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都大邑县鹤鸣山

 虫二 2010-03-30
 
成都大邑县鹤鸣山
天涯静心(铭.影视.觉)
头 衔:乐园四级
总积分:3319
加为好友 发悄悄话
日期:2009-10-26 类别:独家攻略
摄影器材: [相机] 佳能(CANON) EOS 450D 心情: 天气:
票数 (10) 评论 (11) 点击 (12447) [进入天涯静心(铭.影视.觉)的精彩个人空间>>]
转玩新场古镇顺便到了大邑县鹤鸣山,感受了一下道教文化,结果爬到顶才知道这边是盗版的。真正的是在山对面,呵呵!

成都大邑县鹤鸣山

 

成都大邑县鹤鸣山

成都大邑县鹤鸣山

成都大邑县鹤鸣山

成都大邑县鹤鸣山

成都大邑县鹤鸣山

成都大邑县鹤鸣山

成都大邑县鹤鸣山

成都大邑县鹤鸣山

成都大邑县鹤鸣山

 

成都大邑县鹤鸣山

成都大邑县鹤鸣山

成都大邑县鹤鸣山

成都大邑县鹤鸣山


转至网络:


        鹤鸣山在成都西部大邑县城西北方向,距县城十五公里。由红岩山分三支南下,均于此落足成峰。中支于此为天柱峰,东支于此为妙高峰,西支于此为留仙峰。相传为洞天福地之一,唐代唐求、五代杜光庭、宋代文与可、陆游、明代杨升奄及清代诸名流均有题咏于鹤鸣山

迎仙阁:迎仙客位于大坪山麓天柱峰之后,又名迎祥观,内供奉张三丰神像。张三丰名通,号元元,是汉张陵的三十四代后裔。初寓宝鸡县,后入武当山。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献王召见,三丰与语不合,遂辞,入鹤鸣山。他慕其祖先道陵得道之所居,在鹤鸣山曾三往三返。明永乐初年,成祖遣尚书胡滢于名山遍访三丰,不见。胡至鹤鸣山,题咏《访张三丰》。永乐十五年(1417),成祖复遣江西龙虎山道士吴伯理手捧御书专程来鹤鸣山迎接,途经4月始至,不见三丰。伯理新建住所,长期等待,设坛诵经,希望会到三丰。永乐十八年(1420),伯理复于迎祥观后建一楼阁以迎三丰,匾曰“迎仙”,迎仙阁遂以得名。明正统元年(1436)封三丰为“通微显化真人”,成化二十二年(1486)封为“韬光尚志真仙”,嘉靖四十二年(1563)又封为“清虚元妙真君”。自1985年鹤鸣山批准为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后,迎仙阁已得到修复。
   上清宫:又名老君殿,位于天柱峰顶,前后两殿,内供老君塑像,后殿为经楼,门上匾额写有“鹤鸣化”。北宋文学家、画家、摄大邑令文同曾游上清宫,有《题鹤鸣化上清宫》、《大邑县鹤鸣观所谓张天师鹤鸣化也,其东北绝顶有上清宫》的题咏。
   文昌宫:是鹤鸣山的主宫,宫前有东西沙门,入内为二殿,供文昌帝君神像。宫侧有一花园和放鹤亭。此宫俯临双涧,东沙门外有迎仙桥,西沙门外是送仙桥。一进宫门,碑石林立,题记、楹联甚多。

鹤鸣双涧透龙泉:在天柱峰下,一云东西双涧,有大穴相通。东涧水涨,西涧可见浊水;西涧水涨,东涧可见浊水,号曰龙池。又云:龙泉地区的龙泉寺殿后,有一对井品列,一井通东涧,一井通西涧,如一涧水涨,相通之井水即现浑浊,故有鹤鸣双涧透龙泉之说。是大邑八大景之一。
   篆字沱:现名篆字堰。在鹤鸣山下撑腰岩,宋陈搏题留篆字刻于石上曰“龟鹤齐寿”四字,今堕入水中。陈搏字图南号扶摇子,毫州真源人,周世宗赐白云先生,宋太宗赐号希笺先生,隐华山,善睡。
   大柏树:在迎仙阁庙后,相传为宋时所植。树高三十米,胸围473公分,终年青葱翠绿,全不显苍老,为县内所罕见。
   访仙岩:在鹤鸣山后左侧二里许,据神话传说,道士吴伯理追随张三丰至此上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