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恩教育—— 德育教育突破口

 萌梦楼 2015-03-01

德育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党中央和国家历来很重视德育工作。最近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也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最集中体现就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长期以来,人们以为学校德育是万能的,寄予了较高的期望,为此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但目前,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却不令人满意,学生难教(老办法不灵,蛮办法不行,新办法不明),学生的道德、思想、政治等水准正处于一个非常低下的境地:行为习惯差,乱扔乱吐乱画、打架骂人讲粗话;不懂得敬老爱幼,自私自利;言行不一,爱好虚荣;缺乏集体荣誉感,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理想信念追求,目光短浅;缺乏政治热情,爱国情感淡漠…… 德育几乎陷入了无能的境地,使一些人对德育丧失了信心。由此,必须反思我们当前的德育工作,查找问题,分析原因,研讨对策,创新德育工作新局面。

一、德育问题:

1、无位: 首位没有真正落实,工作评价很难做到。

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精神来看,学校德育的地位很高,甚至被提到了“首位”的高度。

不过,在学校实际工作中,德育却处于“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地位。在教师的评先、晋级等工作中,目前尚没有成型的评价体系,更缺乏实际的评价操作。这是因为,国家考试制度与社会民众评价,偏重于学习成绩与升学率,大多数学校、老师、学生、家长为了自身的利益不得不重智轻德;评价学生表现,分数是主要的,表现是次要的——“一分之差,天上地下”、“只要成绩好,一好顶三好”;评价学校、教师的工作,教学成绩是实的,德育成绩是虚的。

2、无人:学生不是主体地位,教师眼中没有学生。

当前的学校德育,本质上是规范化德育。它要求学生无条件地认同、服从既定的道德规范与价值取向,无条件地接受既定的德育过程,不允许学生对学校传授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产生怀疑,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顺从,在家里是“遵父母言的好孩子”,在学校是“听老师话的好学生”。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老师是说一不二的道德权威,眼里只有规范没有学生,学生大多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学生只是德育知识的“容器”,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学生的权益得不到应当的保护。

3、无我: 重视社会轻视个性,强调大公消灭小私。

当前的学校德育,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为长期以来,学校德育一直是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主旋律, 追求道德的社会功效。

当前的学校德育,并不尊重个体的权利。因为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宣讲的都是个人服从国家、社会、集体,先公后私,大公无私。但现实市场经济的社会背景下,多种价值观并存,除了大公无私和先公后私之外,公私兼顾和先私后公都有一定的合理性。

4、无师:德育队伍貌似庞大,专业素养殛待提高。

我们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德育工作队伍,学校里有校长、书记、德育副校长、政教主任、辅导员、班主任,社会上从事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人员也不少。

但德育专业人员很少,大多数人的德育素质殛待提高:一是缺乏德育的热情——很多人不愿意当班主任,多是领导安排;二是缺乏德育的意识——很少有主动教育学生的,多是被动应付;三是缺乏德育的能力——很少有完整的德育思路,多是零敲碎打,更为关键的是,德育的执行力非常差,很多德育要求都大打折扣!  

5、无生:脱离现实精彩生活,漠视生命内在需要。

当前的学校德育,政治化的倾向依然非常明显。在不少人的观念中,德育之所以重要,只是因为它的政治价值、社会价值,即担负着培养“接班人”(政治需要)、“合格公民”(社会需要)的重任。他们看不到或者不愿意承认德育也应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为学生的幸福生活服务,形成健全人格,培养“幸福人”(个体需要)。学校德育表面上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实际上越来越脱离学生的现实精彩生活,越来越形式化。

当前的学校德育,联系学生实际生活不够,谈不上让学生感受生活,忽视学生的生命经历和经验,使极具生命活力的道德活动变为盲目的对规范与守则的遵从与机械的行为操练。

6、无序:内容序列很不科学,三方配合没有合力。

当前的学校德育,小学讲共产主义(少先队的誓词: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中学讲社会主义、大学讲行为习惯的现象依然存在。德育从最高级的共产主义教育开始,以最低级的搞好环境卫生教育结束。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等之间关系依然没有处理好。

而且目前,学校德育讲集体主义,家庭教育行个人主义,社会现实兴利己主义。三者之间相互冲突,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五加二等于零”,甚至“小于零”——学校德育“孤军奋战”!

7、无地:课堂不是主要阵地,德育到处打着游击。

当前,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不是在课堂。一直以来,学校实际工作中,把德育和教学并列,造成了课堂教学就是抓考试成绩,德育也是为保证考试成绩的现实!即使有些学校意识到这个问题了,也只是提倡教学中渗透德育!实际上,课堂是德育的主要阵地,没有教育的教学是不存在的,最好的课堂就是最好的德育!

