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课程教学实施的深化与反思》培训学习纲要

 老实的读者 2010-05-10
新桥中心小学————陈礼儒

 

前言

我国基础教育正在进行着一场史无前例的课程改革,这场改革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寄托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重大,已引起教育界及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第一篇               回顾

第一章    背景

、社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使创新型高素质人才贮备或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状况的基本因素,因此,通过教育改革,培养更适应现代社会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教育的选择,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二、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历史性的必然选择。

三、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广泛深入的教育创新。

有关资料:

日本每10年更新一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2002年即将实施的新课程,力求精选教学内容,留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教育指导思想突出四个方面:一是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和提高国际意识;二是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三是为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和个性发展创造宜人的教育环境;四是鼓励每所学校办出特色和标新立异。
   
韩国1997年开始的课程改革,强调以实验、学习、讨论、自由活动、社会服务等亲身体验为中心的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入区别性课程,从1年级到10年级,数学、英语、朝鲜语、科学和社会等五大科设置分层课程;11年级到12年级,大量引入选修课程。
   
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在课程方面提出:美国学生在4812年级毕业时有能力在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学科内容方面应付挑战。最近特别强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英国1988年颁布《教育改革法》,首次提出推行国家课程,制定课程标准。1999年英国颁布的新一轮国家课程标准强调四项发展目标:即精神方面的民展,道德方面的民展,农救会方面的发展,文化方面的发展;六项基本技能:即交往、数的处理、信息技术、共同操作、改进学习、解决问题。
   
新加坡2001年课程改革提出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技能,成为勇于革新、善于获取信息、富有创造精神的人,以适应21世纪的需要。
   
中国台湾地区2000年新颁布的九年一贯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把人、自然、社会作为有机整体,用整合的观点规划课程。提出培养学生科技与姿讯、主动探索和研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不表达、沟通和分享等十大能力作为目标。
   
各国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1
、调整培养目标,使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
    2
、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使现在的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民。
    3
、课程内容进一步关注学生经验,反映社会、科技最新进展,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4
、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等方面的作用,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进行了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第八次。
 
  我国传统教育模式:

1)、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

2)、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

 

由此可见,教育课程改革是一次社会化、全球化的教育变革,是历史性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教育领域一次教育创新。

 

第二章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与实施

第一节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一、教育目标与培养目标

教育目的(一级教育目标)——国家培养人的总目标或称终级教育目标

培养目标(二级教育目标)——各级各类学校或各个学校的教育目标

课程目标(三级教育目标)——各个学科、各门课程、各个领域的教育目标

教学目标(四级教育目标)——教学活动要达成的教育目标

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培养目标的表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6年出版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大基本要求,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自下而上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并强调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学生学会做人。

三、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实际上就是对新型公民形象和素质的刻划和描述: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四、新课程培养目标的四个特点

(一)着眼学生个性的整体性发展。

(二)强调终身教育的基础性。

(三)突出素质教育的基础性。

(四)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第二节   新课程的教学改革

[学习目标与要求]

1、了解我国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与问题,认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2、掌握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并把握其实施要求,包括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改革要求。

一、传统课堂教学及其弊端

1、以知识为本位

2、以教师为本位

3、以教案为本位

二、新课程的教学观

1、教学不只是课程传授与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生成(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2、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重结论更应重过程。

4、教学关注学科更应关注人。

三、新课程教学的实施要求(新课程的基本特征和追求)。

1、生活性:课堂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学习成为一种生活需要。

2、教学的发展性——课堂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本,学习成为一种发展的需要。

3、教学的生命性——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气息,学习成为一种生命需要。

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传统学习方式的特点

1、被动性

2、封闭性

3、接受性

(二)、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基本特性

1、主动性

2、独立性

3、独特性

4、体验性

5、问题性

第三章校本研究与校本培训

[学习目标与要求]

