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饭的制作 黑色糯米饭的制作 1.将枫叶采摘回后,先凉干叶面 2.用打粉机碾成粉碎 3.粉碎后的枫叶一般留至次日,用适量水浸泡搓洗2小时后去渣取汁备用,用冷水浸透糯米去水备用.取原汁用温火加热至水温50-60℃(不能过于高温,更不能煮沸),再把浸透的糯米加入原汁浸泡15-20分钟,若糯米着色不佳再用上述方法重复一遍即成. 4.已染好的黑色糯米饭 赤豆糯米饭(古典风味) 我国有些地方在旧历十月初一有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名为“吃红饭”。在日本,赤豆糯米饭称为赤豆饭,是办喜事和祝贺生日时的必备饭。在生日那天全家人都要吃“赤豆饭”,以祝贺长寿。 主要原料:糯米,赤小豆各适量。 制作方法:将赤小豆放入沸水锅内(赤小豆与水的比约为1:5。煮至八成熟时捞出。另将糯米淘净后,用煮过赤小豆的汤浸泡一夜,第二天,把糯米和赤小豆搅拌均匀后,上笼屉蒸大约40分钟,即可食用。 风味特点:赤小豆(又称红小豆)属于豆科。据《本草纲目》记载:“赤小豆逐津液,利小便,消水通气而健脾胃。”赤豆糯米饭,饭色红润,具有赤豆香气,营养丰富,有增食欲、强身体之功效。 猪油夹沙八宝饭 主要原料:糯米500克,蜜枣片、桂圆肉片、红绿瓜丝条、糖莲心(半片)、青梅片各10克,小金桔、板油丁各25克,瓜子仁5克,白糖豆沙各150克,猪油50克。 制作方法:(1)将糯米放在容器中,加冷水浸2~3小时,捞出,放入笼屉中(下面垫纱布)摊平,盖严,用旺火蒸20分钟左右(饭熟)出笼。 (2)米饭倒入瓷盆中,加白糖、猪油拌匀。 (3)大碗一只,涂上熟猪油(防粘),摆上桂圆肉,蜜枣、红绿瓜、瓜子仁、糖莲心及青梅片,呈各种鲜艳美观的图样;然后撬起一部份糯米饭摊开,摊成碗形,中间放入猪油豆沙(拌油丁)摊开;再撬起糯米饭盖牢、贴光,上屉用旺火蒸透;蒸至油、糖、饭融合在一起后出笼;第二天再上笼蒸透;经过三次复蒸,饭呈红色时覆在盘中,拿掉扣碗即可食用。 风味特点:图形美观,软粘适口甜而不厌,油而不腻。如浇上用桔子粉(或鲜桔皮丁)加糖、适量水、少量淀粉和香精熬成的桔黄色的稠汁,则更加酸甜可口。 猪油夹沙八宝饭(宫廷风味) 八宝饭是一种甜食,源于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地区。从元朝开始盛行于全国各地。八宝饭的制作方法很多,如荆州“散会八宝饭”,北京“果脯八宝饭”,苏州“百果八宝饭”等等。这里介绍的“猪油夹沙八宝饭”曾被列入清宫廷的膳单,相传为慈禧太后喜欢的膳食之一。 主要原料:糯米500克,蜜枣片、桂圆肉片、红绿瓜丝条、糖莲心(半片)、青梅片各10克,小金桔、板油丁各25克,瓜子仁5克,白糖豆沙各150克,猪油50克。 制作方法:(1)将糯米放在容器中,加冷水浸2~3小时,捞出,放入笼屉中(下面垫纱布)摊平,盖严,用旺火蒸20分钟左右(饭熟)出笼。 (2)米饭倒入瓷盆中,加白糖、猪油拌匀。 (3)大碗一只,涂上熟猪油(防粘),摆上桂圆肉,蜜枣、红绿瓜、瓜子仁、糖莲心及青梅片,呈各种鲜艳美观的图样;然后撬起一部份糯米饭摊开,摊成碗形,中间放入猪油豆沙(拌油丁)摊开;再撬起糯米饭盖牢、贴光,上屉用旺火蒸透;蒸至油、糖、饭融合在一起后出笼;第二天再上笼蒸透;经过三次复蒸,饭呈红色时覆在盘中,拿掉扣碗即可食用。 风味特点:图形美观,软粘适口甜而不厌,油而不腻。如浇上用桔子粉(或鲜桔皮丁)加糖、适量水、少量淀粉和香精熬成的桔黄色的稠汁,则更加酸甜可口。 糯米饭用什么方法可以让它分散点,口感好 泡一个晚上 蒸的时候底下垫纱布,糯米厚度在半截手指为最佳 准备入笼蒸的时候用筷子在糯米上插洞洞 蒸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好时间,一般说30~~40分钟就好出笼了 出笼后直接拌好,猪油拌最香 要吃甜或咸就自己掌握配料了 花米饭(苗族风味) 贵州苗族同胞喜吃“花米饭”。逢年过节,婚礼喜庆,小孩满月都要蒸“花米饭”招待客人。 主要原料:普通糯米适量,黑糯米少量。 制作方法:将普通糯米与黑糯米混合蒸成“糯米饭”(制作方法与一般糯米饭相同)。 风味特点:由于黑白糯米相混合,所以米饭的颜色有黑紫、淡红、白色等。“花米饭”不仅颜色好看,而且食味可口,又粘又香,并有滋补作用。 黑糯米是贵州省的特产,表面为黑紫色,略有光泽,糯性强。常食黑糯米能补血益气,补脑健胃,使肌肤细嫩,体质增强,是一种滋补佳品。贵州省山区不少人把黑糯米当作滋补中药,据说还可以外用接骨生肌。 炒糯米饭: 生糯米 8两
电饭锅煮的糯米饭: 将糯米用冷水浸泡8小时左右,用电饭煲煮,水量以米的表面看不见水,侧过一点儿就见水为适量,15分钟即成。
有一个简单方法,把糯米加上水上火煮开,就和平时煮饭一样,水开后煮一分钟左右把米捞出,放到你要蒸饭的容器里,不用加水,直接上火蒸熟,一般蒸20分钟就行了,如果量多就多蒸一些时间。如果要用果脯蜜饯作造型,就先在容器里抹上猪油,然后将蜜饯摆好型,再把煮好的糯米铺上,上锅蒸熟就行了。我妈妈就是这样做糯米饭的,方便又好吃。
腊肉腊肠糯米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