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络![]() 手太阴肺经篇
下面讲一条经络是关于美容的一条经络,讲胃经。
胃的功能大家都知道胃主消化,把食物消化掉,而且在中医里来讲胃为后天之本,就是日常的饮食营养都是靠胃来供应,所以胃的功能是很重要的。但是讲美容呢,就要从面部来讲,面部气色不好,面部的皮肤容易松弛,容易长痘痘,容易脸色苍白,气血供应不上,主要咱们可以从胃经来调整好。 首先讲一个要穴——四白穴。四白穴为什么叫要穴呢?因为对于现在人面子问题很重要。四白穴可以治疗什么呢?可以治疗眼袋,黑眼圈,它是给眼睛周围供血的穴位。有人说我光揉这个四白穴,可以不可以?还是不行,为什么不行?主要原因是胃经是整个一条经络,它是从面一直到脚的次趾,所以你光揉局部的穴位,胃经的气血并没有真正的上来,所以要怎么才能真正的把气血到脸部呢?教大家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就是敲打法。敲打用十个手指肚来敲打,咱们敲打的这块全是胃经,光敲打这局部还不行,胃经还要顺着脖子往下走,所以还要敲打脖子两侧,但是脖子这块有大动脉,敲的时候要轻一点,敲脖子还往下敲,往下敲把整个胃经都敲了,胃经在腿的正面外侧一点都要敲,到腿这块肉比较厚,用着手头来敲,然后中间有根胫骨,胫骨外侧也要敲,把整个胃经都敲了。这是一个美容的捷径,大家每天敲一敲,就会对面部功能很好的一个改善。 接着往下讲,整个胃经有几个非常重要的穴。咱们先讲一个肚脐眼旁边两寸,这个位置就叫天枢,天枢治疗大肠功能不好,便秘、腹泻,它是双向调节。便秘它也治疗,腹泻它也调节。这个穴位,如果有肠胃病尤其慢性结肠炎的朋友,这个天枢穴会很痛,有便秘的人也会很痛。这个在肚脐旁开二寸,大拇指横着就是一寸,两个大拇指的位置就是二寸,胖点的人就向两边多弄点,瘦点的人可以往里多收一点,就可以找到这个穴位。 再往下走,胃经在膝盖上两寸的位置,大家可以找最敏感的点,梁丘治疗急性胃痛,有人现在突然胃痛了,可能吃了什么不洁食物了,可能是由于生了一口闷气了,造成突然疼痛,点按梁丘,当你非常疼痛的时候点按梁丘,梁丘会很敏感。但是老胃病点梁丘就没什么感觉,但稍微有一点酸胀,如果是急性疼痛很敏感,而且点这个穴位止痛效果还还很快。这个梁丘是胃经的郄穴,郄穴是治疗急性病的,急性问题要通过郄穴来治疗,还有胃经是经过乳房的,所以妇科的像急性乳腺炎,这样的问题也可以通过梁丘来治疗。 再往下走,有一个穴位在膝眼下三寸,或者犊鼻穴,大概这个位置旁开一横指,这个位置就是最著名的一个穴,足三里,为什么说它最著名呢?因为它是一个非常好的强壮穴,也是一个长寿穴。但这个穴来讲呢,大家找的时候很好找,大家只要找着这个四横指,然后在上下左右点一点,最敏感的点那就是你的足三里,不必非拿尺子去量,只要找着最敏感的点就可以了。这块(地方)肉比较多,最好用指节来点更容易找到这个穴。如果有慢性胃痛的人足三里就是一个救命的穴了。长期揉足三里把这个痛点揉不痛了,效果是最好的。 揉穴位呢,就偈揉肠胃这样的穴位,有一个小小的诀窍,揉肠胃先揉左腿,左边对脾胃的调节更好一点,要是肝胆经从右边开始揉,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但是来讲也有一些特例,大家可以灵活的去掌握,足三里这个穴位有很多的功效,因为它是强壮穴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又可以补益人体虚弱。