1、了解校本研训的特点及开展校本研训的必要性,提高参与校本研训的自学性与主动性:

2、了解开展校本研训的主要途径,能掌握开展校本研训工作的一些有效方法。

一、什么是校本研训

大意为“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它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

研训理念

1、以校为本的理念。从校为本的研训活动强调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培训基地、以教师为主体,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

2、研训一体的理念。研训一体,就是教学教研和教师培训的一体化。

3、解决问题的理念。解决问题的研训理念,就是要求在开展校本研训工作中,要从学校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教师素质为出发点,以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内容,研训活动应成为改进学校工作和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的过程。

4、行动学习的理念。在建立校本研训制度中树立行动学习的理念,就是将校本研训活动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行为,并把行动学习作为校本研训的基本实施方式。

5、群体合作的理念。在建立校本研训制度中树立群体合作的理念,也就是将教师的群体合作作为研训活动的重要形式。

二、校本研训的特点

(一)实践性

(二)整合性

(三)自立性

(四)灵活性

三、校本研训的基本形式

(一)自我反思

(二)同伴互助

1)对话:信息交流、经验分享、教改沙龙等。

2)协作

3)传帮带活动

(三)专业引领

四、校本研训的基本程序

(一)问题——(基于“教学问题”的课题研究)

(二)设计——(基于“有效教学”理念的教学设计)

(三)行动——(基于“教学对话”的教学行动)

(四)总结——(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总结)

五、常用的校本研训方式

1)统一读书式(2)个人研修式(3)定向专修式(4)问题研讨式(5)总结反思式(6)行动研究式(7)课题研究式(8)师徒结对式(9)专业引领式(10)校际协作式(11)校教师业务考试。

六、校本研训的成果表述

(一)教育日记、教育手记,教育随笔

(二)教学反思文章

(三)案例研究

(四)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就是“讲教育故事”。要求教师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自己在教室或其他场所里发生的教育、教学问题,然后将自己怎样遇到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个教学过程“叙过”出来。

七、我省校本研训工作的两个重要机制

(一)教师成长档案记录制度

(二)校本研训学分登记制度

第四章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学习目标与要求]

1、理解课程资源的意义和类型:

2、建立课程资源的新理念,充分认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重要性;

3、了解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几个途径;

4、掌握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一、课程资源的含义和利用

(一)含义:凡是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一切因素都可以叫做课程资源。

(二)类型

   按功能特点来分:

1、素材性课程资源——课程特别是教学的素材或直接来源,是学生学习、获取内化的对象。

2、条件性课程资源——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却决定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有时对课程实施是特定的,不可替代的。

按空间分布特点分:

1、校内课程资源——存在于学校范围之内。

2、校外课程资源——存在于学校范围之外。

二、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几个理念。

(一)课程标准、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

1、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在很大程度是反映了国家的意志,代表了国家对于基础教育的基本要求,为基础教育树立了一个基本的、统一的标杆和尺度。

2、教材大纲、教材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

3、教材,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二)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三)教学过程是师生运用课程资源共同构建知识和人生的过程。

主张教师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智慧、理解、问题、困惑、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素材性课程资源进入课程、教学过程。

三、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的要求》

“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校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用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二)、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几个途径。

1、研究符合学生兴趣的教学活动方式、手段和用具。

2、根据学生现有的发展基础确定适当的教学材料、要求。

3、充分利用本地(乡土)课程资源、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4、总结与反思教学经验。

5、因地制宜、广泛利用校内外场馆资源。

6、发挥网络资源作用。

第五章  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

〖学习目标与要求〗

1、理解我国现行国家体系及校本课程的地位与意义,学习和掌握本课程开发的方法。

2、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指向,懂得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

 

一、什么是校本课程

(一)国家的三级课程体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先例本校的课程”。

(二)什么是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简单说,就是由学校决定的课程。它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会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选择的课程。

