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常生活中经常被误用的词

 千骞 2010-04-21
   
    1、罪不容诛。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 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出处】:《汉书·游侠传序》:“况于郭解之伦,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其罪已不容诛矣。”
    2、一言九鼎。 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有份量,能起很大作用。经常被误用来表示守信用。
    【出处】:司马迁《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
    3、贻笑大方。贻:遗留;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内行人笑话。常被误用为让所有人笑话。
    【出处】:《庄子·秋水》:“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经常被误用来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出处】:唐·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5、无度不丈夫。原意指大丈夫应该有风度,常被误用为“无毒不丈夫”。   
    原来,这句来自民间的谚语本来应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在这副对联式的谚语里,“度”为仄声字,犯了孤平,念着别扭,很容易读为平声字“毒”,后来便成了“无毒不丈夫”。
    6、以德抱怨。
    【出处】:《论语·宪问》, 原句:“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本意大概是孔子的一个弟子问他说:老师,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说了,你以德抱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抱怨”,也就是说孔子主张“以牙还牙”。
    常被误解为别人来欺负你,你反而应该对他更好,要用你的爱心去感化他,用你的胸怀去感动他。
    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出处】:《庄子·养生主》,原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本意为我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我面对的知识是无限的,要我以本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那种无限的东西,我才不会那样傻了。
    常被误用为以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知识。
    8、相濡以沫.    
    【出处】:《庄子·大宗师》,原句:“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本意是有一天,一眼泉水干了,两条小鱼被困在了一个小水洼,为了生存下去,它们彼此从嘴中吐出泡泡,用自己的湿气来湿润对方的身体,互相扶持,互相依赖。庄子认为,与其在死亡边缘才这样互相扶持,还不如大家找到一条水路,开开心心地回到广阔的江河湖海,回到各自的天地,彼此相忘,自由自在。   常被误用为形容美好的爱情和婚姻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