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尊重人 关心人 理解人 发展人 ——德育理论研究的新主题

 悦读馆 2010-03-03
道德活动本质上是一种靠价值体验调控的自主活动,情感体验是克服内心冲突、产生道德意志的重要条件。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面对社会多元文化发展的态势,德育面临着巨大挑战,迫切需要德育理论的创新。近几年来,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我国德育理论界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需要,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探索,德育理论在指导实践的同时也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

  ■高宝立 金东贤 许建争

  回归生活世界成为德育改革的重要趋势

  学者普遍认为,造成道德教育实效性差的重要原因在于道德教育没有回归真正的生活——学生的真实道德生活。知性德育导致了德育与生活的割裂。德育要创新,就要转换与超越以知性和技术化管理为特征的德育范式。

  ——德育应回归学生真实的道德生活。学者们认为,真实的道德生活所体现的是真确的道德事件,所引发的是真正的道德冲突,所达致的是真情的道德体验,所唤起的是真实的道德需要与情感。

  也有学者认为,德育在实然层面上的回归,有利于克服学校与社会相脱离的弊端,增强德育的生活化。但应避免实然生活对理想社会的僭越,防止生活取代教育危险的产生。而德育在应然层面上的回归,则反映了德育的超越性品质,目的是更好地建构生活。但应防止用理想取代现实,造成新的学校与社会相脱离的教育形态。

  ——生活德育的优势在于其整体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总是借助于一定的载体,道德教育总是借助于某种知识学习、劳动活动、人际交往和日常生活而得以实施的。生活德育的优势在于其整体性和社会性、实践性。只有根植于生活世界,德育才能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

  针对德育低效问题,学者分析指出,去生活化是造成当前德育低效的主要原因,表现为德育观念上过度理性化,德育对象缺失主体地位,德育过程脱离学习主体的生活以及德育情境脱离社会实际等。回归生活是德育走出困境的现实路径,回归生活的内核是回归实践、回归多样、回归应用和回归交往。在这一观念指导下,学校德育观念、德育目标等均需要发生相应的改变。

  学生是真正的道德主体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问题不断凸显。在道德教育领域,也相应地出现了尊重学生道德判断权利,将学生作为真正道德主体的发展趋势。主体德育理论正是要生成学生的道德判断与选择能力,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而这是提高德育效果的理性选择。

  ——塑造主体性道德人格是主体德育理论的旨归。多元文化中的道德教育必须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接受学生的理性选择。在学生选择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而不是训导,是对话而不是灌输。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塑造主体性道德人格。

  道德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使学生掌握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身三大关系的基本道德准则,并培养学生相应的道德情感、道德需要、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直觉和道德行为习惯,形成主体性道德人格。就实践过程而言,有学者强调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应该是连续性教育与非连续性教育的辩证统一过程,主体性道德教育的课程体系应该是道德哲学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有机整合而构成的互补体系,主体性道德教育的方法体系应该是课堂道德教学与课外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以及教育的科技手段与艺术手段的协调运用。

  ——着力培养道德主体的主体意识和信念。德育过程的特点由德育的目标决定。现代德育过程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社会思想道德个体化、个体品德社会化的统一过程。有学者认为,德育活动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是主体,都是具有主体性和潜在主体性的人。其中,受教育者是道德教育的核心。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是对立统一的。在两个主体性的相互作用之中,学生不断得到改造、进化和发展,教师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和提高。教师的教学主体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是不同性质的主体性,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征,建构的方式也不同。主体性教学建构教师和学生主体性,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建构学生的主体性。

  主体性德育理论认为,道德行为本质上是一种自主、自觉、自愿、自律的行为。只有通过主体性道德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可能具有独立人格。但也有学者认为,主体性德育理论虽然有其意义,但也有缺陷,因为它未能走出个性主义的窠臼,把学生看成单子式个体,忽略了“共识”、“主体间性”的本体论意义。所以,在主体性德育理论之后,德育理论研究又出现了一个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变的趋势,主体间性、交往理性、商谈伦理由此得到了更多德育理论研究者的青睐。

  将情感因素置于道德教育的中心地位

  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感。关注道德情感不仅可使道德教育更具感染力,让道德理念深入人心,更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动力机制,促进道德认识转化为积极的道德行为。德育要有尊重学生个性和差异性的人文关怀,将情感因素置于道德教育的中心地位。

  ——情感体验与道德体验是形成道德规范的前提基础。情感德育理论认为,道德情感是道德发展的基石。基于此,情感德育理论主张,学校德育应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为出发点,通过情感陶冶、情感关怀、情感体验等方式来进行道德教育,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生成和发展。

  没有情感体验相伴随的规范认识是一种僵化的教条,无法实现其对行为的导向功能。没有情感驱动的规范行为是机械被动的盲目行为或虚假行为,失去了道德的本真面目。道德活动本质上是一种靠价值体验调控的自主活动,情感需要是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情感体验或信念是克服内心冲突、产生道德意志的重要条件。

