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切都是你吸引来的——全力以赴创造奇迹

 紫涵无雨 2010-03-19
                                   一切都是你吸引来的

不管你相不相信,我们生活在一个由“规律”支配的宇宙中,就如“重力规律”一样:如果你从大楼上跌落,不管你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坏人,你肯定会碰到地面。而你现在生活中的一切也要受到一个规律的支配,那就是“吸引规律”。这是一个以吸引力为基础的宇宙,每样东西都和吸引力有关,吸引定律总是在起作用。不管你是否相信它或是否理解它,它总是在起作用。

你可能在回忆过去或思考现实,或想像未来,但不管你是在回忆,还是在观察和想像,在所有这些过程中,你都是在招唤一种思想,而那个宇宙中最具威力的吸引力定律,就会回应你的思想。根据吸引力定律,你生命中的一切,包括那些你所抱怨的事情,都是由你自己的思想吸引来的。是你头脑中所想像的图像吸引来的,那些事情都是你的思想导致的。不管你脑中想什么,你都会把它吸引过来。

你对自己所说的话,就是你对宇宙下的订单,宇宙就好象是一个工厂,接收到你的订单后,就会制造出你要的东西给你。

理解吸引力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自己当作磁铁。磁铁会吸引磁铁,相似的会吸引相似的。

如果你说:“我很沮丧!”,那么,你就会越来越沮丧!

你说:“我很倒霉,我完蛋了,我是最没用的人”,宇宙听到了,宇宙就说:“你的愿望将是我的命令”,于是他就将“倒霉、完蛋、没用”都给你了!

你是宇宙中最强的磁铁,你透过自己的思想散发磁力!因此,你的生活状况完全是由你自己吸引来的,你会成为你最常想的人,也会吸引你最常想的事物!正象影片中说的那样:

为什么1%的人挣了96%的钱?

你认为那是一个偶然吗?

不,宇宙就是这样设计的!

想知道原因吗?

现在,你可能坐在那里猜想:这个秘密到底是什么?怎样理解这个秘密呢?

其实,我们都受一个威力无穷的自然力量支配,被同一个规律指导着。宇宙中的自然规律是如此的精确,以至于我们可以运用这些规律来建造宇宙飞船而毫无困难;我们可以把人们送到月球,也可以把着陆时间精确到秒的几分之一;不论你是在印度,在中国,还是在澳大利亚,新西兰,还是在斯德哥尔摩或伦敦,或者多伦多, 或蒙特利尔, 或纽约,我们都受同一种力量、同一个规律支配。这就是吸引力!你生活中所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是你自己吸引来的,是你头脑中所想象的图像吸引来的,是你的思想导致的。因此,"吸引力定律"也可以这样理解:

思想会成为现实。

或者用佛学的说法:心生万物。也可用基督教说法:上帝是全能的,只要你向上帝开口,他都会赐予你。也可以简单归纳为:物以类聚。或者说“相似的吸引相似的。”

很多人不知道思想是有频率的,每种思想都有一个频率。我们可以测量这个思想。也就是说,如果你反反复复地思考一个想法,或经常在脑海中想象它。

例如,想象已经拥有某辆新车;或你已经拥有所需要的钱;或你正在创建你的公司;或找到了你的心灵伴侣;只要你在脑海中想象它们的样子,你就会向宇宙持续地发射对应的频率,这种带有磁性的信号,就会把相似的东西吸引回来。比如想象你生活在富裕之中,你就会把富裕吸引到你身边来。

 

                          全力以赴创造奇迹

如果不能“选你所爱,那么就爱你所选”吧!要想在有生之年成就大业,就必须具有无比巨大的热情和激情,对你所做的事情全力以赴。

正如施瓦辛格所说:“你必须把注意力百分之百地集中在你正在做的那件事上。心里不应该有任何杂念,也不能让感情来干扰。否则,你的主要精力就会朝另一个方向流走,就不会帮你比赛或者用在赚钱上。”

1991年,一位名叫坎贝尔的女子独自徒步穿越非洲,不但战胜了森林与沙漠,更跨越了400英里的旷野。当有人问她为什么能做到如此令人难以想像的壮举时,她回答说:“因为我说过我一定能,而且我在全力以赴地去做。”问她向谁说过这句话,她的回答是:“向自己说过。”

