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股神林园炒股秘籍:从8000到20亿(二)

 金戈铁马秋风 2010-05-04

二、林园关于确定性投资的理念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公司的盈利一定要确定
    2006年以来国内A股市场持续走牛,到2007年开户入市的热情空前高涨。据统计,2007年前10天,中国股市新增客户数达到129.1677万户,平均每天开户数达12.9168万户,创下近乎疯狂的纪录。1月23日的数据显示,中国A股、B股以及基金的开户人数达到8093.41万户。股民数量首度超越美国。而来自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数据显示,农历新年后,开市第一天2007年2月26日,A股开户数超过11万,相比年前最后一天2月16日的4.08万户,增长了171%。2月27日,A股开户数创2006年以来单日开户数纪录,达13.1万户。
    然而,福祸相倚。就在当日,中国股市上演了一场遍野哀鸿、惨惨戚戚的惊世大戏。
    2月27日,上证综合指数大跌8.84%,深圳成分指数大跌9.29%,双双创出10年来最大的单日跌幅,800多只股票被摁在了跌停板上。“黑色星期二”由此诞生。
    目睹着已经10年没有看到的A股暴跌惨景,所有中国股民茫然无措,“牛皮”的股评家哑语失声。不过,大家都明白一个事实,“2·27”暴跌的幅度无论放在任何国家的金融市场历史中都属十分罕见,9%的整体下跌深度即便在成熟市场中也一定被判定为股市灾难,何况A股还有涨跌幅的限制。
    这种情况让人不禁联想起一则小故事:
    从前,有两个朋友结伴沿着百老汇街赶往证券交易所,在快要到华尔街的地方,其中一人问他的朋友:“老兄,你对市场有什么看法?”
    朋友耸耸肩,用手指着特里尼提教堂墓地,说道:“这令我想起那里。”
    这人很疑惑,说道:“难道你是说市场如此安静?”
    “哦,不是,我的意思是,市场就像墓地,里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却终究要进来。”
    这个故事恰好是当下中国股市的写照,无数人蜂拥而至,甚至很多疯狂的投机者已经把自家的房子典当或出售,换了钱去购买基金或直接炒股。但其实这里面绝大多数人甚至不知道股票是什么东西,只是看到周围的人赚了钱,于是也一起进来。
    林园认为,这就是中国超过8000万的股民赚钱的少、赔钱的多的根本原因。不仅仅是刚入市的新股民,甚至一些在股市里泡了多年的老股民,对于他们为什么要做股票、股市的魅力到底在哪里也还不清楚,整天都在追涨杀跌,寻找黑马,结果累得半死,却只弄得伤痕累累,甚至血本无归。
    林园认为,炒股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它不同于做一般实业,理论上讲它可以做到无限大,不受行业瓶颈的限制。投资者只要抓住行业的快速增长周期,选择其中的龙头公司,买入并持有,等行业增长后卖出,再选择其他高速增长的行业重新介入,这样就相当于在跨行业做实业。由于证券市场有非常好的兑现性,这样的跨行业操作才能实现,这是做实业投资所不能实现的。
    而进行这样的操作,就要求投资者必须将投资的确定性放在首位。如果你的投资是不能够确定的,那就等于是在赌博,这也意味着你没能充分利用好证券市场,实现资产的复合式增长。因此,确立“只有把确定性放在首位,才能实现复合式增长”的思维方式,比在某一次投资中获得巨额的回报,或者抓住一匹大黑马重要得多。
    证券市场对于每一个投资者来说,都是需要时间积累来实现财富的几何式增长,所以在证券市场中,年龄对每一个投资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你30岁拥有100万元,和35岁拥有100万元,在其他实业投资方面可能区别不是很大,但在证券市场上的差别却是相当大的。因为,在证券市场中,你的钱就是你的赚钱机器,如果你的资产每年都能够实现快速增长,那么你的钱就会越滚越多。中国人讲四十不惑,40岁以前对股民来说都是学习阶段。
    事实上,在炒股者中,我们也没有见过年纪轻轻就成为大富豪的。巴菲特30岁时只有100万美元,37岁时成为千万富翁,49岁时才成为亿万富翁。只要你不犯错,那么在股市上是可以赚大钱的,不犯错是股市赚钱的关键,这就要求他们的投资首先要考虑确定性。
    做一个投资是不是一定盈利?如果你有把握做到卖出的每一只股票都比买价高,日积月累,年复一年,一贯如此,那么,你离获得巨额财富就不远了。
    那么如何才能把握投资的确定性呢?
    归根结底,就是做自己能够把握的事,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你对哪一个行业比较熟悉,能够把握哪些企业的走势,你就去买进它的股票,对于那些不熟悉的、不能准确判断其未来走势的企业股票一定不要买进。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公司经营的确定性最重要。所以,投资者一定不能投资盈利没有确定性的公司。另外,投资者买入股票当时的股价是否能让他们盈利,也是投资者决定是否买进需考虑的重要因素。即便是盈利确定的公司,若股价没有上涨空间,也不能投资。