(三)校本课程的主特征

1、学校自主决定

2、师生成为主体

3、具体形成可以是多种多样

(四)校本课程与活动课、选修课、兴趣小组活动

二、校本课程的地位

校本课程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一个课程板块。

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相比,在整个课程计划中处于辅助性的补充地位,但是这种补充是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而是越来越显得重要。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几个支柱

1、校本课程开发要满足学生实际发展需求

2、校本课程开发要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

3、校本课程开发要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

4、校本课程开发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可能

5、校本课程开发要有助于形成和体现学校办学特色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几个环节

1、成立开发小组

2、需求调查

3、培训教师

4、资源调查

5、教师竞标

6、学生选用

7、跟踪评价

8、哲学整合

9、动态调整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

1、需求主导模式——以本校学生需求为主要线索进行课程开发

2、条件主导模式——以本校资源条件为主要线索进行课程开发

3、目标主导模式——以本校办学目标为主要线索进行课程开发

三、  校本课程的开发方案

校本课程的开发方案,包括学校和教师两个层面。学校层面的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称为校本课程方案,教师所开设的具体课程方案称为校本课程纲要。

(一)、学校层面的课程方案

学校层面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方案,是学校关于校本课程开发总体思路的概略性描述,大致包括以下几项基本内容:

1、  开发课程的基本依据

2、  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3、  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

4、  学生选课说明

(二)、教师层面的课程纲要

(三)、教师的课程说明

四、  校本课程的管理与评价

五、  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

六、综合实践活动的定位与案例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

1、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独立的必修课程开的年级为39年级,占9年总课时的69%

2、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课程。

3、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和校本开发的课程。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

1、获得学习机会

2、尝试提出和探究问题

3、尝试提出和探究问题

4、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5、体验服务和责任

6、学会合作与分享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指向

1、信息技术教育

2、研究性学习

3、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4、劳动与技术教育

第六章新课程与考试评价改革

[学习目标与要求]

1、  认识教育评价的涵义、功能与作用:

2、  了解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特点,深刻认识当前我国教育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3、  新课程倡导的评价理念与要求:

4、  掌握实施新课程教育评价的基本方法。

一、教育评价的涵义:

教育评价=客观描述+价值判断+增殖探索

二、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特点

(一)、在指导思想的根本目的上,致力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弘扬学生人格的主动精神。

(二)、在评价功能上,现代教育评价注重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三)、在评价类型上,现代教育评价注重实施形成性评价。

(四)、在评价方法上,现代教育评价注重采用绝对评价法。

三、当前我国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在评价内容与指标方面,过多地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忽视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实践或动手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与科学精神、积极的学习情绪等方面综合素质的评定;重在评价共性与一般趋势,忽视了个体发展的独特性。

   (二)、在评价主体方面,仍以自上而下的评价为主,虽然有一些被评价者的自我评价,但总的来说被评价者还是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忽视目的,自下而上以及多源评价。

   (三)、在评价结果方面,仍过分强调终结性评价结论,而忽高各个时期个体的进步状况,因此不能起到促进发展作用,忽视科学化地进行结果反馈,因此对促进发展作用有限。

(四)、在评价方式与方法方面,“还是注重量化”,而忽视“质性”评价;多采用传统的纸笔方式,缺少体现最新评价思想的技术与方法;评价过程显得封闭、静态、缺乏灵活性与动态性。

四、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评价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关于课程评价一些要求。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1、日常教育评价:以真实性为基础,高扬人文性。

2、校内学业评价:以测量性为基础,突显教育性。

3、毕业或升学考试:以综合性(全面性)为基础,突显本向性;

(三)发展性评价

1、基本理念——必须以人为出发点,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必须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必须激发人的主体精神;而不是分数和分数的准确性。

