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见的"离调"和弦及其使用方法

 如意响当当 2010-03-26
什么叫离调和弦呢?在这里,指的是和弦中除了自然音,还有其他变化音的和弦,这类和弦不一定不协合,因为有变化音阶,所以,听起来就有一种“离调”的感觉。在歌曲中使用它,可以令人耳目一新!
   那常见的离调和弦都有哪些呢?怎么去用这些离调和弦呢?下面我以C大调为例,来说一下这个问题。(因为内容较多,而有的朋友一看字多了就头疼,所以,我分为两次来说这个问题)――以下都是本人在弹琴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如果有什么不适当的地方,还请大家指证。
   
   1一级七和弦,在这里,指的是一级大三小七和弦,即C7和弦,其和弦音为1 3 5 b7 ,我们都知道,七和弦是不协合和弦,它的和弦色彩紧张,所以,它一般做为经过或者连接的作用来出现。最常见的运用方式,就接在一级的大三和弦后面,其后紧跟四级属和弦,即:“C-C7-F”的形式,这种连接非常舒服,因为C和弦倾向于C7,而C7又强烈倾向于F(四度倾向),并且C7在这里,起到了一个附属和弦的功能。(就是把F和弦临时看做主和弦,在它的前面构置一个相对于它的属七和弦)
例子:《大海啊故乡》副歌的开始部分
      周华健的《让我欢喜让我忧》的主歌第一句也可以这样用,你自己体会一下。
       C         C7       F
爱到尽头,覆水难收,爱悠悠……
2六级大三和弦  (A  6 #1 3)
   我们知道,六弦小三和弦是Am,大三呢,当然就是A了,它的和弦音为6 #1 3。用它,可以起到改变歌曲色彩,使小调歌曲显得明亮一些。比如说,你有一个想法,写的是小调歌曲,开始和过程都比较哀伤,但最后,你表达“不管怎么样,依然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在这时,你就可以,把结尾常用的六级小三,改为六级大三,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一扫小调歌曲的“消极”色彩
   六级大三和弦,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可以用它来进行转调。比如C大调的六级大三和弦是A和弦,你利用它,就很容易的把旋律转到D大调,这是因为A和弦正好是D大调的属和弦。而属和弦强烈的倾向到主和弦,你总该知道吧?
   例子:齐秦的《大约在冬季》结尾用六级大三和弦来改变歌曲色彩。
         齐秦的《索菲亚》(吉他爱好者十二)和零点的《爱不爱我》(吉他爱好者三)都是利用六级大三和弦来进行转调。
3四级小三和弦。(Fm  4 b6 1)
   我们知道,四级和弦是下属和弦,属于正三和弦。在C大调中,当然是F和弦这个大三和弦了,但有时,用F和弦来代替F和弦,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在F和弦后面需要连接C和弦的时候。这是因为一、Fm和弦色彩暗淡,可以极大改观大调歌曲的色彩 二  因为有变化音,所以它的和弦性质比较紧张,可以更加的推动和弦的内在连接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当F和弦在为“1”音和“4”音伴奏的时候,使用Fm和弦会起到很好的效果,但如果F和弦是在为“6”音伴奏,这时,不要使用Fm和弦,因为Fm和弦的降了半音的三音,会与“6”音形成激烈的小二度冲突!
   例曲:黑豹乐队的《为所有爱我们的人》(吉他爱好者一)
4降七级和弦(bB  b7 2 4)
    这个和弦在近几年,用的几近泛滥。常见的有以下三种使用方法
    一:  在A+B+C这样的三段体格式歌曲中,它一般是用在第三主题的开始部分,以形成和前两个主题鲜明的对比。比如零点《爱不爱我》间奏过后的副歌。我写过一首《河流》也是这样的。
    二:  在歌曲进间奏的时候,用到bB和弦。也可以起到和上面类似的效果。比如迪克牛仔的《有多少爱可以重来》的间奏
    在上面两例的运用中,最好可以把bB和弦,当面一个临时的主和弦,在它的前面,临时建立它的一个属(七)和弦。再加上原来的主和弦,这样就形成了C-F-bB这样的“附属功能和弦的连续倾向连接”(C和弦正好是F和弦的属和弦,而F和弦,正好又是bB和弦的属和弦),使和弦进行有一种向前催的力量。
   三  在某些地方代替属和弦,这时,要注意,仅限于属和弦是在为2做伴奏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比如满文军的《岁月的眼泪》(吉他爱好者三)和零点乐队的《向快乐出发》(吉他爱好者六)
上次我主要说了一下一级七和弦、降七级和弦、四级小三和弦、六级大三和弦等的用法(详细内容见本版的另一个贴子)
大家的反应也比较积极,现在,我就再说一下其他常见的离调和弦的使用方法。(还是以C大调为例)

1在属和弦(G)反复出来的时候,可以用二级大三和弦来代替一下(D 2 #4  6),以改变单调的和弦色彩。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在这里,只是旋律是“2”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还有就是二级大三小七和弦的应用(D7),在某些地方,用它来代替DM(DM7)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是在它的后面接属和弦,连接性非常好(这是因为它在此起了一个附属和弦的功能),比如王菲的《容易受伤的女人》中的和弦的应用。

2降六级和弦 (bA)这个和弦的使用不太常见,它的和弦音为#5 1 #2,它的和弦音中,有两个非自然音,所以离调感非常明显,但由于同时,它还包含着一个最稳定的“1”音,所以,却又具有一定的稳定感。它一般是在结尾的时候,做为主和弦的替代形式来出来。比如张信哲的《爱如潮水》中对它的应用(在“爱如潮水它将你我包围――结尾处和弦”)。如果在歌曲的结尾处的该和弦的运用,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通过它,进行连续的大二度上行到主和弦,让人感觉有一种“步步扩张”的感觉,这样,会听起来很大气,即“bA―bB―C”,如费翔的《故乡的云》的结尾处和弦应用。

3五级小三和弦的应用(Gm)
同样,这个和弦的使用也不多见。它属于属和弦的功能组,可以在某些属和弦应用的地方,换用它。可以起到,使歌曲风格变暗的效果,比如郑钧的《流星》快到结尾处时,对它的应用。效果非常好,和歌曲所要讲述的内容融合到了一起:流星是美丽的,但更是短暂的。这个Gm的应用,使得这首明亮的大调歌曲最后“回峰一转”,显得了略带忧伤,紧跟其后的F大七和弦用在结尾,让人回味无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