另外它也是一个消气穴,原来说的一个太冲是消气穴,太冲消的气是肝胆之气,足三里消的是肠胃之气,吃东西消化不良产生好多浊气,你揉太冲就不管用了,太冲是你生气了揉太会消气,肚子不舒服产生好多浊气、胀气,要揉足三里。足三里是肠胃的消气穴。 足三里再用三横指往下,这个位置叫上巨墟。治疗大肠疾患的。大肠包括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所以它治疗大肠的疾病。 再往下三个横指这叫下巨墟,是治疗小肠疾患、小腹痛的。比如我肚子疼的位置不在胃脘附近,而靠近肚脐眼附近了,这块就是小肠方面的问题了,小肠不舒服,或者慢性肠炎,这个时候要揉下巨墟效果是最好的。 下巨墟旁边还有一个穴位,叫丰隆穴,怎么找?外踝尖上八寸,三寸(四个手指)、六寸、八寸,大概这个位置,然后它再旁开一指,一定要在胃经的边上去找,不要到旁边胆经上去找,穴位我们可以找的不对不准确,但是经络一定要找对了,叫离穴不离经。这个丰隆穴对现代人最有作用,它是可以去除高血脂,所以体内痰湿很重的人一定要揉这个穴位,有一天有人说我嗓子哑了,好像是有东西糊在里边,吐也吐不出来,我说可能是有谈结,结在喉咙这块了,就给它点按丰隆穴一分钟,马上他就觉得这块开了,这东西什么都没有了,不知道痰化到哪里去了。所以它既可以化有形之痰,也可以化无形之痰,觉得这儿有东西但吐也吐不出来,咽也咽不下去,像梅核气一样,它也能散掉。如果有人觉得就是有痰吐不出来,揉了丰隆穴以后很容易就可以把痰吐出去,这个丰隆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化痰穴。 小结: 足阳明胃经预防及主治的疾病 胃肠道疾病:小儿腹泻、胃下垂、胃痛、胃胀; 头面疾患:头痛、眼痛、牙痛、面神经麻痹; 其他:白细胞减少症、中风偏瘫后遗症。 足太阴脾经篇 脾在中攻理论当中是脾主运化。运化是什么?就是帮助胃肠吸收,帮助把吸收到的食物给它消化掉,然后把脏东西排出去,糟粕的东西排到大肠去,把营养精微的物质吸收进来输送到血液,所以脾主运化有这层含义,运化到全身各处。 脾不有一个什么功能呢?脾主统血。刚才说肝藏血,脾还管统血。统血就是说,因为它是管运化的,如果我四肢冰凉,就是血运化不到四肢去,这个总统由脾来统治。所以脾的运化功能差,这个血液就循环不到末梢去。有人会感觉到经常头晕,就是血上不到头;经常脚寒,血到不到足;经常手麻,手麻是什么原因,就是血到不了四肢。所以来讲,脾的功能非常重要。 脾经在哪里呢?脾经的循行位置,也是在足趾,足大趾,脾经在足大趾内侧,第一个穴位叫隐白穴,趾甲旁这一点,隐白穴通常用艾灸的方法,你说现在都没地买艾灸怎么办?可以用香烟来代替,找根香烟来灸一灸这儿,温灸一下,当烫了的时候赶紧挪开,不烫的时候再嘘一下,反复地这样根烟,它可以治疗什么东西呢?鼻出血。刚才说了脾主统血,鼻出血它可以治疗;崩漏,也就是例假淋漓不止,本来例假应该是五到七天,她一月来两周,吃什么补血的药都不管用,止血的药也止不住,你用香烟头来灸这个穴位效果是很明显的。可以止血,这个是隐白。 这个说每条经都要说它的原穴,因为它是发源之地,这个脾经的原穴是什么?这块叫太白穴。太白穴,这有个脚骨头,贴着这个脚骨头揉就是太白穴,这个贯彻实施不是太白穴。太白就是通过脾来补肺的这么一个穴,健脾的功能相当于山药薏米粥。所以要经常揉太白穴。你说我懒得熬粥,那就经常揉太白穴。 再往下走,这块有个叫公孙穴。怎么找公孙穴,大拇指轻轻往下一滑,这儿有一个壳头儿,这就是公孙穴。壳住你这个大拇指了。