当前,学校德育主要依靠升降国旗仪式、课间、晨会、班队会、大型德育活动等,到处打游击,似乎无处不在,其实落实很差!

8、无行:道德知识重视灌输,道德行为很少实践。

当前的学校德育,着力解决的只是“道德知”的问题,把德育等同于知识教育,以认识代替行动,以书本知识的考试代替对学生的全面系统的品德评价,德育成了应付考试的一门课程(如小学有《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课程,很好地解决了“道德知”的问题)。但在“道德行”或者是有意识的、稳固的“道德行”方面所作努力的成效还不显著,突出表现是学生“知而不行”。

9、无情:教育缺乏动之以情,教师情感投入很少。

当前的学校德育,缺乏对学生道德情感的激发。学生学习的道德知识缺乏具体的情感环境,是冷冰冰的,并没有引起其情感的共鸣。我们知道,知、情、意、行构成学生品德的有机整体,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影响到品德的形成。其中,情感是知识转变为行为的催化剂。

当前的学校德育,教育者自身也缺乏情感、信念的投入,缺少示范性。有些教育者只是例行公事、毫无情感投入地向受教育者讲解、传授道德规范。这样的教育,怎能感染学生,触动学生的灵魂?

10、无趣:方法基本依靠说教 ,喋喋不休很是无聊。

当前,学校德育方法单调,没有针对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多以说教为主。缺乏生动性、趣味性和新鲜感,其作用自然十分有限,实效性必然不高。而且,很多教师还认为大道理重复百遍、千遍就会变成学生的素质,殊不知,这种脱离学生心理性格特点的枯燥乏味的说教,反而引起学生的反感。

二、德育创新:

分析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效低下的主要问题,无位、无人、无我、无师等,反映的主要是当前的德育没有解决好德育的主体地位、教师和学生关系的问题;无生、无序、无地等,反映的主要是当前的德育没有解决好德育的内容和途径的问题;无行、无情、无趣等,反映的主要是当前的德育没有解决好德育的手段和方法的问题。这说明,当前学校德育的问题主要是:没有落实学生的德育主体地位,脱离学生生活,方法简单枯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也指出,“要把德育融入学校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学生生活全过程,创新德育观念、目标、内容、方法,充分体现时代性,准确把握规律性,大力增强实效性”。

由此,当前,学校德育创新的主要思路是:建设主体性、生活化、体验式的高效德育模式。

1、主体性的德育:

第一,主体性德育,以学生为德育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实现学生由“学会顺从”到“学会选择”的转变。主体性德育中,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自主意志与选择愿望的主体(而不是道德的容器),教师是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顾问(而不是说一不二的道德法官),德育是对学生的指导(而不是居高临下的训导)。德育的基本职能,是教师和成人指导帮助学生,自主建构道德生活的意义,自主发展道德教育能力。

第二,主体性德育,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

主体性德育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德育活动,培养有个性的德育品质。

第三,主体性德育,强调尊重学生的利益。主体性德育中,要充分尊重学生合理需求,同时建立必要的约束机制,艺术地处理好个人、集体、国家等关系,让个人需求在合理的经济制度及市场经济规律、法制和社会公德的约束下,在机会均等和不侵犯他人正当权益的活动中得到充分满足。

第四,主体性德育模式,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师生平等互动为基础,师生道德共同进步。主体性德育中,教师要能真正帮助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解决个体道德水准与社会道德要求之间的矛盾,首先必须解决好自身道德水准与社会对其成员不断发展着的道德要求之间的矛盾。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把握住学生已有的道德发展状况及其道德水准与道德要求之间差异,实现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目标。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也促进着作为教育者的教师的道德素质的提高。师生的道德素质是共同发展和成长的。

2、生活化的德育:

第一,生活化德育,以为学生的生活服务,引导和指导学生的生活为目的。生活化德育,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中走出来,回归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中去。关注和指导学生的现实生活,教育和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新生活,并以文明健康的方式享用新生活;关注和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关注和指导学生的交往生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第二,生活化德育,从真实丰富的生活出发,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联系学生的生活。生活中有什么,德育里就有什么。在生活中教育学生。

第三,生活化德育,以生活的方式,自然、诗意地教育学生影响学生。生活化德育(礼教)的过程,与其说是德育(说礼)的,不如说是诗化的;与其喋喋不休的说教,不如让学生更多地从情感上去体验。情感的体验是源于生命本体的内在深层的东西,它能从根本杜绝不规范行为的发生。

3、体验式的德育:

第一,体验式德育,采用的方式主要是体验。体验式德育本质上是道德学习,使德育从“培养论”向“学习论”转移,使德育重点由教育、培养逐步转向自主学习。这种学习,采用的方式主要是体验——有感情地做一件事,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培养一种能力﹐形成一种品质。

