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波建置沿革考

 抱珠山房 2010-04-10
宁波建置沿革考
毛觉人 何戍君

   名称的由来


    明太祖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州府鄞县人单仲友,奏请以明州与国名相同,要求改名。他认为明州府既有定海县(即镇海县),采“海定则波宁”的含义,可将明州府改为宁波府。明廷下诏改名,遂以鄞县县治为宁波府治。
    民国十六年(1927年)七月十六日,划鄞县城厢及“郊区”六、七里的地区设立宁波市,与明清二代的宁波府比较起来,名称都叫宁波,辖区的大小,就不可相提并论了。
    所以,要考核宁波市的历代名称以及它的辖区的变迁,所涉的范围,应包括现在的宁波市和原宁波地区。
    从古到今,旧宁波的名称有:句章、鄞、鄮、明州、庆元等,简称为“甬”。本地人提到籍贯,常以四明代郡,远如唐代诗人贺知章,就自称为“四明狂客”。
    句(gōu)是春秋时越王句践的简称,《十三州志》载:“越王句践之地,南至句馀,章伯功以示子孙,故曰句章”。
    周元王四年(前472年)越灭吴,向周王朝送呈贡礼。周元王派人封句践为伯爵,句践要向后代子孙表章自己灭吴封伯的功绩,将原有南方边地的句馀,扩大而改称句章。句者,句践自称也;章者,章其封为伯爵之功也。这便是句章名称的由来。
    鄞,据《名胜志》称:夏禹时有堇子国。这是最早见于文献的名称。《国语》上说:越王句践和吴国打仗,句践打了败仗,退保会稽,派大夫文种到吴国求和,吴王封句践土地,“广百里,东至于鄞”。历史上鄞县的名称要比句章县更早。《吴越春秋》称:越有赤堇山。《延祐四明志》认为鄞县以堇得名,因为其地有赤堇山,堇旁加邑为鄞。
    宁波地区有二个赤堇山,一个在鄞县东乡宝幢阿育王山西半公里。《宝庆四明志》认为鄞县由此山加邑为名,《鄞县通志》然其说。一个在鄞县东南三十公里奉化境内,又称银山,出南产银,相传为欧冶子造剑处。《皇朝舆地通考》称为鄞城山,因赤堇山下有古鄞城遗迹,故名。认为鄞县名称的来源,是因此山而名。
    赤堇山因产一种植物叫赤堇草,今称紫花地丁,宁波人叫草子,开红色的花,可作治瘰疬的草药。由赤堇草名山,又以赤堇山名县。
    鄮,因地有贸山得名。贸山在鄞县东乡宝幢镇南,离宁波市区约为十八公里。《光绪鄞县志》引《十道四蕃志》说:“以海人持货贸易于此,故名。”相传贸山下是海外人民携带百货来此贸易之所,其山因名为贸山。贸山的东北山峰上,传说有迦叶的左足趾影,临其上,可以看到阿育王寺,离贸山不远的同谷山,谷口可通达镇海大碶头。据《名胜志》称:谷口旧名为后塘街,有古鄮县城遗址。称后塘街者,因此街建在海塘的后面。鄮县的名称,由于地有贸山得名。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东巡至会稽郡,在鄮县住了三十多天(见《陆士龙文集·与车茂安书》)。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分鄮县为鄮、奉化、慈溪、翁山(今定海县)四县,以地属四明山区,设明州以统之。州以山为名,凡为明州人,常以四明称籍,自唐沿用直到清代末年。
    南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宁宗接位,明年改元为庆元。宁宗赵扩在藩邸时,遥领明州观察使,他接位后,升明州为庆元府。庆元的名称,是由年号而来。
    宁波简称为“甬”,这个名称在春秋时就见到了。《史记·吴世家》:“(吴王夫差)二十三年(前473年)十一月丁卯,越灭吴。句践欲迁吴王夫差于甬东,予百家居之。”所称甬东,即今舟山地区的定海县。甬江又名鄞江,鄞县因境内有甬江,别称为“甬”。《光绪奉化县志》载:县北二十里有甬山,俗称江口,其地在鄞、奉交界的境上,此山峰峦颇似覆置的大钟,象形似“甬”字。甬者,涌也,象山上的泉水一般涌出来,此山由西而东,颇似泉涌,故名甬山,甬江流经甬山(现所称甬江系指北流之奉化江和东流之余姚江汇于三江口后至流入海一段水域),因此就叫甬江,凡甬江流经的区域,这一带就称为“甬地”。

    历代的建置沿革