公孙穴这个穴,如果你要直接按它不好按,教给大家一个发穴的方法:用大指的内侧,当我捋到公孙穴这个地方横着指掐它一下,这个穴才能找到。这个穴在骨头边比较游离,不在一个点上,你这么一掐才能找到它,找到公孙穴。公孙穴有什么好处?公孙穴这个作用很大,它可以直接通到心脏去,心脏有不舒服,憋闷,心脏憋闷有的一个原因就是吃得太多了,吃得太多喘不上气来了,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揉公孙穴。揉公孙穴以后你就感觉到肠子在蠕动,气就往下走了,肠子一蠕动,气一下来,心脏空间在了,喘气舒服了,所以公孙穴可以治疗吃完饭以后肚胀,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这三个穴找到以后,其他脾经的穴咱们就可以一带而过,怎么叫一带而过呢?其它的脾经都在小腿内侧,小腿有根叫胫骨,都在胫骨边缘,这里有三阴交,这里有地机,这里有阴陵泉,我们可以把这整条的脾经都按摩一遍,哪个穴位敏感,就多按哪个穴位,它可以治疗什么病呢?有人说我痛风了,痛风是现代人来说尤其是白领阶层,在外边应酬多的男士的一个常见病。西医所谓说的吃的东西太肥厚了,嘌呤太多了,尿酸太多了排不出去,但是来讲这个痛风的位置,都是从脾经起来的,所以我们要调和脾经把脾经打通了,痛风的问题也可以解决了,怎么去治疗痛风呢,经常揉小腿内侧的脾经,不用找任何的一个具体的穴位,只要把这条经揉通,就可以了。 脾经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叫血海,把掌心扶到膝盖上,大拇指的位置,大拇指点按的这个位置,找一个敏感点就是血海。什么叫血海呢,血的海,是气血聚集的地方,这个男人主气,女人主血,所以血对女人来讲非常重要,经常揉血海就可以治疗血症。是出血症、贫血症、血淤症,揉血海都可以通畅。 这脾经主要几个穴就是这个,把这几个穴掌握了,日常的脾虚症状,脾胃不调的症状都可以得到缓解。 小结: 足太阴脾经预防及主治的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不良、便秘、痢疾; 妇科病:痛经、闭经、附件炎、盆腔炎; 其他:周身不明原因疼痛、关节炎。 手少阴心经篇
情志包括思虑方面的问题,神志方面的问题,睡眠方面的问题,还有感情纠葛方面的问题都与心经直接有关系,所以心经是调节心理的一条经络,安定神志的一条经络。 心经从极泉穴开始。极泉在腋窝终点部位,其实这个穴位功效很多,它可以调节心律,可以治疗两肋疼痛,但是咱们今天主要说它一个特殊的功效,它可以探查你心血管方面的问题,可以预防心血管早期的疾病。怎么去预防,怎么去探查呢?用大拇指点按这个极泉穴,然后你拨动一下它,拨动会发现里边有很多小筋,一拨动这个小筋手指就会发麻,串过来了,有电麻感,如果电麻感很明显,证明心经这条经络是通的,也证明你的心血管功能是正常的;如果你拨动它的时候只痛而不麻也不传导,证明心血管有淤阻在里面。还有人不痛也不麻证明心血严重供血不足了,需要及时补充心血。所以这是一个可以探查心血管功能的一个要穴。这个裕非常重要,它可以预防很多险症,像是心梗、心绞痛都是一些险症,我们需要提早的去预防它。 然后顺着它往下走,少海穴怎么找?肘横纹边缘处。这个少海穴是心经的合穴,合治内腑,所以它对心脏的整个调节非常有好处,而且它穴性属水,心经本身是属火的,水在五行当中是属肾的,所以这个穴位是和肾相通的。