第二, 体验式德育,采取“践行一体验一认知”的环节,是有情感的做中学,注重德育知识通过有情感的实践的内化过程。学生道德知识的获得,是通过有情感地实践——体验获得的。学生主体通过在学习中实践,在社会生活中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在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之间形成较为稳固的联系。

三、感恩教育——我校德育创新的最佳突破口

20079月,我校开展了以“一切为了学生幸福”的幸福教育实践。其中,“开展感恩教育,体验道德幸福”,成为我校德育的最佳突破口——我校开展的感恩教育,正是一种主体性、生活化、体验式的高效德育模式。

我校的感恩教育,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立足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调动学生的人类最基本的原始情感——感恩之心,运用多种途径和方式,从情感层面、实践层面上入手,通过把小我扩大为大我——我的亲人、我的同学、我的老师、我的邻居……我的班级、我的学校、我的家乡、我的祖国……我的大自然——一切都是我的,处理好学会做人必须处理好的3类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和社会集体的关系,人和人(亲人、他人)的关系,通过知恩——颂恩——报恩的环节,使学生知恩于心,颂恩以情,报恩于行,从感恩父母进而孝敬父母,感恩同学进而友爱同学,感恩老师进而尊重老师……感恩党和祖国进而报效党和祖国,感恩自然进而保护自然,从而养成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效果非常显著。

我校的主要做法是:

1、成立学校感恩教育课题小组并开展工作。全校教师围绕《学会感恩 体验幸福》德育课题开展研究。

2、营造学校感恩教育的氛围。学校在教学楼墙上镶嵌了“学会感恩、体验幸福”、“感恩自然、感恩党和政府、感恩父母亲人老师同学朋友”的红色大字,鲜艳醒目。学校广播里,《感恩的心》、《感谢你》、《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我的祖国》、《我们多么幸福》、《快乐的节日》等歌曲响起来了!

3、学校开展了感恩书籍的阅读活动。根据计划,学校每学期为学生配备了《感恩父母》、《感恩亲人》、《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朋友》、《感恩大自然》等系列书籍,要求班主任、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利用周会和业余时间开展阅读,撰写体会,开展“我感恩我幸福”征文比赛活动。

4、学校的降旗仪式作了重大的改进。增加了学生朗颂感恩日记,集体配乐朗诵《感恩》诗歌,做感恩的心灵体操等内容。

5、课堂教学是实施感恩教育的主要途径。学校开设了《经典诵读》、《汉字书写》等校本课程落实感恩教育,开展了“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读经典书,做感恩人”的语文综合实践课题研究活动。教师们充分有机地利用教材和身边的感恩资源,开展感恩教育,体验父母之恩,同学之情,祖国之恩,大地之情!

6、学校在师生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活动。活动常规化,生活化、系列化,参与面广,月月有活动、次次有主题。比较有代表性的大型活动,比如,3月,主题是感恩父母亲人。学校举办健康杯体育节亲子运动会,旨在促进家长和孩子亲情交流,促进学校和家长有效沟通,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亲人,体验幸福。项目照顾到了不同类型的家庭,要求身体接触,强调一起配合。 4月,主题是感恩大自然。学校开展感恩自然春游活动,欣赏自然美景,增强环抱意识,实施环保行动。7月,主题是感恩同学。学校举办毕业典礼仪式。

9月,主题是感恩老师。教师节前后,开展尊师敬师活动。 10月,主题是感恩祖国。学校在少先队队日前后,举行智慧杯阅读节“祖国在我心中”配乐朗诵比赛,“激情挥毫颂中华”书法比赛。

11月,主题感恩大自然。学校开展感恩自然秋游活动,举办创造杯科技节,实施环保行动。

12月,主题:感恩之心。在元旦前,举办美好杯艺术节感恩之心新年歌会。歌会最大的特点是全体教师(包括退休教师)和学生同台演出,歌唱感恩祖国,感恩党和政府,感恩老师同学,感恩父母亲人,感恩大自然等主题的歌曲。最后,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全体师生集体朗诵配乐诗歌《感恩》,一起做感恩的心灵体操。

学校还有机利用当前发生的大事、身边的事情,及时地开展感恩教育。2008 5月,全校师生通过收看新闻等多种途径,关注四川地震灾情;编辑了《地震中的感恩》一书,组织同学们阅读,并召开“地震中的感动”主题班会,体验全国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抗击灾难的信心与决心。全校师生总共筹得并捐献善款17960.5元支援灾区。同学们还自发地组织了为灾区的祈福活动。灾情过去一年后,同学们踊跃购买“爱心贺卡”与灾区的小伙伴做朋友,把一句句问候,一声声祝福带到了四川灾区小朋友那里,希望灾区小朋友能够尽早走出灾难的阴霾,平安、健康、幸福地生活、学习。