2、核心特点——过程性评价

1)评价主体互动化

2)评价方式动态性

3)评价内容多元化

(四)实行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一种综合评价方式——成长记录袋的创建和使用。

1、背景知识

2、什么是学生成长记录袋

3、成长记录袋的基本特征

    成长记录袋主要收集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自然生成的各种作品,以及其它一些反映学生发展的语气和资料;作品的收集不是随意的,有明确的使用目的和用途。

    学生是成长记录袋的主人,要提供给学生发表意见和对作品进行反省的机会。

4、学生的成长记录袋的主要内容标准

常规材料:学科测验成绩;学生典型部下诊断、矫正措施与效果;反映学生成绩及变化的材料;学生自评、互评、师评的材料;学生优秀的作业、作品、日记、实验研究报告等;其他值得记录在案的重大事项。

  设计专门的表格、卡片、或专题材料:《课堂观察记录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闪光的足迹》、《小小展示台》、《说说我自己》、《大家评评我》、《教师眼中的我》、《家长眼中的我》等等。

5、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几种形式

资料袋、文件夹、卡片盒、相册

6、如何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1)统一目标。各学科应有一个统一的目标。

2)规范要求。可采用规格化的评价表格,可设计专题的卡片成表格,从不同的侧面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注:允许学生定期更换记录袋中的作品、作业(一般在一学期内交换)。

3)紧扣学科。记录应当与学科课程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相结合。

4)学生参与。让学生参与创建和开发档案,并让学生轮流参与全班同学的成长记录袋的管理工作。

5)定期整理。定期对成长记录袋进行评价、发现典型、树立典范。不同学科教师可以进行成长记录袋的互相交流、相互借鉴、资源共享。

7、关于成长记录袋的几个问题

(!)是不是每个教师都要给学生制作成长记录?

2)创建成长记录费时费力怎么办?

3)学业成绩的成长记录怎么结合?

4)成长记录在学生毕业时或升学时怎样使用?

 

第二篇反思深化

[学习目标与要求]

科学、客观地认识和审视新课程;反思新课程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探讨、研究所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法;切实提高新课程的实施效果,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一、反思新课程的立足点

1、从全局的视野反思新课程

任何教育变革是由教育外部新的教育需求诱致的。人的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整体而又和谐地发展,是社会对学校育人的要求。

2、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新课程。

改革就是突破和超越。对新课程的价值判断,是对课程的突破和超越作出判断。被改变被超越的课程不能作为判断标准,只能取决于新课程自身的科学性和发展性。

   3、权衡利弊选择新课程

新课程的进步和超越,为学生创造了更好的知识获得环境,为每个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和发展机会,也为有着不同水平层次和特色追求的学校发展,创造了海阔天高的空间。

   反思新课程,我们既要看到新课程所取得的成效,又要正视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面临的许多问题,权衡利弊,正确认识新课程,深化新课程。

二、新课程实施以来所取得的成效

几年来,新课程的实施已经取得了成效,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可喜的变化:

(一)学生变了

实验班学生的变化和进步是明显的。“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在实践层面上得到了体现。

1、学生变得爱学习了。变化理由:一是课程教材内容具有生活性和情趣性;二是学习方式变得多样个性化;三是学习评价注重了激励性和发展性。

2、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了。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明显增大了。二是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三是学生交流和表达能力提高了。四是学生质疑创新能力提高了。五是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

(二)课堂教学变了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由传统的知识性教学转向的发展性教学。

1、课堂教学目标变了。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过程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从而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了过程方法的地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究、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与过程有机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得到和谐发展;二是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同时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2、课堂教学活起来了。原因主要在于:一是学生解放了;二是教材开放了;三是教学“过程开放了;四是“时空开放了。

(三)教师变了

新课程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1、教师的观念变了。突出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观变了;二是课程观变了;三是教学观变了。

2、教师角色的变化。新课程突出了教师扮演的如下角色:一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二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三是课程的建设者。

三、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困惑及对策

(一)正确判断、归因和解决问题

在反思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不但要正确定位新课程,而且关注问题,学会正确判断和归因问题,用变革解决问题。

