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足穴

 刺66玫 2010-03-20

足部反射区具有如下特点:
1. 足部反射区不同于呈点状的穴位,面积大而呈片状,定位稍有偏离也能产生效果。
2. 足部反射区位于膝部以下,遍布于足的足底、足背、内侧、外侧以及小腿,而不仅限于足底。因此把足部按 摩一概称为足“底”按摩是不确切的。
3. 足部反射区的排列与人体各器官的解剖位置基本相一致。当于坐位或卧位,双足并拢两下肢前伸时,相当于 他们面对着你坐着。拇指部是头部;足跟部是臀部;接近正中线的器官的反射区在足内侧,如脊柱、子宫、前 列腺等;远离正中线的器官和部位的反射区在足外侧,如肩部、卵巢、睾丸等。
1、大脑   
部位位于双足大拇趾第一节底部肉球处。左半大脑反射区在右足上,右半大脑反射区在左足上 。   功能平肝潜阳,清头明目,镇静安神,舒经通络。
主治头痛、头晕、头昏、失眠、高血压、脑血管病变、脑性偏瘫、视觉受损、神经衰弱、帕金森氏综合症 等。   
手法由上向下按摩3~5次。   
2、额窦   部位位于双足的五趾靠尖端约1厘米的范围内。左额窦反射区在右足上,右额窦反射区在左足上(见下图2 )。   
功能清热疏风,通络止痛。   
主治前头痛、头顶痛,眼、耳、鼻和鼻窦的疾患。   手法拇趾尖自里向外方向刮压3次,其余各足趾各点按3次。   
3、小脑、脑干   
部位位于双足拇趾近节基底部外侧面。左小脑、脑干反射区在右足上,右小脑、脑干反射区在右足上(见 下图3)。   
功能疏风清热,通络止痛。   
主治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及小脑萎缩引起的共济失调、帕金森氏综合症。   
手法由上向下按摩3~5次。   
4、垂体   
部位位于足底双拇趾趾腹的中间偏内侧一点(在脑反射区深处)。   
功能调节内分泌,平衡阴阳。   
主治内分泌失调的疾患、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脾、胰腺、功能失调等,小儿生长发育不良 、遗尿、更年期综合症等疾病。   
手法由上向下深入定点按压3~5次。   
5、三叉神经   部位 位于双足拇趾第一节的外侧约45度角,在小脑反射区前方。左侧三叉神经反射区在右足上,右侧三叉 神经反射区在左足上。   
功能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偏头痛、眼眶痛、牙痛、面神经麻痹及面颊、唇鼻之诱发的神经痛等。
手法由上向下按摩3~5次。   
6、鼻   
部位 位于双足拇趾腹内侧延伸到拇趾甲的根部,第一趾间关节前。左鼻的反射区在右足上,右鼻的反射区 在左足上。   
功能通利鼻窍。   
主治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衄、鼻窦炎、鼻息肉、上呼吸道疾患等。
手法由足跟端向足趾端按压3~5次,或由足外侧向足内侧方向刮压3~5次。
7、颈项   
部位位于双足底大拇趾根部。左侧颈项反射区在右足上,右侧颈项反射区在左足上(见下图7)。   
功能疏经通络,柔颈止痛。   主治颈部酸痛、颈部僵硬、颈部软组织损伤、高血压、落枕、颈椎病及消化道疾病。   
手法沿拇趾根部,向内侧推压3~5次。   
8、眼   
部位位于双足第二趾与第三趾中部与根部(包括足底和足背两个位置)。左眼反射区在右足上,右眼反射 区在左足上(见下图8)。   
功能清肝,养肝,明目。   
主治结膜炎、角膜炎、近视、老花眼、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疾和眼底的病变。
手法压趾根部敏感点,点压3~5次或由足外侧向足内侧方向刮压3~5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