有很多人夜里睡觉老睡不踏实,不是多梦就是睡眠很浅,这在中医有个名词叫心肾不交,心肾不交就会造成五心烦热,老踏实不下来,这个穴位就可以交通心肾。另外来讲,心肾交通了,人体的气血就很平和了,从另一方面来讲也可以减缓心律还可以降低血压。 再往下走,腕横纹上一点五寸,大拇指就是一寸,然后再半个大拇指,一寸半这个位置,摸到底下有个骨头贴着骨头边缘去揉就可以了,这个穴叫灵道,灵道最大的功效就是预防房颤,心脏的早搏,这个穴位对长期有慢性心脏病的人来讲非常重要。平常一定要多揉进行一些保健。灵道还可以减缓心律,比如我现在心跳过速了,赶紧点按灵道,心跳会缓慢下来,心里会平静下来,所以灵道有个作用。有的人心里很烦躁坐在那里坐不住,就是心里老上火,要点按灵道,就起到这个平静心神的作用。 再往下走,腕横纹上零点五寸,这个地方叫阴郄穴,有的人睡觉的时候,手脚心发热,或者出汗,中医讲这个叫五心烦热,睡不踏实,一烦热了就老想起夜,小便,其实也尿不出多少尿来,烦热,急躁,觉得有小便就起来,这样一宿当中起来四五次,睡眠也受到影响了,而且这样的人通常夜里也会出汗,这个阴郄是专门治疗五心烦热,小便频数。由于五心烦热而造成小便频数的。这些穴位都在骨缝当中,点按的时候一点要把指甲剪平,然后有点往里掐的这个动作,才能摸到这个穴位。 再往前直接在掌横纹上凹陷处这个叫神门穴,顾名思义,神门就是安定心神的一个门户。整个心经都是用来安定心神的,但是神门来讲安定心神的作用更强,通过刺激神门就可以增强你的睡眠,在临睡觉之前,点按神门通常就有一种困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其实它有机理在里边,因为这个穴是原穴,原穴穴性属土,五行当中有个叫火生土,土在五行当中属于脾,就是心脏的血液给脾胃及时的供应过去了,减少了心脏过多血液,给脾胃及时的补足血液,睡觉有一个问题就是胃不和则寝不安,如果睡觉的时候由于胃肠的供血不足,消化力不足会腹胀,会引起睡眠不好,通过按摩神门,就把心脏烦热过多的气血补到脾胃上去,让脾胃气血充足,增进了消化的能力,睡觉也就安定了。然后也同时把心火泻掉了。还有一个症状,就是有些人需要吃吗丁啉,需要增强胃动力,胃动力不足,就是想吃东西刚一和局,吃一口就觉得消化不了,这个不是脾胃本身的问题,是心脏给脾胃的供血差了,也就是所谓的胃动力不足,点按神门穴把心脏的血液转到脾胃去,用中医的一种方法也叫导引之术,把你过多气血的地方转到相对气血少的地方去,当你五十岁以后就要及早的多按神门穴以防治老年痴呆,这个老年痴呆不是一天形成的,所以要及早的进行防护。而且这个神门穴还有一个好的作用,它可以治疗晕车,有人一上车肚子就不舒服了,为什么呀?肠胃功能弱,经常会有晕车的问题,因为消化不下去,浊气上来了,这时候点按神门,把过多的血液补到肠胃上去,让肠胃安定下来,气血充足了,它就安定了,所以就可以治疗晕车症。你通过按摩神门穴也可以增强大便的力量,通便的功效也有。所以神门有这么多功效,一定要记住这个穴。但是神门这个穴很深,一定要掐它,或者另一种方法,就用大指的指节内侧硌它。 再往下说这里有个穴位,这个穴位叫少府。少指少阴也就是心脏,所以少府就是心脏的府,直接可以调节心脏的这么一个穴位。少府主治先天性心脏疾患,如果有先天性心脏问题,一定要经常按摩下少府,而且按摩少府的时候你也会发现少府是剧痛的,经常轻柔地去按摩它以增强你心脏的功能。少府这个穴位就在这条感情线上,怎么去找,咱们把手轻轻地攥拳,小指尖对的地方就是少府大概的位置,在它附近掐一掐,找到最敏感的点,少府还可以治疗妇女的阴道瘙痒,男子的阴囊湿疹,少府是心经的火穴,所以一切心经的湿热症,火症都可以通过少府来调节,比如说舌尖上起了一个泡,但是小便黄赤就是心火下不去了,通过揉少府就可以把心火降下去。