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互惠和信仰 - boyjerry的个人空间 - 19楼空间

 sanmin 2010-05-03

互惠和信仰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10-20 11:21:03 / 个人分类:心情

周末的报纸上有一版杨澜的专访,我仔细阅读了这篇访问,有一些观点于我心有戚戚焉。
记者:除了传媒人这个角色,经商是不是同样也能获得满足感?
#O0KM%SB&N!@ X0杨澜:实际上经商给我的教育最大。大家可能觉得经商是追求商业利益,但我恰恰觉得,只有经商了你才知道,你必须做到双赢,这个生意才能谈得成功,所以你必须在长远上考虑合作伙伴的利益。只有考虑到别人的利益,才可能建立长期的合作。正是经商教会我,一定要关注别人。我现在每做一个商业项目,如果对方没有利益我会忐忑不安,不仅仅是良心不安,而是觉得这件事情做不长了。回到社会本身,你没有关注到那些弱势群体,你自己的满足和快乐是不是真的有这么大?所以我最初开窍,是从商业开始,这挺有意思的。
 
记者:你有信仰吗?
0Ev,ck"_ jw@x0杨澜:我有信仰。信仰我觉得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宗教层面的信仰,一个是你所相信的理念和信念。这两个层面我都有。我最近采访了七位国际政要,其中采访李光耀(新加坡前总理)的时候谈到信仰问题,他亲眼见证了亚洲四小龙经济崛起的过程,当人均!"GDP达到两三万美金,社会就出现巨大的价值真空,那个时候就会产生对于价值和信仰的巨大需求。李光耀就提到,上世纪90年代在日本、韩国出现大量的宗教团体,宗教信仰的人数急剧扩张。其实在中国慢慢会进入这样一个阶段。我理解你的这个问题,其实最好的稳定焦虑的途径,就是有所信仰。
 
这两个问题我曾经仔细思考过,杨澜的回答解除了我的疑惑 ,她的人生经历比我丰富多彩,认知的境界也应当更高一些。互惠的原则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是通用的。小时候家里人总是对我们说,要大方一点,这话的意思是要使别人有好处,别人才乐于和你交往。这种好处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财散人聚”大约讲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钱,很重要,因为大多数人都缺钱,市场经济的社会中,人和人的关系很多时候体现在金钱关系上。当钱多到一定程度,不影响自己的判断时,人就需要依靠信仰来支持自己。昨天报纸上登杭州人均GDP是一万美元,但信仰危机已经显现,人们需要宗教或是一个切实的目标支持自己活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