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球一小时” 您参与了吗? - 老羊识途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谷子高粱 2010-03-28

“地球一小时” 您参与了吗?

默认分类 2010-03-27 22:33:06 阅读28 评论7 字号:

“地球一小时” 您参与了吗? - 老羊识途 - 老羊识途

“地球一小时”  您参与了吗?

Earth Hour    Would you take part in

 

327日是“地球一小时”活动日,今晚20:30-21:30 熄灯一小时。

历史沿革:

“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发起的一项可持续性的全球活动,号召个人、社区、企业和城市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20:3021:30熄灯一小时,旨在通过熄灯一小时来唤醒全球民众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视,从而减轻过量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威胁,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

过量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目前已经极大地威胁到地球上人类的生存。公众只有通过改变全球民众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的态度,才能减轻这一威胁对世界造成的影响。

作为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的一项活动,“地球一小时”活动于2007年在悉尼首次发起,并在过去的两年中取得了巨大发展。2008年,全球5000多万人参与其中。2009年,“地球一小时”的目标是全球1000座城市、约10亿人参与该活动。活动通过熄灯一小时的方式,唤起世界的关注,提醒人们停下生活的脚步,去思考该如何应对全球变暖问题,思考究竟浪费了多少资源,人类该如何帮助改善环境。2007年,悉尼率先进行了“地球一小时”的尝试。据澳大利亚能源公司公布的数据,熄灯一小时为悉尼节省了48760千瓦时的电力,相当于40多万台电视或80万只60瓦灯泡同时开启消耗的电力,减排的52吨二氧化碳,等同于101800辆汽车的一年排放量。首次“地球一小时”吸引了悉尼54%的市民参与。

活动自2009年来到中国,已经先后在北京、上海、香港在举行过,也向世界传达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今晚“地球一小时”,我国北京故宫博物馆、水立方、鸟巢、上海东方明珠塔、广州的新地标——新电视塔等建筑物也在此时刻参加关灯活动。

目的、意义:

“地球一小时”2010年的目标:全球6000多个城市、超过10亿人参与活动,政府、企业、社区积极加入,让“地球一小时”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环保行动。“地球一小时”活动从1个城市扩展到1个国家,再演变到2010年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个城市的积极参与,以此警示世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关爱地球家园。正如有识者指出,“熄灯一小时”不是目的,关键是让环保节能意识深入人心,希望我们每一个人不仅在这一天加入这个活动,更在以后的日子里为保护地球尽力。

“地球一小时”在倡导一种节约的环保意识。提出响亮的口号是:“熄灭的是灯光,点亮的是意识”。熄灯一小时,意义不在熄灯的时间多长而是告诉人们可以做的其实有很多,可以将在一个星期的几天的夜晚选择和家人外出散步,可以少用一次性筷子和饭盒,也可以少用塑料袋……为节能减排,为应对气候变化危机做点有益的事。

惊人的经济账——如果我国全国熄灯一小时,可节约180亿度电。“地球一小时”本身对于遏制全球变暖来说根本就起不到作用,因为人们在这一小时内节省下来的电相对于人类消耗的能源来说毕竟还是有限的,但是“地球一小时”目的是宣传低碳理念,希望大家把“地球一小时”变成“每天一小时”。注意不浪费地正常使用地球有限的资源。

    当然,环保与节能贵在坚持。政府的宣传和管理对此更起着重要作用。

呼唤绿色能源 倡导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

    “低碳进行时,地球一小时。”

“地球一小时”活动不仅与中国的国情联系紧密,还与节能减排、科学发展方略,低碳经济紧密结合。当前我国西南干旱严重,“地球一小时”倡导的节能理念显得更为重要——节水,节能,减少资源的损耗同样也是抗旱的重要内容和方法。

低碳生活,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 每个人都可以从生活小节中实行低碳生活方式:

    1、电脑屏幕调暗成中等亮度。全国有3亿台电视机,这个小动作,每年可节约50亿度电。

    2、每年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全国每年有2500万人做到,可节约6.25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6万吨。

    3、每月手洗一次衣服。全国有1.9亿台洗衣机,每年可节约26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68.4万吨。

    4、每月少开一天车。全国1947万辆私车车主能做到,每年可节约油9亿升,减排二氧化碳197万吨。

    5、煮饭提前淘米。全国1.8亿户城镇家庭这么做,每年可省电8亿度,减排78万吨。

    6、人离开时出门关灯并拔下电器插头…… 等等,实行所有节能减排、节水的生活琐事,人人注重环保,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