  ——情感德育理论需要营造丰富的情感环境。道德情感的培养是德育首要的和中心的问题。德育的有效性体现为认知和行为的统一,体现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个体思想道德情感产生和升华,学生对思想道德存在意义的深切领悟。情感的培养不应被视为局部的、狭隘的培养目标与教育任务,而是儿童道德面貌形成过程的本质。人的同情心、善良、怜悯、敏感性、友谊、义务感、责任感等情感力量微妙地交织在一起。只有在儿童体验着这些道德情感,进而达到高尚的情感激动时,道德概念才能变为道德信念。情感的培育需要营造丰富的情感环境。有学者认为,情感环境的实质在于,人用心灵来感觉别人内心的极其细腻的活动并通过自己的精神活动来回答它们。

  植根道德教育的文化母体,坚持以文化人

  道德教育始终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文化始终是型构人类价值理性的强大力量。在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坚持以文化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

  ——德育文化研究促使道德教育回归文化的根性。德育文化研究主要是将德育置于整体的文化背景之下来进行分析探索。学者指出,德育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文化的形态。从文化的视角审视德育,有学者指出,德育体现着文化所具有的化育人类心灵、智慧、情操、风尚之义,德育功能的发挥根本在于其所蕴含的文化力量,德育内容的魅力在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德育效果的彰显在于文化方法的正确运用。如果说文化归根结底是人类追求自觉、自由活动的内在精神和过程,那么德育是这种追求过程的具体体现。

  正因为如此,德育文化研究把德育提升到了文化层面,试图通过文化来准确地把握住德育的内涵。概括地说,德育文化研究所关注的领域有传统文化及其德育意义的研究,现代文化中的文化多元、文化冲突及其对德育影响的研究,信息时代的媒体文化、消费文化、网络文化等对于学校德育所提出的挑战的研究,等等。德育文化研究使道德教育回归了文化的根性,这对于德育理论研究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发掘文化的德育功能,提高德育实效性。有学者指出,从文化的角度讲,德育要走出困境,以下三个方面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一要努力强化德育工作者的文化意识,由此提高对德育这一文化现象的能动认识,自觉加强对德育文化内涵的把握和研究,自觉强化对德育文化底蕴的理解和追求,自觉运用德育文化方法开展德育活动。二要努力优化德育的文化环境。三要提高德育自身的文化品位。人是文化的存在,文化的本质是对人的精神世界及其本质力量的揭示。德育的目标是促进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个体人生境界的提升,而人生境界从一定意义上讲亦即是一种文化境界。人生境界的提升必然也是道德水平的提高。

  多元文化的相互渗透、交流和交锋,同样对学校德育价值起着深刻的影响。它一方面有利于学校德育价值主体认知的深化和德育内容的丰富、手段的更新、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也使学校德育价值面对学生道德价值的多元化取向,还使学校德育价值直面西方文化“话语霸权”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学者强调,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条件下,应树立正确的全球意识、民族意识、进取意识,以彰显学校德育价值的时代性、民族性与创新性;注重全球意识的养成,使学校德育价值更具时代性;弘扬理性的民族意识,使学校德育价值更具民族性;激发学生的进取意识,使学校德育价值更具创新性。

  德育要重视人的生命本体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关于人的生命的教育。因此,使生命焕发生机,使生命茁壮成长,是德育必须承担的责任,“生命取向”由此跃然成为研究的主题之一。

  ——生命德育理论着重将生命教育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本真要求。随着社会转型步伐的加快,人们的生命意识日益凸显。有学者指出,现行德育范式应以生命为思维原点,探寻生命维度,形成关爱生命的德育范畴、思维方式和逻辑体系。在生命内涵多维解读的基础上,着重将生命教育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本真要求。同时,反思当前“去生命化”德育范式的种种困境,努力从生命维度对德育目标、德育过程、德育方法等进行重新审视和更新。这种“生命关怀”取向的德育研究,突出表现在将生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死教育、安全教育等作为新时代德育的内涵,生态伦理教育、科技伦理教育、经济伦理教育、网络伦理教育等亦逐步得到重视。

  ——生命德育是具有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德育模式。学校德育与学生的生命实践息息相关,教育现实也正在呼唤着学校德育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生命完善和生命实现。这里所说的“生命”,不仅是指身体意义上的生命,同时也是指精神意义上的生命。学校德育对于生命实践的脱离,一方面是学校德育在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没能充分关注学生的身体生命和精神生命的成长,没有把学生作为一个生命的主体来观照;另一方面,则是学校德育过分强调道德认知的发展。因此,应探讨人的生命本真,分析研究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融合,以及生命实践如何在学校德育中的具体实施,倡导学校德育对学生生命的回归,对德育过程进行审美化改造,以助于学校德育实践的改善,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热点之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