同时少府还一个什么功效呢?有的人说突然中风了,说不出话来了,这时候经常揉一揉少府,就可以防治暴喑突然的说不出话来,但时间长了效果就不明显了,当时出现的问题及时按摩少府还是有一点效果的。 心经的最后一个穴叫少冲穴。在小指内侧指甲旁,少冲是井穴,井穴都治疗急症热症,发烧了,急性的癫狂症、昏厥症,它有开窍醒神的功效,但是通常用放血的方法,用三棱针刺一滴血挤出来还是有效果的。主要的功能就是去热。 小结: 手少阴心经预防和主治的疾病 心血管病:冠心病、心绞痛、心动过缓; 神经及精神疾病:失眠健忘、神经衰弱; 其他:经脉所过的肌肉痛。 手太阳小肠经篇 咱们下面讲小肠经。小肠经的起始点在哪里呢?从小指的外侧的少泽穴开始,到耳旁的听宫穴。小肠经这条经根据它的循行走向可以看到,它主要是治疗肩背、颈椎、脸部、耳朵,它的循行走向就是它所主的病症。 从第一个穴位开始是少泽穴,凡是在指端末梢的这些穴位都是一些井穴,“井”是源头的意思,这个穴位开始是从井里而发,这种穴位治疗热症,所以通常是用刺血的方法效果最好。比如像少泽穴,我咽喉痛,发烧了,牙肿了,用三棱针点刺一点少泽穴出一滴血,这些问题就可以当时缓解,但是来讲,这些穴位不适合按摩,按摩的效果不是很明显。 上边这个穴位叫后溪穴,这块有个掌横纹的末端,然后贴着这个末端往下一按有一个凹陷处,紧接着往上一推,推到骨缝,这个叫后溪穴。后溪穴是人体的一个大穴,别看在一个很小的位置,但它是人体的一个大穴,它是八脉交会穴。所谓八脉交会穴就可以和人体的其它血脉沟通的。它是跟后背的督脉相通,所以来讲,后背上的督脉上的一些疾病,都可以通过按摩这个后溪穴来治疗。督脉有腰椎间盘突出、腰痛病,督脉连着大脑,所以有一些神志方面的病,就是经常恐惧、忧虑,神志不清或者记忆力很差,都可以通过调节后溪穴来得到解决,所以后溪穴这个穴位非常重要。另外后溪穴对于治疗落枕、肩膀痛都有非常明显的效果。这个穴位非常深,需要把指甲剪平,然后使劲往里一按往上一推,一定要推进那个骨缝当中去才有效果。 后溪穴再往上走,有一个穴位,这个穴位叫养老穴。顾名思义,养老穴就是跟老年人关系比较密切。治疗眼睛昏花,耳鸣,耳聋这些问题,所以养老穴对于老年人,我们的父母来讲是尤其重要的一个穴位,所以一定要把养老穴找准。养老穴很好找,怎么去找养老穴,把手放平,手心向下,我们用手指肚摸到这个高骨头,这骨头名词叫尺骨茎突,开始摸到骨头上这么一转,我们的手就凹陷下去了,摸到里边的一个凹陷的位置,这个位置就是养老穴。养老穴是献给父母的一个穴位,可以防止眼花耳聋不有老年人的高血压。这个穴位有很好的辅助的疗效,所以这个养老穴我们一定要记清这人位置。 再往上走在腕横纹上五寸,这里(是)支正穴。这个位置在侧面——小肠经都在侧面——这个穴位叫支正,“支”是旁支的支,“正”是正统的正,这个五脏当中谁为正?都把心脏作为君主之官,它作为正。支正主是小肠经通到心脏的穴位,所以它叫支正。另外一方面,心脏和小肠是相表里的,(它俩是可以相互通的),所以这个小肠经与心脏之间的一个络穴。络穴是联络的意思,它是一个络穴。支正穴有一个特殊的功效,它可以治疗人体的赘生物。长了一个瘊子,有了扁平疣,这是什么原因?大家不清楚,也不必要找得很清楚,只要按摩支正穴就可以解决。有人说了想把这个医理高得更明白一点,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赘生物,这些赘生物在中攻里边讲就叫痰结,就是湿气结在一起结成这些东西了,叫痰湿所结。