7、学期末,学校评选“感恩之星”,表彰学生在感恩活动中的突出表现,增强学生感恩的成功感和幸福感。

学校开展感恩教育,同学们懂得了感恩与幸福:幸福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主观感觉,它来自感恩的情怀。一个有感恩之心的人,才能体验到幸福的滋味。学生在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友爱同学,保护大自然等实践中,体验到了幸福,养成了好习惯,学会了做人——忠、孝、诚、信、礼、义、廉、耻。李乐怡同学:在老师教学背诵感恩诗歌——“感恩父母,是您给予我健全的生命”时,我猛然醒悟,以前对父母大吼大叫,非常不礼貌。当天放学后,我匆匆忙忙地回到家中。看见妈妈正在刷碗,赶忙跑过去,把妈妈请到了沙发上坐下,说:“妈妈!我来给您捶背!”给妈妈捶了一会背,又去倒了一杯水地给妈妈喝。 和妈妈愉快地聊了一会儿天,爸爸也回家了。我早就知道爸爸的腰不好,就给爸爸踩腰。爸爸高兴得眼睛都快眯成一条缝了。那是我第一次学会感恩,也是我有生以来感到最幸福、快乐的!王肖扬同学在他的感恩日记里写道:我之所以有爱心,感恩于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我为什么这么喜欢体育运动,感恩于学校健康杯体育节系列活动的开展,给了我充分显示自己才能的舞台;我为什么字越写越好,这也感恩于学校开展的汉字书写活动。我相信,自己在这个“一切为了学生幸福”的教育环境里,会幸福地度过我小学的生活!李宗晏同学的妈妈:有一天放学回家,女儿放下书包,突然娇声娇气地对我说:“妈妈,抱抱!”我听后,赶紧放下手中的活,把女儿紧紧拥在怀里,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女儿把头贴在我的胸前对我说:“妈妈,今天我们学校开展了感恩父母的教育活动,使我懂得了拥抱妈妈,是对妈妈的一种爱的表达,也是对妈妈的一种感恩”。听了女儿的话,我幸福地笑了。从此,每天放学回家,或是从外面回来,女儿和我的拥抱,成了我们必不可少的活动,从而也更加深了我们母女间血浓于水的亲情。邱婧怡同学的爸爸:通过参加学校开展的一系列感恩教育活动,女儿有了明显的变化,吃饭的时候,等爷爷奶奶都坐下了,她才会拿起筷子;有了好吃的,她会主动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先吃;不论帮她做任何事情,都会和你说声谢谢;有时间的时候,她会给爷爷奶奶锤锤背;教师节不望给老师送上一朵鲜花……今年4月,奶奶的生日前夕,女儿在她的QQ空间里写了一首《奶奶的手》的诗,作为送给奶奶的生日礼物:奶奶的手/是慈祥的/每次放学回家/这手都会轻轻抚摩我的头……

感恩教育也教育了家长,家长和孩子,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能享受到家长角色的幸福。韩润林同学的妈妈孟繁芝深有体会:在孩子的感恩学习中,我也学会了感恩:感恩我的孩子,是他赐予我母亲的称号;是他赐予我家长的权利;是他给予我履行义务的机会;是他让我享受到'乖宝宝’的乐趣;也是他让我品尝到'淘气鬼’的滋味;是他给我挑战生活的勇气……孩子,谢谢你!

感恩教育也教育了老师,让老师充分地享受到了职业幸福,从而激发出更高的工作责任心和热情。王秀梅老师:我们班上有42个活泼可爱的孩子。这些孩子在课堂上个个爱学习,在活动中个个表现活跃,让我这个工作了22年的老师天天快乐。我们班之所以会这样,我要感谢学校开展的一系列感恩教育主题活动;我也感恩学校,让我体验到了工作的幸福!

我校开展的感恩教育,改“公本位”灭私的德育为“私本位”扩展自我的德育,不断将非我纳入小我以实现自我的扩大——我,我的亲人,我的朋友,我的家庭,我的家乡,我的班级,我的学校,我的国家,我的大自然……与我的生命和生活联系在了一起,我才能够也必然爱他们如我自己,由此,德育实现了从“义务论”、“崇高论”到“幸福论”的根本转变;我校开展的感恩教育,改说教的德育为体验的德育,让学生主动体验,知恩于心,报恩于行,从而体验感恩的幸福,使学生学会做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改“渗透”的德育为“自然”的德育,当我们“本分地”完成了学科课堂教学时,当我们“本分地”完成了课外活动后,“德”在其中矣——这些正是我们学校德育创新所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千意见》,2004年。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

[5] 杜时忠著:《德育十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

[6] 王坤庆著:《精神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7] 王健敏著:《道德学习论》,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年。

[8] 刘惊铎著:《道德体验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年。

[9] 薛晓阳著:《希望德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10]胡晓风等编:《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出版集团  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