三、确定性最高的三类企业(1)

 

    根据巴菲特的说法,经济市场是由一小群有特许权的团体,和大部分无特许权的商品企业团体所组成。后者,其中的大多数是不值得投资的。他将小部分拥有特许权的团体,定义成是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企业,而这些商品和服务是:
    1.有消费需求的
    2.无近似替代性产品
    3.不属于法律约束范围
    因为具有这些特色,使得有特许权的经销商可以持续提高其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而不用害怕会失去市场占有率或销售量。
    一般情形是,有特许权的经销商甚至在供过于求、以及产能未完全利用的情况下,也能提高商品的价格。像这样的价格变动能力是此类经销商重要的特征之一。这使得它们获得较高的资本投资报酬率。另一个重要的特征是,有特许权的经销商拥有大量的经济商誉,这使得它们有较高的耐力去承受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影响。
    反观这些无特许权的商品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多半大同小异,竞争者彼此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别。几年以前,基本物资包括石油、天然气、化学药品、小麦、钢、木材和桔子汁等等。到了今天,电脑、汽车、航空公司、银行业和保险都已经变成日常必备的产品。尽管有庞大的广告预算,要有效地区别产品的差异仍极为困难。
    一般来说,商品企业的报酬率都不高,而且“最有可能是获利不易的企业”。既然产品基本上没有什么不同,他们只能在价格上互相较量,拼命地把产品的价格压低,甚至比成本高不了多少。除此之外,也只有在商品供应紧缩的时候能够赚钱。巴菲特指出,决定商品性企业长期获利能力的关键,是供应紧缩年数和供应充足年数的比值。然而,这个比值通常都很小。
    大多数拥有特许权的经销商,也都拥有经济上的优势。一个主要的优势是,它们拥有随时抬高价格,以及在投资资本上赚取高额利润的能力;另一个优势是,他们能够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生存。巴菲特认为,最好的情况莫过于犯了错还能够获得高额报酬。他说:“特许权经销商能够容忍经营不善的失误。不当的管理能减少特许权经销商的获利能力,但不至于造成致命的伤害。”
    特许权经销商最大的弱势是,它们的价值不会永远不变。它们的成功不可避免地会吸引其他业者进入市场,竞争将会跟着发生,替代性的产品跟着出现,各个厂家的商品之间的差异性也就愈来愈小。在这段竞争期间,经销商将逐渐地退化成巴菲特所说的“弱势特许权经销商”,然后进一步成为“强势的一般企业”。最后,曾经拥有无限潜力的特许权经销商,会萎缩成为一般性的商品企业。
    当这样的情形发生的时候,良好的经营管理能力的价值和重要性将大为提升。特许权经销商可以在不当的经营管理下生存,一般的商品性企业却不能。正因为如此,巴菲特投资的大部分企业具有特许经营权,特许经营权是巴菲特投资理论的核心,特别是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持有具成长性的特许经营企业股票是持续稳定获得高额收益的最佳途径。
    在同等条件下,与一般企业相比,拥有特许经营权的企业无疑其未来的盈利性更加确定。因此,林园在挑选确定性高的公司时,首选就是垄断行业。
    1.垄断行业
    垄断就是指一个或几个厂商利用其在市场上对某一产品具有排他性的控制权,通过制定垄断价格来获得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率的超额利润(或称为垄断利润),通过设置行业壁垒,阻止资源在某行业的进出,从而限制了某行业本应出现的自由竞争。在实践上,根据垄断的成因,可将垄断的市场结构分成三种类型:一是自然垄断性市场,即由于技术和自然因素,某一行业只有一个或几个经营者独占或分享该行业的有限资源而导致的市场垄断。二是经济垄断性市场,即一个或几个经营者,通过竞争、联合、兼并、购买形成了规模经济优势,控制了该行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所形成的市场垄断。三是行政垄断性市场,即政府及所属部门运用行政权力,以垄断经营、特许经营权等方式构造行业壁垒,使某一行业只有一个或几个经营者独占或分享该行业的资源和提供产品而形成的市场垄断。