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三章

 和平与蛋黄酱 2010-05-16

1.老子与《老子》

老子,生卒不详。据司马迁《史记·老子列传》谓姓李名耳,字伯阳,一说老聃。春秋时 楚国苦县人。可能与孔子同时而长于孔子,相传孔子曾向老子请教礼。老子曾为周"守藏室之史"。后周室衰微,老子辞官后骑青牛而去,至函谷关受关令尹喜之请著《老子》一书,"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如其所终。"

老子被尊奉为道家之始祖,其思想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辉,对中国哲学影响及其深远。《老子》,又名《道德经》,河上公之《老子章句》将其分为81章,前37章为《道经》,后44章为《德经》。《老子》一书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后来成为道教的主要经典。

 
2.内容分析
 
老子》三章分别选自《老子》的第一、第二及第八十章。这三章内容各有侧重,体现
了老子思想的几个侧面。

2.1.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是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所在。在这一章里,老子提出了"道"这个老子哲学体系中最
重要的概念。在老子看来,道,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它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玄虚微妙;
它不具有任何质的规定性,无法用言语加以描叙;它是一种神秘的精神实体,是一种最高的抽象。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一个"道"和第三个"道"为名词,一般认为指宇宙万物变化发展的规律;第二个"道"为动词,意为表达。第一个"名"和第三个"名"为名词,指概念,名称;第二个"名"为动词,称谓,称道。这几句的意思是说,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声音,没有实体,恒久不变,涵含宇宙万物之理的"道",是难以用言语文字来表达的。同样,对于一个普通的事物是可以给它一个名称来指称它,但对于包含宇宙万物之大理的道之本质(或真相),就无法给它一个名称来指称它。需要理解道之真谛,必须靠心灵去体验,去感悟,而不能执著于言语文字和名相。由此想到禅境,也是不可言说的,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禅宗初祖达摩强调"不立文字,"不随于言教",强调"心印"。还有"拈花微笑"的著名传说:在去印度灵山法会上,大梵王手捧一枚金色的波罗花献给释家牟尼,恭请佛祖为众生说法,佛祖登上莲花法座,跏趺而坐,默然不语,只是拈起花来,频频示众,满座弟子莫名其妙,唯有迦叶参透玄机,会心而笑。此中三昧,正于道同。
“无, 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无",是天地的本源;"有" 是万物的根源。在这里"无"是"道"之体;"有"为"道"之用;"无"的层次高于"有" 的层次;天地的层次又高于万物的层次。"故常天,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常 无",即常以天地的本源为无;"常有",是指常以万物的根源为有。这两句的意思是说, 常以天地的肇始为“无”,是为了体察道的精微奥妙;常以万物的根源为“有”,是为了关照道的归终。换言之,要想体察道的精微奥妙,就必须从宇宙之始着手,想要关照道的归终,就必须从万物之本着手。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紧承上两句,"无"、"有",同出于道,只是名称不同而已,它们都叫做"玄"。玄,神妙,深奥之意。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妙而又玄妙,即玄妙到极致,那就是宇宙万物之归宿--道。
这一章是老子"道"的阐释。对道的领悟,全在于心的意念,不能拘泥于言语和名相,要从天地之源和万物之本入手。
 
 