人生的旅途就像马拉松赛跑,一路上虽然有人为我们喝彩、鼓掌,为我们加油,但这些都只是外在因素,真正的力量来自于我们的内心,来自于我们全力以赴的力量。当我们全力以赴时,我们才总是充满了力量,向我们的目的地不断进发。

亲爱的朋友,对于你的工作和生活,你一直是在应付了事、尽力而为还是全力以赴呢?也许下面的故事会带给你很多启迪。

一位年轻人远行前,向村里的一位老人请教该注意什么。老人说:“全力以赴吧。二十年后,你再来找我。”

年轻人经历了许多挫折,但也干了一番令人侧目的事业。渐渐地,他似乎感到有些力不从心,算了算二十年已满,便回到村里。“老伯,我已经全力以赴了,以后,我该怎样做呢?”已经步入中年的年轻人问。

“以后,你要尽力而为,十年后,你再回来找我。”

十年里,中年人的生活波澜不惊,但他还是回去了。

老人已到了弥留之际,而中年人的双鬓也已泛白。

“其实,这次我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告诉你了。我只是想说说我的一生。在我还是个年轻人的时候,有人就告诉我要尽力而为,于是,我的前半生庸庸碌碌,一事无成。后来,又有人告诉我要全力以赴,于是,我遭受了许多挫败,我已经输不起了。我的一生算是很失败的,于是,我想知道如果有一个人经历一下我所不曾经历的,他会不会幸福?现在,我知道了,他过的很好。谢谢你!”老人说完,便微笑着闭上眼睛。

“不,我应该谢谢你!”中年人说。

人生需要全力以赴,工作更需要全力以赴。任何一个组织都极其需要全力以赴的成员,任何一名全力以赴的员工都会倍受现代企业的欢迎。那么,当你还是组织中的一员时,你就应该抛开任何借口,全副身心地投入。全力以赴的人,是最懂得在工作中时刻都努力为自己再加一把劲的人,而他们也通过这种付出,锻炼到了超乎他自己想像的能力。同时也获得了超出自己期望的报酬。

很多公司都可能有这样的员工:他们会每天按时地打卡,准时地出现在办公室,但并没有及时地完成工作;他们也会每天早出晚归,看似忙忙碌碌,但并不愿意尽力而为,更别说全力以赴。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是,工作只要应付了事就可以,于是,他们上班应付了事、加班应付了事、对上司分派的工作应付了事。毫无疑问,对待工作检查时就更是只好应付了。很多时候,他们甚至就连晚上睡觉都在忙着应付,因为他们要想着怎么样对明天的工作应付了事呢。

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一小时60分钟……他们都在应付了事中生活,与应付了事相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却从来不想去认真、踏实地做好一件事情。他们早已经失去了奋斗的目标。总是应付了事,也使他们寻找不到成就感,只是终日内心惶惶地过着苦日子。应付了事者也正是在日复一日的耗费中,让自己的生命变得干涸!

应付了事,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之一,本质上它是工作中的失职。应付了事是隐藏在我们通往成功道路上的一颗定时炸弹,一旦时候一到,就会轰然爆发,贻害无穷。

当然,在应付了事的人群里,还会有这样的人:上班时无精打采、有气无力、懒懒洋洋,总是表露出一副得过且过混日子的样子;快下班时,惟一要做的事情就是不断地看表。可是,等到下班铃声一响,就会精神猛然振奋,神采奕奕,两眼放光,大步流星地“冲出”办公室,全然一副获得“新生”的感觉。他们总是会用双倍的时间来对待本来可以用半天时间就能够完成的工作;一旦没能按期完成或不情愿完成工作时,他们总能找到一大堆看似合理的借口。工作不认真、不主动,应付了事,什么事都不追求最好的结果。事情虽然做了,却没有什么实际效果。

当一个人养成了应付了事的恶习后,必定会轻视自己的工作,甚至轻视人生的意义。你对别人应付了事,别人也会对你应付了事;你对工作应付了事,工作也会对你应付了事;你对爱情应付了事,爱情也会对你应付了事。当你习惯了应付了事后,你的一生都将会被应付了事毁掉!

