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0后离开大都市的无奈与清醒

 紫眸灵狐 2010-03-18
转眼之间,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已经过去,最早的一批“80后”如今也已进入而立之年。然而随着大都市生活压力的凸显,一些“漂”在这里的“80后”精英阶层,也不得不考虑离开梦开始的地方。有人说:“实在撑不住了,就回家乡吧,二、三线城市或许也是天堂。”

“实在撑不住了,就回家乡吧,二、三线城市或许也是天堂。”其实,这不仅是“80后”精英阶层的想法,也应该是所有“80后”“漂族”的想法。离开大都市,不仅是“漂”的成本付出远远大于预期收益促使的理性选择,也是他们对生活与生存清醒认识的必然结果。

人只有在年轻的时候,身无牵挂和负担,才有在大都市“漂”的资本。这时候,“漂”的预期收益大于“漂”的成本付出;可一旦过了而立之年,他们不得不面临结婚生子、供奉老人,“漂”的成本就会反过来大于“漂”的希望。

而且,时间越长,“漂”的成本越高,而“漂”的希望就越渺茫,当成本付出远远大于预期收益时,就是“实在撑不住了”的时候,而选择离开也就成为必然。

现在正值“80后”这个群体立之年,所以选择离开。可以想象,下一个十年后,则是“90后”而立之年时的撤离。因为无论是谁,都要面临成本代价和预期收益这一现实的分析。

选择离开,也是对生活和生存的清醒认识。什么是生活?生活就是花八个小时去买菜,然后回家做一顿饭。什么是生存?生存就是花八分钟时间煮一包方便面,然后吃掉。“漂”在大都市的漂族和蚁族,他们的概念里,只有生存,没有生活。

“二、三线城市或许也是天堂。”这不仅折射他们对生存状态的不满,更是反映出他们对生活意义的期待。

城市是活力之源,也是“罪恶”之源。城市的人口密集度高,一方面方便了人与人的交往,带来更多的机会,但它也带来了拥挤和污染。当大都市上层群体可以通过大房子,可以通过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规避问题,而生活在底层的蚁族、漂族只能选择忍受。对于他们来讲,生存是常态,生活只是奢望。

那些刚毕业的大学生为什么要做“漂族”、“蚁族”?无非大都市的机会多一些。但机会也意味着压力,房子就不说了,这是大头;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而且拥挤、污染,这些都是需要付出的成本。当这种痛苦的生存成为常态,而他们又有回二三线城市寻找生活的选择之时,他们就没有必要继续留下来。

大都市的“漂族”、“蚁族”之所以坚守,就在于他们认为艰难的生存只是暂时的,而美好的生活尽管还没有到达,但看上去很近。可是,当“很近”的生活一如海市蜃楼,追也追不到,又不得不长期忍受生存的痛苦时,他们就会恍然大悟。“二、三线城市或许也是天堂。”这或许是“80后”漂族、蚁族对生活和生存的重新认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