    一个设计课程要经由课标课程、教材课程、评价(特别是高考)课程、管理课程、教师课程、学生经验的课程最后才能转化成学生的获得课程。新课程的问题和困难存在于从设计课程到学生获得课程的每一个转化环节上。这每一个转化环节的问题都消减着课程改革的力量。就某一个问题而言,可能不足为惧,但这些问题积累起来不解决,会使课改成为“强弩之末,势不能穿芦篙”。在这个转化链条中,我们应该上溯追根源,下溯看价值。即从下一个环节发现上一个或几个环节的问题,从任何一个环节价值都要从终端学生获得的发展作出判断。

    新课程面临一些困难条件,包括观念落后、机制落后、管理滞后、动力不足、素质不高、指导不力、缺乏经验、缺乏设备、缺乏经费……,等等。诸多的困难和问题,意味着什么,值得我们思考。这既意味着改革的艰难,也意味着改革的意义;既意味着改革的风险,也意味着改革的紧追。困难是改革的阻力,也是改革的缘由、需求和动力。深化新课程,必须把注意力放在还没有解决的问题上,重视变革,解决问题。

()新课程课堂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反思

1、在课堂上经常有把“对话”当“问答”的现象。课堂教学“满堂灌”变“满堂问”,“知不知”、“对不对”、“是不是”、“怎么样”、“好不好”等这一类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对话理解成了庸俗化的问答,这种课堂上的一问一答,表面上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实际上却是用提问的方式在“灌”。

2、鼓励与夸奖的滥用(为夸奖而夸奖)。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但并不意味着对学生要一味表扬。在实验区的一些课堂上,经常有一些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地随意性表扬,也有的教师对新型师生关系到底是什么样还没有理解。余文森认为,正如一味惩罚不可取一样,一味表扬也是不可取的。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导致上瘾,同时,过多的夸奖也会让学生习以为常,也可能导致学生浅堂辄止和随意应付。

3、把“自主”变成“自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有的教师上课便叫学生自己看书,没有指导、没有提示和具体要求,看得如何没有检查也没有反馈,由学生一看到底,满堂看,典型的“放羊式”;有的教师甚至一味强调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提,如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如喜欢怎么读怎么读;学习伙伴由自己挑,想与谁交流就与谁交流等等。余文森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流式的学习方式,学生表现上获得了自主的权利,可实际上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自主。

4、有活动没有体验。课堂上经常有一些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教室里乱哄哄,这种活动手段与动脉相脱节,目的性差,没有体验与反思,应该说是一种无效和无价值的活动。

5、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一些课堂上教师片面追求小组合作,对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认真设计。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讨论的时间有时也没有保证,有时学生还没进入讨论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师的要求下就结束了。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是一个引导者,学生处在一个被动的讨论中。对学生而言,如果小组合作学习没有组织引导好,往往就会缺乏平等的交流与沟通,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与想法,学习差一些的学生就会变成陪衬,更多的时候他们是听众,在小组汇报时他们的意见也往往被忽视。

6、探究的泛化与神化。本次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在各科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深究性学习。在实验区的一些课堂上,探究性学习被泛化了,余文森教授列举了一个案例:在一节小学语文课上,教师让学生探究怎样记住“菜”字,学生说 “菜”是上下结构,上面草字头,下面是彩色的“彩”去掉三撇;老师说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学生说上面是“花”字去掉“化”字,下面是彩色的“彩”去掉三撇……余文森说,像这样越来越复杂的探究就是没有意义的。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学科知识都适用于探究的学习方式,那种体现事物名称、概念、事实等方面的陈述性知识就不需要学生花时间去探究,靠听讲、阅读、理解等方式就能掌握,无需探究的问题却要去探究导致了探究的浅层化、庸俗化。