    谈到宁波古代的建置沿革,旧地方志书上断自夏代算起,《鄞县通志》认为:此说“仅据《吴越春秋》,未可尽信”。这一说法,是把宁波看作文化发展较迟的地区。一九七三年夏,余姚县罗江公社的河姆渡,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经考古工作者的检定,远在六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在长江流域创造了原始文化。据此而言,《吴越春秋》以及别的古书上有关古宁波的记载,不应该采取“置疑”、“姑仍之”的办法加以否定。应作为可信的传说。
    《史记·夏本纪》上说:“夏禹东巡狩,至于会稽(浙江绍兴)而崩。”他死后,就葬在会稽,至今绍兴有大禹陵。他的第五代子孙少康封庶子于越,称为无馀,《通鉴纲目》列无馀主越在夏少康五十二载,距今约四千年,无馀的封地,古书上有称为甬句东。历夏、商、周三代,均属越国所有,《广舆记》说:“宁波市禹贡扬州之域,三代皆为越地,曰:甬东。”周敬王二十九年(前491年),吴王夫差放句践回越,留给句践的封地,据《国语·越语》说,句践之地,东至于鄞。夏禹时有堇子国,可见从三代以来,早有鄞的名称。周元王四年(前472年)越王句践将句馀山扩建为句章城,鄞、句章,都是越国的领属县。
    据《资治通鉴》说: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年),越王无疆攻打楚国,楚威王乘机灭越,杀无疆,从此越国分立,臣服于楚,直到秦将王翦“悉定荆江南地,降百越之君,置会稽郡”(《资治通鉴·秦纪二》)。当时的百越,散处在交趾到会稽一带,这个会稽郡,郡治在吴(今苏州市),包括今江苏东南部和浙江东部、南部。鄞、句章都是会稽郡的属县。次年,秦朝宣布废除了封建制,建立郡县制。会稽郡的鄞县,分为鄞县和鄮县,这样,在秦统一中国的第二年,句章、鄞、鄮三县同时并立,都隶属于会稽郡。
    这三个县的治所,都不在今日的宁波市城区,但宁波市城区,却兼有句章、鄞和鄮县的划区,大致以三江口(余姚江、奉化江、甬江)合流处为天然分界线,句章县包括江北区到旧慈溪、余姚一带,县治在今乍山公社城山渡。鄞县包括现在宁波市镇明、海曙两区以迄奉化一带,治所在奉化白杜。鄮县包括今宁波市江东区以及东乡地区,治所在宝幢的鄮山同谷,旧称鄮廓,又叫官奴城。
    公元前206年,西楚霸王封英布为九江王,以六安为王都城(在安徽六安县北),统有彰、会稽、九江三郡境域。句章、鄞、鄮属九江国。汉高帝六年(前201年),立刘贾为荆王,句章、鄞、鄮三县属荆国。十二年(前195年),高帝立兄子刘濞为吴王,句章、鄞、鄮三县属吴国会稽郡。汉景帝三年(前154年),吴王刘濞联络楚王刘戊等七国以 “诛晁错” 为名,乘机起兵,大将周亚夫击败七国叛军,刘濞被杀,立汝南王刘非为江都王,句章、鄞、鄮三县属江都国会稽郡。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江都王刘建(刘非的儿子)荒淫获罪,国除。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全国置朔方、冀、扬等州,共十三部各置刺史,句章、鄞、鄮属扬州会稽郡,会稽设东部都尉。汉成帝阳朔元年(前24年),东部都尉徙治于鄞县,不久又徙治于句章县(见《会稽典录》)。
    新·王莽天凤元年(14年),划全国为一百二十五郡,据《汉书·地理志》王莽时:鄞县改称为谨县,鄮县改称为海治县,句、章县不改,仍属扬州会稽郡。新·王莽天凤元年(14年),划全国为一百二十五郡,据《汉书·地理志》王莽时:鄞县改称为谨县,鄮县改称为海治县,句章县不改,仍属扬州会稽郡。
    后汉顺帝永建元年(126年),会稽郡分为吴和会稽二郡,会稽郡治由吴县迁到山阴县,东部都尉也从句章迁至章安(今临海县)。三国时属吴扬州会稽郡。
    自后汉、三国、晋迄南北朝,句章、鄞、鄮县均见历代地理志,划区稳定不变。变化的是统辖的州和国,现简述如下:
    晋武帝泰始六年(270年),吴夏口都督孙秀降晋,封会稽公,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会稽为公国。东晋初复称会稽郡。晋成帝咸和四年(329年),司徒王导欲以从弟王舒为外援,授舒为会稽内史,王舒的父亲,是侍御史王会,因会稽同其父名,要求改授他郡,后来就将会稽国改为郐稽国,王舒只得赴任。
    南北朝宋初,隶扬州会稽郡,宋元嘉三十年(453年),太子刘劭杀父自立,分浙东五郡为会州,属会州会稽郡,不久劭诛,仍复扬州。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扬州分置东扬州,会稽郡属东扬州。大明三年(459年),废东扬州。大明八年(464年),又置东扬州,宋前废帝景和元年 (465年),东扬州罢,并为扬州,会稽郡隶扬州。宋顺帝昇明三年(479年),太尉肖道成封十郡为齐公,会稽郡属齐国。是年,肖道成即皇帝位,国号齐,会稽郡隶扬州。