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垄断行业由于具有较高的行业壁垒,使得一般性企业很难进入,因此,这类企业能持续不断地获得大大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垄断利润,尤其是行政垄断性行业,其未来的收益稳定而且确定,如高速公路、机场等。对于高速公路这类企业,需要了解其目前的车流量(高速公路每月都公布)以及离高速公路满负荷还有多远。据此,就可以计算出此高速公路的未来增长潜力。现在的车流量越大,则未来的增长空间越小。另外,投资者可以实地考查一下路面状况,以确定公路的维修成本,以便对其未来的盈利情况有一个更准确的把握。而机场是靠飞机起降飞来实现利润的。对上海机场的调研,林园主要看其起降次,以及未来上海机场的功能定位。如在调研中,他了解到上海机场想要打造国际客运及货运的亚洲乃至是世界的中转中心,而且初步已经有了成效。未来几年,上海机场仍将向着世界的中转中心这一目标迈进,这一确定的发展方向也就决定了其未来的盈利模式,其前景及走势是确定的。
2.老字号
    这类企业也就是林园常说的“红烧肉”、“粉蒸肉”的故事。“红烧肉”、“粉蒸肉”之所以能够千百年地传承下来而没有消失,自然有它的道理,那就是其品牌值得信赖、产品质量过硬。事实上,真正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产品是很少的,而且,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独有的这些“好东西”会逐步传遍到世界各地,这些品牌企业或者老字号产品是最有机会“全球化”的,市场在逐步扩大,利润也会同步放大,而这些“老字号”由于其产品的“独有性”,其定价能力非常强、产品毛利率都很稳定,因此,买入这些公司的股票风险是相当有限的。如老字号品牌企业“同仁堂”,老字号产品与老字号品牌同时共有的企业如云南白药、贵州茅台、五粮液,老字号产品“马应龙”等等。的确,像同仁堂这样的企业虽然近两年来利润没有增长,但其经营业绩也算“稳定”。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同仁堂”自上市以来其股价经过大幅上涨后,股价也能在相对高位站得住,未出现持续下跌的情况,这也就是说,老字号企业最差的结果也是经营稳定。所以他认为老字号企业是最能产生“大黑马”的摇篮。
    3.龙头企业
    往往能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龙头企业都被市场证明是后劲十足的。
    一个女孩买了一个手机,她说现在的手机价格真便宜,才一千多元一个,林园问她,你一个月赚多少钱,女孩说2000元钱,按照林园的标准,以2000元的月收入水平买价值一千多元的手机似乎太贵了。这一简单的判断后面实际上有一个估值的标准问题。林园认为,投资一个公司就像买一个手机一样,最重要的就是要搞清楚它的价值几何,它到底值多少钱,它到底贵不贵,这就是他投资的依据。但贵与不贵本身并不是绝对的,它是由很多因素来决定的,林园为什么说一千元买一个手机太贵了呢?过去的事实告诉他,那些能通过投资来实现大量工业化生产出来的商品,它的价格最终都是趋降的,他投资时,尽可能回避这类公司。但也有一些企业是例外的,比如,招商银行、中集、江中制药、伊利牛奶、瑞贝卡等,表面上看它们所处的行业及产品并没有什么特别,但它们在市场竞争中能够成为强势企业(市场集中度增加)。为什么这么说呢?它们的优势在哪里?林园在参加招商证券组织的三峡游期间,见到了招商系统的老领导,据他们说,招商银行这样的企业,成立之初就实行市场化运作,没有政府背景,是经过十几年市场竞争出的强势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看好。伊利、江中制药(从校办企业起家)也有类似的成长背景。瑞贝卡为什么能打败韩国企业,成为假发制品行业的老大,瑞贝卡的创始人将其归结为中国人的勤劳、聪明,对于这点林园也深有同感。因此,林园对这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出来的强势企业(市场龙头老大),有无比的热情,他认为,未来的结果可能就是随着消费的升级,这些已经形成品牌的强势企业,会渐渐增加它们的产品毛利率,使它们的利润有超预期的增长,这些企业就像出山老虎一样凶猛。对于这些公司,林园将对它们进行密切的跟踪、调研,适时买入。