7、贴标签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然而一些教师对到底如何处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显得有些困惑,不知道该如何有机地体现三者,所以出现了在一些课堂上教师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人为地、机械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实际上,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可以直接或独立教授的,而是只有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融为一体才是有生命力的。

除此之外,广大教研员、教师反映的问题还有许多,如:

1、内容与时间矛盾。教材容量大,课时少,讲不完经常拖课。

2、在班额较大的情况下如何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使优生与差生的分化更明显,差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感到茫然失措,如何改变这种情况?……

在新课程课堂上存在问题还有其他的表现形式。就这些问题的出现,国家教育部新课程教学专业支持工作项目负责人余文森教授认为,是由两种倾向造成的:

1、形式化。形式化就是重现象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教学改革只是形式似,还没有达到神化,这种形式化的课堂上,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受到质疑。教学的有效性,就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2、绝对化。绝对化是一种百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在课程改革上的具体体现就是提倡新的,彻底否定旧的。以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例,明显地出现了把自主、合作、探究绝对化的倾向,不管学科性质、内容特点和学生基础都用这种学习方式。

课程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在新课程改革中由于教师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很难一时间就完全接受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特别在课堂改革方面,广大教师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惑。下面谈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1)、怎样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上还给学生什么?刚开始接触新课程时,教师对新课程的课堂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感到很新鲜。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教师知道了“还”应该从“时间、空间、提问权、评价权”等四个方面着手。可对“还”的方式如何、“度”如何把握,缺乏感觉,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达成一种共识。

2)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组合。新课程提倡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围绕着小组合作,分为几个小组活动才有效?怎样搭配人员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一种形式,真正做到集思广益呢?怎样使小组的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使他们都能成为小组的主人呢?

3)课堂教学如何关注全体学生。我们提倡面向全体学生,并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但课堂上总有一些“看客”存在,怎么办?

4)怎样使学生的动口和动手结合。实施新课程一段时间后,实验教师发现学生的动口能力提高了不少,但动手能力下降了。让学生回答问题,他们谈起来头头是道,可让他们写出来,首先是字不美观,其次错别字多,再次语言不太通顺。这种口手不协调的情况,很令实验教师困惑。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尚需探讨的一些问题

1、                  新课程改革对条件性课程资源提出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农村学校条件设备相对匮乏,教师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课程资源?

2、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但是,校本课程开发对许多教师来说是陌生的。教师如何开发、实施校本课程?

3、                  新课程要求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提倡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度开发。教学中教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4、                  获得课程资源的渠道多种多样,社会、家庭、网络媒体就蕴含着许多课程资源。教师如何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

5、                  如何从兴趣小组活动中开发样本课程?

(四)综合实践活动方面需要探究的问题

1、  教师如何指导学生确定研究性学习的主题?

2、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课程形态,没有配套的综合实践的教材,没有“教材化”课程内容,教师如何组织“教学”?

3、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往往涉及多方面知识的综合,当面对自己不熟悉的知识领域时,教师如何实现有效指导?

4、  由于指导教师数量有限,活动小组中学生人数往往比较多,难免产生一些“陪研究”、“凑热闹”的现象。活动中如何实现全体学生的有效参与?

5、  劳动与技术教育,这方面内容在已有的教育工作中就已经存在,如今把它纳入综合实践活动。那么,它的功能与目标有何变化?教师如何正确地开展劳动技术教育?

6、  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生成性等特点。教师如何根据这些特点对学生的活动状况与活动进行评价?

(五)教师专业成长方面需要探究的问题

1、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也是教师教育实践中关注的主要问题。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  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做“学习型”教师应当成为每位教师的追求目标。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怎样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有哪些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教师学习的成效?

3、  反思主是反省、思考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和重要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怎样有效地开展教学反思?

4、  教师如何从日常教学工作中发现、收集撰写教学案例的素材?怎样撰写教学案例?

5、  同伴互助是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大家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之间如何更有成效地开展集体备课?教师该如何听课和评课?

