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景深:中国戏曲的起源和发展脉络 - 戏曲漫话 - 国学论坛

 昵称191190 2010-04-12

一、中国戏曲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的戏曲产生在十二世纪的北宋宣和(1119一1125年)到南宋绍兴(1151—1164年)间,到今天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在几十年前,有种错误的提法,认为北曲比南曲早。我个人认为实际上南曲比北曲早。这是指最初的正式戏曲——即产生于浙江温州的南戏。先讲一讲正式戏曲产生以前的情形吧。
  当我们的民族还处在奴隶社会的时候(殷代),歌舞就相当丰富,大致不外两类。一是模仿生活的。如打猎,打什么就模仿什么。二是模仿战事的。戴铜面具,装着羽毛和兽尾。后来,由于社会的发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更为兴盛,仍以歌舞、音乐、竞技(角觝)、滑稽为主,称为杂技或百戏。到了汉魏六朝大体也还是如此。如果说,把唱、做、念、打这四种因素合起来才叫戏,那末它们只是一些不完整的戏。西汉时张衡写的《西京赋》,里面说了不少东西,如“总会仙倡”,扮演女娲,扮演各种神仙的演员在一起唱;如“乌获扛鼎”,乌获是古代的大力士;“都卢寻撞”,演的是都卢爬杆;“冲狭”,演的是在圆筒中放刀,人在其中窜进窜出;“燕濯”,是象燕子一样背身向后跳过一盆水;“胸突铦锋”,是人用剑锋戳自己而戳不死,其实这是一种戏法;“跳丸剑之挥霍”,是象现代人一样玩弄三个弹丸或三支剑,循环地抛在空中;“走索上而相逢”,象现在走钢丝一样。这些都只是类似现在的杂技,虽说是中国所特有的技艺,但不能以戏视之。
  《史记》、《战国策》里提到秦二世时的优旃。他善于说反话,别人不敢说的话他敢讲。如秦二世要养鹿,大臣们反对,秦二世不听。优旃却说:“好啊!好啊1如果敌人来进攻,只要将御花园养的鹿放出去,鹿的角就能抵住敌人了。”又如秦二世要漆城墙,优旃又说:“好啊!好啊!将城漆得漂漂亮亮的,敌人看见了就吓得不敢来了。”后来这种说话艺术逐步发展为现代的相声。这也不是正式的戏曲,只能算作戏曲的萌芽。
  南北朝以后有三样东西值得注意,即R20;大面”、“钵头”、“踏谣娘”。
  R20;大面”又称“代面”,现在湖南人还是把R20;大”读作“代”字音。R20;大面”始于北齐,北齐兰陵王貌美,打仗时恐怕震不住敌人,就戴了一个狰狞可怖的头套或面具,作威武之状。近代京剧跳加官要戴白面具,昆曲《贩马记》鸮神要戴面目狰狞的大头套,如喇嘛闹鬼的样子(京剧则作白面带胡的打扮),与R20;大面”更为接近。推而广之,京剧的脸谱,不戴头套而涂面,也不妨说是起源于R20;大面”的。
  “钵头”一称“拔豆”,“拔豆”是北魏的一个国名。此戏是扮一孝子。父被虎吃,子上山寻父尸,一路披头散发地哭唱。山有八湾,曲也有八迭。
  “踏谣娘”出于北周。有一个杂中郎,所谓中郎是他自己封的官,以示自得其乐。他喜欢吃酒,有一个酒糟鼻子,却经常没有钱。无钱吃酒时便打妻子。妻子便踏着舞步,摇动身体,向街坊哭诉,仿佛流行的歌曲所说:“我的命苦真命苦,一生一世嫁不着好丈夫。”众街坊听见她的哭诉,便同情她说:“踏谣娘和来,踏谣娘苦和来!”