四、买入(1)

 

    作为价值投资概念的核心,安全边际在整个价值投资领域中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它的定义非常简单:实质价值或内在价值与价格的顺差,换一种更通俗的说法,安全边际就是价值与价格相比被低估的程度或幅度。
    根据定义,只有当价值被低估的时候才存在安全边际或安全边际为正,当价值与价格相当的时候安全边际为零,而当价值被高估的时候不存在安全边际或安全边际为负。价值投资者只对价值被低估特别是被严重低估的对象感兴趣。安全边际不保证能避免损失,但能保证获利的机会比损失的机会更多。
    与内在价值一样,所谓的安全边际也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比如仅从定义上,我们不能确定实质价值或内在价值与价格的顺差达到什么程度才能说安全边际就是足够,并可以买入股票。
    格雷厄姆和巴菲特这两个大师级的人物之所以都非常强调安全边际原则,之所以都要求一定的安全边际,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影响股票市场价格和公司经营的因素非常庞杂。而相对来说,人的预测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很容易出现预测失误。有了较大的安全边际,即使我们对公司价值的评估有一定误差、市场价格在较长时间内仍低于价值、公司发展受到暂时的挫折,都不会妨碍我们投资资本的安全性以及保证我们取得最低程度的满意报酬率。这就是安全边际原则的精髓所在。
    巴菲特指出:“我们的股票投资策略持续有效的前提是,我们可以用具有吸引力的价格买到有吸引力的股票。对投资人来说,买入一家优秀公司的股票时支付过高的价格,将抵消这家绩优企业未来10年所创造的价值。”这就是说,忽视安全边际,即使买入优秀企业的股票,也会因买价过高而难以盈利。
    确定性是林园选股的重要原则,下面我们来看看他在买入经过挑选的、确定性高的公司股票时,是如何贯彻这一原则的。
    1.合理价格
    首先,林园也认为有些股票的累计升幅已大,买入可能不是最好的时机,但他也不会卖出这些公司的股票,他会坚决“持有”这些公司。因为,这些公司股票上升趋势已经确立,这些公司每年都能创出历史新高,本身就说明他们的盈利水平每年都在创新高,而且据他的跟踪调查,发现这些公司的经营状况并没有变坏的趋势,经营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盈利水平超出他的预期。的确,现阶段是很少有人购买这些“高价股”的,但这并不能改变这些股票的上涨趋势,因为这些股票已被“各路诸侯”一致看好,他们(包括他)是不会卖出这类股票的。事实上,这些股票持有的风险也是有的,有的投资者认为这些股票是“庄股”,林园认为这种说法并没有错。他认为,“庄”就是对这些股票坚决看好的投资群体组成的联合体,而这些联合体又是相互不联系的,只是思想的联合。这种思维方式的“高度一致性”,使得这些股票的流通量高度锁定,导致股价连创新高。在国际市场上,此类公司也有,例如,香港市场的汇丰银行,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林园一直都在看它的走势,过去16年中,其股价每年都在上涨,几乎每年该股票都有创出新高的时候,而它的换手率却非常低,几乎都被一些机构所长线持有。这就是香港市民说的“做什么投资都不如买汇丰银行的股票”,因为汇丰银行每年都能给投资者好的盈利回报,这也是他说的“股价上涨,是企业盈利的体现”。
    不久前,有人问林园对招商银行的估值,他说,从15元/股起,最多能到50元/股,很多人不相信,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林园告诉他们:“股市中的故事,一切都有可能。股票涨起来,涨到你不相信,跌起来也跌到你不相信。”为什么林园说招商银行能到50元/股,几乎没有人相信呢?一个观点就是50元/股,招商银行的市盈率会高得吓人。林园认为,参考标准不一样。今天,大家可能认为招商银行25倍市盈率应为合理,三年后,50倍市盈率大家也能接受了,否则,就没有当年发展银行60元时,很多人还认为发展银行买了就套不住,套住了也是一个“金项链”的说法,而且,招商银行在未来三年中本身盈利的增长,也将支持其股价持续走高。人们不能用今天的标准给三年后企业定价,这个标准是可以变化的。全世界的股市在某一个阶段都是有泡沫的,个股也一样,会在某一阶段产生估值偏高(泡沫),好的公司会随着公司业绩的增长,过一段时间就会使其股价重新回到合理或者低估的水平,这时股价又会重新上涨。这些公司的投资者无非损失的是时间成本,若公司本质不好,不能持续盈利,泡沫就会破灭,当然,股价持续下跌也就成为必然。