6、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缺乏专业指导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农村中小学从进入课改开始还常常遭遇到专业引领不足的尴尬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如何克服专业引领不足的困境?

(六)探究问题的对策或策略

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对策或策略。如下是一些学校、教师解决问题对策和策略:

1、  必须认真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课程标准,在实施中根据课标要求为准,把握好内容的深广度,不再无形中添加内容,给学生增加负担。

2、  重新整合教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学习的要求,把握课标,结合教材对教材进行合理整合,使得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这就需要教师有驾驭课堂的能力。

3、注重备学生。在备课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出发点,注重对重点内容多设计探究过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验探究带来的乐趣,学会自主学习。这样教师讲的内容自然会少得多了。

4、在教学实施以后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及时了解课后学生的反映,关心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及时解决学生的困惑和存在的问题。

5、反思与换位。反思是教师不断成长的重要途径。新课程要求教师更注重学生的反馈,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学习的需求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最大需要,这样教师才能用成人化去理解和看待,有时必须适当换位思考,我们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6、加强集体备课、单元备课。集体备课,教师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交流、分享经验、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少走弯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单元备课,能抓住重点,有机地整合教材,有舍、有取、合理安排,合理分配时间,解决课时与内容冲突的问题。

7、相互听课。包括跨科间的听课,借鉴别的学科是怎样处理教材的,提高自己处理教材的能力。

8、教师迅速进步,适时开展有针对的校本研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必须不断学习理论和专业知识与新课程共进步。

四、新课程的深化实施

(一)坚持依法实施新课程,探索科学实施新课程。

1、课程从来是国家意志,表明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期望要求质量控制。其标准是法定的,因此,必须依法实施新课程。

2、课程实施要遵循诸多教育规律,要克服前所未有的困难,对教师素质和实施策略方法提出很高要求,需要锲而不舍的科学探索。

课程改革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攻坚战,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必然要和旧有的一切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发生激烈的碰撞和磨擦。我们实验过程中,曾遇一过许多困惑和难题。

(二)新课程实施面临的一些难题

1、从教师方面来看

难题之一 ——新的课程理念与教师传统的教育和教学观念的矛盾。

难题之二 ——新的教材与教师旧有的知识体系的矛盾。

难题之三 ——新的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的矛盾。

2、从学生方面来看

难题之一——活跃的思维方式和批判精神的培养。

难题之二——自主学习方式的培养。

难题之三——合作精神的培养。

3、从课堂管理方面来看

难题之一——如何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保持课堂秩序。

难题之二——如何使课堂讨论具有吸引力。

(三)、新课程实施三个难点的超越和突破

1、课程评价(考试)——坚持正确的课改方向,促进发展的考试评价,实现新课程目标。

2、校本研训——走向全面化、深入化。

1)、发挥校本研训对教师教学的支持、对教师职业的提升、对学校文化的重建等方面的作用,认真贯彻省教育厅《关于建立和推行校本研究和培训制度的意见》,全面实施以校为主的校本研训制度。

2)、充分发挥网络优势,积极探索教研走向校本的数字化之路。通过网络,一是使教师能非常便捷地获取所需要的资源(包括教学同步资源和问题及时回应的支持),二是帮助教师摆脱凭个体狭隘经验学习和工作的状态、独学无助的学习状态,进入自主开放,能够利用先进技术进行高效率学习状态;三是获得高层次专家专业引领,帮助提升校本研训的层次水平;四是促进学习迅速进入制度教研状态,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教研文化;五是学校办学特色、经验成效迅速传播和获得高端关注。

3、地方管理的课程——开好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地方管理的必修课程,全面落实新课程方案的基本要求。

探索用建构式评价促进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落实。建构式评价,是对课程实施的全程、全员和全面评价,其目的是为课程的落实、提高、改进和发展而评价。

 

 

 

                                                                                                                                                                     200512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