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韵改革势在必行 - 诗词理论 - 国学论坛

 昵称191190 2010-04-08

诗韵改革势在必行


  
                                                                              ——对《宣言》的一点看法




    中华诗词学会提出的“倡今知古,双轨并行”的诗韵改革方针得到了广大诗词爱好者的赞同,但仍有少数人持有不同的意见。最近看到一篇《关于传承历史文化、反对诗词声韵改革的联合宣言》(以下简称《宣言》),认为诗韵改革“损害传统诗词的文化品质,割裂和消解历史文化,割断了与海外的文化纽带”。他们对改革忧心忡忡,其实完全没有必要。

(一)声韵改革不会损害传统诗词的文化品质



    毋庸置疑,传统诗词是中华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其文化品质是多方面的,无论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是一座巍峨的高峰。撇开其深邃、博大的内容暂且不谈,仅就格律诗的形式而言也包含着许多方面:字数的规定、句式的严谨,平仄的相间、相粘、相对,对仗的工整,结构的起、承、转、合以及声韵的和谐优美。其中声韵的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也是传统诗词文化品质的重要体现。写诗,不光为了用眼看,还要用口读,用耳听。诗词优美的音律主要体现在读和听上,古诗一般还要配乐歌唱,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传统诗词的文化品质。
反对改革者以荀子“约定俗成谓之宜”为据,荀子的话没有错,隋末的《切韵》,唐朝的《唐韵》,宋朝的《平水韵》以及以后朝代出现的许多韵书,都是当时社会约定俗成的结果。但是应该明了,所谓约定俗成是有其一定的时代背景的,离开时代背景而空谈其约定俗成则“不宜”。平水韵在传统诗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不能适应传统诗歌创作的需要,今天读、听与书写的相悖已经影响和消弱了传统诗歌的文化品质。所以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说:“宋代以后,语音变化较大,诗人们仍旧依照韵书来押韵,哪就变为不合理的了。今天我们如果写旧诗,自然不一定要依照韵书来押韵。”(王力《诗词格律》)
    对此,我们每一个喜欢古典诗歌的人都有着深刻的体会。比如被称为千古第一律的杜甫的《登高》,其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用古韵标注为“平入平平平去平 上平平入上平平”,用今韵朗读则为“平平平平平仄平 ,平平平平仄平平”。这首诗在古代读,一定是音韵和谐,铿锵优美。而今天依古音的平仄去读,就很别扭。如依现在的普通话来读,声韵之美又何在呢?再如苏轼的《念奴娇》(大江东去),堪称千古绝唱,但今天读来却只能体会他的神韵和气势,而难以领略他的声韵之美,因为入声韵脚“物、壁、雪、杰、发、灭、发、月”,(在《词林正韵》中物、雪、杰、发、灭、发、月均为第十八部,通用相叶。壁为其邻韵第十七部。)已大多不是同韵字。今天如果我们仍依虚拟的古韵写诗,而又不能按虚拟的古韵读诗,试问,其音韵美又何在?其诗歌的文化品质又何在?

    新中国建立60年,历史上没有哪一个朝代象今天这样普通话(官方语音)推广的如此广泛而深入,儿童从入学起就开始用普通话读书,不管天南地北,凡是在郑重的场合,用普通话交流已经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即使海外来的一些华人也竭力操着普通话讲话,就连一些在华的外国留学生普通话也说得像模像样。假如你是一位传统诗词的大家又是一位中文教师,在解读古典诗词以外,还会操着南腔北调抑或唐宋古韵朗读你自己的新作吗?因此,现在我们有理由逐步以新声取代古韵,这非但不会影响诗词的文化品质,不会使和谐的声律发生紊乱,不会损害传统诗词的音韵之美、风骨之胜,更谈不到扭曲诗词作者的思维方式。恰恰行反,声韵只有改革才会使传统诗词这一优美的形式焕发异彩。因此,王力先生说:“除非写方言的白话诗,否则还应该以一种新的诗韵为标准。这种新诗韵和旧诗韵的性质并不相同:旧的诗韵是武断的(最初也许武断性很小,宋以后就大大地违反口语了),新的诗韵是以现代的北京实际语音为标准的。这样才不至于弄成四不像的韵语。”(《王力近体诗格律学》导言)

