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造命运的样板

 大雁飞写作文章 2010-05-01

袁了凡先生--改造命运的样板,求富贵得富贵,求子得子,唯一的方法是做每一件事情都要利益他人,不能损害他人。也就是勇猛并且持久积德行善。
  了凡先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35岁开始改,得的果报都很殊胜。
  袁了凡在童年时代就死了父亲,因此,袁了凡的母亲叫袁了凡放弃求取功名的学业,去学习医学,学成后可以维持生活,还可以济世利人。母亲还说:“能学成一种技术,就能在社会上得到一定的地位。这是你父亲生前很久就有的心愿啊!”
  后来有一天,袁了凡在慈云寺遇着一位老人,相貌非凡,留着长须,潇洒出尘。袁了凡恭敬地向他作礼。他对袁了凡说:“你是官场中人,明年就要中秀才了,为什么不读书呢?”袁了凡把情况告诉了他,并问他姓什么,是哪里人。他回答袁了凡说:“我姓孔,云南人,得到邵康节的《皇极数》正传。这数应该传授给你。”于是袁了凡引他回家,把这详情告诉了母亲。母亲说:“你要好好招待他。”这位老人用《皇极数》为袁了凡推算,对袁了凡过去的遭遇,就是连很小的事,也都推算出来了。
  这就激发了袁了凡读书的志愿。于是就和表兄沈称商量。他说:“有位郁海谷先生在沈友夫家开办私垫,送你去寄学是很方便的。”这样,袁了凡就去私垫读书,拜郁为师。
  先生给袁了凡推算:县考童生第十四名,府考第七十一名,提学考第九名。等到第二年去考试,三处的名次完全相符。
  先生再给袁了凡卜终身吉凶,说某年考第几名,某年当廪生,某年当贡生,贡后某年当选为四川的县长,在任三年半就应该告退回乡,在五十三岁八月十四巳丑时,寿终在家里,可惜没有儿子。袁了凡把他的话,详细地记录下来。
  从此以后,凡遇着考试,名次先后,都不出先生所算定的。最奇怪的是算袁了凡食廪米九十一石五斗当出贡。可是食米到了七十余石的时候,屠宗师就批准袁了凡补贡。补了贡生,是廪生已经出了缺,把廪米折为现金发了,所以廪米就停了。袁了凡有些怀疑,认为这数不准了。后来不久,就被代行职权的杨公所驳斥,不准袁了凡补贡生,于是又食廪米了。直至丁卯年,殷秋溟宗师看到袁了凡场里的备卷,叹息着说:“这五篇文章就是五篇奏议啊!怎么可使学识渊博的读书人终老在寒窗之下呢?”他就吩咐县官写申请的公文,批准补贡。这时廪米又停发了。袁了凡把所有领到的廪米加起来,正好是九十一石五斗啊!
  袁了凡因此更加相信人生的一切遭遇,都是由命注定的。而思想也就很安定,不作妄想追求名利了。出贡以后,到了北京,留京一年,一天到晚总是静坐,并不看书,己巳年南归,进南京国子监(大学)。在进校以前,袁了凡先去访问在栖霞山的云谷禅师,和他对坐三昼夜。禅师问袁了凡:“凡夫所以不得成为圣人,只因为妄想缠绕,你坐了三天,不见你起了一个妄想,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袁了凡答道:“我被先生算定,荣辱死生都有定数,即使要妄想,也是没有用处的。”禅师笑着说:“我以为你是豪杰,原来是个凡夫哩。”袁了凡问他:“这是什么意思?”他说:“人们不能达到无心的境界,就要被定数所束缚。那里会没有数呢?但是普通平凡的人是有数的。大善的人,数就拘不了他;大恶的人,数也是拘他不定的。你二十年来被他算定,不曾转动一毫,岂不是凡夫吗?”袁了凡就问他:“那么,这个数能逃得了吗?”他说:“诗书里所说的,这命是自己所造作的,福报也是自己求取得来的,确是很明显的教训。”佛教经典里说:“求功名的就得功名,求富贵的就是富贵,求男女就得男女。求长寿的就得长寿。要知道,妄语乃是释迦佛的大戒,诸佛和菩萨是不会拿虚妄的假话来欺骗人的。”
  袁了凡再问他:“孟子说过:求则得之。”这是一切都可以由袁了凡求得的。但袁了凡以为道德和仁义是可以努力去求取的,那功名富贵,怎么能够求得来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