  这些歌舞表演形式,提供了戏曲的雏型。
  正式的戏曲是产生于宋代,但戏曲的先行条件在唐代就有了。
  (1)唐代(七——九世纪)有两个人演唱的参军戏,是滑稽或讽刺型的,类似现在北方的化装相声。这种戏每每是两个角色,一个副净,一个副末,相当于上手、下手。
  (2)各种歌舞伎(如踏谣娘、大面)。它们都有故事性,但都不够。
  (3)大曲舞——规模很大的音乐曲子,大鼓的声音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到。它类似现在的维吾尔族的歌舞。
  这一些也都不是正式戏曲。为什么如此说?因为正式的戏曲要具备三个条件:
  (1)一定要化装演唱。
  (2)一定要用当场人物的口吻来唱,即第一人称来演唱,不能用说书人的口吻。
  (3)一定要有高度故事性(这个条件最重要)。
  不过上面所说的歌舞有时会与戏曲搞混,为什么呢?原因是“参军戏”也叫“戏”,R20;大曲”也叫“曲”。唐朝梨园的演出,虽然在音乐、歌曲、舞蹈上都有了发展,也不具备上述三个条件,但是,这些歌舞对戏曲的形成却有很大影响,尽管这些影响都是间接的。
  对于戏曲的形成有直接影响的,还是在宋代。宋代由于城市手工业、商业都很发达,人民需要文化娱乐,各种杂技更发达起来。例如南宋杭州的商场有二十二个,每个商场都有勾阑(杂耍场)。宋代杂技很多,和后来戏曲有关系的,成为正式戏曲的先行条件的有下列几种:
  (一)演出方面。分为两种:
  (1)真人演出,它叫“杂剧”,有五个脚色(末泥、引戏、副净、副末、装孤)。很短,只要吃一杯酒的时间就演完了。演时也唱歌曲,其中有的还有故事情节。演员来自社会底层,敢于当面讽刺封建统治者。例如有一次秦桧喊来一个杂剧班子,副末把两个头饰上的胜环插在脑后,副净问:“胜环为什么不插在头顶?”副末答:“我只知道讨银绢布匹,至于二胜环(“二圣还”的谐音,“二圣”指被金人虏去的徽钦二帝),早已抛在脑后了!”秦桧听了大怒,把两个伶人囚禁起来,其中有一个因此死在狱中。又如宋朝神宗皇帝铸以一当十的大钱,众大臣怕影响物价,纷纷劝谏,皇帝不听。后来皇帝要看杂剧,一个人扮演卖豆腐浆的,一个人扮演买客,吃了一碗豆腐浆,应付一个小钱,但他只有一个当十的大钱,便让卖浆人找九个小钱。那卖浆人说:“先生,我刚挑出来卖,你是第一个顾客,没有钱找,我请你还是再喝九碗吧!”买客舍不得把钱送掉,只得放开肚皮再喝,一连喝到第五碗,已是大腹便便,实在吃不下了,只好自认晦气,白送了卖浆人五个小钱。他叹了一口气说:“幸亏皇帝老子只行当十的钱,他若行当百的钱,连我的肚皮都要撑破了I”这些戏对于后世丑角的戏很有影响,可以说是丑角戏的先声。
  (2)假人演出,有傀儡戏和影戏。它们种类很多,有手举,有提线;都有高度的故事性,能演打仗的情节,如三国故事,对后来正式戏曲有很大影响。现在戏曲班子里还有它的术语流传,如“挂上”,因为过去演傀儡戏,人手有限,一些剧中人(指傀儡)不演不动时,就挂在旁边。
  (二)歌唱方面。有唐代R20;大曲”的调子,有词的调子,有民间流行的调子,有民间艺人们创造的调子。
  (三)故事方面。主要是讲唱故事。那时候说故事的风气很盛,说唱相间,各有侧重,其中以唱为主的,发展成为后来的戏曲。
  当时演唱的曲调很多。R20;大曲”是用一个曲调反复唱下去。“诸宫调”(如《董西厢》),是用很多宫调变换着连在一起唱。诸宫调流传到现在只有三种:金朝有二种,这就是《西厢记诸宫调》、《刘知远诸宫调》;元朝有一种,这就是《天宝遗事诸宫调》。
  其它曲子有“缠达”(又叫“转踏”或“传摭”),和鼓子词(如连用十几支〔蝶恋花〕曲唱《莺驾传》故事)。