另外一方面有气郁之症,就是生了一些气,然后体内的痰湿凝结成这些赘生物。还有脂肪瘤也是这些东西,都是人体的痰结。通过按摩支正穴,为什么会有这个效果呢?因为支正穴呢可以从心脏那里吸取一些血液和能量,然后冲击小肠经,人体的消化功能不好,痰湿就会消化不出去,如果小肠的功能增强了,痰湿能够被及时的化解掉,就不会产生这些赘生物,所以支正它就可以化解体内痰湿的赘生物。 然后再往上走,在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用手一拨动,手指就会发麻就找着这个穴(小海)了。手指怎么拨动也不发麻,证明你这条经络有点虚弱了,气血不通了,什么原因呢?心脏供血能力差,所以小肠经呢也是心脏的一个晴雨表,小肠经传导差就证明心脏供血能力弱了。按摩这个小海,拨动它,增加它的传导力也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小海穴是这条经络的合穴,中医讲合治脏腑,就是说,合穴可以治疗本经的脏腑,它可以治疗小肠本身的脏腑的问题,所以按摩小海穴可以调节小肠的功能,有人说我消化能力弱了,吃完饭以后不消化,堵在里边了,揉小海穴可以增强人体的消化能力。另外一方面,小海穴是合穴属土,本身小肠经是属火的,火能生土,它是把本经上的火气散到脾经上去了,所以它可以增强脾经的力量。另外方面呢,通过揉这条穴可以去人体的躁火,人体的火症都可以通过这条经散掉。(人体有什么火?)循经而走会有牙痛,心火上来有的人为这件事儿着急了就会上火牙会痛,由于心里着急引起的牙痛就要揉小海穴,有人脸甚至肿起来了,也要揉小海穴。有人突然一关急上火了会发生耳鸣也可以揉小海穴,所以小海穴的功效还是很大的。 通过小海穴往一走在后背这块有一个穴位叫天宗,天宗这个穴是一个大穴,因为它在这个位置,在后背肩胛骨的凹陷处,用手一点很痛而且会传感到整个肩膀,酸胀的感觉很明显,这个穴位可以防治妇女的乳腺问题。而且防治肩膀酸痛,防治心血管方面的疾病,防治肺部方面的疾病,都有很好的作用。 说完天宗,再说一个穴位,这个穴位就在耳平前边一厘米的位置,这个穴位怎么找?我们张口的时候它是凹陷的,一张嘴它凹陷就是这个穴位,这个穴位叫听宫,听是听到声音,宫是中国文化中五音的首音叫宫,听宫这个穴位可以听到声音,隐意就是可以告诉你这个穴位可以治疗耳部方面的疾患。耳聋、耳鸣、听力下降,都可以点揉听宫得到改善。 小结: 手太阳小肠经预防和主治的疾病 五官病:中耳炎、眼痛、头痛、扁桃体; 其他:失眠、落枕、肩痛、腰扭伤。 足太阳膀胱经 刚才说到背俞了,背上的俞穴很多,但是咱们没必要都掌握它。常用的又非常重要的,咱们可以选几个穴位。 这是肺俞,厥阴俞,心俞。找的时候可以用手点按,哪个穴位敏感就可以多刺激哪个穴位,刺激的方法可以按摩、拔罐、针灸,还有刮痧。当心里堵闷的时候,轻轻刮痧,通常在厥阴俞附近会出现黑紫痧,然后感觉胸里边氧气很充足了,呼吸很顺畅,后背一旦缓解了,心里也痛快了,而且这个穴位呢可以预防心梗、心绞痛、冠心病,这是很重要的穴位。 再往下找,这里有肝俞、胆俞、脾俞、胃俞,咱们主要说一个肾俞。因为肾俞是治疗腰痛的要穴。其实这个穴很好找,当你腰痛的时候就愿意用手顶住这个穴位,其实这个穴就是肾俞穴。但是你要具体去找这个穴位不太容易找,一个简单的方法,你站起来,你胳膊肘垂下来肘尖这个位置,大概齐就是肾俞的位置。