    林园对招商银行估值能达到50元/股的说法,也有为他自己“打气”的成分,因为招商银行是他的重仓股,他当然会坚决“看好”。树立“信心”对他自己本身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人对自己做的事没有信心,那就是在“赌博”。他的做法是:若股票上升趋势一旦形成(股价不断创出新高,如今天的招商银行),那就要不轻易言顶。他就会给自己定下纪律,那就是“坚决持有”,对中途的涨涨跌跌,不用去理它,毕竟高低都是“相对的”,总是有人会觉得涨多了,就会下跌,老想着卖出股票,这时就可能犯历史性的错误,后面会迎来真正的上涨。当然,也有可能股价会出现下跌,这时就要考验人们的承受力了。林园认为以“平常心”去对待这种波动就可以了。如果是低位买入招商银行,那么即使跌到买入价又怎么样呢,所谓的“高抛低吸”在林园看来,实际上是做不到的,甚至是无法操作的,即使十次操作九次都是对的,只要有一次错误,投资者的损失都是巨大的。对于目前持有招商银行,林园认为,要做“乌龟”,“猫着”不动,“拿着”,“贪到底”。他坚信招商银行高了还有高,最终涨到大家都不敢相信,而且要成为大家的“观赏股”。这就是好企业的魅力。
在过去的股市人生中,林园操作的每只股票都是赚钱的,事实上,他买入每一个组合,都是事前想好的,没有发生过“意外”,他坚信今后也不会有意外,因为他在买入前,首先考虑的是“最坏的结果”而不是“赚多少”。赚不赚并不重要,即使不能赚钱,“活着”最重要。
    另外,林园有他自己一个不用思考的估值标准,这个估值标准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并成为一种“条件反射”。这里讲一个他亲身经历的小故事。2006年10月,他去江中制药考察,到黄山已是晚上六点钟,一行人来到一家饭馆,坐下看过菜牌后,林园问服务员:“你们的菜怎么这么贵?”服务员说:“黄山都是这么贵的菜,它是旅游城市。”林园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吃了,“走人”。到第二家餐厅,这家餐厅的菜价只有前一家的三分之一。当他面对第一个餐厅的服务员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他不能受服务员的引导,改变自己的想法。你也许觉得,按照林园的身价,这种做法很可笑,但林园改变不了他自己,因为这种严格的估值标准已在林园身上形成了一种习惯,难以改变。可以说,林园做每一件事,都是经过反复考虑的。林园调侃自己是一个“老油条”,但你欣赏林园的投资,简直就是一种“艺术”。
    2.选择行业
    就目前来看,林园非常看好如下行业:银行(招商银行),汽车制造(宇通客车)、一次性消费品(茅台、五粮液、伊利、云南白药)、旅游(黄山旅游、丽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海机场,中原高速)。以上行业(公司)都是具有业绩平稳增长的知名品牌企业,或者是在国际市场上产品具有非常高的性价比、在全球化进程中有极强竞争力的公司,他们的市场不限于国内。
    在这里特别要分析一下,林园为什么看好汽车制造业。他认为,汽车将成为继购房热之后,中国人的另一个消费热点。随着全国高速公路网建成,客车的需求量也会持续增长,就目前情况而言,轿车制造商的竞争力他还看不到,但客车制造商的竞争力已经开始显现。他2005年去过宇通客车这个企业,对这家企业的印象非常深刻,由于客车生产是以人工为主,而中国劳动力价格低,这正好是中国的强项。宇通客车的国外竞争对手都不再大量生产汽车,而国际市场的需求将主要由中国企业生产的客车满足。林园去宇通客车考察时,正好看到准备出口中东某国的大批宇通客车,像宇通这样的客车生产企业正好遇到国内国外客车需求双重增长的动力,未来三年,企业的盈利增长将是看得到的。类似的企业还有新兴铸管,这家企业生产的铸管出口到美国,比当地产品的价格要低25%以上,要知道该企业的产品质量评比仅次于日本久保田,全球排名老二。
    3.选龙头
    选好行业后,他会选择该行业中的龙头企业。有龙头,他是不会选择第二的。选好后,他首先会少量买入,然后跟踪企业的经营状况(一般是三年)。对其主要竞争对手进行研究、跟踪。企业盈利若能持续增长,股价估值也会合理,他就开始大量买入、持有。对买入的公司进行每日营销状况的跟踪,最主要的是对投资的公司的分红政策进行追踪,他甚至会提要求希望公司能够多分红,他认为不管是送股还是分现金,必须要送而且得多送,这样才可刺激股价的上涨。
    林园的选股标准是——有老大就不选老二。他手中拿的都是全中国最优质的上市公司,最能赚钱的上市公司,这样他才能不理大盘的波动。他认为这些公司每天都在不停地为他赚钱,这样他就可以睡大觉了。而他持有的这些公司,是不受其他因素影响的上市公司,他们都是未来三年盈利确定性高的公司。