2.2.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意思是说,天下的人都知道美的东西是美的,丑恶就显露出来了;都知道善的事物是善的,这就不善了。为什么呢?在老子看来,道是超越万物超越时空而存在的,是绝对的、浑朴无名的;“道”是一个整体,不能也不允许分解之;所以“道”就无所谓善与恶,美与丑。如果要强分美丑、善恶,那就与“道”相去甚远了。同时,天下人如果不知道美丑、善恶,也就没有好恶没有欲望,也就没有纷争,那天下也就太平安乐。反之,则当人们去丑逐美,弃恶趋善时,便纷争迭起,诡诈丛生天下大乱,那还有什么善与美可言呢?
“故有无相生……前后相随。”在这里,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都是相互对立的概念,都是因道分裂后才有的,它们相依相伴、相辅相存,它们都以对方的存在而成立,所以是相对的,是人们在特定的时空下对事物的认识,都是执著于事物的名相而产生的结果。如果从“道”的角度来看,所谓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以及寿夭、贵贱、贫富、荣辱、得失、毁誉、生死、利害、厚薄、智愚、穷通、吉凶、与夺、兴废、张弛、亲疏、阴阳、黑白等等的分别都是不存在的,不过是人的心相而已。庄子在《齐物论》中有“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如果说到概念、名称,那么天地的一切也可以说是概念、名称;如果说马 ,那么万物都可以说是马)、“道通为一”(从“道”的角度看来,都是不分彼此的、同一的)之说。庄子认为:客观事物本来就不分彼此的是等同的,而人们关于是非、然否等的争论都是出于和心成见所致。可见庄子对这一问题的见解与老子是一脉相承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我们应当以平常心待物,以淡然心处事,顺其自然,那么,对待荣辱、得失、穷达、贫贱等,我们就能宠辱不惊、得失随缘、穷达自适、贫贱不移。只有脱去世俗的一切物累与羁绊,才能获得精神的自由与心灵的愉悦。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圣人”,是道家理想中的人物,与儒家的“圣人”不是同一回事。“无为”与“不言”,从字面上看是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说,如果这样理解,那就是对老子的误读。在这里,“无为”和“不言”可看作同义语,最简单地说就是顺乎自然,即庄子所说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无为”、“不言”都可归结于“道”,只有圣人才能与“道”同体,依“道”而行,一切顺从自然。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这几句进一步言说圣人,他们无私欲,万物顺其生长,而不据为己有;有了功劳,而不居其功。只有这样,圣人的功劳才能永不消失。古之范蠡功成身退,泛舟五湖,介于推有功而不言禄,而他们的功劳却长存不朽,名垂青史。

2.3.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小国寡民”,这是老子描绘的理想社会的图景:在这样的国家里,人民少,国土小,因为没有纷争冲突,没有苛刑暴政,因而,也就不需要武器,不需要军队,人民也不会冒着生命危险迁移到很远的地方去。让人民回到结绳记事的时代,虽然吃的粗茶淡饭,却觉得甘甜;虽然衣着破旧,却感到美好;即使住得简陋,也觉得安宁自在;风俗虽简朴单纯,但感到很快乐。而且国际间相安无事,没有交往,邻国相望,听得到鸡犬之声,但人民到老死都不相往来。这是一个多么纯朴、宁静的世界啊。然而,这样一个桃花源一般的,充满乌托邦美丽幻想的世界是根本不存在的。人类历史的车轮 永远向前,谁也无法阻挡。“使民复结绳而用之”不过是天真的梦幻,与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相悖的。自古及今,哪一个国家不需要武器?哪一个国家没有军队?哪一朝,那一代的统治者不实行苛刑暴政?南唐后主李煜沉酒于声色犬马、棋琴诗书之中,他的祖父“不喜兵戎之事”,他“几曾识干戈”,到头来,“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的美丽南唐却成为赵匡胤的囊中之物,而李后主本身也只有“挥泪对宫娥”,做了阶下囚,最后,被赵光义毒死。政治从来都拒绝浪漫,只有刀光剑影,血雨腥风。当然,老子在构想这一理想社会蓝图的时候,是基于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多少透露出现实批判的精神。

3.艺术特色:

①哲理与诗性的结合。有人说,哲学的深处必弥漫着诗性;诗的极至必充满哲理。《老子》三章可以说既充满哲理又弥漫着诗性,堪称清新优美的哲理散文。老子读“道”、“无”、“有"、“无为”、“不言”固然有“玄”的一面,有时令人难以索解,但毫不枯燥,引发人们对此进行探幽发微的浓厚兴趣。他对古代“小国寡民”理想社会的构思,诗意盎然。“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尽管不过是乌托邦式的幻想,但还是令人心驰神往。
②言简义丰,逻辑严密。《老子》总共才五千言,却建构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的确是言简义丰的典范之作。如对言奥深微的“道”的阐释,不到60字。既阐明了“道”的本质,又推衍生与“道”有关的“无"、 "有”、“妙”、“玄”等哲学范畴,还廓清了道与“无”、“有”、“天地”、“万物”之间的层次关系,充满了逻辑性。
③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行文整饬精练,气势充沛。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