(二)声韵改革不会割裂和消解历史文化



    不错,传统诗词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但它也必须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与时俱进谋求发展,不可能僵死和固定于某一个历史时刻。任何一种文艺形式只有扎根于现实的土壤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诗韵也是一样,它是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在变迁中不断发展。韵语早于文字而产生。诗歌发展,从无韵诗到有韵诗,从古风到格律诗,以及其后出现的词、曲,亦为格律体诗的不同形式。从《诗经》开始,一直按实际语音押韵,可不计平仄,也可以方言入韵。六朝时代,李登《声类》、吕静《韵集》、夏侯该《韵略》等均想作为押韵的标准,但因为是私家著作,未能得到推广。直到隋朝的《切韵》出现,在唐代科举制度的抬举下才真正开韵书之先河。之后的《唐韵》、《广韵》、《平水韵》、《中原音韵》、《洪武正韵》、《中华新韵》等等都是一个历史时期的产物。其中《平水韵》的影响尤为深远而广泛。究其原因,除其本身特有的完整性以外,主要是古代科举制度造成的。科举考试中的“试帖诗”的用韵是国家功令规定的。《平水韵》是以宋仁宗朝官修的《礼部韵略》为祖本,是作为“试帖诗”的“官韵”。从金末到清末的七百来年,其间实际语音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也试图进行一些改革,明初曾颁定《洪武正韵》,但因其本身存有严重缺陷,加之朝廷未明令“试帖诗”改用《洪武正韵》,所以没有实行下去。一直到了清代“试帖诗”仍要求按“平水韵”押韵。1941年国民政府颁定《中华新韵》,也未得到很好的推行。原因是:《新韵》颁布于西南一隅,抗战后又紧接着内战,人们无暇顾及诗韵问题;能写旧体诗的人习惯用“平水韵”,没有改革诗韵的要求;普通话尚未得到普遍推广,使用《新韵》存在困难。而今却大不相同,在一个空前统一,正在向着高度文明迈进的现代化国度里,推行诗韵改革正是时代赋予我们新的使命。
    《宣言》称:“《平水韵》始终不是一种活在口头或曾经活在口头的现实语音,而是一种拟合的、长期保持恒定的‘书面语音’。毫无疑问,这一音系与任何一种现实的口语语音都存在误差,但它可以构成中国各大方言的最大公约数。”不知此言何据。“平水韵”最初是在当时语音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不可能、也不应该与现实的语音大相径庭。换言之,它的最初不可能完全是一种虚拟的语音。韵书作为“书面语音”与“现实语音”相悖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这即是王力先生所说的“武断性”,这也正是诗韵需要改革的原因。任何一种语音的稳定性只是相对的,而变化才是绝对的,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所谓平水韵“可以构成中国各大方言的最大公约数”,更是无稽之谈。现在推行的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我国七大方言中,北方方言区占全国汉语人口的70%,其它六个方言区仅占30%。怎么“平水韵”就成了“中国各大方言的最大公约数”《宣言》还说:“没有任何理由相信,我们今天的普通话,会是我们民族从此一成不变的终极语音。”只有平水韵才是“维系整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的基石”。这一主观主义的臆断,找不出任何正确的理论依据。不错,普通话不会是我们民族的终极语音,平水韵更不是我们民族的终极语音,世界上也没有任何终极不变的事物。所谓“终极不变”是一种形而上的哲学观点。需要明了,任何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维系,是要在不断的革新中实现的。

(三)“声韵改革”不会割断与海外的文化纽带



    《宣言》所谓声韵改革会割断了与海外的文化纽带,其实反对的不只是声韵改革,最根本的还是反对普通话的推广。与海外文化的交流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其中汉字和普通话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作为文化交流内容之一的传统诗词仅仅占有一个很小的领域,而其对外的交流也必将随着汉语言在海外影响的扩大才能得到发展。新中国建立60年的历史已经证明,一个强大的中国正在屹立于世界之林,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简化汉字与普通话在海外已经产生广泛的影响。至于诗韵的改革随着普通话在海外推广的深入也必将得到应有的发展。当然这种改革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行古韵、今韵双轨并行是必要的,但我们相信,诗韵的彻底改革总会有水到渠成的一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