  戏曲是综合的艺术,它的来源也是有许多头绪的。主要是演出、歌唱、故事这三项的结合,这结合是古代艺人们的最大贡献,也是他们的智慧的结晶。
  

二、古代戏曲的两大系统


  中国戏曲产生以后,到了十三世纪的元代就形成了两个系统。一个在宋朝早就有了,产生于南方,唱的是南曲(又称南戏)。另一个产生较晚,产生于北方。唱的是北曲(又叫北杂剧)。这两种曲合成一个大系统,叫南北曲系统。
  南北曲系统的戏都是“联曲体”,唱句的字数长短不齐,同词差不多。后来的“板腔体”却不同,板腔基本上是七字唱或十字唱。
  南曲与北曲在音乐方面的区别主要有两点:一是音阶上的区别。南曲音乐只有五个音。那就是1、2、3、5、6,没有4、7两个半音。北曲有七个音1、2、3、4、5、6、7。(2)音调上的区别。南曲比较柔和,北曲雄壮,南曲的韵味、风格与北曲是不同的。
  南曲系统的“南戏”产生于温州。从十二世纪到十九世纪共流传了约七百多年。温州这个地方在十二世纪初,是八个重要的通商口岸之一,当时商业相当发达,南戏就是在这商业城市中兴起和发展的。它产生于民间的歌曲,又继承了宋代的各种杂技,加以改革而成的。它在温州的情况,现在还不十分清楚。
  当时南戏产生有四个条件:(1)城市工商业经济发展;(2)政治地理的环境,南宋以临安(即杭州)为中心,离温州很近;(3)喜闻乐见的艺术欣赏的需要;(4)艺人们的不断努力。这就使南戏发展起来了。
  不久南戏就传到杭州,杭州是南宋的都城,手工业和商业都很发达,市民和城市劳动人民都需要娱乐,促成了南戏的成熟。在元朝,由于北杂剧的繁荣,虽然曾使南曲一度衰落,但它很快又复兴了。
  南戏每一本戏有长有短,少的约十出,长的有三、四十出,每一出中,曲子又多少不等。曲子有宫调,演唱的时候,后台要帮腔(行话叫“合头”),当时台下观众也可以“打和”(合唱),台上台下打成一片。可见南戏确实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南戏的乐器很简单,是以鼓、笛为主,音调较低。
  元朝人创作的南戏剧本,现在还保存十二部,其它就只有些零零碎碎的曲词留存下来(详见钱南扬编《宋元戏文辑佚》)。其中最有名的四部是:《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蔡伯喈琵琶记》。这十二部中有好的一面,但也有糟粕。如《岳飞破虎东窗记》,写岳飞镇压杨么领导的农民起义,这是不该肯定的,但是这本戏也暴露了秦桧谋害岳飞、卖国求荣,以及宋代统治者对敌求和,出卖民族利益的罪恶,赞美了岳飞抵抗外族侵略,这方面的内容还值得肯定。又如《琵琶记》,它暴露了牛太师家的奢侈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写出了蔡家的贫苦生活,这是很明显的两种生活的对照,但极力为蔡伯喈背信弃义的行径作开脱,就不可取了。
  南戏到了明代嘉靖年间更加发达了,但它的名字也改称传奇。传奇和南戏基本上是一样的。它的变化是在唱腔方面。明代唱腔有很多种,最主要的有两种:
  (1)戈阳腔:产生于江西。腔调是高腔,很快,有帮唱。因为只有打击乐器,没有管弦乐,显得很单调,但唱词通俗,咬字清楚,又特别注重武工,为大众所喜爱。到了清代又有种种变化,以至不再独立存在,只是残存于地方戏中,至今川剧、湘剧等剧种中都还有高腔曲牌。
  (2)昆腔:产生于江苏昆山。旋律慢,音律细,悠扬婉转。它用管弦乐伴奏,配以许多古代舞蹈,载歌载舞,很是优美。因为唱得慢,一个字分成几个音节,文句又深奥,一般人民不易了解,这是缺点,所以到清季也衰落了。但它对皮簧戏影响很大。