    齐和帝中兴元年(501年),大司马肖衍进封十郡为梁公,会稽郡隶于梁国。
    梁高祖普通五年(524年),分扬州、江州置东扬州,会稽郡属东扬州。梁敬帝太平元年(556年),罢东扬州,会稽郡仍属扬州。太平二年(557年),陈霸先封陈王,会稽郡属陈国。
    陈文帝天嘉三年(562年),置东扬州,会稽郡属东扬州。陈后主至德四年(586年),立皇子陈壮为会稽王,句章、鄞、鄮三县属东扬州会稽国。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改会稽郡为吴州,设吴州总管府,并鄞、鄮、余姚三县入句章县,属吴州,县治迁它山左,即今之悬磁。悬磁的名称,由于溪水清而多乱石,流水击石,发出一阵琮琮琤琤的磁磐之声,因称悬磁。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废吴州总管府,置越州,句章县属越州。大业三年(607年),越州改为会稽郡,句章县属会稽郡。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唐将杜伏威击败李子通,执送长安,于是准南、江东之地属唐,唐以其地置越州总管府,统辖越、嵊、姚、鄞等十一个州。以旧句章、鄞、鄮三县地属鄞州,设州治于三江口(今宁波市区)。原余姚县属扬州。武德七年,改越州总管府为越州都督府,武德八年 (625年),废鄞州和句章县,恢复鄮县的名称,隶越州。鄮县县治迁至小溪(今鄞江桥)。
    唐太宗贞观元年,分全国为十道,越州鄮县属江南道。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越州属江南东道。开元二十六年(738年)七月十三日,采访使齐澣以越州的鄮县,是丝织品和海味的集散地,奏请将鄮县划分为慈溪、奉化、翁山(今定海县)、鄮县四个县,别立明州以统之。称为明州,因地有四明山得名。从此,明州与越州同隶江南东道。明州的州治,鄮县的县治,仍在小溪。慈溪县治在慈湖之南 (今为慈城镇)。奉化县治在大桥西。翁山县治初在顼河之滨筑城,后徙鳌山之麓为镇。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正月二十日,改明州为余姚郡。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江南东道改称为浙江东道,余姚郡恢复仍称明州,统辖鄮、慈溪、奉化、翁山四县。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象山县划归明州,至是明州由四县扩为五县。象山县原为宁海、奉化两县辖区,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析置为象山县,初属台州,以后一直为明州属县。唐代宗大历六年(771年),以翁山、鄮二县为台州袁晁起义军占领,官兵不能克复,遂移鄮县治于三江口以防之,翁山县不再设治,明州仍为四县。大历十四年(779年),浙江东、西两道合并称为浙江东西道,唐德宗建中元年 (780年),又分。明州仍属浙江东道。建中二年(781年)置镇海军节度使,管浙江东、西两道。贞元三年(787年),废镇海军节度使,仍分浙江东、西两道,置观察使。唐宪宗元和间,分鄮县东境至甬江的海口地区设望海镇(后来的镇海县),明州乃有四县一镇。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刺史韩察向浙江东道观察史薛戎建议,以小溪北临鄞江,地形卑隘,请移明州治鄮县。于是州、县均治于三江口,鄮县成为州治的附郭。
    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升浙东道观察使为义胜军节度使,光启二年(886年),董昌自称为知浙东军府事。光启三年(887年)正月,以董昌为浙东道观察使,旋改浙东道为威胜军,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年),钱镠杀董昌,改威胜军为镇东军。