五、持有

 

    买入就是为了持有,如果轻易清仓,还买它干什么,如果清仓,什么复合增长就都成了空话。常常在股市中听到一种声音,“真后悔当初没有买”。的确,股票如果没有进入你的账户,那它的增长永远是持有人的盛宴,而与你无关。为了保持流动性,机构总会用股价的波动去吓唬投资者,明明你研究透彻的股票,各种分析都支持你的买入理由,但股价就是被向下打压,甚至出现跌停的现象,投资者不但被吓得远远的,还把手中的筹码送给机构。所以,持有很重要,这是你开始财富增长的重要前提。为了不被那些无用的信息干扰,巴菲特把自己的办公场所设在远离华尔街的地方。巴菲特曾经说过,他对华尔街那群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士的种种非理性行为感到不解。也许是人在市场,身不由己。所以他最后离开了纽约,躲到美国中西部一个小镇里去了。由此,他远离了市场,也因此,他战胜了市场。
    买入后持有对每个投资者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但是,投资者每天看着股价的阳线和阴线,判断着支撑和压力线,时刻害怕股票破位下跌,晚上睡觉都睡不踏实。巴菲特的办公室里没有股票行情终端机,巴菲特认为,如果你打算拥有一家杰出企业的股份并长期投资,但又每一天去注意股市的变动,这显然不合逻辑。当你忽略市场的变化时,将会惊讶地发现,你的投资组合反而变得更有价值。“在我们买了股票之后,即使股市休市,我们也不会有任何困扰”。
    当买入的公司被多数投资者一致看好时,其股价上涨的趋势就已经形成,这时股价会持续上涨,虽然在股价上涨过程中会有下跌,但这只是上升过程中的调整。这时很多投资者都会选择卖出手中的股票,其实,这是投资误区,“黑马”也因此和他们无缘了,这就是林园说的“他在痛苦中赚钱”。这时他会坚决“持有”这些上涨趋势已经形成的股票“贪到底”。只要公司盈利状况不发生变化,一般情况下他是不会选择卖出股票的。

六、卖出

 

    企业盈利能力是企业好坏的“试金石”,是任何外因都不能改变的。林园认为,股价的涨跌最终都是企业挣钱能力的体现。股票市场股价短期波动是供求关系的体现,若没有人买,股价必然下跌,跌到有人买为止。股价实际上就是能卖出的价格。林园即使要卖出手中的股票,也要在股市中选择合适的时机卖出。他不会选择在成交“清淡”时卖出手中的股票,他要观察市场上有没有人“接受”,有没有人买进。他会采取“你不买,我也不卖”的投资方法。他看着你,你要想买,他才卖出。这并不意味着他卖出了,股价就会下跌,若是这样,一开始他就不会选择这样的股票。多数情况是:他卖出后,股价还会继续上涨,这才是好公司。要知道,真正的好公司,其股价是不会因为谁买谁卖来决定的,而由其自身的规律决定。如中国银行发行上市,很多人认为银行股的扩容会导致现有上市银行股下跌,但他认为这不会影响上市银行股的表现。如招商银行,它经营得好好的,中行上市并不能影响招商银行的盈利能力,可以说与招商银行的经营无关,它怎么能够影响招商银行的最终股价呢?他认为招商银行就是银行股中盈利能力最好的公司。
    林园在三种情况下卖出他持有的股票:
    ①公司经营出现困难,毛利率持续下降;
    ②发现性价比更好的公司;
    ③做资产配置,需要同比例下调所持股票比例,以抵御市场风险。
    总之,他卖出股票时机是非常灵活的,这就是“投机”。

一、风险

 

    林园炒股秘籍二:无风险套利
    作为证券投资,投资工具不只有股票一种,如果投资者能掌握其他的投资工具,也能实现无风险套利。权证、可转债都是林园用来无风险套利的重要工具。
    风险——任何一位投资者都要面对的强敌。
    进入资本市场之时,投资者就开始面对各种风险。所谓风险,是指遭受损失或损害的可能性。就证券投资而言,风险就是投资者的收益和本金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从风险的定义来看,证券投资风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投资者的收益和本金的可能性损失;另一种是投资者的收益和本金的购买力的可能性损失。
    在多种情况下,投资者的收益和本金都有可能遭受损失。对于股票持有者来说,发行公司因经营管理不善而出现亏损时,或者没有取得预期的投资效果时,持有该公司股票的投资者,其分派收益就会减少,有时甚至无利润可分,投资者根本就得不到任何股息。另外一种情况是,投资者在购买了某一公司的股票以后,由于某种政治的或经济的因素影响,大多数投资者对该公司的未来前景持悲观态度,此时,因大批量的抛售,该公司的股票价格直线下跌,投资者也不得不在低价位上脱手。这样,投资者高价买进、低价卖出,本金因此遭受损失。对于债券投资者来说,债券发行者在出售债券时已确定了债券的利息,并承诺到期还本付息,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债券发行者都能按规定的程序履行债务。一旦债务发行者陷入财务困境,或者经营不善,而不能按规定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甚至完全丧失清偿能力时,投资者的收益和本金就必然会遭受损失。
    投资者的收益和本金的购买力损失,主要来自于通货膨胀。在物价大幅度上涨、出现通货膨胀时,尽管投资者的名义收益和本金不变,或者有所上升,但是只要收益的增长幅度小于物价的上升幅度,投资者的收益和本金的购买力就会下降,通货膨胀侵蚀了投资者的实际收益。
    从风险产生的根源来看,证券投资风险可以区分为企业风险、货币市场风险、市场价格风险和购买力风险。
    从风险与收益的关系来看,证券投资风险可分为市场风险(MarketRisk,又称系统风险)和非市场风险(Non-marketRisk,又称非系统风险)两种。
    1.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与整个市场波动相联系的风险,它是由影响所有同类证券价格的因素所导致的证券收益的变化。经济、政治、利率、通货膨胀等都是导致市场风险的原因。市场风险包括购买力风险、市场价格风险和货币市场风险等。
    2.非市场风险
    非市场风险是指与整个市场波动无关的风险,它是某一企业或某一个行业特有的那部分风险。例如,管理能力、劳工问题、消费者偏好变化等对于证券收益的影响。非市场风险包括企业风险等。
    3.市场风险与非市场风险比较
    具有较高市场风险的行业,如基础行业、原材料行业等,它们的销售、利润和证券价格与经济活动和证券市场情况相联系。具有较高非市场风险的行业,是生产非耐用消费品的行业,如公用事业、通讯行业和食品行业等。
    由于市场风险与整个市场的波动相联系,因此,无论投资者如何分散投资资金都无法消除和避免这一部分风险;非市场风险与整个市场的波动无关,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分散化来消除这部分风险。不仅如此,市场风险与投资收益呈正比例关系。投资者承担较高的市场风险可以获得与之相适应的、较高的、非市场风险不能得到的收益补偿。
    在西方现代金融资产组合理论中,市场风险和非市场风险的划分方法得到了相当广泛地采用。为了更清楚地识别这两种风险的差异,下表列出了市场风险和非市场风险的定义、特征和包含的风险种类。
    市场风险和非市场风险的比较:

二、规避风险(1)

 

    国际投资大师巴菲特本人出色的风险管理已成为他铸造辉煌投资业绩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1.不要上错了船
    “一匹能数到10的马是杰出的马,但不是杰出的数学家。”对于选择投资目标,巴菲特引用了英国评论家塞缪尔·约翰逊的话做了这样一个非常精辟的总结,这一总结源于其投资上的一项重大的失败。
    1965年,巴菲特做出一项重要的投资决定,购买伯克希尔·哈萨维公司的控制权,该公司是位于美国南部的一家纺织企业,但到1985年,巴菲特决定停止伯克希尔·哈萨维公司的纺织业务,并承认,这是他投资事业的一项重大的失败。
    在投资决策时,显然巴菲特对纺织业的业务特征是欠缺理解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忽视了国外的竞争者在劳动力成本方面的巨大优势;
    ②面对国内同行不断地加大资本投入,如果拒绝再投资,企业的竞争力会不断地减弱;
    ③忽视了纺织业本质上是一个过剩的行业,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价格战成为企业竞争的常用手段,在每一轮投资后,企业所增加的优势很快就转化成全行业降价的底线,投资者投入了更多的钱,而得到的回报却少得可怜。
    尽管伯克希尔·哈萨维公司的总裁肯和其继任者加里都非常优秀和尽职尽责,但正如巴菲特后来所总结的一样,“当有着辉煌名声的管理人员要去对付前程黯淡、管理混乱、声名狼藉的公司时,不变的只会是公司的名声。”“如果你发现自己在一艘长期漏水的船上,那么造一艘新船要比补漏洞有效得多。”“良好的管理记录(以经济回报来衡量)与其说是因为你很有效率,倒不如说是因为你上了那条船。”“一家能够在本行业内有效分配资产的纺织品公司是杰出的纺织品公司——但不是杰出的公司。”
    幸运的是,很快,巴菲特就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在1967年初,巴菲特用纺织业务产生的现金收购了国家赔偿公司,进入保险业,投资的资金部分来自于纺织厂的盈利,部分资金来自于减少纺织品存货、应收账款以及固定资产的投资。可以说,如果没有这种非常明智和及时的撤退,巴菲特和伯克希尔·哈萨维公司的辉煌程度将大打折扣,巴菲特在全球富豪榜的排名上将可能排在第五十名之后,而不是今天的全球排名第二。
    其实,中国谚语“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也可以运用到投资领域来作为选择资金投向的一个很好的总结。在错误的方向上狂奔,除了犯下严重的错误之外,你不会得到什么更好的结果。
    2.当心“有效市场理论”的误导
    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有效市场理论”在学术圈子里变得非常流行,甚至成了神圣的经文。这个理论认为,所有关于股票的公开信息都已经适当地反映在了它们的价格中。按照这个理论,一个往股票清单上投飞镖的大猩猩选出的股票投资组合与一位绝顶聪明、工作勤恳的证券分析师选出的投资组合一样前程似锦。
    事实上,虽然市场常常是有效率的,但如果由此而得出市场永远是有效率的结论,显然就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但令人吃惊的是,信奉“有效市场理论”的不仅仅是学究们,而且还有许多专业投资人和基金经理,直到今天,在主要的商学院里,“有效市场理论”仍然是投资学课程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字典上,我们一般将风险定义为“损失或损失的可能性”,而“有效市场理论”追随者喜欢用股票或股票投资组合相对于其他股票或股票投资组合(经常使用的是用大盘整体的变动,即股票指数)的波动程度即 值作为衡量风险的标准。“有效市场理论”追随者认为只要精确计算出每只股票的 值,即它过去的相对波动程度,然后根据这些计算结果建立起来的晦涩难懂的投资和资产配置理论来进行资产配置就可以有效地回避风险。一个很简单却非常有力反驳的例子是巴菲特购买《华盛顿邮报》的例子,正是1973年《华盛顿邮报》股票的暴跌,创造了一个非常有利的购买机会,而此时《华盛顿邮报》股票相对于其他股票或大盘的波动程度即其 值还是非常高,难道说《华盛顿邮报》股票在低价位时比在高价位时的风险要高得多?巴菲特正是1973年仅仅花费1100万美元的购买成本买入173万股的《华盛顿邮报》股票,到1999年末,市值达到9.6亿美元。
