豚泄氣,上下引腰脊痛,氣穴主之。後世,如《千金翼方》、《針灸資生經》、《濟生拔萃》、《針灸逢源》、《神灸經綸》等均有記載。下邊列出經驗性常用方案,以供參考應用於臨床之中。
  【辨證分型】
  ()肝腎氣逆
系肝腎氣火循經上逆。症見氣從少腹直沖咽喉,驚悸不寧,發作欲死,腹痛喘逆,嘔吐煩躁,甚則抽搐厥逆,氣還則止,反複發作,脈象弦數,苔白或黃。
【治療】
  1.治則:平肝降逆,理氣和胃。
2.處方:期門、太沖、公孫、氣海、內關。
  3.、方義:期門肝之募,太沖肝之原,兩穴相配,可平降沖逆之肝火肝氣;肝腎氣火多循沖脈上逆,公孫通於沖脈,取之更可加強降逆之功,而與心包經絡內關父母相配,又能理氣和胃,止嘔寧神;氣海為氣聚之海,用是穴,使氣複歸於海。
4.、治法:氣海、太沖兩穴,以艾卷雀啄法灸之,熏灸時間以皮膚紅潤,症情緩解為度,內關平補平瀉,餘穴均用瀉法,持續運針後留針。
5.、道醫治則:准確掌握滯穴瘀經,導出病邪之氣,補入正氣德能,相助疏通其淺層經,或者深層的脈。有能力者應讓患者重德,配合化解本因,安置本因。
  ()寒水上逆
  乃下焦陰寒水氣上逆。症見先有臍下悸動,旋即逆氣上沖至心下,心慌不止,形寒肢冷,脈象弦緊,舌苔白膩。
  【治療】
  1.、治則:溫陽行水,調氣降逆。
  2.、處方:關元、膻中、水道、三陰交、氣沖。
  3.、方義:關元乃三陰經與任脈之會,且沖脈起於關元”(《素問·舉痛論》),寒水上逆,實根於此,故取之能溫陽行水,抑止其沖逆;水道,用以通利下焦之水道,使水氣得泄;氣會膻中,又兼心包之募,可理氣平逆,定志寧心;三陰交為足三陰經之交而屬脾經,針之行寒水、降逆氣;氣沖位於脛之氣街,是古人用治奔豚氣之驗穴。
4.治法:關元隔薑灸,氣沖艾卷雀啄法灸,餘穴施瀉法。發作時可不斷用溫熱水浸手足。
5、道醫治則:准確掌握滯穴瘀經,導出病邪之氣,補入正氣德能,相助疏通其淺層經,或者深層的脈。有能力者應讓患者重德,配合化解本因,安置本因。
  【針灸古方輯錄】
  《千金翼方·卷二十七》:凡上氣冷發,腹中雷鳴轉叫,嘔逆不食,灸太沖不限壯數,從痛至不痛止。炷如雀矢大。
  《針灸資生經·卷四》:奔豚,灸氣海百壯。或期門、或關元百壯。
  《針經摘英集·治病直刺訣》:治腹有逆氣上攻,心腹脹滿上搶心,痛不得息,氣沖腰痛,不得俯仰,灸足陽明經氣沖二穴……可灸七壯,炷如大麥,禁針;次針三裏二穴而愈。
  《針灸逢源·卷五》:奔豚氣,從少腹起,氣上沖胸腹痛:腎俞、章門、氣海、關元、中極。
《神灸經綸·卷三》:脅痛,奄奄欲絕,此為奔豚,急以熱湯浸兩手足,頻頻易之。氣海、關元、期門、竅陰。
中藥辨證論治 
正如《黃帝內經》所指出的:當今之世,必齊毒藥攻其中,镵石、針艾治其外也。使用中藥劑,其實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治療方法。因為是藥三分毒,古有:人參死人無人責,大黃活命無人知等等古訓。運用中藥煎劑湯方,為的是直攻體內深層中,以藥性之氣,化解清除人們內五陰猖獗活動所產生的內五毒。因此,辨證要精明,用藥要穩健和准確,既不能生搬硬套,亦不可胡亂投之。最好能做到准確辨型分類,並尊重前賢們積累的寶貴經驗,做到准確投藥中的。以下方案僅供臨床中靈活選用參考。
肝腎氣逆型
【證見】 自覺有氣動於臍內而上沖咽喉,發作欲死,驚悸不寧,惡聞人聲,或腹痛,喘逆,嘔吐,煩渴,乍寒乍熱,氣還則止,常反複發作。舌苔白或黃,脈弦數。
【治法】 平肝理氣降逆。
【方藥】
處方:主方奔豚湯(張仲景《金匱要略》)加減
代赭石30 黃芩12克,葛根20克,白芍15克,李根白皮15克,
全當歸12 川芎6克,法半夏12克,生薑10克,甘草6
水煎服。
代赭石為增補之藥,具有鎮逆止嘔之功,可增強古方之效。唯不宜久服,或在久服中應加黃芪15克以托內氣,以避鎮降內氣過甚,正邪懼傷。
寒水上逆型
【證見】 先有臍下悸動,旋即逆氣上沖,心慌不安,形寒肢冷,苔白膩,脈弦緊。
【治法】 溫陽行水,理氣降逆。
()主方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張仲景《金匱要略》)加減
白茯苓20克,桂枝尖15克,炙甘草6克,紅大棗5枚,
吳茱萸 6 法半夏12克,生薑9克。 水煎服。
(二)脈沉弦而滑,舌苔白滑。寒濕水氣著於肝腎二經,膀胱氣化失司,水寒之氣上沖。治宜鎮逆降氣,溫中散寒。下方為經驗方,較適宜於當今之人的綜合性氣機內亂,可以靈活選用。
白茯苓30 桂枝尖10 炙甘草10 紅大棗5 
吳茱萸10 法半夏10  3 炒白芍15
焦白術10 炒枳實10廣陳皮10 薏苡仁25
食欲不振者加山楂、神曲,各10
中藥煎劑在治愈奔豚氣以後,還應當注意讓患者養胃實脾,維護後天之本,真正徹底防治此病複發的可能性。
【湯劑古方輯錄】
湯劑的古方輯錄,是為了方便讀者了解古賢治療此症的用藥經驗。溫故而知新。 
病有奔豚,有吐膿,有驚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從驚發得之。師曰:奔豚病,從少腹起,上沖咽喉,發作欲死,複還止,皆從驚恐得之。
奔豚氣上沖胸,腹痛,往來寒熱,奔豚湯主之。
奔豚湯方
甘草 川芎 當歸各二兩 半夏四兩 黃芩二兩 生葛五兩 芍藥二兩 生薑四兩 甘李根白皮一升 
右九味,以水二鬥,煮取五升,溫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發汗後,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從少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主之。
桂枝加味湯方
桂枝五兩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右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發汗後,臍下悸者,欲作賁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方
茯苓半斤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五枚 桂枝四兩
右四味,以甘瀾水一鬥,先煮茯苓,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甘瀾水法:取水二鬥,置大盆內,以勺揚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取用之)
關於奔豚氣疾病的分析,還有一些分析案例,可參閱影視教學片,進行了解和掌握。以利於具體掌握一些道醫學的臨床經驗,並且在此基礎上舉一反三,以一明多,全面認識生命真相,全面了解掌握道醫學,明析道醫與中醫和西醫三學科中的異同,從而複興傳統中醫學,複興東方的道德根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