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究生与学生的区别

 丁冲 2010-02-24

研究生与学生的区别

 12/26/2009 1:39:10 PM 天睿网 作者:长春工业大学 杨海龙

既然读了研究生,就应该有一种“研究生自觉”,这里的“自觉”是与“自发”相对的。“自发”是无意识的行为,也包括无意识行为下的无意识结果,反映在现实中就是在导师的带领下读书,在导师的督促下写论文。做好研究生单靠无意识的、被牵引着来学习是不够的,也不能将研究由被动转化为主动,也就不能发挥所谓的主观能动性。那么怎样才会形成“研究生自觉”呢?这首先要明确 “研究生”与“学生”的区别。

在这里,我们把“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统称为“学生”,而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则统称为“研究生”。在这两个词语中,“生”是名词,按照字典上意思的理解是“学习的人”,“研究”和“学”分别是限定这个名词的定语,这两个定语的不同,使两个词语得到了区分。那么按照这个思路,研究生和学生的本质区别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学习内容不同。研究生是 “学习研究的人”,学生为“学习学问的人”,前者是学习“创造新知识的方法”,后者是学习“现有的知识”。

这里,我认为研究生不是学生,学生包括“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但从文字上看都是学生,只是学习的知识层次上存在差别,小学生是学习“小”知识,中学生是学习“中等”的知识,而大学生则是学习“大”的知识,但总体而言还是以学习现有知识为主。而“研究生”则是以学习“研究”为主。

培养目标不同。研究生以学习创造知识的方法从而创造新知识为终极目标,学生以学习现有知识从而运用现有知识为终极目标。

同上文的区分一样,合格的小学、中学和大学毕业生分别能够掌握和运用“小的、中的和大的”知识;而合格的硕士和博士毕业生则分别能够创造“硕的和博的”新知识,所以我们在考核硕士和博士论文时原则上要求前者要有“点上”的创新,后者要有“线上”的创新。


除了以上本质区别以外,两者在形式上还有一些区别,当然,形式上的区别都是为了达到本质区别目的而存在的。形式上的区别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自由度不同。研究生在学习阶段相比学生自由度更大,除了为数不多的课程之外三年的学习中有接近两年是自行支配的时间,为学习研究和创作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而大学本科四年中真正没有课程约束的时间不超过半年。

2、课程考核方式不同。研究生的课程只有外语政治等两三门课需要考试,其他的课程全是交结课论文。本科生的课程则一般都要考试,只有极个别的课程需要交结课论文。

3、毕业论文要求不同。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都需要有创新点,有无创新点是看一个研究生是否学会创造新知识、是否能够毕业的标志。本科生毕业论文一般不需要有创新点,只要能把现有知识整理清楚就可以。

4、师生关系不同。研究生的老师叫“导”师,以学生为主,老师只是“因势利导”,所以导师一般会问研究生“你的兴奋点是什么?”;而学生的老师叫“教”师,以老师为主,学生就是被动的接受和领会老师所传授的内容,所以教师一般会问学生“学会了没有?”

5、老师讲授课程方法的不同。研究生课堂一般都有讨论,而且很多时候参与讨论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学生课堂一般不讨论,偶尔的讨论老师也是高高再上的不平等姿态出现的。

同样是为了达到以上两点本质区别的目的,给研究生上课的导师授课方式一般存在这样的要求:

1、讲授知识出现的背景和产生知识的方法。也就是常说的真正意义上的“既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2、要讲授最前沿的新知识,也就是常说的“把学生带到争议面前”。这些知识很多都是还没被学术界完全认可,没有纳入教材的,甚至是被学术界推翻的知识。这样研究生就会知道理论是怎么生成的,教材是怎么出现的。

3、就是为研究生指出从什么地方入手创造新知识更容易。我们常说“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导师在授课的时候不仅要告诉研究生想创造新知识就要爬到现有知识的尽头(也就是文献综述),还要告诉学生怎么样才能更容易的爬到知识的尽头,也即“爬到巨人的肩膀和怎样才能更容易的爬到巨人的肩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