    五代后梁太祖开平三年(909年),明州刺史黄晟死,武肃王钱镠奄有其地,置节度使,设明州望海军,隶吴越国。因后梁太祖朱晃的曾祖叫朱茂琳,茂与鄮同音,避讳改鄮县为鄞县,原属鄮县东境的望海镇,升为望海县,这时,明州望海军所属的县有鄞县、慈溪、奉化、翁山、望海五县,望海县治在招宝山麓,鄞县治在三江口。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吴越降宋,置两浙路,改明州望海军为明州奉国军,以钱億为节度使主明州奉国军。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分全国为十路,明州奉国军隶于两浙东路,至道三年(997年),增为十五路,明州奉国军隶于两浙路。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据《乾道图经》说:“割鄞县边海三乡立昌国县。”昌国县即翁山县,据《清类天文分野之书》说: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翁山置盐场,至熙宁六年,改为昌国县,望海县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初,改为定海县,至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割鄞县的海晏、灵岩、大邱三个乡归定海县,这样,宋初的明州,统有鄞、慈溪、奉化、象山、定海、昌国等六县。
    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两浙路复分东西路,明州奉国军隶两浙东路。绍兴二年(1132年)九月,以吕源为浙东福建沿海制置使,设治于明州定海县。绍兴三年(1133年)正月,以仇悆为福建两浙淮东路沿海制置使,明州奉国军隶于沿海制置使司。九月,以郭仲荀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据《宝庆四明志》说:绍兴八年(1138年),沿海制置使以绍兴知府兼任。绍兴十年(1140年),又以明州知府兼任。绍兴十二年(1142年),罢沿海制置使司。宋孝宗隆兴元年 (1163年),又置沿海制置司。
    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七月,光宗赵惇以疾退居太上皇,太子赵扩即皇帝位,是为宁宗。十月,诏改明年元为庆元。赵扩在藩邸时,于淳熙六年(1179年)遥领明州观察使,至是于绍熙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升明州奉国军为庆元府。庆元府领鄞、奉化、慈溪、定海、象山、昌国六县。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二月,以临安为两浙大都督府,改庆元府为庆元路。至元十四年(1277年),昌国县升州。至元十五年(1278年),立江淮行中书省于建康(今南京市),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徙江淮行省至杭州,以后改称为浙江行省。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奉化县升州,此时浙江行省的庆元路,统属有奉化、昌国二州,鄞、慈溪、定海、象山四县。
    元惠宗至正十五年(1355年),方国珍攻占庆元,都元帅纳麟开城门投降,自此以至明初,庆元、台、温为方国珍所据。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元朝不敢征讨,以方国珍为淮南行省左丞相,治庆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又以方国珍为江浙行省左丞相。
    朱元璋吴元年(1364年),方国珍降吴,改庆元路为明州府,隶于浙江行中书省。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年)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洪武十四年(1381年),准单仲友奏,改明州府为宁波府。洪武十七年(1384年),废昌国县,改为昌国卫,洪武二十年(1387年),移卫于象山县三部海口东门,据《名胜志》记载:昌国城以其县居海岛,分散其居民,城中仅有五百户,并入定海县。
    明成祖永乐十六年,宁波府慈溪县失落官印,恐为歹徒拾得伪造公文,就改慈溪县为慈谿县。明时废昌国县,宁波府领属为鄞、慈谿、奉化、定海、象山五县。
