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傅统先《追求中的真宰》

 易通123 2010-04-04
作者/傅统先 黑格尔,他是法[德]国十九世纪的大哲学家,唯心论的大成者。他主张有个“绝对”的存在。这个“绝对”必定要思想到一个自然的宇宙。现在这个世界即是这“绝对”的思想、这绝对的表白而已。有人要问这绝

 

作者/傅统先

 


黑格尔,他是法[德]国十九世纪的大哲学家,唯心论的大成者。他主张有个“绝对”的存在。这个“绝对”必定要思想到一个自然的宇宙。现在这个世界即是这“绝对”的思想、这绝对的表白而已。有人要问这绝对为什么要想到这个世界。黑氏以为凡物事没有对象、没有客观的对象言则没有主观的自我认识。那末没有这个世界做绝对的对象,则绝对即不能自觉。因之绝对欲其自觉乃造成了这个世界,而这绝对即在此世界之自然现象中表现出他自己来。然后他再由这个世界回到他原来的境界。所以世界不仅有用于绝对(者),并且为这绝对(者)欲为自觉所必需的程序。
黑智儿以为一切的存在,一切的生命,一切的自然和一切个人的及社会的认识,都是这单个绝对之意思的表现。这绝对是直接从自觉中表现出来的。这绝对是全人类活动程序之意义的认识,而各精灵生命之各阶级都为这绝对的自然中呈现出来。这绝对要在纯理性的个体中,始能成为完善的自觉形式。他是觉到全部理性生命之本性。
现在我们进而讨论黑智儿对于这绝对的认识的真性。这绝对是在这世界中表现出来,尤其是由人生中表现了出来。所以绝对的特性,可以说是理论和实际认识两方面的一种完善的和谐。所谓理论的认识,乃是一种观察事务,通晓情变的认识。所谓实用的认识,乃是一种依最高之理型以创这事实的认识。进而言之,绝对的认识乃是自我认识。换句话说,绝对除他自己的对象以外,决不包括有任何对象。没有一件事物他不知道的。因之,他就是他自己,而此世界也就是他自己。所以这是主观的和客观的两方面一种最完善的有机的联合。这完善的、无限的绝对,则必表白之于有限的、不完善的物事中。于不全中始显其全,于有限中始显其无限。有限的世界离绝对则绝无存在而绝对无有限之世界,则亦不足以表现其绝对的真性。
现世就是这绝对的表现。原始时代是很模糊的表现,即至到现世还在表现之中。一部世界史也不过这绝对表现的过程。绝对是从粗浅的进展为精细,以至于完全的。我们人心就是这绝对的彰显。因此,至今我们知道,以后的一切事是渐渐趋于最良善的境界。所以我们的一切行为必要一个至完美的理想,依此而至于至全至美之境界。这就是绝对趋回原来的境界的程序。黑智儿的所谓绝对,就是宗教家的所谓真宰。
结论:西洋的各大哲学家对于真宰之解释已略述其大概。他们都承认宇宙有一个最后之实体,这实体就是真宰。可见真宰无日无时不在人群思想之中的。真宰之概念,未有不愈讨论愈明显的。西洋对于真宰的解释如是,而印度与中国方面复另有其新的版图。现在再从印度方面讨论真宰的解释罢。
二、印度哲学关于主宰之解释
思想高尚的思想是印度的进产。在摩西以前的印度人,就有了真宰的认识。在摩西以后不到三百年便有了极深奥的哲理解释真宰。至于佛教的发生,真宰于哲理上的解释更是无微不至。这种高尚思想的发源,天性和气候都有密切的关系。印度是在热带地方,土地很肥饶,食产丰富,人民的生活极简单而丰裕。如是他们大部份的生活,注重在思辩方面,去追究个宇宙的根源、。人生的究竟。他们觉得肉体生活远不如精神生活,如是日趋于深微的默想。西洋哲学家称之为神秘哲学。其实其理论也未见比柏拉图、黑智儿的哲学更神秘些。印度人整个的思想,都是着重于事物之究竟,因此他们绝对的排斥唯物观念。不过也有一小部分的人主张水火气土等为宇宙之本源,但早就被古印度教所驳退。到了佛教,物质简直分析得一无所有。印度宗教中对于真宰的解释很多,不过大半趋于神学色彩。我不愿把神学当纯哲学来解释真宰。因此我只在印度教中选出吠檀多一派,和在佛教中选出唯识一派来解释真宰。因为这两派很少趋于神学而完全是以哲学的理论来解释真宰的。(责任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