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就是装载全部脏腑的大容器,也就是整个人的体腔。
古人将三焦分为 --
上焦:心肺,
中焦:脾胃、肝胆,
下焦:肾、膀胱、大肠、小肠。
《黄帝内经》,三焦是调动运化人体元气的器官。
汉代华佗所写《中藏经》:"三焦者,总领五脏、六腑、荣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者……三焦之气和则内外和,逆则内外逆。"
简而言之,三焦主要功用:
一、通调水道。《灵枢经》上说:"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
二、运化水谷。
明代医家孙一奎经验之谈:
"上焦主纳而不出,其治在膻中;
中焦主腐熟水谷,其治在脐旁;
下焦主分清泌浊,其治在脐下。"
三焦经的终止点叫丝竹空,正好在我们长鱼尾纹的地方,而且很多女士这个地方最易长斑,所以刺激三焦经是可以防止长斑和减少鱼尾纹的。这条经绕着耳朵转了大半圈,所以,耳聋、耳鸣、耳痛都可通过刺激本经穴位得到缓解。这条经从脖子侧后方下行至肩膀小肠经的前面,和小肠经合治肩膀痛。还能治疗颈部淋巴结炎、甲状腺肿等发生在颈部的疾病。由于顺肩膀而下行到臂后侧,所以又可治疗肩周炎,再下行通过肘臂、腕,网球肘、腱鞘炎也都是三焦经的适应证。
此外,三焦经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功效:例如:掐中渚穴可以治小腿抽筋,支沟穴可以治胁痛岔气,液门穴可以治口干咽痛(配液门穴治喉痛)。
还有,紧张就胸闷的朋友,看书、看报、看电视都会莫名地胸闷憋气、上腹堵胀,胸口就像勒上了禁锢的外壳,不得喘息。敲疼三焦经的消泺穴。
"三焦主气" 。
丝竹空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当眉梢凹陷处。
中渚穴位于:俯掌,掌心向下,小指与无名指指根间下二厘米手背凹陷处,用力按压,会有力量脱落的感觉。(或当无名指掌指关节的后方,第四、五掌骨间的凹陷处。)
支沟穴位于:前臂背侧,当阳穴池穴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液门穴位于:手背部,当第4、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消泺穴位于:臂外侧,当清冷渊穴与臑会穴连线中点处。
清冷渊穴位于:臂外侧,屈肘时,当肘尖直上2寸,即天井穴上1寸。
天井穴位于:臂外侧,屈肘时,当肘尖直上1寸凹陷处。
臑会穴位于:臂外侧,当肘尖与肩髎穴的连线上,肩髎穴下3寸,三角肌的后下缘。
肩髎穴位于:肩部,肩髃穴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肩髃穴位于:臂外侧,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向凹陷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