    清圣祖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就昌国故址设定海县,改定海县为镇海县。先是,巡抚赵士麟总兵孙惟统等上疏,以舟山为宁波府藩篱,是海防要隘,请移定海总兵至舟山驻守,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五月,清政府以山名为舟,则动而不静,因改舟山为定海山,次年置定海县。道光六年(1826年),宣宗名旻寜,避讳改寜波府为甯波府。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升定海县为定海直隶厅。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一月,太平军李世贤部攻占宁波,改宁波府为宁波署。同治元年(1862年)四月。英、法联军帮助清军攻复宁波。
    清宣统三年(1911年),以象山县的南田等八个岛屿增置南田县,县治在大佛头山麓。清初,改浙江布政使司为浙江省,置巡抚以统之。顺治十五年(1658年),置浙江总督,设宁绍台道台衙门,以宁波府为道台治所。
    民国元年(1912年),废宁波府。三年,设会稽道驻于鄞县,会稽道尹统辖清朝时宁绍台三府所属各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会稽道,是年七月十六日,宁波市政府成立,划鄞县城厢及“郊区”六七里地为市区,民国二十年(1931年)一月,宁波市裁撤,并归于鄞县县政府。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十月一日,设浙江省第五特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统辖鄞县、慈谿、镇海、奉化、象山、南田、定海、上虞、余姚、嵊县、新昌、宁海等十二个县。抗日战争初期成立浙江省第六行政专员公署。1938年10月第六行政区辖鄞县、慈谿、镇海、奉化、象山、定海、南田、宁海八个县。
    一九四一年四月十九日,日寇侵占宁波,成立伪鄞县乡镇联合会。不久,成立伪宁波专员公署,辖鄞县、慈谿、镇海、奉化、象山、定海六个县,伪鄞县乡镇联合会更名伪鄞县县政府。时宁海县未沦陷,国民党政府鄞县县政府退驻宁海县办公。
    一九四五年八月,日寇投降,迁浙江省第六行政专员公署驻鄞县,统辖鄞县、慈谿、镇海、奉化、宁海、象山、定海七个县。

    解放后划区的变迁


    1949年5月25日,宁波解放,设立宁波市,为省直属市,原浙江省第六行政专署改称为浙江省第二专区,统辖鄞县、余姚、慈谿、镇海、奉化、定海、象山等七县,是年11月,第二专区改名为宁波专区。
    1950年7月,庵东盐区成立,宁波专区辖区为七县一特区,增的特区即庵东盐区。
    1952年1月26日绍兴专区撤销,新昌、上虞、嵊县划归宁波专区,是年10月22日,原属台州专区的宁海县划归宁波专区,至是,宁波专区扩大为十一县一特区,即鄞县、余姚、慈谿、镇海、奉化、定海、象山、上虞、新昌、嵊县、宁海及庵东盐区。
    1952年2月7日,绍兴市、县由省直属划归宁波专区,时仅五月,绍兴市于是年6月5日,又划归为省属。5月28日,庵东盐区由专区所属划归余姚县属,6月6日,定海县划归宁波专区,至是,宁波专区辖县十二,即鄞县、余姚、慈谿、镇海、奉化、象山、上虞、新昌、嵊县、宁海、定海和绍兴县。1954年4月2日,庵东盐区从余姚县划归宁波专区,4月15日,象山县划归舟山专区,6月1日台州专区撤销,所属临海、天台、三门三个县划归宁波专区。至是,宁波专区扩大为十三个县一特区,即鄞县、余姚、慈谿、镇海、奉化、上虞、新昌、嵊县、宁海、绍兴、临海、天台、三门和庵东盐区。
    是年7月间,宁波专区为便于管理发展农业生产,将慈谿、余姚、镇海三个县重新划区,新的慈溪县以慈、余、镇三县的产棉区为主要区域,将原慈谿县的观城、鸣鹤二个区,镇海县的龙山区偏西十个乡,庵东盐区的三个行政村,及余姚县的周朝区、临山区、周行区、浒山区等部份乡和区属镇,位于大古塘塘北部分的二十五个行政村,以及泗门、浒山、周行三个县属镇,成立以产棉区为主的慈溪县,设县治于浒山镇,浒山镇位于棉区的中心。1954年8月,慈溪县治从孝中镇迁往浒山,原慈谿县治改称为慈城镇,自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慈溪建县开始,慈溪县治从城山渡(句章县治)迁至慈湖南滨,历时一千二百余年,至此降为县属镇,划归余姚县。同时划归余姚县的有陆埠、丈亭、云山、城关四个区,庄桥区的费市、洋墅(市)二个乡和灵阳、姜颜二个乡。