    事实上,成功的投资大师都不认同“有效市场理论”,以下是一些投资大师对“有效市场理论”的看法:
    格雷厄姆说:“我很难把有效市场理论教授们的研究和实际投资效果联系起来。”
    菲雪说:“我不相信对于勤奋、知识丰富的长期投资人来说,股市非常有效。”
    巴菲特说:“如果股票市场总是有效的,我只能沿街乞讨。”
    彼得林奇说:“很显然,在投资方面,沃顿商学院那些信奉定量分析和随机漫步理论的教授们远远没有我在富达基金管理公司的同事做得好,因此,面对理论和实践,我选择了后者。”
    罗杰斯说:“美国市场、中国市场对我而言和其他市场没什么两样。研究历史上世界各地的市场,你会发现市场总是相同的,因为我们人类是有共性的,不管你喜欢与否,不管你是黑人,白人,还是黄种人,历史上各时期的市场都是一样的,人们犯可怕的错误,做愚蠢的事情,……你要有远见,这是好的投资者的成功秘诀。”
    显然,根据股票的价格的相对波动程度( 值)来确定投资风险的大小,这正是“有效市场理论”对风险认识的误区之一。
3.警惕“兼并与收购”
    证券市场总是倾向于欢呼每一次并购,因为并购似乎总能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但作为一个投资者,准确地说是作为拥有上市公司一部分股权的所有者,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清醒地分析每一次的并购对我们有利还是不利,而不是人云亦云地跟着市场去欢呼。在这一点上,巴菲特的分析异常的精彩:
    巴菲特将渴望收购的经理们比喻为受《青蛙王子》故事深度影响的人,他们只记住了公主的成功,为了获得与被收购公司这只癞蛤蟆亲吻的权利,他们常常付出了过分昂贵的代价。在他们热切的一吻之下,癞蛤蟆没有变成王子,癞蛤蟆还是那只癞蛤蟆,而初吻得到的令人沮丧的结果更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围捕新癞蛤蟆的渴望,直到有一天,当收购经理们陷入癞蛤蟆堆里不得不宣布收购整合失败时,往往是公司的CEO接受了教训,而股东则只有付学费的份了。当然,更加惨不忍睹的是有的公司在被收购的时候还是王子,而在CEO的一吻之下,却变成了癞蛤蟆。
    以下是问题发生的部分原因:
    ①CEO们多数具有乐观主义的倾向,他们常常自信在自己的一吻之下,癞蛤蟆必定会变成王子,因此他们常常为收购付出了极其昂贵的价格。
    ②很多公司是以组织规模的大小来酬报它们的经理,而如《财富》500强企业的排名等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它让公司经理们知道他们按照销售额来排名的位置,而经理们对按照盈利能力来排名的位置可能从来就不知道。
    ③管理人员经常更热衷于扩大统治范围而不是关心公司所有者财富的增长,完全站在所有者的立场去看待兼并收购的管理人员少之又少。
    ④很多兼并与收购着眼于短期的会计报表上的报告数字的最大化,或倾向于把注意力放在交易是否会立即对每股收益产生稀释作用。
    ⑤友善的投资银行家总有办法使CEO们相信收购行动是合理而稳妥的,就像一个顾客问理发师:“我是否需要理发。”如果CEO对收购志在必得,其下属和财务顾问很快就能提供必要的预测以使任何收购价格合理化。
    在以上这些情况下,对被收购公司的股东来说,兼并与收购是一座富矿,兼并与收购同时也提高了管理人员的收入和地位,对兼并收购双方的财务顾问和中介机构来说,也是个大蜜罐,但通常对收购方的股东来说,常常意味着股权内在价值的大幅度减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