但是有的人胳膊长有的胳膊短,所以这个不是具体的位置,只是做一个参考,所有的穴位都不要用尺子去量,那样找不准,你要拿身体的感觉去量,当你肾腰酸的时候,肾脏虚弱的时候,这个地方就会有些反应,你可以在这人地方拔罐、点穴,这个穴位比别处更加敏感,这个穴位就是你的肾俞穴。所以这么去找穴。 肾俞穴完了,再往下走,找委中穴。委中穴其实非常好找,把膝盖弯曲,它正好在中间。这个穴位很深,按的时候要用些方法,用大拇指这边点按,那个手攥住这个人的脚脖子,这手不动,这个穴位就敏感了,也找到了,很深。有一句歌诀叫“腰背委中求”,腰有问题,背有问题,腰酸背疼找委中,所以有些人说腰肌劳损,腰酸了,你点按委中都会得到即时的缓解。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穴位。 而且委中穴还是一个排毒的出口,如果说膀胱经整个这条经是排毒的通道,委中穴就是一个排毒的出口,所以古人经常在这个地方用刺血的疗法,放出点血来,把里边的毒素释放出一些来,这就是委中穴。 再往下走,找到腿肚子,在腿肚子边缘的位置,腿肚子一绷起来最下方有个穴位,叫承山穴。承受一座大山,可以说它也是可以治疗腰腿痛。而且承山还有另外一个特殊的功效,可以治疗痔疾也就是说痔疮,如果有轻微的痔疮经常揉揉承山穴,就可以得到缓解。 承山穴旁开三个指头,再下两横指,旁边有一个穴位叫飞扬穴。飞扬穴是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尤其对于现代人经常坐在那里不动,会产生腰酸背疼,尤其是慢性的腰肌劳损的人很多,慢性腰痛一定要找飞扬。当你愁眉苦脸的进来的时候,经过别人给你按摩飞扬,你就可以神采飞扬地出去了。这个穴就是这个意思,就可以让你刚才垂头丧气现在变得神采飞扬。这个穴位很重要是治疗慢性腰痛的要穴。 再往下走在外踝后侧有个凹陷,这个穴叫昆仑穴。昆仑穴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除了治疗腰痛,它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它可以降低血压。对降压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这个穴很深,用手可以拨到里边有筋,你可以拨动这个筋,经常拨动昆仑穴可以降低血压。还可以有什么功效呢?它可以增强大肠的蠕动,所以可以治疗便秘。当你拨动这条筋的时候,通常你就会产生便意,就想上厕所了,所以开会的时候别拨这个。这个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在外踝骨的边缘,有个穴位叫申脉。伸展的伸右半边,申请的申,申脉其实就有伸张的意思,伸开臂膀的意思,为什么叫申脉,筋都攒在一起了,把脉伸开,就起这个作用。所以这个穴位呢也是治疗腰痛的要穴。但是它通常治疗胯骨两边的腰痛,效果是最好的。 再往下走,这里有个穴位叫金门穴。金门裕是治疗急性腰扭伤、急性头痛的要穴,这个穴很深,要用指节来点。这个穴位专门治疗急性的腰腿痛,比如急性腰扭伤了,腰闪了,这时候你按飞扬效果效果不好,要按金门穴。因为它是这条经络的郄穴,郄穴都治急性病。 讲完这个带手说一下至阴穴。脚的小脚趾外侧趾甲旁,这个穴位呢古人一直流传下来一个经验,用艾灸的方法起到一个转胎的作用。 小结: 足太阳膀胱经预防和主治的疾病 呼吸系统:感冒、发烧、哮喘、肺炎; 消化系统:消化不良、痢疾、胃下垂、肝炎; 其他:失眠、关节炎、中风后遗症、腰骨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