  北曲系统的叫杂剧,又称为元人杂剧。它产生在十三世纪中叶的元代,比南戏要晚一百三十年左右,产生的地点是元代都会大都(今北京),那时的大都是商业、手工业的中心。杂剧的产生适应了城市人民的需要,当时又有很多民间职业文人写了不少优秀作品,更促进了杂剧的发展。
  元杂剧规律很严格,其一是一本四折,约等于现代话剧的四幕。其次是每一本戏只有一个脚色可唱,由正末或正旦一人演唱,每一折一套曲子。唱的全是北曲,节奏很快,很清楚,用琵琶、筝等伴奏。由于形式比较死板,到了明代南曲兴盛以后,这种规律严格的杂剧就被舞台淘汰了。
  我们从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一名《宋元戏曲考》,收入《王国维戏曲论文集》中)、日本人青木正儿的《中国近世戏曲史》、周贻白的《中国戏剧史长编》等书中可以详细地看到中国戏曲发展的历史。
  南戏、北杂剧,明清传奇都有不少著名的传世作品。南戏,如高明的《琵琶记》等。北杂剧有王实甫的《西厢记》、《关汉卿戏曲集》(其中《窦娥冤》最著名)、《元人杂剧选》。明清传奇有《汤显祖集》(其中收有《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李玉的《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其中有两种收入冯梦龙的《墨憨斋定本传奇》,已作了修改),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
  

三、中国戏曲如何发展为现在的形式


  清代的地方戏极大多数是“板腔体”,其中最主要的是皮簧戏。因为皮簧戏原是从地方戏逐渐发展来的,现在地方戏与皮簧戏有血缘关系,这关系是兄弟关系,两者是互相溶合的。清代的地方戏,腔调很复杂,归纳起来大致有二类。
  (1)南方的——包括弋阳腔(清初很盛行)、吹腔(可能是二簧的前身)、四平调、二簧。
  (2)北方的——梆子(又叫“乱弹”,流行于陕西、山西、河北)、西皮(襄阳腔)。另外还有柳子戏,包括滩簧和花鼓戏;还有闽、广等地的古戏。
  京剧就是从南北曲调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如南方的二簧、北方的西皮。
  对于二簧的起源有三种说法:一说起源于安徽,微调是用双笛伴奏的,因为两根笛子共有两个簧,所以叫二簧;另一说起源于江西的宜黄腔;又一说起源于湖北的黄冈、黄陂两县,所以不称二簧,而称二黄。
  西皮起源于甘肃腔、襄阳腔。
  皮簧戏(即京剧)的形成经过三个阶段:
  (1)在清初的一百二十年中(1644—1766年),弋阳腔和昆腔并立。由于昆腔难听懂,结果昆腔衰落。
  (2)梆子腔与二簧争雄,结果二者混合,占了领导地位,逐渐取代昆腔和弋阳腔。变化的关键有两次:一次是以著名的秦腔演员魏长生为代表。当时秦腔风靡一时,使从弋阳腔蜕变来的京腔减色。大的变化是第二次,在著名徽腔演员高朗亭进京之后,促成梆子和京腔(弋阳腔与北京语音及土戏声调相结合后称京腔)混合。
  (3)1824年汉调的二黄腔、湖北梆子、西皮(也可能还有其它成分),在北京和其它腔调混合(也就是西皮和二簧大混合),又吸收了其它秦腔,形成了早期的皮簧戏,又由于其中吸收了一部分昆腔,故现在京剧仍有一些昆腔的剧目和曲调。整个京剧形成的历史到如今还不过150年。
  总结九百年戏曲发展史,虽然头绪纷纭,但脉络还是分明的。由南北曲系统进展到地方戏系统。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人民群众(包括古代的演员)创造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