罗斯福说:“人生好比橄榄球比赛,关键原则就是:奋力冲向底线。”

93岁,偻着身子,戴着助听器。

讲话时偶尔一声长呃,似乎是陷入了沉远的思考之中。他仍然在告诉人们一些震聋发馈的道理。

“世界上如果真的有所谓的大师中的大师,”《经济学人》曾经这样断言,“那么这个人必定是彼得德鲁克。”

彼得德鲁克能获得如此崇高的荣誉,原因在哪里呢?从表面上看,是因为他从1933年23岁时写出第一本书,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出版的很有影响力的著作就达到29部之多,真正做到了著作等身。然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或者说,是什么因素,尤其是哪些关键因素,成就了彼得德鲁克的一生的卓越成就呢?

也许,从他在汉堡时的一段经历,我们可以找到答案。他没有像他父亲指望他的兄弟那样,直接进大学,然后再读医学院,相反,他到汉堡当上了学徒工。那年他才17岁。当时,他的上班时间是从每周工作日早上7点到下午4点,星期六是中午下班。而在周一到周五的每个晚上,他都会到汉堡市立图书馆读书。“整整15个月的时间里,我除了看书还是看书。读的书有德语的、英语的和法语的。”他每周会到汉堡歌剧院去一次,在那儿,他有了一项改变他一生的发现。

有一天,他观看了威尔第最后一部歌剧《福斯塔夫》的一场演出。当他了解到这部精神激昂的作品是威尔第在80岁高龄时写成的之后,他受到了很大的触动与震惊。当有人问威尔第,他为什么在这么大的年纪还要着手编写一部如此充满了挑战的剧作时,威尔第这样回答:“在我作为音乐家的一生中,我一直都在为追求完美而奋斗。但是,这个目标总是在躲避我,因此,我真切地感觉到一种责任,觉得应该再努力一次。”

威尔第的这一番话给当时才18岁的彼得德鲁克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暗暗发誓:“我一定要以威尔第的这种精神投身于自己的毕生事业。”他进一步下定决心:“如果我能够长寿,我就永不放弃,而会继续努力。”果然,彼得德鲁克在80岁之后,还完成了6部著作,可见,他确实坚持了“威尔第精神”。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有人问我对自己哪一本书最满意时,我都会微笑着说,‘下一本!’”

那么,什么是“威尔第精神”呢?其实就是一种为追求事业完美而奋斗的执着精神。

“大师中的大师”彼得德鲁克,用威尔第精神鼓舞自己,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对事业的完美执着地追求,从而也成就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惊叹的完美。

一次他接受《新视角》杂志采访时,记者问他:“你在空余时间里都干些什么?”德鲁克不解地反问:“什么空余时间?”原来,在德鲁克看来,他把一切时间都用于思考、研究、写作和讲学了。彼得德鲁克是真正的全力以赴的典范。

全力以赴者都拥有以下特征:

全力以赴者,他们永远积极乐观、从不抱怨。他们从不自设樊篱,因而总能激发出自身的无限潜能。他们整天都生活在正面情绪里,时刻都在享受着人生的乐趣。他们总是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总能让希望之火重新点燃。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时刻,他们也还在鼓励自己,并且会尽量用自己的积极情绪感染周围的同伴。

全力以赴者,他们会拟定好未来的走向,在争分夺秒的时间战中快乐地前行;他们的事业与爱好同步发展,精神与物质携手上路;他们不会有精神贫乏窒息的感觉,他们对生命对生活有着最高昂的斗志与最火热的激情。

当别人总是在一味慨叹无事可做时,全力以赴者早就先行几步,走在了清新明媚阳光灿烂的精神的康庄大道之上,正在大步地与快乐生活执手前进。

在遇到重大生活危机时,全力以赴者也不会坐以待毙,而是头脑清醒、情绪镇静、目光深远、思想睿智,他们会搜索迎面而来的发展机遇,用丰厚的学识与自信的涵养去抓取属于自己的东西。

全力以赴者,心中总是盛满喜悦的蜜,胸中常存无限激情的歌。

朋友,现在就下定决心,开始对你手上必须完成的工作全力以赴吧,出色地完成每一件交付到你手上的工作,你将获得更多成就自己的机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