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天盖地的补钙广告和市场上琳琅满目、五花八门的钙制剂,你知道应该怎样挑选吗?到底什么才是评价钙剂好坏的标准呢?
如何挑选钙剂?
◆ 含钙量。不同钙剂的含钙量有极大的差别,使用时含钙量高的钙剂服用量可相应减少。
碳酸钙
|
含2个结晶水磷酸氢钙
|
含5个结晶水磷酸氢钙
|
醋酸钙
|
柠檬酸钙
|
乳酸钙
|
葡萄糖酸钙
|
含钙40%
|
23%
|
17.7%
|
22.2%
|
21.0%
|
13%
|
9%
|
|
◆ 溶解度。溶解是吸收的前提,在25℃水中,不同钙剂的饱和溶液其钙离子浓度为(毫克/100毫升)(钙离子浓度高的说明溶解度大);
左旋乳酸钙
|
氯化钙
|
消旋乳酸钙
|
葡萄糖酸钙
|
氨基酸钙
|
氢氧化钙
|
柠檬酸钙
|
碳酸钙
|
1345
|
1300
|
702.8
|
370
|
224
|
65
|
20
|
0.56
|
|
为了提高溶解度,不少工厂事先将难溶性钙(如碳酸钙)研成超细粉末,然后加以粘合,服用后因药物迅速崩解,可与胃酸作用形成易溶的氯化钙,从而克服其溶解度低的缺点。
◆ 吸收率高低是判断钙剂好坏的重要标准。
市场上的钙剂有很多种形式:片剂、胶囊、泡腾片、口服液、咀嚼片等等,但是经过大量实验证明,钙的吸收与钙的形式无直接关系。不同产品,在相同的条件下,钙的吸收率基本上是一样的。
真正影响钙吸收的是下列一些因素:
影响因素\吸收效果
|
促进吸收(吸收率高)
|
阻碍吸收(吸收率低)
|
吸收机理不同
|
分子钙(不需维生素D的协助)
|
离子钙(需要维生素D的协助)
|
机体是否缺钙
|
缺钙时吸收率高
|
不缺钙时吸收率差
|
不同的年龄
|
婴幼儿肠壁通透性大,吸收好
|
随着年龄的增加,吸收率逐渐降低
|
服用时间
|
进餐可促使胃酸分泌并延缓胃的排空
|
空腹不利吸收
|
服用频率
|
分次服用吸收率较高
|
一次大剂量服用吸收率低
|
同吃食物的影响
|
膳食中的维生素D和各种 氨基酸,乳糖均可促进吸收
|
植酸、草酸、脂肪酸、磷酸盐、 膳食纤维均可抑制其吸收
|
|
因此,各种钙剂的吸收率并非恒定不变,而是在一定的范围内(10%-60%)波动,事实上不存在所谓的95%吸收率。
◆ 口感也是选择钙剂的重要条件之一
优良的口味可取得小儿良好的依从性。反之碱性过大的钙盐(氢氧化钙、氧化钙)不仅口感差,而且会刺激胃粘膜,消耗大量胃酸,因此并不是良好的钙剂。
◆ 药品/保健品
选择钙剂时也要注意是药品还是保健品,保健品远比药品的效果要差得多。市场上常见的几种药品、保健品对比:
钙剂名称
|
分类
|
主要化学成分
|
备注
|
葡萄糖酸钙口服液
|
有机钙
|
葡萄糖酸钙
|
药品
|
葡萄糖酸钙片
|
有机钙
|
葡萄糖酸钙
|
药品
|
乐力钙
|
有机钙
|
氨基酸螯合剂
|
药品
|
钙尔奇D
|
无机钙
|
碳酸钙
|
药品
|
健骨钙
|
无机钙
|
碳酸钙
|
药品
|
迪巧咀嚼片
|
无机钙
|
碳酸钙
|
药品
|
劲得钙
|
无机钙
|
碳酸钙
|
保健食品
|
新盖中盖
|
无机钙
|
碳酸钙
|
保健食品
|
美信钙
|
有机钙
|
柠檬酸钙
|
保健食品
|
|
小编支招:胃酸分泌正常或偏多的成人,可以选择碳酸钙;如果有胃病疾患,譬如萎缩性胃炎,由于胃酸分泌较少,可以选择有机钙。幼儿可以选择乳酸钙或葡萄酸钙。
由于补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购买之前先要计算一下,看在同等剂量下哪种钙剂的价格更便宜一些,即应选择“性能/价格比”较高一些的产品。根据以上五项原则,进行全面综合评估,不难选出比较理想的补钙产品。
话题引申:钙到底应该怎么补?
根据需要--不同年龄的人群每天需要摄入的钙量有所不同。
年龄(岁)
|
适宜摄入量(mg)
|
年龄(岁)
|
适宜摄入量(mg)
|
0-0.5
|
300
|
18-49
|
800
|
0.5-1
|
400
|
50以上
|
1000
|
1-3
|
600
|
孕早期
|
800
|
4-10
|
800
|
孕中期
|
1000
|
11-17
|
1000
|
孕晚期和乳母
|
1200
|
|
一般说来,全天摄入量中的2/3-3/4是从食物中获取,其余1/3-1/4则应额外补充。譬如6个月以下的婴儿,每天应额外补充全天量(300毫克)中的1/4-1/3,即75-100毫克的元素钙。
最后还要提醒你的是:很多人之所以“缺钙”,根本原因是缺少维生素D而影响了钙的吸收。因此,在补钙的同时,特别是2岁以下的孩子,还应相应的补充维生素D,多参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避免缺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