    1956年3月9日,仙居县划归宁波专区;11月20日,庵东盐区改划归慈溪县。至是,宁波专区辖县十四,即鄞县、余姚、慈溪、镇海、奉化、上虞、新昌、嵊县、宁海、绍兴、临海、天台、三门及仙居县。
    1957年9月23日,省委决定恢复台州专区,宁海、临海、天台、三门、仙居五个县划归天台专区,同日,诸暨、肖山划归宁波专区,至是,宁波专区统辖县十一,即鄞县、余姚、慈溪、镇海、奉化、上虞、新昌、嵊县、绍兴、诸暨和萧山县。
    1958年12月23日镇海县撤销,并入宁波市,同日,舟山专区撤销,其中象山县仍划归宁波专区,同年12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鄞县撤销,分别并入宁波市与奉化县,新昌县撤销并入嵊县,至是,宁波专区缩小为九个县,即余姚、慈溪、象山、奉化、上虞、嵊县、绍兴、诸暨和萧山县。
    1959年1月3日公布,宁海县并入象山县,天台县划归宁波专区,肖山县划归杭州市。同年12月15日,舟山县划归宁波专区,至是,宁波专区统属县十,即绍兴、余姚、慈溪、奉化、上虞、嵊州、诸暨、天台、象山和舟山县。
    1960年10月,余姚县将慈城镇及城关区划归宁波市,宁波市辖区包括市郊及庄桥、慈城两个镇,洪塘、裘市、半浦、乍山、妙山、云湖、费市、洋市、慈东等公社。
    1961年8月10日省委通知,象山县划分为象山、宁海二个县;嵊县划分为嵊县、新昌两个县。同年12月15日,鄞县从宁波市划出,归宁波专区统属。至是,宁波市仅统辖镇海一县,宁波专区扩大为十三个县,即绍兴、余姚、慈溪、奉化、上虞、嵊县、新昌、诸暨、天台、象山、宁海、舟山及鄞县。
    1962年4月23日,舟山县由宁波专区划出,恢复舟山专区,次日,天台县由宁波专区划出,归台州专区。6月29日省委通知,绍兴市撤销,改为绍兴县属城关区。至是,宁波专区辖县十一,即绍兴、余姚、慈溪、奉化、上虞、嵊县、新昌、诸暨、象山、宁海及鄞县。
    1963年1月3日省人委公布恢复镇海县建制,归宁波专区,至是,宁波专区统属十二个县,即绍兴、余姚、慈溪、奉化、上虞、嵊县、新昌、诸暨、象山、宁海、鄞县和镇海县,宁波市缩小,市郊包括庄桥、慈城两个镇,十四个公社。
    1964年9月20日省人委通知,经省人委68次会议通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绍兴专员公署,原属宁波地区的绍兴、上虞、嵊县、新昌、诸暨五县划归绍兴专区。至是,宁波专区统县七,即鄞县、奉化、镇海、慈溪、余姚、宁海及象山县。
    宁波市自设立开始,起初名为省直属市,后改为地辖市。“文化大革命”时期,宁波专区改称为宁波地区,划区的变迁,仅凭内部文件通知,未予公布。1978年宁波地委92号文件称:“据8月19日省委翟翕武同志讲话的精神,宁波地、市分开,镇海划归宁波市,港务局属市统属” (1979年6月1日起,宁波港务局归交通部直属)。同年10月1日起,经国务院批准,宁波市为开放城市。
    当时的宁波市,管辖一县、两镇、十四个公社,一百五十八个生产大队(包括大队级的场)。宁波地区专署驻宁波市,统辖鄞县、象山、宁海、慈溪、奉化、余姚等六个县。
    宁波市区分镇明、海曙、江东、江北四区。市属县一:镇海县。市郊有慈城镇、庄桥镇。
    198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宁波地区行政公署,将原宁波地区的鄞县、慈溪、余姚、奉化、宁海、象山六县划归宁波市管辖。
    1983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将原有四个城区、一个郊区,合并为海曙(原海曙与镇明合并)、江东、江北 (原江北与郊区合并)三区,新建滨海区(辖原镇海县城关镇、俞范、新碶三个镇和清水浦、青峙两个乡)。
    1984年10月1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要求把宁波市建设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和对外贸易口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